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抽屜式放物盒的鎖定裝置、樹脂制放物盒的收放構造、放物盒及 分割板都是樹脂制時的分割板固定構造、以及具有收納部分的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是抽屜式放物盒,該抽屜式放物盒被安裝在設置在汽車的 車體后部的貨物室的底板下方,能夠從車體后方抽出并能夠從車體后方裝入。該放物盒內 設置有鎖定裝置來防止被盜、防止由于開車時的振動而將放物盒打開。 在所述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是這樣的一種收納構造,使設置在汽車的車體后部
的貨物室的底板朝著下方凹陷來形成放物盒收納部分,以能夠裝入和抽出的方式從車體后
方將放物盒收納在該放物盒收納部分。在該放物盒的收納構造中,使設置在放物盒收納部
分深處的突出片嵌合到設置在放物盒往里的地方的嵌合部分,而將保持好放物盒的收納狀
態(tài)。在將放物盒抽出的過程中,使設置在放物盒收納部分前側的安全桿嵌合到后端框架的
下端,來防止放物盒靠抽出放物盒時的力量而從放物盒收納部分掉出來。 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布置在貨物室的底板下方的放物盒,貨物室設置在
汽車的車體后部。該放物盒的內部用分割板分割開。在該專利文獻2中,對分割板的固定
構造舉出了兩個例子。 其中的一個例子是這樣的,使嵌合突起部分從板厚方向兩側伸出著形成在分割板 的兩側緣上端部,另一方面,在放物盒的側壁及底壁上連續(xù)形成U字形的嵌合溝部分,同 時,使所述側壁的嵌合溝部分上端形成得較寬,使分割板的側緣和下緣與所述嵌合溝部分 嵌合,且使所述嵌合突起部分與嵌合溝部分上端的較寬部分嵌合。 其中的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讓嵌合掛鉤朝著下方彎曲地形成在分割板的兩側緣 上端,另一方面,在放物盒的側壁及底壁上連續(xù)形成U字形的嵌合溝部分,同時,在所述側 壁上端切割部分形成為嵌合溝部分上端連續(xù)的樣子,使分割板的側緣和下緣與所述嵌合溝 部分嵌合,且使所述嵌合掛鉤與所述切割部分嵌合。 在所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收納部分的構造,使設置在汽車的車體后部的
貨物室的底板朝下方凹陷,用底壁、兩個側壁以及后壁形成。從上方用主底板墊(trunk
floor mat)將該收納部分覆蓋起來,以能夠從車體后方將放物盒裝入、抽出的方式將放物
盒布置在放物盒收納部分中?!秾@墨I1》特開2001-322500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2-225635號公報-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所述專利文獻1中的鎖定裝置,是乘車人員從車室內對操作機構進行遠距離操作而使其工作,來阻止將放物盒抽出或者是允許將放物盒抽出。正因為如此,就需要操 作機構、復雜的控制系統(tǒng),結果是,導致成本上升。 在所述專利文獻1中,雖然在將放物盒收納在放物盒收納部分的狀態(tài)下,在放物 盒收納部分深處一側突出片和嵌合限制了放物盒的動作,但放物盒收納部分前面一側的安 全桿未與后端框體的下端嵌合,所以有汽車行走時等放物盒在放物盒收納部分內在上下左 右方向搖動之虞。再就是,因為突出片、striker、安全桿以及后端框體,與放物盒、放物盒收 納部分是不同的部件,是后安裝上的,所以部件的數(shù)量增多,導致了成本上升,而且是結構 復雜,安裝時費力費時。 在所述專利文獻2中,并沒有記載放物盒和分割板的材質,在用樹脂制造這些部 件的情況下,若這些部件因為熱膨脹等而伸長,尺寸就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分割板的側緣和下 緣很難與放物盒的嵌合溝部分嵌合,結果有時侯便不能在標準狀態(tài)下將分割板固定在放物 盒中。若考慮所述熱膨脹,而在放物盒和分割板之間留出空隙,則會產生疙瘩疙瘩的聲音。 再就是,若硬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又會出現(xiàn)放物盒的側壁變形這樣的不良現(xiàn)象。
在所述專利文獻1中,在用與車體分開的收納部件過程收納部分的情況下,從例 如是否容易放行李、小東西放進去后是否穩(wěn)定不動等方便性來看,可以將兩個收納部件并 列著布置在車體中。但是,在這樣將兩個收納部件并列著布置在車體中的情況下,人、物體 的重量便容易從上方集中到收納部件之間的界面也就是說兩個收納部件的相鄰側壁上來。 因此,最好是使相鄰側壁的強度提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研究開發(fā)出來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 廉價的鎖定裝置。實現(xiàn)防止放物盒在放物盒收納部分中搖動,且采用簡單的結構安裝時不 費時費力,并且抑制了成本的樹脂制放物盒的收納結構。即使分割板的尺寸由于熱膨脹等 伸長而變化,也能夠在放物盒的側壁不變形的情況下,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將分割板可靠地且 簡單地固定到放物盒中。在并列著布置兩個收納部件的情況下,使這些收納部件的相鄰側 壁的強度提高。-用以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_ 為達成所述目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的特征是通過手動讓鎖定裝置工作。 具體而言,第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的對象是,一個以能夠裝入盒收納部分并能從盒
收納部分抽出的方式裝在盒收納部分的抽屜式放物盒,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換句話說,第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包括鎖定部件,被設置在所述放物盒
的盒主體外側且能夠進退,借助前進動作與所述盒收納部一側的鎖定部分嵌合來阻止將放
物盒抽出,另一方面,借助后退動作從所述鎖定部分脫離而容許將放物盒抽出;推動部件,
設置在該鎖定部件與所述盒主體之間,將鎖定部件推動總是與所述鎖定部分嵌合的方向
上,以及操作桿,被軸支撐著能夠在所述盒主體外側轉動,借助轉動動作使所述鎖定部件從
鎖定部分脫離。所述操作桿包括手指伸入的桿主體、與該桿主體設置成一體且利用所述推
動部件的推動力被所述鎖定部件與盒主體夾持著的被夾持部分,所述操作桿構成為當從
盒收納部將所述放物盒抽出之際,用手指將所述桿主體拉出使所述被夾持部分轉動,以使
所述鎖定部件抵抗所述推動部件的推動力而移動到與推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脫離所述鎖定部分。 在第二到第四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對放物盒和放物盒收納部分在裝入、抽出方向 前后兩個地方上的底壁構造進行了改進。 具體而言,第二到第四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以一種樹脂制放物盒的收納構造為對象, 該樹脂制放物盒以插入的方式收納在樹脂制框體的放物盒收納部分中,且能夠沿著水平方 向裝入、抽出。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也就是說,第二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在所述放物盒的底壁背面和所述框 體的底壁表面中的任一個面的裝入、抽出方向兩端附近,各自一體地突出著形成有至少一 個對在裝入、抽出方向上水平延伸的舌狀嵌合片部分進行支撐的支撐座,在另一個面的裝 入、抽出方向兩端附近,各自一體地突出著形成有至少一個具有在裝入、抽出方向上開口的 閉剖面形狀的被嵌合口的接受座,所述接受座與所述支撐座相對應;在所述放物盒的底壁 背面的裝入、抽出方向后端附近設置有阻擋件,另一方面,在所述框體的底壁表面的裝入、 抽出方向前端附近設置有所述阻擋件接觸的接觸部分;在將所述放物盒收納在所述放物盒 收納部分的狀態(tài)下,所述舌狀嵌合片部分被插入并與被嵌合口嵌合并由接受座支撐,另一 方面,在將所述放物盒從所述放物盒收納部分抽出的狀態(tài)下,所述阻擋件與接觸部分接觸 來限制抽出動作。 第三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二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所述支撐座和接受座, 被設置在沿著所述放物盒的裝入、抽出方向的同一條線上;所述支撐座和接受座中的任一 個兼作阻擋件用,另一個兼作接觸部分用。 第四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延伸部 分在所述框體的側壁上端朝著放物盒內側突出著,在所述阻擋件與所述接觸部分接觸的狀 態(tài)下,所述延伸部分將所述放物盒后端的側壁上端覆蓋起來且留有一個微小的間隙。
第五方面到第八方面所述的發(fā)明,做到了能能夠吸收分割板因為熱膨脹等的伸 長。 具體而言,第五方面到第八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以將樹脂制放物盒的內部進行分割 的樹脂制分割板固定到所述放物盒中的分割板固定構造為前提,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也就是說,第五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所述分割板的一端部的側向邊緣上 形成有朝著外側突出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在所述分割板的另一端部的下方邊緣上突出著 形成有朝著下方突出的第二嵌合突起部分;在所述放物盒的側壁上,突出著形成有在所 述分割板的一側的端部從上方插入的狀態(tài)下從板厚方向對該一側的端部加以支撐的一對 支撐片部分;在該兩個支撐片部分之間,設置有在所述分割板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從下 方嵌合的狀態(tài)下,限制該第一嵌合突起部分朝上脫離開的第一限制部分,和所述分割板的 第一嵌合突起部分背面一側附近接觸,限制該分割板的一側的端部朝著長度方向移動的第 二限制部分;在所述放物盒的底壁上突出著形成有支撐部分,所述支撐部分具有所述分 割板的另一側的端部從上方插入的狀態(tài)下從板厚方向對該另一側的端部進行支撐的切割 凹部;在所述支撐部分的切割凹部的側面上,設置有在所述分割板的第二嵌合突起部分 的基端一側從下方嵌合的狀態(tài)下,限制該第二嵌合突起部分朝著上方脫離開,同時允許所 述分割板的另一側的端部朝著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三限制部分。 第六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五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在分割板的外周緣上形成有在分割板的板厚方向上突出的周壁,對應于所述周壁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的下方區(qū) 域切掉,以便在用兩個支撐片部分對所述分割板的一側的端部進行支撐的狀態(tài)下第二限制 部分與所述第一嵌合突起部分背面一側附近的周壁接觸。 第七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所述前提下,在所述分割板的中間部分的下緣,
