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氣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展開的側氣囊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側氣囊裝置,公知在供乘坐者落座的座椅與供乘坐者乘降的車門之間展開的 側氣囊裝置。這種側氣囊裝置,在車輛發(fā)生側撞(側面碰撞)的情況下,緩和側撞載荷,保護乘坐者。作為這樣的側氣囊裝置,公知設置在座椅的對乘坐者的背部進行支承的座椅靠背 上的側氣囊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的側氣囊裝置中,在平板狀的兩張基布的外周部進行縫合而形成氣 囊,該氣囊包括不會因流體氣體使其膨脹的非膨脹部和因流體氣體使其膨脹的多個膨脹 室,通過對非膨脹部采用伸縮結構,由此,使非膨脹部能夠在氣囊的膨脹展開時伸展。S卩,通過對非膨脹部采用伸縮結構,能夠謀求膨脹展開時氣囊的動作的穩(wěn)定化。另 外,氣囊的非膨脹部的伸縮結構形成在狹縫中。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側氣囊裝置中,由于在狹縫中形成氣囊的非膨脹部的伸縮 結構,因此存在以下問題狹縫與存在于車室內的其他部件例如扶手部等相干涉,不能迅速 地展開氣囊。此外,在專利文獻1的側氣囊裝置中,由于將不因流體氣體使其膨脹的非膨脹部 制成伸縮結構,因此,上下腔的形狀難以保持穩(wěn)定,存在著保護區(qū)域脫離預想范圍的可能 性。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3-137059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側氣囊裝置,能夠使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展開的 氣囊迅速展開,并能夠謀求對乘坐者的約束力的提高。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是一種側氣囊裝置,具有氣囊,該氣囊以折疊狀態(tài)被收納,并通 過來自充氣部的氣體供給而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展開,其特征在于,該側氣囊裝置包 括上部腔,其從坐席側面上部向前方展開;下部腔,其從坐席側面下部向前方展開;中間 腔,其形成在上部腔與下部腔之間的充氣部側,并具有前緣,該前緣在與上部腔的前緣和下 部腔的前緣相比的后方且在與氣囊的展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具有跨設在上部腔與下部腔之間的第一非膨脹 部,相對于中間腔,將第一非膨脹部配置在與充氣部相對的一側。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中間腔與充氣部之間具有第二非膨脹部。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將中間腔與車室側壁的扶手部相對配置,在該扶 手部上具有挖去部,該挖去部與中間腔抵接,保持氣囊的姿態(tài)的穩(wěn)定性。
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通過前端折疊部和充氣部側折疊部而將氣囊折 疊收納,其中,前端折疊部通過將上部腔的前緣和下部腔的前緣折疊而成;充氣部側折疊部 通過將上部腔和下部腔的充氣部側與中間腔一同折疊而成。(發(fā)明的效果)本發(fā)明能夠獲得以下效果。在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中,側氣囊裝置中,氣囊以折疊狀態(tài)被收納,通過來自充氣部 的氣體供給而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展開。氣囊具有從坐席側面上部向乘坐者的胸部和 肩部側展開的上部腔、以及從坐席側面下部向乘坐者的腰部側展開的下部腔。而且,還具有中間腔,其在該上部腔與下部腔之間的充氣部側形成,具有與上部腔 的前緣和下部腔的前緣相比位于后方且在與氣囊的展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 的前緣,因此,能夠使中間腔在比上部腔和下部腔的膨脹時刻早的時刻膨脹。由此,能夠使 上部腔和下部腔不與扶手部發(fā)生干涉地迅速展開。