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At分區(qū)所及at所的布置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牽引供變電系統,特別是涉及AT分區(qū)所及AT所的布置方式。
背景技術:
參見圖1所示,傳統的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為AT分區(qū)所靠近鐵路設置,在鐵路 線征地范圍外,距離鐵路線路約IOm處。AT分區(qū)所包括圍墻1及均位于圍墻1內的生產房 屋2、4臺自耦變壓器3、集油井4、排油管5、電纜溝6、集中接地箱7、門8、饋線架構10、2個 避雷針塔11和道路12,其中,生產房屋2居中布置,2臺自耦變壓器3布置在生產房屋2 — 側,另2臺自耦變壓器3布置在生產房屋2另一側;集油井4布置在其中2臺自耦變壓器3 一側,各自耦變壓器3均通過排油管5連接集油井4 ;AT分區(qū)所內的高低壓電纜敷設于電纜 溝6內,集中接地箱7布置在電纜溝6旁。AT分區(qū)所內設有饋線架構10,根據防雷范圍要 求,設置有兩處避雷針塔11,AT分區(qū)所內一側設有道路12,圍墻1對應道路12的開口處設 有門8。傳統的AT分區(qū)所按照上述布置方式布置完成后,圍墻1內的面積為50. 9mX 27m = 1374. 3m2,在考慮AT分區(qū)所的防洪、排水等要求后,占地面積約為1500 1600m2。參見圖2所示,傳統的AT所的布置方式為AT所靠近鐵路設置,在鐵路線征地范 圍外,距離鐵路線路約IOm處。AT所包括圍墻1及均位于圍墻1內的生產房屋2、2臺自耦 變壓器3、集油井4、排油管5、電纜溝6、集中接地箱7、門8、饋線架構10、避雷針塔11和道 路12,其中,生產房屋2靠近圍墻1的一側布置,2臺自耦變壓器3布置在生產房屋2遠離 圍墻1的一側;集油井4布置在2臺自耦變壓器3靠近圍墻1的一側,2個自耦變壓器3均 通過排油管5連接集油井4 ;AT所內的高低壓電纜敷設于電纜溝6內,集中接地箱7布置在 電纜溝6旁。AT所內設有饋線架構10,根據防雷范圍要求,設置有1處避雷針塔11,AT所 內一側設有道路12,圍墻1對應道路12的開口處設有門8。傳統的AT所按照上述布置方 式布置完成后,圍墻1內的面積為= 884m2,在考慮AT所的防洪、排水等要求后, 占地面積約為1000 IlOOm20綜上所述,傳統的AT分區(qū)所及AT所的布置方式均存在占地面積較大、需額外征 地、成本較高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占地面積減小、不 需額外征地、成本降低的AT分區(qū)所及AT所的布置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包括圍墻、生產房屋、4臺自耦變壓器、 集油井、排油管、電纜溝和集中接地箱,所述生產房屋和集中接地箱布置在高架橋下兩個相 鄰的高架橋橋墩之間,4臺自耦變壓器并排整體布置在生產房屋一側,4臺自耦變壓器與生 產房屋之間設有電纜溝,排油管布置在4臺自耦變壓器遠離生產房屋的一側,各自耦變壓 器通過排油管連接集油井。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圍墻包括所述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生產房屋旁的圍墻開口處設置有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所的布置方式,包括圍墻、生產房屋、2臺自耦變壓器、集油 井、排油管、電纜溝和集中接地箱,所述生產房屋、2臺自耦變壓器和集中接地箱均布置在高 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之間,2臺自耦變壓器分別位于生產房屋的兩側,2臺自耦變 壓器與生產房屋之間均設有電纜溝,排油管布置生產房屋側邊,2臺自耦變壓器均通過排油 管連接集油井。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圍墻包括所述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生產房屋旁的圍墻開口處設置有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中,由于AT分區(qū)所內的生產房屋和集中 接地箱均設置在高架橋下,饋線采用電纜,故不需設饋線架構、避雷針塔和所內道路,成本 自然降低。根據上述布置方式完成布置后,AT分區(qū)所圍墻內的面積為40mX 16. 5m = 660m2, 占地面積大大減小,由于布置在高架橋下,充分利用了高架橋的已有征地,故無需為AT分 區(qū)所征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所的布置方式中,由于AT所設置在高架橋下,故不設避雷針 塔和所內道路;由于AT所靠近高架橋,饋線采用電纜,故不設饋線架構,成本自然降低。根 據上述布置方式布置完成后,AT所圍墻內的面積為36mX8. 65m = 311. 4m2,占地面積大大 減小,由于布置在高架橋下,充分利用了高架橋的已有征地,故無需為AT所征地。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高速鐵路高架橋的已征地范圍,將AT分區(qū)所及AT所布置在 高架橋下的空間內,不但減少了占地面積,且無需額外為AT分區(qū)所及AT所征地,減少總投 資,成本降低。以一條IOOOkm長的高速鐵路為例,需約20個AT分區(qū)所和40個AT所,全線 僅征地一項,即可減少征地約76000m2。