設置有口朝下開的朝下嵌合凹部,同時在所述分割板的至少一個側向端部的靠近下緣的部
分,形成有朝著該分割板的長度方向延伸、口朝著側向開的橫向嵌合凹部或者朝著橫向突
出的橫向嵌合凸部;在所述放物盒的底壁,設置有在從上方將所述分割板的下端插入的狀
態(tài)下從板厚方向將該下端支撐住的溝部;在該溝部的中間部分的底面上突出著設置朝上的
朝上限制凸部,所述朝上限制凸部,從下方與所述分割板的朝下嵌合凹部嵌合來限制該分
割板的中間部分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朝著橫向突出的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是在所述分割板的
長度方向上延伸且口朝著側向開的橫向限制凹部,與所述朝上限制凸部保持一定的距離橫
著形成在所述溝部的靠近至少一個端部的兩個側面上,所述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所述橫向限
制凹部,從側向與所述分割板的橫向嵌合凹部或者橫向嵌合凸部嵌合來限制該分割板的至
少一個側向的端部朝著上方脫離開,同時允許該分割板朝著長度方向移動。 第八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所述前提下,在所述分割板的中間部分的下緣,
朝下嵌合凸部朝下突出著,同時在所述分割板兩個面的至少一個面的端部靠近下緣的部
分,形成有朝著橫向突出的橫向嵌合凸部或者是沿著所述分割板的長度方向延伸且口朝側
向開的橫向嵌合凹部;在所述放物盒的底壁,朝上限制凹部形成為口朝上開的樣子,在所述
分割板的朝下嵌合凸部從上方嵌合的狀態(tài)下,所述朝上限制凹部限制該分割板的中間部分
在長度方向上移動;一對支撐塊與所述朝上限制凹部保持一定的距離突出著形成在該向
上限制部分的至少一側的放物盒的底壁上,在所述分割板的一側的端部從上方插入的狀態(tài)
下,所述一對支撐塊從板厚方向對該一側的端部進行支撐;在該兩個支撐塊的相向面上形
成有在所述分割板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且口朝著側向開的橫向限制凹部或者在橫向上突出
的橫向限制凸部,所述橫向限制凹部或者所述橫向限制凸部,從側向與所述分割板的橫向
嵌合凸部或者橫向嵌合凹部嵌合來限制該分割板一側的端部朝著上方脫離開,同時允許該
分割板朝著長度方向移動。 第九方面到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在收納部件的相鄰側壁的形狀和組裝方法上 做了改進。 具體而言,第九方面到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以一種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為對 象,將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樹脂制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并列設置,將該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 用各自的相鄰側壁連接起來,而將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組合起來,所述樹脂制第一及第二 收納部件具有收納部分,所述收納部分由底壁、兩側壁以及后壁構成,前壁和上方敞開著。 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也就是說,第九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相鄰側壁中的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側 壁,由外側壁部分、內側壁部分以及將該外側壁部分和該內側壁部分的上端連接起來的上 側壁部分一體地形成為剖面近似倒U字形,同時在沿著整個側壁長度延伸的側壁主體的上 端多個突出壁部分在側壁的長邊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間隔一體地突出,而且,在該各個突出 壁部分的適當數(shù)量的上側壁部分上形成有從上下方向上穿通該上側壁部分的通孔;在所述 相鄰側壁中的所述第二收納部件的側壁上端上,沿著整個側壁長度一體地突出著形成有從上方將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各個突出壁部分覆蓋起來的伸出壁部分,在該伸出壁部分的 背面設置有止動機構,所述止動機構從上方插入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通孔中,停在通孔周 緣不會掉出來。 第十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九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在所述第一收納部件 的側壁主體一側的外側壁部分和內側壁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壁部分,一體地膨出形成有在側 壁的厚度方向上膨出的膨出部分。 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是這樣的,在第九方面或者第十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沿著 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主體一側的外側壁部分下端和底壁的連接部件,連接在該外側壁 下端及底壁的任一個上或者二者上。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第一方面的發(fā)明,僅靠用手指將操作桿的桿主體拉出來這樣的簡單手動操 作,便能使鎖定部件很容易地從盒收納部一側的鎖定部分脫離,而容許將放物盒抽出;僅靠 手指脫離操作桿的桿主體這樣簡單的手動操作,便能夠使鎖定部件很容易地與盒收納部一 側的鎖定部分嵌合,而阻止將放物盒抽出。鎖定部件、操作桿以及推動部件組合起來構成這 樣的鎖定裝置,與需要操作構件、復雜控制系統(tǒng)的專利文獻1相比,能夠使結構簡單、價格 低廉。再就是,因為用鎖定部件與盒主體來夾持操作桿的被夾持部分,鎖定部件便靠推動部 件被推到將被夾持部分夾持起來的方向,所以操作桿不會晃動,而確保了穩(wěn)定的鎖定狀態(tài)。
根據(jù)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在將放物盒收納在放物盒收納部分的狀態(tài)下,在裝 入、抽出方向兩端附近舌狀嵌合片部分插入并嵌合在閉剖面形狀的被嵌合口中,限制了放 物盒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動。因此,能夠將所述放物盒穩(wěn)定地收納在放物盒收納部分中,沒 有搖晃等。 在所述放物盒被從所述放物盒收納部分抽出的狀態(tài)下,阻擋件接觸接觸部分限制
了抽出動作。因此,能夠防止放物盒在抽出方向從放物盒收納部分中掉出來。 再就是,因為在放物盒的底壁、框體的底壁上,使包括舌狀嵌合片部分的支撐座、
包括被嵌合口的接受座、阻擋件以及接觸部分一體地成形,所以與另外設置這些部件的情
況相比,能夠使部件數(shù)量減少,從而使成本下降,同時能夠使用結構簡單,安裝時省時省力。 根據(jù)第三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支撐座和接受座兼作阻擋件、接觸部分用,所以
與需要另外設置它們的情況相比,能夠使鑄模簡單,從而能夠使費用減少。 根據(jù)第四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當放物盒被從放物盒收納部分抽出的時候,放物盒
往里的部分會由于自重而有朝上浮起的傾向,但是放物盒后端的側壁上端從下方與突出在
框體的側壁上端的側面的伸出部分接觸,放物盒往里的部分便不會上浮了。因此,在該狀態(tài)
下,即使負荷加在放物盒上,放物盒的上浮也會被所述伸出部分抑制,而且,因為阻擋件與
接觸部分接觸,所以能夠可靠地防止放物盒從放物盒收納部分中掉出來。 根據(jù)第五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將分割板的一端部一側插入到設置在放物盒的
側壁的一對支撐片部分之間得到支撐,同時將另一端部一側插入突出著形成在放物盒的底
壁的支撐部分的切割凹部中來得到支撐,所以能夠使分割板立著設置在放物盒中,卻不會
倒向放物盒的底壁。 此時,讓突出形成在分割板的一端部一側的側緣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從下方與 所述兩個支撐片部分之間的第一限制部分進行嵌合,來限制第一嵌合突起部分朝著上方脫離,同時讓所述分割板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背面一側附近與所述兩個支撐片部分之間的第 二限制部分接觸來限制分割板一側的端部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所以能夠在放物盒的底壁中 對分割板進行定位。再就是,通過使突出形成在分割板的另一端部一側下緣的第二嵌合突 起部分從下方與形成在所述支撐部分的切割凹部的側面的第三限制部分進行嵌合,來防止 所述第二嵌合突起部分朝著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所述分割板的另一側的端部朝著長度方向 移動。因此,即使分割板因為熱膨脹等而伸長,尺寸發(fā)生變化,也能夠借助所述第二嵌合突 起部分在分割板的長度方向上移動來吸收該伸長,額外的力不會作用在第一及第二嵌合突 起部分、第一到第三限制部分上,因此,放物盒的側壁也不會變形,能夠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可 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還能夠從放物盒中取出來。 另外,僅靠從上方將分割板推壓到放物盒中,便能借助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合突起 部分、和第一到第三限制部分的共同作用,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同時, 僅靠將分割板朝上方拉出,便能靠解除所述第一嵌合突起部分和第一限制部分的嵌合、分 割板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背面一側附近與第二限制部分的接觸、以及第二嵌合突起部分和 第三限制部分的嵌合,很簡單地就將分割板從放物盒中取出來了 。 根據(jù)第六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能夠利用周壁使分割板的剛性提高,于是,便能夠使 分割板的板厚薄一些,從而能夠謀求輕量化。 根據(jù)第七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將分割板的下端插入凹設在放物盒的底壁的溝