此外,由于上部腔與下部腔之間的距離通過中間腔而進行限制,因此,能夠使上部 腔和下部腔穩(wěn)定地展開,并且,能夠使上部腔和下部腔迅速地展開。再有,能夠以中間腔將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圓滑地覆蓋。其結果是,也能夠以中 間腔從較早的時刻開始對乘坐者的腰部附近進行有效的約束。在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中,在氣囊上,具有跨設在上部腔與下部腔之間的第一非膨 脹部,在相對于中間腔,第一非膨脹部配置在與充氣部相對的一側,因此,能夠通過中間腔 限制位于前方的上部腔與下部腔的分離,從而能夠謀求展開結束后的氣囊的穩(wěn)定化。在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中,在中間腔與充氣部之間具有第二非膨脹部,因此能夠限 制上部腔與下部腔之間的分離,從而使膨脹形狀進一步穩(wěn)定化。在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中,將中間腔與車室側壁的扶手部相對配置,在該扶手部上 具有挖去部,使該挖去部與中間腔抵接而保持氣囊姿態(tài)的穩(wěn)定性,因此,能夠防止中間腔的 位置偏移。而且,由于能夠增加車室側壁與中間腔的接觸面積,因此能夠提高對乘坐者的約 束力。在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中,通過前端折疊部和充氣部側折疊部而將氣囊折疊收納, 其中,前端折疊部通過將上部腔的前緣和下部腔的前緣折疊而成;充氣部側折疊部通過將 上部腔和下部腔的充氣部側與中間腔一同折疊而成,因此,能夠使充氣部側折疊部膨脹,其 后使前端折疊部膨脹。即,通過使充氣部側折疊部和前端折疊部的膨脹時刻錯開,由此,能 夠首先提高中間腔的壓力。由此,能夠實現(xiàn)氣囊的穩(wěn)定的展開。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側氣囊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側氣囊裝置的側面剖視圖。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側氣囊裝置的展開的樣態(tài)的作用說明圖。圖4是表示圖1所示的側氣囊裝置的氣囊的展開順序的說明圖。圖5是表示圖1所示的側氣囊裝置的氣囊的折疊的例示的說明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側氣囊裝置的側面剖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側氣囊裝置的側面剖視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側氣囊裝置的側面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0----車輛12----車室14――車室側壁(車門)17——坐席23——扶手部24——挖去部 30、50、70、90——側氣囊裝置31——氣囊32——充氣部34——上部腔34a----前緣35——下部腔35a----前緣36——中間腔36a----前緣37-—第二非膨脹部41――氣囊前緣部47-—第一非膨脹部49a――前端折疊部49b――前端折疊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jù)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另外,以附圖標記的方向觀察附圖。(實施例1)如圖1所示,車輛10具有車門14,其構成車身11的側面,供乘坐者19乘降;車 頂15,其構成車身11的上部;車身地板16,其構成車身11的下部;車輛用坐席17(以下記 載為“坐席17”),其供乘坐者19落座;側氣囊裝置30,其設在該坐席17上,能夠在坐席17 與車門14之間鼓出展開(膨脹)。車門14具有車門主體21 ;窗22,其以能夠自由升降的方式設在該車門主體21的 上部;扶手部23,其向車門主體21的內側突出設置,供乘坐者19搭靠肘部。此外,車門14 是車室側壁的一個實施方式。扶手部23上形成有挖去部(凹部)24,使該挖去部24與側氣囊裝置30的中間腔 36抵接,保持氣囊31姿態(tài)的穩(wěn)定性。如圖2所示,該挖去部24能夠抑制氣囊31在箭頭a3 方向上的移動,能夠加強氣囊31的穩(wěn)定姿態(tài)(穩(wěn)定化)。坐席17具有座椅座墊26,其支承乘坐者19的腰部;座椅靠背27,其以能夠傾倒 的方式安裝在該座椅座墊26上,支承乘坐者19的背部;枕部28,其以能夠自由升降的方式 安裝在該座椅靠背27的上部,支承乘坐者19的頭部。
