專利名稱:充氣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在卡車用充氣輪胎的帶束末端之間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 變形減少,并提高帶束的耐久性的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shù):
通常,卡車/公共汽車用輪胎的構(gòu)造,如圖1所示,被區(qū)分為胎面(101 )、 胎體(102 )、帶束(103 )、以及胎圍(104 ),在此,帶束(103 )是在作為 與路面直捲接觸的^"的橡膠層的胎面(101 )和形成輪胎骨架的胎體(102 ) 之間的層,在緩和受到來自外部的沖擊力的同時,防止在胎面(101)產(chǎn)生 的龜裂(Crack)和將外部損傷直接傳到胎體(102 ), ^到防止胎面(101) 和胎體(102)剝離的作用,通常由2~4層簾線構(gòu)成。
為了使在這樣的卡車/公共汽車用輪胎的第二、三帶束的末端產(chǎn)生的邊 緣部的變形量亦即ISS (Interlaminar Shear Strain)減少,以往使用了適 用多種增強劑,然而增強劑的適用不僅使輪胎的制造成本上升,而JLii存 在由于輪胎重量的增加而增加油耗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以往的問題所作出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 供一種降低在卡車/公共汽車用的第二、三帶束末端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變形量 (ISS)值,并提高帶束的耐久性的充氣輪胎。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具有如下構(gòu)造的輪胎,即,為了降低 在帶束末端之間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變形量(ISS),而逐漸減小帶束簾線直徑 的截面積,越接近帶束兩末端,簾線的直徑與中夾基準簾線直徑相比,最 小減小10 % ,最大減小70 0/。。
圖l是一般的卡車/公共汽車用充氣輪胎的剖面構(gòu)造圖。圖2是本發(fā)明涉及的提高了帶束的耐久性額達充氣輪胎的局部剖面 構(gòu)造圖。
圖3是圖2的A部分的俯視圖。 圖4是圖3的I-I線放大剖視圖。
圖5是通過各種模擬實驗,對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在第二、三帶束(2、 3)之間的變形量(ISS)的結(jié)果進行了驗證的結(jié)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地說明。
理論上,在向輪胎注入空氣后,向輪胎施加載荷的情況下,圖2的第 二、三帶束(2、 3)末端的變形如下,卡車/公共汽車用輪胎的帶束層(103) 的第二帶束(2)和第三帶束(3)的帶束簾線方位角為,如圖3中斜線表 示的方向呈相反方向。
在此,上述第二帶束(2)和第三帶束(3)之間的變形量ISS ( t^), 可以用如下算式M示。
算式l
、 —仏H
在此,
a:輪胎行駛方向的帶束周長 b:帶束寬度
u0:初期向輪胎行駛方向的長度變化量
h、 h0:帶束厚度以及橡膠初餾厚度(Topping rubber gauge )
G:橡膠的剪切彈性模量(Shearmodulus)Q11 Q33:復合材料的剛性
在算式(1)中,隨著值增加,即越接近帶束的末端,其變形量越大, 且兩層間的初餾橡膠的厚度(h、 h。)越厚,ISS越小。
這是由于,與初餾橡膠的厚度無關(guān),而是由于在引起相同位移的變形 時,初餾橡膠的厚度越厚,則每單位體積的變形能越小,因而剪切應力 (Shear stress )就越小。
由此,本發(fā)明為了減少在第二、三帶束(2、 3)末端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 變形,而逐漸減小這些第二、三帶束的帶束簾線直徑(2a、 3a)的截面積, 越靠近這些第二、三帶束(2、 3)的兩末端,兩末端簾線直徑與中夫基準 簾線直徑相比,為最小減小10%,最大減小70%的構(gòu)造。
于是,若第二、三帶束(2、 3)的帶束簾線直徑的截面積越接近末端 越小,則就有該第二、三帶束(2、 3)的初餾橡膠的厚度變厚的效果,因 而變形量(ISS)變小。
接著,通過各種模擬實驗,對使用了本發(fā)明后的第二、三帶束(2、 3)之間的變形量(ISS)的結(jié)果進行了驗證。其結(jié)果如圖5所示。
根據(jù)圖5的模擬測試,由于在空氣壓力作用時和載荷作用時的卡車用 輪胎的第二、三帶束(2、 3)末端部,該變形量(ISS)值顯著減少,空氣 壓力時和載荷時的剪切變形值之差,即,剪切變形的振幅也會減少,因此 可知大大地改善了輪胎帶束的耐久性。
如上所述的本發(fā)明,由于采取了第二、三帶束的簾線直徑截面積越接 近兩末端越小的構(gòu)造,因此具有能夠獲得提高了帶束的耐久性的充氣輪胎 的效果。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充氣輪胎,其提高了帶束的耐久性,其特征在于,構(gòu)成為為了減少在第二、三帶束(2、3)的末端所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變形,而逐漸減小該第二、三帶束的帶束簾線直徑(2a、3a)的截面積,且越靠近這些第二、三帶束(2、3)的兩末端,兩末端簾線直徑與中央基準簾線直徑相比,最小減小10%,最大減小7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使在卡車用充氣輪胎的帶束末端之間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變形減少,并提高帶束的耐久性的充氣輪胎。因此,本發(fā)明構(gòu)成為為了減少在第二、三帶束末端產(chǎn)生的邊緣部的變形,而逐漸減小這些第二、三帶束的帶束簾線直徑的截面積,且越靠近這些第二、三帶束的兩末端,兩末端簾線直徑與中央基準簾線直徑相比,最小減小10%,最大減小70%。
文檔編號B60C9/18GK101439646SQ20081014962
公開日2009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樸志焄, 李元赫 申請人:韓國輪胎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