部分中而得到支撐,所以能夠將分割板立著設置在放物盒中,而不會倒在底壁中。 此時,因為使放物盒一側的溝部分的朝上限制凸部從下方與凹設在分割板的中間
部分的下緣的朝下嵌合凹部進行嵌合,限制分割板的中間部分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所以能
夠將分割板在放物盒的底壁中的位置決定下來。再就是,因為使分別突出著設置在所述溝
部分的靠近至少一個端部的兩個側面上的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橫向限制凹部,從側向與形成
在所述分割板的至少一側的端部的下緣部分的橫向嵌合凹部或者橫向嵌合凸部進行嵌合,
限制分割板的至少一側的端部朝著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所以即使分割
板由于熱膨脹等伸長,尺寸發(fā)生變化,也能夠靠所述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所述橫向嵌合凸部
在橫向嵌合凹部或者橫向限制凹部內在分割板的長度方向上移動來吸收該伸長,額外的力
不會作用在朝上限制凸部和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橫向限制凹部、朝下嵌合凹部、橫向嵌合凹
部或者橫向嵌合凸部的內面。結果是,放物盒的側壁不會變形,能夠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可靠且
簡單地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還能夠將分割板取出來。 僅靠從上方將分割板推壓到放物盒中,便能借助分割板一側的朝下嵌合凹部、橫
向嵌合凹部或者橫向嵌合凸部、放物盒一側的朝上限制凸部、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橫向限制
凹部的共同作用,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同時,僅靠將分割板朝上方拉
出,便能靠解除所述朝下嵌合凹部和朝上限制凸部的嵌合、以及橫向嵌合凹部或者橫向嵌
合凸部與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橫向限制凹部的嵌合,很簡單地將分割板從放物盒中取出來。 而且,因為放物盒的溝部分內形成有朝上限制凸部和橫向限制凸部或者橫向限制
凹部,所以它們不會突出在放物盒的底壁中,而能夠有效地對收納物進行收納。 根據(jù)第八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使突出著形成在分割板的中間部分的下緣的朝
下嵌合凸部從上方與凹設在放物盒的底壁的朝上限制凹部進行嵌合,限制分割板的中間部
分朝著長度方向移動,同時將分割板的兩側的端部插入突出著形成在放物盒的底壁的一對支撐塊之間而得到支撐,所以能夠將分割板立著設置在放物盒的底壁中且不會倒,同時還 將分割板在放物盒的底壁中的位置決定下來。 此時,因為使突出著形成在所述分割板兩面中至少一個的側向端部靠下緣處的橫
向嵌合凸部或者橫向嵌合凹部從側向與凹設在所述放物盒的一對支撐塊的相向面的橫向
限制凹部或者橫向限制凸部進行嵌合,限制分割板的至少一側的端部朝著上方脫離,同時
允許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所以即使分割板由于熱膨脹等伸長,尺寸發(fā)生變化,也能夠靠所述
橫向嵌合凸部或者橫向限制凸部在橫向限制凹部或者橫向嵌合凹部內在分割板的長度方
向上移動來吸收該伸長,額外的力不會作用在朝上限制凹部、橫向限制凹部或者橫向限制
凸部、朝下嵌合凸部、橫向嵌合凸部或者橫向嵌合凹部內面。結果是,放物盒的側壁不會變
形,能夠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還能夠將分割板取出來。 僅靠從上方將分割板推壓到放物盒中,便能借助分割板一側的朝下嵌合凸部、橫
向嵌合凸部或者橫向嵌合凹部、放物盒一側的朝上限制凹部以及橫向限制凹部或者橫向限
制凸部的共同作用,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中,同時,僅靠將分割板朝上方拉
出,便能靠解除所述朝下嵌合凸部與朝上限制凹部的嵌合、橫向嵌合凸部或者橫向嵌合凹
部與橫向限制凹部或者橫向限制凸部的嵌合,很簡單地將分割板從放物盒中取出來。 根據(jù)第九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用第二收納部件的側壁的伸出壁部分把第一收
納部件的側壁的突出壁部分覆蓋起來,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相鄰的側壁便在上下方向
重疊起來了,同時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主體的上端形成有多個突出壁部分,側壁的上側壁
部分形成為凹凸形狀,所以側壁的上側壁部分的面剛性提高了,能夠防止收納部件被負荷壓壞。 根據(jù)第十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是側壁主體一側的外側 壁部分和內側壁部分中的任一個部分由膨出部分形成為凹凸形狀,所以這里的側壁的面剛 性得到了提高,從而能夠使收納部件的破壞防止效果提高。 根據(jù)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發(fā)明,因為將連接部件布置成為沿著第一收納部件的側
壁主體一側的外側壁部分下端和底壁的狀態(tài),同時所述連接部件被連接在外側壁部分下端
和底壁中的任一方或者外側壁部分下端和底壁這兩者中,所以能夠防止外側壁部分下端和
底壁由于負荷的作用而變形,或者是外側壁部分下端倒下。特別是在連接到二者的情況下,
外側壁部分下端和底壁被連接起來,限制了外側壁部分朝著厚度方向變形,而且,由于與內
側壁部分的連接,而能夠防止側壁由于負荷的作用而變形,或者是倒下。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第一個實施例中從汽車后方看到的盒主體的正視圖。 圖2是將第一個實施例中的鎖定裝置安裝到盒主體之前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沿著圖1中的III-III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4是沿著圖1中的IV-IV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5是在鎖定部件脫離后的狀態(tài)下沿著圖1中的IV-IV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6是顯示第一個實施例中布置在汽車的車體后部的放物盒的布置情況的圖。
圖7是第二個實施例中布置在汽車的車體后方的放物盒及框體的立體圖。
圖8是從表面一側看到的第二個實施例中的放物盒的立體圖。
圖9是從背面一側看到的第二個實施例中的放物盒的立體圖。
圖10是從表面一側看到的第二個實施例中的框體的立體圖。 圖11是第二個實施例中的框體的俯視圖。 圖12是一立體圖,示出了第二個實施例中的將放物盒收納在框體的放物盒收納 部分的狀態(tài)。 圖13是沿圖11中的A-A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14是沿著圖11中的B-B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15是沿著圖11中的C-C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16是沿著圖11中的D-D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17是第三個實施例中的放物盒的立體圖。 圖18是第三個實施例中的放物盒的俯視圖。 圖19是沿著圖18中的XIX-XIX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0是沿著圖18中的XX-XX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1是沿著圖18中的XXI-XXI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22是第三個實施例中的分割板的立體圖。 圖23是第三個實施例中的分割板的正視圖。 圖24是圖17中的E部分的放大圖。 圖25是順著圖24中的F箭頭方向看到的圖。 圖26是圖17中的G部分的放大圖。 圖27是圖26的俯視圖。 圖28是反映第三個實施例中的布置在汽車的車體后部的放物盒的布置情況的 圖。 圖29是第四個實施例中將分割板固定在放物盒上以前的分解立體圖。 圖30是一個顯示在第四個實施例中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的狀態(tài)下從圖29的
xxx-xxx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31是在第五個實施例中將分割板固定在放物盒以前的分解立體圖。 圖32是一個顯示在第五個實施例中將分割板固定到放物盒的狀態(tài)下從圖29的
XXXII-XXXII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33是第六個實施例中的布置在汽車的車體后方的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的立體 圖。 圖34是第六個實施例中從表面一側看到的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的立體圖。 圖35是第六個實施例中從表面一側看到的第一收納部件的立體圖。 圖36是第六個實施例中從背面一側看到的第二收納部件的立體圖。 圖37是第六個實施例所涉及的第一收納部件的俯視圖。 圖38是沿著圖37中的XXXVIII-XXXVIII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39是沿著圖37中的XXXIX-XXXIX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40是沿著圖37中的XXXX-XXXX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41是沿著圖37中的XXXXI-XXXXI線剖開的剖面圖。 圖42是第六個實施例中的連接部件的立體圖。 符號說明0102]107a鎖定部分