如圖1和圖2所示,側氣囊裝置30包括氣囊31和充氣部32,其中,氣囊31設在座 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充氣部32設在該氣囊31內并被支承在座椅靠背27的車 門側側面27a上。氣囊31以折疊狀態(tài)被收納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通過來自充氣部 32的氣體供給而在車室側壁(車門)14與乘坐者19之間展開。而且,氣囊31具有上部腔 34、下部腔35、中間腔36,其中,上部腔34從坐席17的側面上部向乘坐者的胸部及肩部側 展開,下部腔35從坐席17的側面下部向乘坐者的腰部側展開,中間腔36在與上部腔34的 前緣34a和下部腔35的前緣35a相比的后方,具有向與氣囊31的展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 向延伸形成的前緣36a,并且,該中間腔36構成氣囊前緣部41的中間區(qū)域。而且,氣囊31 還具有跨設在上部腔34與下部腔35之間的第一非膨脹部47和設在上部腔34上的上部腔 內非膨脹部39。其中,由于上部腔34是比較大的腔,因此,為確保展開面積需要進行厚度限制。因 此,設置上部腔內非膨脹部39。充氣部32具有細長筒狀的充氣部殼體42,其經由氣囊31安裝在座椅靠背27的 車門側側面27a上;火藥(未圖示),其收納在該充氣部殼體42內;第一氣體供給口 43,其 設在該充氣部殼體42的筒狀體的一端;第二氣體供給口 44,其設在充氣部殼體42的筒狀 體的另一端;第三氣體供給口 48,其設在充氣部殼體42的前方。如圖3(a)和圖4(a)所示,在充氣部32 (參照圖2)點火前,氣囊31以折疊狀態(tài)收 納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此時,如圖4(b)所示,氣囊31從氣囊前緣部41向 充氣部32側整體折疊成卷狀或波紋狀。圖5(a) 圖5(d)中示出了氣囊31的折法的示例。如圖5(a)所示,作為一個例子,對氣囊31(參照圖2)的前端側進行卷狀折疊,對 中間腔36側進行與氣囊31的前端側相反的方向的卷狀折疊。即,通過前端折疊部49a和充氣部側折疊部49a而將氣囊31折疊收納,其中,將圖 2所示的上部腔34的前緣34a和下部腔35的前緣35a折疊而成為前端折疊部49a,將上部 腔34和下部腔35的充氣部32側與中間腔36 —同折疊而成為充氣部側折疊部49b。由此, 通過使充氣部側折疊部49b以及前端折疊部49a的膨脹的時刻不同,由此,能夠首先提高中 間腔36的壓力。由此,能夠實現(xiàn)氣囊31的穩(wěn)定的展開。如圖5(b)所示,對氣囊31的前端側進行卷狀折疊,對中間腔36側進行波紋狀折 疊。由此,優(yōu)選以如下方式構成不僅將包括中間腔36在內的氣囊31的中間部分獨立折 疊,而且,使氣囊31的中間部分的內壓的上升早于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而進行。另外,如圖5(c)和圖5(d)所示,也可以對氣囊31整體進行相同的卷狀折疊或波 紋狀折疊,由此能夠簡易地進行氣囊31的收納。如圖3(b)和圖4(b)所示,一旦充氣部32點火,氣體立即被供給至氣囊31的上部 腔34和下部腔35的充氣部32側以及中間腔36。因此,氣囊31以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 之間通過中間腔36連結的狀態(tài)膨脹。中間腔36在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的附近限制分離, 并且,相對于充氣部32側和車室壁面14支承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由此促進展開。如圖3(c)和圖4(c)所示,充氣部32 (參照圖2)點火后,經過規(guī)定時間之后,上部 腔34的前緣34a側和下部腔35的前緣35a從中間腔36的前緣36a進一步向前方膨脹,氣囊31的膨脹結束。側氣囊裝置30中,氣囊31以折疊狀態(tài)收納,并通過來自充氣部32的氣體供給而 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19之間展開。