圖1為現有AT分區(qū)所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2為現有AT所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AT分區(qū)所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AT所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中1-圍墻,2-生產房屋,3-自耦變壓器,4-集油井,5-排油管,6-電纜溝,7-集 中接地箱,8-門,9-高架橋橋墩,10-饋線架構,11-避雷針塔,12-道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參見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分區(qū)所布置方式,包括圍墻1、生產房屋2、4 臺自耦變壓器3、集油井4、排油管5、電纜溝6、集中接地箱7和門8,生產房屋2和集中接地 箱7布置在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之間,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之 間的間距約為36m,4臺自耦變壓器3并排整體布置在生產房屋2 —側,每相鄰的2臺自耦 變壓器3中心之間的間距為9m。4臺自耦變壓器3與生產房屋2之間設有電纜溝6,排油 管5布置在4臺自耦變壓器3遠離生產房屋2的一側,各自耦變壓器3通過排油管5連接集油井4??拷途? 一側的自耦變壓器3與圍墻1的間距為7. 5m,遠離集油井4 一側 的自耦變壓器3與圍墻1的間距為5m。圍墻1包括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生 產房屋2旁的圍墻1開口處設置有門8。參見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所布置方式,包括圍墻1、生產房屋2、2臺自 耦變壓器3、集油井4、排油管5、電纜溝6、集中接地箱7和門8,生產房屋2、2臺自耦變壓器 3和集中接地箱7均布置在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之間,2臺自耦變壓器3分別 位于生產房屋2的兩側,其中,1臺自耦變壓器3距離生產房屋2約4. 5m,另1臺自耦變壓 器3距離生產房屋2約8. 5m。2臺自耦變壓器3與生產房屋2之間均設有電纜溝6,排油管 5布置生產房屋2側邊,2臺自耦變壓器3均通過排油管5連接集油井4。圍墻1包括高架 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生產房屋2旁的圍墻1開口處設置有門8。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1.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包括圍墻(1)、生產房屋0)、4臺自耦變壓器(3)、集油井 G)、排油管(5)、電纜溝(6)和集中接地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房屋( 和集中接地 箱(7)布置在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之間,4臺自耦變壓器C3)并排整體布 置在生產房屋( 一側,4臺自耦變壓器(3)與生產房屋( 之間設有電纜溝(6),排油管 (5)布置在4臺自耦變壓器C3)遠離生產房屋O)的一側,各自耦變壓器C3)通過排油管(5)連接集油井(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圍墻⑴包括所述高 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房屋(2)旁 的圍墻(1)開口處設置有門(8)。
4.AT所的布置方式,包括圍墻(1)、生產房屋O)、2臺自耦變壓器(3)、集油井、排 油管(5)、電纜溝(6)和集中接地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房屋O)、2臺自耦變壓器 (3)和集中接地箱(7)均布置在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之間,2臺自耦變壓器 (3)分別位于生產房屋(2)的兩側,2臺自耦變壓器(3)與生產房屋(2)之間均設有電纜溝(6),排油管(5)布置生產房屋(2)側邊,2臺自耦變壓器(3)均通過排油管(5)連接集油井 ⑷。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AT所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圍墻(1)包括所述高架橋 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9)。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AT所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房屋(2)旁的圍 墻(1)開口處設置有門(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AT分區(qū)所的布置方式,包括圍墻、生產房屋、4臺自耦變壓器、集油井、排油管、電纜溝和集中接地箱,生產房屋和集中接地箱布置在高架橋下兩個相鄰的高架橋橋墩之間,4臺自耦變壓器并排整體布置在生產房屋一側,4臺自耦變壓器與生產房屋之間設有電纜溝,排油管布置在4臺自耦變壓器遠離生產房屋的一側,各自耦變壓器通過排油管連接集油井。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AT所的布置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T分區(qū)所及AT所的布置方式具有占地面積減小、不需額外征地、成本降低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0M3/04GK201901019SQ20102062871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馮在福, 朱江 申請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