0103]109納部分
0104]111放物盒
0105]113盒主體
0106]119鎖定裝置
0107]128鎖定部件
0108]129板簧(推動部件)
0109]131操作桿
0110]133桿主體
0111 ]133b被夾持部分
0112]207框體
0113]209放物盒收納部分
0114]209a底壁
0115]209b側壁
0116]211放物盒
0117]211a底壁
0118]223接受座
0119]223a被嵌合口
0120]225阻擋件
0121]227舌狀嵌合片部分
0122]229支撐座
0123]229a后壁(接觸部分)
0124]233伸出部分
0125]233a被嵌合部分
0126]313底壁
0127]315左側壁
0128]317右側壁
0129]323分割板
0130]325周壁
0131]327第一嵌合突起部分
0132]331第二嵌合突起部分
0133]335支撐片部分
0134]339第一限制部分
0135]341第二限制部分
0136]343第一突條部分(支
0137]347切割凹部
0138]347a側面
0139]351第三限制部分
0140]353朝下嵌合凹部0141]355橫向嵌合凹部
0142]357溝部分
0143]357a側面
0144]357b底面
0145]359朝上限制凸部
0146]361橫向限制凸部
0147]363朝下嵌合凸部
0148]365橫向嵌合凸部
0149]367朝上限制凹部
0150]369支撐塊
0151]371橫向限制凹部
0152]407第一收納部件
0153]407a底壁
0154]407b側壁
0155]407c后壁
0156]409第二收納部件
0157]409a底壁
0158]409b側壁
0159]409c后壁
0160]411收納部分
0161]415外側壁部分
0162]417內側壁部分
0163]419(419a、419b)上側壁部分
0164]421側壁主體
0165]423突出壁部分
0166]425通孔
0167]427膨出部分
0168]433連接部件
0169]437伸出壁部分
0170]445固定片部分(止動部件)
0171]447鉤扣(止動部件)
0172]449嵌合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第一個實施例) 圖1到圖6示出了該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所涉及的放物盒的鎖定裝置。 圖6是設置在汽車101的車體103后部的貨物室105,在該貨物室105的底板(未
示)下方設置有盤狀的框體107。該框體107中沿汽車橫向并列著設置了兩個盒收納部109,在各個盒收納部109中收放著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抽屜式放物盒111,該放物盒111能夠 從車體103后方裝入或者從車體103后方抽出。在圖6中,放在左側的盒收納部109中的 放物盒111及從上方將盒收納部109蓋好的底板省略未示。 如圖1到圖5所示,所述放物盒111包括盒主體113、將該盒主體113的前壁部 115覆蓋起來的蓋子117、組裝在該蓋子117與所述盒主體113的前壁部115之間、該實施 例所涉及的鎖定裝置119。在所述蓋子117的上端緣部分120內側,多個上側嵌合突起部 分120a在車寬方向上(圖l中的左右方向)以給定的間隔突出著設置為一體,同時在下端 緣部分121內側,多個下側嵌合突起部分121a在車寬方向上以給定的間隔突出著設置為一 體。另一方面,在所述盒主體113的前壁部115外周緣上,伸出部分123沿整個一周一體地 伸出,在該伸出部分123的上端緣部分124外側,多個上側嵌合凹部124a,與所述上側嵌合 突出部分120a相對應地在車寬方向上以給定的間隔突出著設置為一體;在所述伸出部分 123的下端緣部分125,所述多個下側嵌合孔部分125a與所述下側嵌合突起部分121a在車 寬方向上以給定的間隔突出著設置為一體。而且,從下方將下側嵌合突起部分121a嵌合到 盒主體113的下側嵌合孔部125a中,同時從上方將上側嵌合突起部分120a嵌入盒主體113 的上側嵌合凹部124a中,便將所述蓋子117安裝到盒主體113的前壁部115上了。
所述蓋子117,在車寬方向的大約中央部位形成有從伸入手指的汽車101后方看 去呈"U"字形的插入部分117a。另一方面,在所述盒主體113的伸出部分123的下端緣部 分125在車寬方向的大約中央部位,兩個隆起部分126在所述蓋子117的插入部分117a的 車寬方向外側開始隆起,該隆起部分126的靠近上端的部分與水平的第一夾持部分127構 成一個橋梁,兩個隆起部分126與第一夾持部分127呈近似"門"的形狀。在該兩個隆起部 分126的靠近上端的部分,各自形成有一個貫穿橫向的軸孔部分126a(參看圖2)。在該兩 個隆起部分126的車寬方向外側的下端緣部分125上,各自形成有一個貫穿上下方向的矩 形通孔125b。在所述框體107的盒收納部109 —側,凹設有由凹部構成的鎖定部分107a, 該鎖定部分107a在放物盒111被收放的位置上與所述通孔125b相對應。在所述伸出部 分123的上端緣部分124,一體地膨出形成有兩個與所述兩個通孔125b相對應的膨出部分 124b。 所述鎖定裝置119包括鎖定部件128,該鎖定部件128設置在所述盒主體113的前 壁部115的外側,換句話說,前壁部115的汽車101后方,能夠進、退,呈近似"門"形。該鎖 定部件128,由兩個垂直部分128a和將該兩個垂直部分128a的上端架成橋梁的水平的第二 夾持部分128b構成。如圖4所示,利用前進動作,使所述垂直部分128a的下端與所述盒收 納部109 —側的鎖定部分107a嵌合,來阻止將放物盒111抽出。如圖5所示,利用后退動 作使所述垂直部分128a的下端脫離所述鎖定部分107a而容許將放物盒111抽出。
將作為推動部件的板簧129嵌合到其下端的嵌合溝部129a即將板簧129安裝到 了所述鎖定部件128的第二夾持部分128b兩端,讓上端與所述膨出部分124b下面接觸。這 樣一來,所述板簧129便能將鎖定部件128推在總是與鎖定部分107a嵌合的方向上。
操作桿131,被軸支撐著能夠在所述盒主體112的前壁部115外側轉動,借助該操 作桿131的轉動動作使所述鎖定部件128的垂直部分128a下端從鎖定部分107a脫離。具 體而言,所述操作桿131包括由上臂部分133a和伸入手指的下壁部133b構成的剖面近似 " < "字形的細長桿主體133。轉動軸部分133c沿著長邊方向(車寬方向) 一體地突出設置在該桿主體133的兩端,該轉動軸部分133c被嵌入所述隆起部分126的軸孔部分126a且 能夠轉動。通過在所述桿主體133上設置上臂部分133a,便能夠做到在將手指伸入到下壁 部分133b時手指不會伸到比轉動軸部分133c還高的地方,從而不會妨礙操作桿131的操 作性。再就是,被夾持部分134 —體地突出著設置在所述桿主體133上,借助所述板簧129 的推動力所述鎖定部件128的第二夾持部分128b下緣與盒主體113的所述第一夾持部分 127上緣被夾持,在鎖定部件128與鎖定部分107a嵌合的狀態(tài)下稍微地朝著汽車1后方突 出著。如圖5所示,當要從盒收納部109將所述放物盒l(wèi)ll抽出之際,將手指從蓋子117的 插入部分117a插到盒主體113的所述第一夾持部分127下方,用手指將所述桿主體133的 下壁部分133b拉出使所述被夾持部分134轉動,這樣來使所述鎖定部件128的第二夾持部 128b抵抗所述板簧129的推動力而朝著與推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移動,使垂直部分 128a下端從所述鎖定部分107a脫離。補充說明一下,如圖3所示,肋片117b朝著汽車101 前方一體地突出著設置在所述蓋子117的插入部分117a兩側的背面,另一方面,肋片115a 也朝著汽車101后方一體地突出著設置在所述盒主體113的前壁部115外面的兩隆起部分 126側面。這些肋片117b、115a從前后與所述鎖定部件128的垂直部分128a相向,做到 不會使鎖定部分107a倒在前后方向上。 因此,根據(jù)該鎖定裝置119,僅靠用手指將操作桿131的桿主體133的下壁部分 133b拉出這樣的簡單手動操作,便能使鎖定部件128很容易地從盒收納部109 —側的鎖定 部分107a脫離,而容許將放物盒111抽出;僅靠手指脫離操作桿131的桿主體133的下壁 部分133b這樣簡單的手動操作,便能夠使鎖定部件128很容易地與盒收納部109 —側的鎖 定部分107a嵌合,而阻止將放物盒111抽出。鎖定部件128、操作桿131以及推動部件129 組合起來構成這樣的鎖定裝置119,與需要操作構件、復雜控制系統(tǒng)的專利文獻1相比,能 夠使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再就是,因為用鎖定部件128的第二夾持部分128b下緣與盒主 體113 —側的第一夾持部分127夾持操作桿131的被夾持部分134,鎖定部件128便靠板簧 129被推到將被夾持部分134夾持起來的方向,所以操作桿131不會晃動,而確保了穩(wěn)定的 鎖定狀態(tài)。 補充說明一下,在所述第一個實施例中,使鎖定部件128沿著上下方向移動,不僅 如此,通過使鎖定部件128沿著左右方向移動來進行鎖定、解除鎖定也是可以的。
在所述第一個實施例中,在鎖定部件128的第二夾持部分128b沿車寬方向兩端各 設置了一個板簧129,不僅如此,僅在第二夾持部分128b的車寬方向中央設置一個板簧129 也是可以的,而且,還可以用盤簧代替板簧129作推動部件。省略形成在所述盒主體113 — 側的伸出部分123的上端緣部分124上的膨出部分124b,使板簧129或者盤簧的上端部直 接接觸所述伸出部分123的上端緣部分124也是可以的。 在所述第一個實施例中,盒收納部109—側的鎖定部分107a形成為凹部,除了凹 部以外,鎖定部分107a還可以形成為通孔。 在所述第一個實施例中,說明的是將鎖定裝置119用在被收放在汽車101的車體 103后部的放物盒111的情況,除了第一個實施例以外,也適用設置在儀表面板等的放物盒 等情況,這是不言而喻的。又可以適用汽車IOI以外的放物盒。
(第二個實施例) 圖7到圖16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二個實施例所涉及的樹脂制放物盒的收納構造。
圖7示出了設置在汽車201的車體203后部的貨物室205,該貨物室205的底板 (未示)下方沿車寬方向并列著設置有兩個樹脂制框體207。如圖IO到圖12所示,該各個 框體207中包括由底壁209a、兩側壁209b以及后壁209c形成的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收納 部分209。在車寬方向右側的框體207的收納部分209中,收納有俯視時近似矩形形狀的 抽屜式樹脂制放物盒211,且能從車體203后方將放物盒211裝入并從車體203后方抽出。 這里,在車寬方向左側的框體207的收納部分209中,沒有收納放物盒211,而是直接收納了 一個細長物,還可以與車寬方向右側的框體207 —樣,收納放物盒211。下面,稱收納有放 物盒211的車寬方向右側的框體207的收納部分209為放物盒收納部分209。補充說明一 下,在圖7中,將從上方覆蓋兩個框體207的車身底板省略了。 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放物盒211,由底壁211a、兩側壁211b、前壁21 lc以及后 壁211d形成為淺盤形狀,所述前壁211c由蓋子211e覆蓋。而且,四條梯子形狀的接觸肋片 219突出著設置在放物盒211的底壁211a背面,且在車寬方向上以一定的間隔沿著裝入、抽 出方向延伸。如圖9放大所示的那樣,其中在車寬方向右側及左側分別相鄰的兩條接觸肋 片219之間的裝入、抽出方向兩端附近,各有一個具有閉合剖面矩形形狀的被嵌合口 223a 的接受座223在沿著裝入、抽出方向的同一條線上突出設置著。這些接受座223的被嵌合 口 223a的口朝著裝入、抽出方向(后壁211d—側)開,前壁211c—側是封閉的。