氣囊31具有從形成于車室側壁的扶手部23的上方即 坐席17側面上部向前方展開的上部腔34和從扶手部23的下方即坐席17側面下部向前方 展開的下部腔35。而且,氣囊31具有中間腔36,該中間腔36形成在這些上部腔34與下部腔35之間 的充氣部32側,該中間腔36在與上部腔34的前緣34a和下部腔35的前緣35a相比位于 后方的位置上,具有向與氣囊31的展開方向(箭頭a4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構 成氣囊前緣部41的中間部的前緣36a,因此,能夠使中間腔36在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膨 脹結束之前膨脹。由此,能夠盡早穩(wěn)定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的形狀。另外,由于中間腔36 的前后的展開范圍受到限制,因此,中間腔36與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相比體積較小。由 此,能夠使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整體不與扶手部23等發(fā)生干涉地迅速展開。此外,能夠使中間腔36在與扶手部23抵接后膨脹。由此,能夠通過中間腔36將 氣囊31支承在扶手部23上。其結果是,能夠使氣囊31的形狀和展開姿態(tài)穩(wěn)定。再有,由于能夠使中間腔36在與扶手部23抵接之后膨脹,因此,能夠以中間腔36 圓滑地覆蓋扶手部23。其結果是,也能夠以中間腔36對乘坐者19的腹部附近進行有效的 約束。氣囊31具有跨設在上部腔34和下部腔35之間的第一非膨脹部47,相對于中間腔 36將第一非膨脹部47配置在與充氣部32相對的一側,因此,能夠限制位于中間腔36前方 的上部腔34與下部腔35的分離,能夠謀求展開結束后的氣囊31的穩(wěn)定化。如點劃線所示,氣囊31還可以具有跨設在上部腔34與下部腔35之間的第二非膨 脹部37。根據(jù)該結構,相對于中間腔36將第二非膨脹部37配置在與充氣部32相對的一 側,因此,能夠限制上部腔34與下部腔35之間的分離,能夠進一步使膨脹形狀穩(wěn)定化。扶手部23具有挖去部24,使其與中間腔36相抵接而確保氣囊31姿態(tài)的穩(wěn)定性, 因此,能夠防止中間腔36的位置偏移。而且,由于能夠增加車室側壁(車門)14與中間腔 36的接觸面積,因此能夠提高對乘坐者19的約束力。(實施例2)如圖6所示,側氣囊裝置50包括氣囊51,其設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 上;充氣部52,其設在該氣囊51內部,并被支承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氣囊51以折疊狀態(tài)收納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通過來自充氣部52 的氣體供給而在圖1所示的車室側壁(車門)14與乘坐者19之間展開。而且,氣囊51具 有上部腔54,其向形成于車室側壁(車門)14上的扶手部24的上方展開;下部腔55,其向 扶手部23的下方展開;中間腔56,其在上部腔54與下部腔55之間的充氣部52側形成,以 在車寬方向上與扶手部23(參照圖1)交疊(重疊)的方式形成,并且,能夠因通過了上部 腔54或下部腔55的氣體而膨脹;第一非膨脹部57,其跨設在上部腔54與下部腔55之間; 第三非膨脹部58,其與上述第一非膨脹部57連續(xù)設置;上部腔內非膨脹部59,其設在上部 腔54上。第一非膨脹部57和第三非膨脹部58相對于中間腔56配置在與充氣部52相對的 一側。第一非膨脹部57和第三非膨脹部58起到使中間腔56的膨脹時刻提前的作用,該中間腔56的膨脹時刻基于從設在充氣部殼體62上的第一 第三氣體供給口 63、64、68流出 的氣體。關于其他作用,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因而省略說明。(實施例3)如圖7所示,側氣囊裝置70包括氣囊71和充氣部72。氣囊71以折疊狀態(tài)收納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并通過來自充氣部 72的氣體供給而在圖1所示的車室側壁(車門)14與乘坐者19之間展開。