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陸地探測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陸地探測車。
背景技術:
人們?yōu)榱丝茖W研究或科學實驗,需要在一些人煙罕至的地方進行行進中的無人監(jiān) 測。這些地方往往是無路行車,且地面坑洼不平,一般的輪式車輛難以進入。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陸地探測車,它可在野地自行 前進,收集數(shù)據(jù)、記錄預先設定的探測實況。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陸地探測車,它包括橢圓形行走外圈,在橢圓形行走外圈內安裝圓形行走內 圈,圓形行走內圈設有端軸,端軸上設有探測儀器軸倉,探測儀器安裝在探測儀器軸倉內; 端軸下方設有主動帶輪,主動帶輪通過V型帶與電機連接,電機與供電裝置連接;同時電機 還與驅動齒輪連接,驅動齒輪與橢圓形行走外圈內壁的齒形軌道嚙合。所述供電裝置為安裝在端軸下部的蓄電池,蓄電池為電機和探測儀器供電。所述電機、主動帶輪、從動帶輪、驅動齒輪均安裝在聯(lián)接筋板上。該種陸地探測運載工具,可根據(jù)衛(wèi)星遙測地面資料確定運行方向,在其內部放置 探測、觀察儀器或裝置,將其空中投放或者地面放置,在出發(fā)始端啟動后出發(fā)。任務完成后, 可預設指令或者遙控指令令該陸地探測運載工具按原路返回。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不受地面情況干擾,適應 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其中,1、橢圓形行走外圈,2、圓形行走內圈,3、探測儀器軸倉,4、端軸,5主動帶輪, 6、v型帶,7、電機,8、從動帶輪,9、控制系統(tǒng),10、探測儀器,11、蓄電池,12、驅動齒輪,13、電 機與帶傳動裝置連接板,14、聯(lián)接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圖1、圖2中,該陸地探測運載工具的行走由橢圓形行走外圈1實現(xiàn),其形式之 所以近似于坦克履帶,是考慮輪式車輛到野外處于無路狀況時難以行進的窘況。而改為此 種形式,即使是運行在沙漠也能行走自如。圓形行走內圈2在橢圓形行走外圈1內轉動,經其轉動實現(xiàn)的運動軌跡,由專設在橢圓形行走外圈1內的嚙合式軌道實現(xiàn)。由于在本設計中圓形行走內圈2是繞軸轉動亦即其中心軸是靜止的,所以,它的 端軸4與安裝探測儀器軸倉3連體,在安裝探測儀器軸倉3 (端軸4)下部懸掛有電機7、主 動帶輪5、v型帶6、從動帶輪8和蓄電池11,探測儀器10、蓄電池11、驅動齒輪12依靠這些 懸掛物的重量處于“不倒翁”狀態(tài),使得圓形行走內圈2始終緊壓在橢圓形行走外圈1內的 軌道上轉動,進而使陸地探測運載工具實現(xiàn)圖1所示的運動狀態(tài)。聯(lián)接筋板14將電機7與帶傳動機構5、6、8連接牢固,而電機7與安裝探測儀器軸 倉3的連接則是由電機與帶傳動機構連接板13來實現(xiàn)。陸地探測運載工具在運動中,橢圓形行走外圈1可由水平狀態(tài)逐步變?yōu)榇怪睜?態(tài),又由垂直狀態(tài)慢慢變?yōu)樗綘顟B(tài)。這樣的運動形式,能保證陸地探測運載工具行走中遇 到一定高度(小于橢圓長軸的50%)的障礙物,該障礙物的立面可能又近似于垂直狀態(tài),陸地 探測運載工具也能攀爬而過。陸地探測運載工具使用的電源來自高效能蓄電池11。探測儀器10視探測任務而 定??刂葡到y(tǒng)9有遙控功能,可以將探測儀器10的數(shù)據(jù)及時傳回。
權利要求1.一種陸地探測車,其特征是,它包括橢圓形行走外圈,在橢圓形行走外圈內安裝圓形 行走內圈,圓形行走內圈設有端軸,端軸上設有探測儀器軸倉,探測儀器安裝在探測儀器軸 倉內;端軸下方設有主動帶輪,主動帶輪通過V型帶與電機連接,電機與供電裝置連接;同 時電機還與驅動齒輪連接,驅動齒輪與橢圓形行走外圈內壁的齒形軌道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地探測車,其特征是,所述供電裝置為安裝在端軸下部的蓄 電池,蓄電池為電機和探測儀器供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地探測車,其特征是,所述電機、主動帶輪、驅動齒輪均安裝 在聯(lián)接筋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陸地探測車,它可在野地自行前進,收集數(shù)據(jù)、記錄預先設定的探測實況。其結構為它包括橢圓形行走外圈,在橢圓形行走外圈內安裝圓形行走內圈,圓形行走內圈設有端軸,端軸上設有探測儀器軸倉,探測儀器安裝在探測儀器軸倉內;端軸下方設有主動帶輪,主動帶輪通過V型帶與電機連接,電機與供電裝置連接;同時電機還與驅動齒輪連接,驅動齒輪與橢圓形行走外圈內壁的齒形軌道嚙合。
文檔編號B60L8/00GK201872627SQ20102060871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吳淇威 申請人:吳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