所述被嵌合口 223a上,后述的舌狀嵌合片部分227插入而嵌合,被接受座223支 撐著。所述放物盒211的底壁211a背面的裝入、抽出方向后端附近,也就是在所述接受座 223靠近前壁223c(參考圖14)的部分突出著設置有阻擋件225。在車寬方向上以一定間 隔排列著的5條肋片225a與在車體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間隔排列著的兩條肋片225b交叉即 構成該阻擋件225。補充說明一下,在兩側壁211b和后壁211d的外周形成有沿著縱向和橫 向延伸的多條肋片221。能夠使所述阻擋件225的肋片225b (前壁211c —側的肋片225b) 兼作所述接受座223的前壁223c用。這樣一來,便不需要特別設置阻擋件225 了 ,而能夠 使結構簡單,從而能夠使成本下降。 另一方面,如圖10和圖11所示,四條突條部分215對應于所述放物盒211的接觸 肋片219突出地設置在構成所述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框體207的底壁209a表面。在將 放物盒211收納在該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狀態(tài)下,接觸肋片219與突條部分215接觸并 由突條部分215支撐著,在該狀態(tài)下在框體207的底壁209a和所述放物盒211的底壁211a 之間確保有框體207的底壁209a不會與所述接受座223、阻擋件225發(fā)生干涉的空間。而 且,如圖10所示,支撐座229,對應于所述接受座223 —體地突出著形成在框體207的底壁 209a的裝入、抽出方向兩端附近。換句話說,在所述4條突條部分215中車寬方向右側及左 側相鄰的兩條突條部分215間的裝入、抽出方向兩端附近,在沿著裝入、抽出方向的同一條 直線上分別突出著設置有兩個所述支撐座229。在已將放物盒211收納在放物盒收納部分 209的狀態(tài)下,這些支撐座229也和所述接受座223、阻擋件225 —樣,不會與放物盒211的 底壁211a發(fā)生干涉。沿著裝入、抽出方向(與后壁一側相反的方向)延伸的舌狀嵌合片部 分227 —體地突出著設置在該支撐座229上并由該支撐座229支撐著。再就是,所述后側 的支撐座229的后壁平緩地傾斜(參看圖14)。所述前側的支撐座229的后壁229a形成為 與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底壁209a成直角的樣子,兼起所述阻擋件225接觸的接觸部分的 作用(參看圖16)。
舌狀的延伸部分233在所述框體207的側壁209b上端的長邊方向中央朝著內側 突出,當已收納了所述放物盒211之際,延伸部分233朝著放物盒211內側方向延伸,面對 該放物盒211的側壁211b上端。為形成該延伸部分233的敲???35接著底壁209a和兩 側壁209b形成。在從放物盒收納部分209將所述放物盒211抽出,所述阻擋件225接觸到 所述前側的支撐座229的后壁229a(接觸部分)的狀態(tài)下,所述伸出部分233與所述放物 盒211后端的側壁211b上端留有微小的間隔面對該側壁211b。 在將所述放物盒211收納到這樣構成的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狀態(tài)下,該放物盒 211被插入放物盒收納部分209而收納在放物盒收納部分209中,如圖12和圖13所示,框 體207的兩側壁209b與形成在放物盒211的側壁221b的肋片221之間留有微小的間隙能 夠在裝入、抽出方向上移動。在這樣將放物盒211收納到所述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狀態(tài) 下,如圖14到圖16所示,所述框體207及放物盒211的底壁209a及211a中的前后左右四 個地方,所述支撐座229的舌狀嵌合片部分227插入并嵌合在接受座223的被嵌合口 223a 中,由接受座223支撐。凹部229b朝下凹陷形成在所述支撐座229和舌狀嵌合片部分227, 同時所述舌狀嵌合片部分227的兩側的端部227s朝向下方而形成了肋片,而能夠使所述舌 狀嵌合片部分227的剛性提高。具體而言,四個支撐座229和接受座223,在所述舌狀嵌合 片部分227的上下兩個面227d、227e與被嵌合口 223a的上下內面接觸,所述舌狀嵌合片部 分227的兩側的端部與所述被嵌合口 223a的兩側內面接觸。另外,在裝入、抽出方向上所 述阻擋件225與所述前側的支撐座229的后壁229a(接觸部分)離得很遠。而且,所述接 觸肋片219與所述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底壁209a的突條部分215接觸。
這樣,在放物盒211已經被收納在放物盒收納部分209的狀態(tài)下,在裝入、抽出方 向兩端附近舌狀嵌合片部分227插入閉剖面形狀的被嵌合部分223a并與其嵌合,而限制了 放物盒211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移動,因此,所述放物盒211不會在放物盒收納部分209 中搖晃,便能夠收納得很穩(wěn)定、牢固。 另一方面,在將所述放物盒211從放物盒收納部分209中抽出的狀態(tài)下,舌狀嵌合 片部分227脫離被嵌合部分223a,同時阻擋件225與前側的支撐座229的后壁229a(接觸 部分)接觸而使抽出動作受到限制。因此,能夠防止所述放物盒211在從放物盒收納部分 209抽出的方向上掉出來。 因為使包括舌狀嵌合片部分227的支撐座229、包括被嵌合部分223a的接受座 223、阻擋件225以及接觸部分229a在放物盒211的底壁211a、框體207的底壁209a形成 為一體,所以與需要另外安裝部件的情況相比,部件數(shù)量減少而能夠使成本下降。而且,不
僅結構簡單,安裝時也省時省力。 再就是,因為支撐座229兼作接觸部分229a用,所以與需要另外設置它們的情況 相比,能夠使鑄模簡單,從而能夠使費用減少。 當放物盒211被從放物盒收納部分209抽出的時候,放物盒211往里的部分會靠 自重而朝上浮起,但是放物盒211后端的側壁211b上端與從上方將所述放物盒211后端的 側壁211a上端覆蓋起來的伸出部分233接觸,放物盒211往里的部分便不會上浮了。因 此,在該狀態(tài)下,即使負荷加在放物盒211上,放物盒211的上浮也會被所述伸出部分233 抑制,而且,因為阻擋件225與接觸部分229a接觸,所以能夠可靠地防止放物盒211從放物 盒收納部分209中掉出來。
補充說明一下,在第二個實施例中,放物盒211的底壁211a背面上突出著形成有 接受座223,框體207的底壁209a表面上突出著形成有支撐舌狀嵌合片部分227的支撐座 229。但也可以采用與此相反的做法,在放物盒211的底壁211a背面上突出著形成支撐舌 狀嵌合片部分227的支撐座229,在框體207的底壁209a表面上突出著形成接受座223,在 后一種情況下,要使舌狀嵌合片部分227的突出方向與被嵌合部分223a的開口方向與第二 個實施例相反。 另外,在第二個實施例中,分別形成了四個接受座223和四個支撐座229,但是數(shù) 量并不限于此。 再就是,在該第二個實施例中,阻擋件225不兼作接受座223用,而是單獨設置了 阻擋件225,接觸部分229a兼作支撐座229用了 ,除此以外,還可省去所述阻擋件225不用, 用接受座223的前壁作阻擋件225用。
(第三個實施例) 圖17到圖28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三個實施例所涉及的樹脂制放物盒的收納構造。
圖28示出了設置在汽車301的車體303后部的貨物室305,該貨物室305的底板 (未示)下方沿車寬方向并列著設置有盤狀的框體307。該框體307中在車寬方向上并列 著設置有兩個收納部分308,車寬方向右側的收納部分309中,收納有俯視時近似矩形形狀 的樹脂制放物盒311,且能從車體303后方將放物盒311水平地裝入并從車體303后方水平 地抽出。這里,在所述框體307的車寬方向左側的收納部分308中,沒有收納放物盒311,而 是直接收納了例如一個細長物,還可以與車寬方向右側的收納部分309 —樣,收納放物盒 311。下面,稱收納有放物盒311的車寬方向右側的收納部分309為放物盒收納部分309。 補充說明一下,在圖28中,將從上方覆蓋框體307的車身底板省略了。
如圖17和圖18所示,所述放物盒311由底壁313、左側壁315、右側壁317、前側 壁319以及后側壁321形成為淺盤狀,所述前側壁319被蓋子322覆蓋起來。所述左側壁 315、前側壁319以及后側壁321垂直地形成,所述右側壁317的靠近底壁313的一側傾斜。 將細長的近似矩形的樹脂制分割板323沿著車寬方向延伸地固定在所述放物盒311的底壁 313與右側壁317上,放物盒311的內部便被所述分割板323分割開。 如圖22及圖23放大所示的那樣,所述分割板323在長度方向上的一側的端部的 下半部分(右側壁317 —側的下半部分),沿著該右側壁317 —側的下半部分的傾斜面傾 斜。在該分割板323的外周緣上所形成的周壁325在板厚方向上伸出來,該周壁325的沿 著所述右側壁317 —側的下半部分的傾斜面的傾斜邊323a的區(qū)域(對應于后述的第一嵌 合突起部分327的下方區(qū)域)被切割掉了。 如圖19放大所示的那樣,在所述分割板323在長度方向上的端部一側(右側壁 317—側)的側緣的大約上下中間位置(傾斜邊323a上方),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沿著分 割板323的長度方向朝著外側突出;如圖21放大所示的那樣,該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上 方即靠近側緣上端的板厚方向兩側以及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的板厚方向兩側的周壁325 上,突出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稍微膨出的膨出部分329。另一方面,如圖20放大所示的一 樣,在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一側(左側壁315—側)的下緣,第二嵌合突 起部分331朝著下方突出形成,該第二嵌合突起部分331基端(上端) 一側的周壁325就 是比周壁325的伸出量還少的伸出部分325a,為的是后述第三限制部分351容易嵌合。另外,是第二嵌合突起部分331上方即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一側(左側壁315 — 側)的側緣下端的板厚方向兩側,也突出形成有在板厚方向稍微膨出一點的膨出部分329。