而且,氣囊71 具有上部腔74 ;下部腔75 ;中間腔76,其在上部腔74與下部腔75之間的充氣部72側形 成,以在車寬方向上與扶手部23 (參照圖1)交疊(重疊)的方式形成,并且,能夠因通過了 下部腔75的氣體而膨脹;第一非膨脹部77,其跨設在上部腔74與下部腔75之間;上部腔 內非膨脹部79,其設在上部腔74上。該實施例中,僅在中間腔76是與上部腔74或下部腔75獨立劃分且能夠如箭頭c3 所示那樣向前突出的腔這一點上與第一、第二實施例不同,其他方面與第一、第二實施例大 致相同。在該結構中,具有容易對中間腔76的膨脹時刻和體積進行調整的優(yōu)點。(實施例4)如圖8所示,側氣囊裝置90包括氣囊91和充氣部92。氣囊91以折疊狀態(tài)收納在座椅靠背27的車門側側面27a上,并通過來自充氣部 92的氣體供給而在圖1所示的車室側壁(車門)14與乘坐者19之間展開。而且,氣囊91 具有上部腔94 ;下部腔95 ;中間腔96,其在上部腔94與下部腔95之間的充氣部92側形 成,以在車寬方向上與扶手部23 (參照圖1)交疊(重疊)的方式形成,并且,能夠因通過了 下部腔95的氣體而膨脹;第一非膨脹部97,其跨設在上部腔94與下部腔95之間;上部腔 內非膨脹部99,其設在上部腔94上。在該實施例中,在將中間腔96形成于下部腔95的上部這一點上與實施例1 3 不同,其他方面大致相同。一般地,在對腰部進行約束的情況下,因氣囊91的展開而使乘坐 者難以移動,因此,優(yōu)選下部腔95在展開初期成為高壓。因此,通過在體積較小的下部腔95 側形成中間腔96,由此,具有容易將中間腔96的內壓設定為在展開初期比上部腔94高的優(yōu)
點ο另外,本發(fā)明的側氣囊裝置,如圖1所示,側氣囊裝置30設在乘坐者19與車門14 之間,但并不限于此,車門14也可以是車室側壁。(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的側氣囊裝置優(yōu)選應用于轎車、貨車等乘用車。
權利要求
一種側氣囊裝置,具有氣囊,該氣囊以折疊狀態(tài)被收納,并通過來自充氣部的氣體供給而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展開,其特征在于,該側氣囊裝置包括上部腔,其從坐席側面上部向前方展開;下部腔,其從坐席側面下部向前方展開;中間腔,其形成在所述上部腔與所述下部腔之間的所述充氣部側,并具有前緣,該前緣在與所述上部腔的前緣和所述下部腔的前緣相比的后方且在與所述氣囊的展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跨設在所述上部腔與所述下部 腔之間的第一非膨脹部,相對于所述中間腔,將所述第一非膨脹部配置在與所述充氣部相 對的一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間腔與所述充氣部之間具有第二非膨脹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中間腔與所述車室側壁的扶 手部相對配置,在該扶手部上具有挖去部,該挖去部與所述中間腔抵接,保持所述氣囊的姿 態(tài)的穩(wěn)定性。
5.如權利要求1 4的任一項所述的側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前端折疊部和充氣 部側折疊部而將氣囊折疊收納,其中,所述前端折疊部通過將所述上部腔的前緣和所述下 部腔的前緣折疊而成;所述充氣部側折疊部通過將所述上部腔和所述下部腔的所述充氣部 側與所述中間腔一同折疊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側氣囊裝置,能夠使在車室側壁與乘坐者之間展開的氣囊迅速展開,并能夠謀求對乘坐者的約束力的提高。該側氣囊裝置具有氣囊(31),其以折疊狀態(tài)被收納、并通過來自充氣部(32)的氣體供給而在車室側壁(車門)(14)與乘坐者(19)之間展開,該側氣囊裝置包括上部腔,其從坐席(17)側面上部向前方展開;下部腔,其從坐席(17)側面下部向前方展開;中間腔(36),其具有前緣(36a),該前緣(36a)在與上部腔(34)的前緣(34a)和下部腔(35)的前緣(35a)相比的后方且在與氣囊(31)的展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
文檔編號B60R21/231GK101890928SQ201010167420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20日
發(fā)明者安原文俊, 平川忠司, 落合史治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