從所述放物盒311的右側壁317的上下方向中間部分到下端的裝入、抽出方向往 里一側,所形成的三個細長的凹部333相互靠近,同時,在從右側壁317的裝入、抽出方向 中間左右到靠前的一側,所形成的三個細長的凹部333相互間有一定的間隔。如圖24及 圖25放大所示的那樣,一對支撐片部分335突出形成在從裝入、抽出方向中間左右到往前 一側的三個凹部333的兩個側面333a上,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右側 壁317 —側)從上方插入到兩個支撐片部分335之間和凹部333中,由兩個支撐片部分335 及凹部333的側面333a從板厚方向將這一側的端部(右側壁317 —側)支撐住。在該狀 態(tài)下,分割板323的上下膨出部分329與凹部333的側面333a接觸,分割板323不會晃動 (參看圖21)。裝入、抽出方向往里一側的3個凹部333是為了在不使用分割板323時將分 割板323收納好的凹部。與使用時分割板323相比,不是太需要確保穩(wěn)定性,因此沒有設置 支撐片部分335。 如圖24及圖25所示,在所述兩個支撐片部分335之間,也就是凹部333的往里 的面333b上形成有矩形開口部分337,在該開口部分337的上邊膨出形成有第一限制部分 339。而且,在所述兩個支撐片部分335之間,也就是凹部333的兩個側面333a上,并列著 突出形成有一對第二限制部分341,該第二限制部分34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從上方將所述 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一側的端部(右側壁317—側)插入兩個支撐片部分335之間和凹 部333中,由兩個支撐片部分335和凹部333的側面333a支撐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 一側的端部之際,所述分割板323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從下方與所述第一限制部分339 嵌合,限制了該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朝著上方脫離。而且,在該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限制部 分341從分割板323的周壁325被切割掉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下方區(qū)域進入第一嵌合 突起部分327背面一側附近(傾斜邊323a),該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背面一側附近與所述 第二限制部分341接觸,而限制該分割板323的一側的端部(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在長 度方向上移動。裝入、抽出方向往里一側的三個凹部333也是一樣的。
如圖17和圖18所示,在所述放物盒311的底壁313的左半部分一半的區(qū)域,被作 為沿著裝入、抽出方向延伸的保持部分的第一突條部分343和沿著車寬方向延伸的第二突 條部分345劃分開,在所述第一突條部分343上形成有6個切割凹部347,該6個切割凹部 347與所述右側壁317的6個凹部333相對應。如圖26和圖27放大所示的那樣,所述各個 切割凹部347沒有底面,形成有矩形的開口部分349,一對第三限制部分351相向地突出著 形成在切割凹部347的靠近兩個側面347a下端的地方,該一對第三限制部分351沿著水平 方向延伸。從上方將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的端部(左側壁315—側)插入 切割凹部347中,用切割凹部347的兩個側面347a從板厚方向支撐該另一側的端部之際, 如圖20放大所示的那樣,所述分割板323的第二嵌合突起部分331基端(上端) 一側即周 壁325的小伸出部分325a從下方與所述兩個第三限制部分351嵌合,限制該第二嵌合突起 部分331朝著上方脫離,同時允許分割板323在長度方向上移動。 如圖18所示,與右側壁317—樣,在所述放物盒311的左側壁315上也形成有2 個包括一對支撐片部分335的凹部333,該凹部333中也形成有第一及第二限制部分339、 341、開口部分337。用所述第一突條部分343的切割凹部347來將分割板323固定好。因為左側壁315是鉛直面,故所述支撐片部分335的突出量比右側壁317的支撐片部分335 的突出量少。 在該第三個實施例的分割板固定構造中,將分割板323的一端側插入到設置在放 物盒311的右側壁317的一對支撐片部分335之間和凹部333中對分割板323的一端側進 行支撐,同時將另一端一側插入突出形成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的第一突條部分343的 切割凹部347中來得到支撐,所以能夠將分割板323立著設置在放物盒311中,卻不會倒向 放物盒311的底壁313。 此時,讓突出形成在分割板323的一端側的側緣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從下方 與所述兩個支撐片部分335之間的第一限制部分339進行嵌合,來限制第一嵌合突起部分 327朝著上方脫離,同時讓所述分割板323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背面一側附近與所述兩 個支撐片部分335之間的第二限制部分341接觸來限制分割板323 —側的端部朝著長度方 向移動,所以能夠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中對分割板323進行定位。再就是,通過使突出 形成在分割板323的另一端部一側下緣的第二嵌合突起部分331從下方與形成在第一突條 部分343的切割凹部347的側面347a的第三限制部分351進行嵌合,來防止所述第二嵌合 突起部分331朝著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所述分割板323的另一側的端部朝著長度方向移動, 因此,即使分割板323因為熱膨脹等而伸長,尺寸發(fā)生變化,也能夠借助所述第二嵌合突起 部分331在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上移動來吸收該伸長,額外的力不會作用在第一及第二 嵌合突起部分327、331、第一到第三限制部分339、341、351上,因此,放物盒311的右側壁 317也不會變形,能夠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323固定到放物盒311中,還 能夠從放物盒311中取出來。 僅靠從上方將分割板323推壓到放物盒311中,便能借助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合突 起部分327、331、和第一到第三限制部分339、341、351的共同作用,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 323固定到放物盒311中,同時,僅靠將分割板323朝上方拉出,便能靠解除所述第一嵌合突 起部分327和第一限制部分339的嵌合、分割板323的第一嵌合突起部分327背面一側附 近與第二限制部分341的接觸、以及第二嵌合突起部分331和第三限制部分351的嵌合,很 簡單地就將分割板323從放物盒311中取出來了。 而且,能夠利用周壁325使分割板323的剛性提高,于是,便能夠使分割板323的 板厚薄一些,從而能夠謀求輕量化。 分割板固定構造,并不限于應用到布置在汽車301的車體303后部的放物盒311 中的情況,該分割板固定構造也適用設置在儀表面板等的放物盒等情況,這是不言而喻的。 還能夠適用汽車301以外的放物盒。
(第四個實施例) 圖29與圖30示出了本發(fā)明第四個實施例所涉及的分割板固定構造。
在該第四個實施例中,樹脂制放物盒311由底壁313、左側壁315、右側壁317、前側 壁319以及后側壁321形成為淺盤狀。所述左側壁315、右側壁317、前側壁319以及后側 壁321全部垂直地形成著。細長的近似矩形的樹脂制分割板323被固定在所述放物盒311 的底壁313上,放物盒311的內部便被所述分割板323分割開。 在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中間部分(中央部分)的下緣,形成有倒U字形的 朝下嵌合凹部353, 口朝下方開;在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兩端部靠近下緣的部分,形成有沿著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橫向嵌合凹部355,橫向嵌合凹部355的口朝著側向 及末端一側開。 所述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上,剖面呈U字形的溝部分357凹著形成在整個寬度 方向上,從上方將所述分割板323的下端插入所述溝部分357中,用溝部分357的兩個側面 357a從板厚方向上將所述分割板323的下端支撐住。 矩形狀的朝上限制凸部359突出著朝上形成在所述溝部分357的長度方向中間部 分(中央部位)的底面357b上,該朝上限制凸部359從下方與所述分割板323的朝下嵌合 凹部353嵌合,由朝上限制凸部359限制該分割板323在長度方向上移動。
兩個矩形狀的橫向限制凸部361,分別橫著突出地形成在所述溝部分357的長度 方向上靠近兩端部的兩個側面357a上,所述橫向限制凸部361與所述朝上限制凸部359有 距離。該兩個橫向限制凸部361從側向與所述分割板323的橫向嵌合凹部355嵌合,限制 該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上的兩個端部朝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朝著長度方向移動。
在該第四個實施例的分割板固定構造中,因為將分割板323的下端插入凹設在放 物盒311的底壁313的溝部分357中而得到支撐,所以能夠將分割板323立著設置在放物 盒311中,而不會倒在底壁313中。 此時,因為使放物盒311 —側的溝部分357的朝上限制凸部359從下方與凹設在 分割板323的中間部分的下緣的朝下嵌合凹部353進行嵌合,限制分割板323的中間部分 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所以能夠將分割板323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中的位置決定下來。因 為使分別突出著設置在所述溝部分357的靠近兩端部分的兩個側面的兩個橫向限制凸部 361從側向與形成在所述分割板323的兩側的兩個端部的下緣部分的橫向嵌合凹部355進 行嵌合,限制分割板323的兩側的兩個端部朝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朝著長度方向移動,所以 即使分割板323由于熱膨脹等伸長,尺寸發(fā)生變化,也能夠靠所述橫向限制凸部361在橫向 嵌合凹部355內在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上移動來吸收該伸長,額外的力不會作用在朝上 限制凸部359和橫向限制凸部361、朝下嵌合凹部353和橫向嵌合凹部355的內面。結果 是,放物盒311的左側壁315和右側壁317不會變形,能夠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可靠且簡單地將 分割板323固定到放物盒311中,還能夠將分割板323取出來。 僅靠從上方將分割板323推壓到放物盒311中,便能借助朝下嵌合凹部353和橫 向嵌合凹部355、朝上限制凸部359和橫向限制凸部361的共同作用,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 板323固定到放物盒311中,同時,僅靠將分割板323朝上方拉出,便能靠解除所述朝下嵌 合凹部353和朝上限制凸部359的嵌合、以及橫向嵌合凹部355和橫向限制凸部361的嵌 合,很簡單地將分割板323從放物盒311中取出來。 而且,因為放物盒311的溝部分357內形成有朝上限制凸部359和橫向限制凸部 361,所以它們不會突出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中,而能夠有效地對收納物進行收納。
補充說明一下,第四個實施例中的橫向嵌合凹部355和橫向限制凸部361、以及第 五個實施例中的橫向嵌合凸部365和橫向限制凹部371,都是僅使用其中之任一個能夠收 到同樣的作用、效果。 在第四個實施例中,可以形成在橫向上突出的橫向嵌合凸部來代替分割板323 — 側的橫向嵌合凹部355;還可以形成沿著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延伸且朝著側向開口的橫 向限制凹部來代替放物盒311 —側的橫向限制凸部361 。
分割板固定構造,并不限于應用到布置在汽車301的車體303后部的放物盒311 中的情況,該分割板固定構造也適用設置在儀表面板等的放物盒等情況,這是不言而喻的。 還能夠適用汽車301以外的放物盒。
(第五個實施例) 圖31與圖32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五個實施例所涉及的分割板固定構造。 在該第五個實施例中,與所述第四個實施例一樣,樹脂制放物盒311由底壁313、
左側壁315、右側壁317、前側壁319以及后側壁321形成為淺盤狀。所述左側壁315、右側
壁317、前側壁319以及后側壁321全部垂直地形成著。細長的近似矩形的樹脂制分割板
323被固定在所述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上,放物盒311的內部便被所述分割板323分割開。 在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中間部分(中央部分)的下緣,形成有朝下突出著 的矩形朝下嵌合凸部363,同時在所述分割板323的兩個面的長度方向兩側的端部靠近下 緣的部分,分別突出著形成有橫著的矩形橫向嵌合凸部365。 在所述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上,凹設有口朝上開的朝上限制凹部367,所述分割 板323的朝下嵌合凸部363從上方與所述朝上限制凹部367嵌合,限制該分割板323的中 間部分在長度方向上移動。 在所述朝上限制凹部367兩側的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上,突出著形成有一對支 撐塊369,該一對支撐塊369與所述朝上限制凹部367有一定的距離。從上方將所述分割 板323的長度方向兩側的端部插入所述兩個支撐塊369之間,由支撐塊369從板厚方向上 將兩側的端部支撐住。 在所述兩個支撐塊369的相向面上,凹設有由長溝構成的橫向限制凹部371,該長 溝沿著所述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延伸且口朝著側向開,所述分割板323的橫向嵌合凸部 365從側向嵌合,限制該分割板323的側向端部朝著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朝著長度方向移 動。 在該第五個實施例的分割板固定構造中,因為使突出著形成在分割板323的中間 部分的下緣的朝下嵌合凸部363從上方與凹設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的朝上限制凹部 367進行嵌合,限制分割板323的中間部分朝著長度方向移動,同時將分割板323的兩側的 端部插入突出著形成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的一對支撐塊369之間而得到支撐,所以能 夠將分割板323立著設置在放物盒311的底壁313中且不會倒,同時還將分割板323在放 物盒311的底壁313中的位置決定下來。 此時,因為使突出著形成在所述分割板323的兩面的靠近兩側端部下緣的橫向嵌 合凸部365從側向與凹設在所述放物盒311的一對支撐塊369的相向面的橫向限制凹部 371進行嵌合,限制分割板323的兩側的端部朝著上方脫離,同時允許朝著長度方向移動, 所以即使分割板323由于熱膨脹等伸長,尺寸發(fā)生變化,也能夠靠所述橫向嵌合凸部365在 分割板323的長度方向上的移動吸收該伸長,額外的力不會作用在朝下嵌合凸部363與橫 向嵌合凸部365、朝上限制凹部367與橫向限制凹部371內面。結果是,放物盒311的左側 壁315和右側壁317不會變形,能夠在標準的狀態(tài)下可靠且簡單地將分割板323固定到放 物盒311中,還能夠將分割板323取出來。 僅靠從上方將分割板323推壓到放物盒311中,便能借助所述朝下嵌合凸部363、橫向嵌合凸部365、朝上限制凹部367以及橫向限制凹部371的共同作用,可靠且簡單地將 分割板323固定到放物盒311中,同時,僅靠將分割板323朝上方拉出,便能靠解除所述朝 下嵌合凸部363與朝上限制凹部367的嵌合、橫向嵌合凸部365與橫向限制凹部371的嵌 合,很簡單地將分割板323從放物盒311中取出來。 補充說明一下,在該第五個實施例中,可以橫向突出著形成在分割板323的長度 方向上延伸且口朝著側向開的橫向嵌合凹部來代替分割板323 —側的橫向嵌合凸部365, 還可以橫向上突出著形成橫向限制凹部來代替放物盒311—側的橫向限制凹部371。
分割板固定構造,并不限于應用到布置在汽車301的車體303后部的放物盒311 中的情況,該分割板固定構造也適用設置在儀表面板等的放物盒等情況,這是不言而喻的。 還能夠適用汽車301以外的放物盒。
(第六個實施例) 圖34到圖42示出了本發(fā)明第六個實施例所涉及的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
圖33示出了設置在汽車401的車體403后部的貨物室405,在該貨物室405的底 板(未示)下方,在車寬方向上并列著設置有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樹脂制第一及第二收納部 件407、409。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由底壁407a、兩側壁407b以及后壁407c構成,內部形 成有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收納部分411。所述第二收納部件409也與第一收納部件407—樣, 底壁409a、兩側壁409b以及后壁409c構成,內部形成有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收納部分411。 如圖34所示,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和409是這樣布置的,在車寬方向右側布置著 第一收納部件407,在車寬方向左側布置著第二收納部件409,將相鄰的側壁407b、409b連 接起來,也就將所述第一及第二 407、409組裝到一起了 。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 409,一側的端部即靠前一側和上方是敞開著的。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中收納有能夠從車 體403后方裝入、抽出、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抽屜式樹脂制放物盒413。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收 納部件409中,沒有收納放物盒413,直接收納的是例如細長物體。但該第二收納部件409 中也可以和第一收納部件407 —樣收納上放物盒413。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409 中都收納上放物盒413亦可,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409中都不收納放物盒413亦 可。 下面,參考圖35以及圖37到圖41來對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409的相鄰 側壁407b中第一收納部件407 —側的側壁407b的構造進行說明。 該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407b,由位于外側的外側壁部分415、位于內側的內側 壁部分417、以及將外側壁部分415和內側壁部分417的上端連接起來且近似平行于底壁 407a的上側壁部分419構成為一體,剖面近似倒"U"字形。由它們包圍起來的區(qū)域是一個 空洞。所述側壁407b,由沿著側壁整個長度延伸是下側基礎部分的側壁主體421和突出著 形成在該側壁主體421的上端在側壁407b的長度方向具有間隔的8個突出壁部分423 — 體地形成在一起而構成。該各個突出壁部分423中車體前后方向兩端的突出壁部分423和 中間的兩個突出壁部分423合計4個突出壁部分423的上側壁部分419a中,形成有沿上下 方向穿通該上側壁部分419的近似矩形的通孔425,補充說明一下,所述上側壁部分419中 突出壁部分423的上側壁部分用符號419a表示,側壁主體421的上側壁部分用419b表示。
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主體421的外側壁部分415上, 一體地膨出形成有 在側壁407b的厚度方向上膨出的多個膨出部分427。這些膨出部分427形成為橫向長度長的矩形、上下部分形成為階梯的階梯形狀。朝著外側伸出的伸出部分415a—體地形成在 所述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具有螺孔429a的4個轂部分429跨越所述伸出部分415a和外 側壁部分415下端突出著形成為一體。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底壁407a中 的所述內側壁面417下端,朝下突出著形成有嵌合片449,該嵌合片449與后述的連接部件 433的嵌合孔439相對應。利用所述轂部分429和嵌合片449,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 壁主體421 —側的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和底壁407a,便由沿著該側壁主體421 —側的外側 壁部分415下端和底壁407a的連接部件433(顯示于圖42)連接起來。該連接部件433,由 矩形形狀的水平板部分433a和從該水平板部分433a的長邊一側的一端垂直延伸的垂直板 部分433b構成。在所述水平板部分433a和垂直板部分433b的邊界,沿著水平板部分433a 的長邊方向一體地形成有所述伸出部分415a插入而嵌合的溝部分433d。在所述垂直板部 分433b的上端沿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有4個伸出片433c,在該各個伸出片433c上分別形 成有螺紋通孔431,在所述水平板部分433a的另一端也形成有所述嵌合片449嵌合的嵌合 孔439。在進行連接之際,首先,將連接部件433的溝部分433d插入外側壁部分415的伸出 部分415a中,同時讓伸出片433c與轂部分429的上端相對應。此時,嵌合片449與嵌合孔 439相對應。將螺釘435擰到所述螺紋通孔431和轂部分429的螺孔429a中。于是,連接 部件433的一端便連接到外側壁部分415上。另一方面,將水平板部分433a的另一端推到 底壁407a,讓嵌合片449通過所述嵌合孔439,該嵌合片449便嵌合到嵌合孔439周圍的水 平板部分433a背面,連接部件433便被連接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底壁407a,所述連接部 件433被連接到第一收納部件407上。 下面,參考圖36以及圖38到圖41,對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409中相鄰側 壁407b中第二收納部件409的側壁209b的構造進行說明。 在所述第二收納部件409的側壁409b上端, 一體地伸出形成有沿著側壁整個長度 的伸出壁部分437,該伸出壁部分437從上方將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各個突出壁部分 423覆蓋起來。該伸出壁部分437,由一端接著側壁409b上端朝著外側伸出的上側壁部分 443和從該上側壁部分443朝著下方下垂的垂下壁部分441形成為掛鉤形狀。在所述上側 壁部分443背面形成有板狀的止動片部分445,該止動片部分445上安裝了鉤扣447。這些 止動片部分445和鉤扣447構成止動部件。所述這些止動片部分445和鉤扣447從上方插 入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通孔425中,鉤扣447從背面一側固定在通孔425周圍不會出 來。 為了將按上述構成的第一收納部件407和第二收納部件409向圖34所示的那樣 并列布置起來是這樣做的,如圖41所示,先用連接部件433將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主 體421 —側的外側壁部分415下端與底壁407a連接起來,另一方面,將鉤扣447安裝到第 二收納部件409背面的嵌合片部分445。在該狀態(tài)下,第二收納部件409的伸出壁部分437 從上方將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各個突出壁部分423覆蓋起來,從上方將第二收納部件 409的安裝上了鉤扣447的止動片部分445插入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通孔425中,所 述鉤扣447便從背面一側固定在通孔425周圍,同時所述第二收納部件409的上側壁部分 443背面幾處與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突出壁部分423的上側壁部分419a接觸,所述第 二收納部件409的垂下壁部分441下端的幾處與所述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主體421的 上側壁部分419b接觸而承受負荷。這樣一來,便通過將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409的相鄰側壁407b、409b連接起來,就將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407、409并列著設置好了 。
因此,根據(jù)該第六個實施例,因為用第二收納部件409的側壁409b的伸出壁部分 437把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407b的突出壁部分423覆蓋起來,所述第一及第二收納部 件407、409的相鄰的側壁407b、409便在上下方向重疊起來了 ,同時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 壁主體421的上端形成有8個突出壁部分423,側壁407b的上側壁部分419形成為凹凸形 狀,所以側壁407b的上側壁部分419的面剛性提高了,能夠防止第一收納部件407被負荷 壓壞。 而且,因為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外側壁部分415由膨出部分427形成為凹凸形狀, 所以這里的外側壁部分415的面剛性得到了提高,從而能夠防止所述第一及第二 407、409 遭到負荷破壞的效果提高了 。 另外,因為將連接部件433布置成為沿著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主體421 —側 的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和底壁407a的狀態(tài),同時所述連接部件433被連接在外側壁部分 415下端和底壁407a中的任一方或者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和底壁407a這兩者中,所以能夠 防止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和底壁407a由于負荷的作用而變形,或者是外側壁部分415下端 倒下。特別是在連接到二者的情況下,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和底壁407a被連接起來,限制 了外側壁部分415朝著厚度方向變形,而且,由于與內側壁部分417的連接,而能夠防止側 壁407b由于負荷的作用而變形,或者是倒下。 補充說明一下,在該第六個實施例中,止動片部分445和通孔425各設置了 4個, 突出壁部分423設置了 8個,但數(shù)量并不限于此。 在該第六個實施例中,使膨出部分427和轂部分429膨出形成在外側壁部分415 上,不僅如此,還可使膨出部分427和轂部分429形成在內側壁部分417上,或者是形成在 外側壁部分415和內側壁部分417這兩部分上。 在該第六個實施例中,使連接部件433連接在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側壁主體421 一側的外側壁部分415下端及底壁407a這兩個部分,除此以外,還可以將連接部件433連 接在該外側壁部分415和底壁407a中的任意一方。 在該第六個實施例中,用螺釘435將連接部件433連接在第一收納部件407的外 側壁部分415下端,讓底壁407a的嵌合片449嵌合在嵌合孔439周圍而將第一收納部件 407連接到該底壁407a上,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例如熔化等將它們連接起來。連接方法也 并不限于以上這些。
-工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對抽屜式放物盒的鎖定裝置、樹脂制放物盒的收放構造、放物盒及分割板 都是樹脂制時的分割板固定構造、以及具有收納部分的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很有用。
權利要求
一種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將俯視時近似矩形的樹脂制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并列設置,將該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用各自的相鄰側壁連接起來,而將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組合起來,所述樹脂制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具有收納部分,所述收納部分由底壁、兩側壁以及后壁構成,前壁和上方敞開著,其特征在于相鄰側壁中的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由外側壁部分、內側壁部分以及將該外側壁部分和該內側壁部分的上端連接起來的上側壁部分一體地形成為剖面近似倒U字形,同時在沿著整個側壁長度延伸的側壁主體的上端多個突出壁部分在側壁的長邊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間隔一體地突出,而且,在該各個突出壁部分的適當數(shù)量的上側壁部分上形成有從上下方向上穿通該上側壁部分的通孔;在所述相鄰側壁中的所述第二收納部件的側壁上端上,沿著整個側壁長度一體地突出著形成有從上方將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各個突出壁部分覆蓋起來的伸出壁部分,在該伸出壁部分的背面設置有止動機構,所述止動機構從上方插入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通孔中,停在通孔周緣不會掉出來。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主體一側的外側壁部分和內側壁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壁部 分,一體地膨出形成有在側壁的厚度方向上膨出的膨出部分。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沿著所述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主體一側的外側壁部分下端和底壁的連接部件,連接在該外側壁下端及底壁的任一個上或者二者上。
全文摘要
一種收納部件的組裝構造,將樹脂制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并列設置,并用各自的相鄰側壁連接,第一及第二收納部件具有收納部分,收納部分由底壁、兩側壁及后壁構成,前壁和上方敞開,相鄰側壁中第一收納部件的側壁,由外側壁部分、內側壁部分及上側壁部分一體地形成為剖面近似倒U字形,在側壁主體的上端多個突出壁部分保持一定的間隔一體地突出,在適當數(shù)量的上側壁部分上形成有通孔;在相鄰側壁中的第二收納部件的側壁上端,沿著整個側壁長度一體地突出形成有從上方將第一收納部件的各個突出壁部分覆蓋的伸出壁部分,在該伸出壁部分的背面設有止動機構,止動機構從上方插入第一收納部件的通孔中,停在通孔周緣。
文檔編號B60R7/02GK101704355SQ20091026060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中下孝行, 藤本建司 申請人:大協(xié)西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