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尤其用于機動車輛的走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走行裝置,其包括將輪轂連接至該走行裝置上的連接機構,以及配有這種走行裝置的機動車輛。
背景技術:
具有前走行裝置和后走行裝置的機動車輛一般包括將車輛的兩側連接起來的橫梁或托架,其固定在該車的車身上,支撐該走行裝置的車輪。走行裝置確保其它功能,諸如懸掛,過濾振動,車輪的方向以及車輪的制動。每個車輪通過樞轉(zhuǎn)軸銷樞轉(zhuǎn)軸銷連接到其走行裝置上,該樞轉(zhuǎn)軸銷樞轉(zhuǎn)軸銷確保車輪圍繞其軸線旋轉(zhuǎn)導向。車輛的每個走行裝置包括固有的幾何特性,尤其包括兩個車輪之間的輪距或橫向距離、該走行裝置相對于車輪軸的高度以及車輪平面與豎直線在垂直于車輛縱軸的平面上形成的車輪外傾角。對于要獲得所尋求的車輛運行情況的性能,尤其在行駛方向穩(wěn)定性,在運動機能以及制動方面,走行裝置的幾何特性有重要的作用。這些幾何特性還涉及車輛的離地間隙 (garde au sol)0這些幾何特性尤其能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變化,如總重量,前橋和后橋的分布,以及預期的性能等,給車輛分類。這些幾何特性隨著類型數(shù)量變化而多樣化,以便獲得最佳的結果。此外,眾所周知,制造同系列的車輛可以使用共用的平臺,該平臺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車身,滿足各種不同風格或多種應用,并且包含走行裝置特定的幾何特性。這種方法能夠大批量地制造平臺,尤其帶有標準機械機構的平臺,所述機械機構例如動力機構或走行裝置,由于大量投資自動化生產(chǎn)設備,因此工作臺的成本較低。該方法還能推廣至能夠小型或中型批量生產(chǎn)不同類型的車身,以滿足多種需求。所產(chǎn)生的問題是用大批量生產(chǎn)的生產(chǎn)設備實現(xiàn)適用于不同類型車輛的走行裝置, 并且該走行裝置對于每種類型包括特定的幾何特性。可以考慮根據(jù)每種類型車輛的需求,設計例如其尺寸適用于實施特定幾何尺寸車輪的不同輪轂架。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生產(chǎn)多種輪轂架,會導致生產(chǎn)成本的增加。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是避免原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車輛的走行裝置,它能以簡便和經(jīng)濟的方式實現(xiàn)車輪定位的不同幾何尺寸。為此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尤其適用于機動車輛的走行裝置,其包括兩個車輪,每個車輪由沿車輛右側邊或者左側邊的不同輪轂架的樞轉(zhuǎn)軸銷支撐,所述樞轉(zhuǎn)軸銷與所述走行裝置的懸掛元件連接,所述輪轂架的尺寸提供車輪的特定定位幾何尺寸,其特征在于,兩個右輪轂架和左輪轂架之間能夠互換以便裝配在車輛的另外一側邊,并對所述走行裝置提供不同的車輪定位幾何尺寸。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走行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預設包括可以大批量生產(chǎn)的標準輪轂架的走行裝置,可以按照待組裝的車輛類型通過簡單翻轉(zhuǎn)一下輪轂架的安裝側面來區(qū)別開該走行裝置的幾何尺寸,所述輪轂架設計成可以從車輛的一側邊換到另一側邊,通過翻轉(zhuǎn)改變車輪的定位。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走行裝置可以包括下列一個或數(shù)個特性,它們之間也可以組合。 有利地,當右輪轂架和左輪轂架之間換側邊時,每個輪轂架相對于水平面進行翻轉(zhuǎn),以便實現(xiàn)該輪轂架的上部和下部之間的反轉(zhuǎn)。當換側邊時,輪轂架相對于水平面的翻轉(zhuǎn)引起樞轉(zhuǎn)軸銷的中心與懸掛元件之間的
高度偏移。當換側邊時,輪轂架相對于水平面的翻轉(zhuǎn)也可以引起樞轉(zhuǎn)軸銷的軸線和懸掛元件之間的雙偏移角。有利地,輪轂架固定在與懸掛元件連接的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接收所述輪轂架的支撐面,其垂直線相對于水平面傾斜限定車輪的基礎外傾角的角度,可對所述基礎外傾角增加或減去偏移角。在輪轂架和支架的支撐面之間可以插接有具有不變厚度的間隔件。有利地,如果存在間隔件和輪轂架,間隔件它們通過與支架的支撐面垂直的固定螺釘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有利地,輪轂架上相同的穿孔毫無區(qū)別地用于將每個輪轂架裝配在車輛左側邊或右側邊上。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機動車輛,其布置有帶兩個車輪的走行裝置,每個所述車輪被輪轂架的樞轉(zhuǎn)軸銷支撐,該走行裝置還包括上述特征中的任一項。
通過閱讀下面僅以示例方式給出的說明書并參考附圖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并且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也將更加清晰,所述附圖其中-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輪轂架及其支架的透視圖;-圖2是布置在車輛右側邊的其中一個輪轂架、間隔件及支架的軸向剖面的后視圖;-圖3是同樣布置在車輛右側邊的另一個輪轂架及相同的間隔件和支架的軸向剖面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鑄造而成的支架2,其包括用來鉸接固定未示出的懸掛臂端部的穿孔4。 這些懸掛臂的其它端部也是通過鉸接連接至車輛的走行裝置的托架或橫梁上,使得在懸掛系工作時支架2進行大體豎直的游間運動(c^battement)。支架2包括大體垂直于車輛的橫軸布置的平坦外支撐面,其依次接收扁平間隔件 6和包括鏜孔16的輪轂架8。輪轂架8的鏜孔16大體垂直于支架2的支撐面并且接收軸承(未示出),所述軸承引導支撐走行裝置車輪的輪轂旋轉(zhuǎn)。垂直于支撐面布置的穿孔10對齊排列實施在輪轂架8和間隔件6上,以允許引入緊固螺釘將這兩個部件一起緊固到支架2上,所述支架包含接收這些螺釘?shù)膬?nèi)螺紋。輪轂架8還包括更靠近車輛后部的兩個穿孔14,其接收未示出的剎車片Qtrier de freinage)的固定螺釘,以緊固與車輪輪轂相連的剎車盤。在同一輛車上,左、右兩個輪轂架8相對于車輛縱軸穿過的中央豎直面是對稱的。兩個輪轂架8每個都包括車輪導向軸承的鏜孔16,所述鏜孔為這些車輪定位提供一定的幾何尺寸,尤其是它們相對于車輛車身的高度以及它們的車輪外傾角(angle de carrossage)0將輪轂架8固定在支架2上或者將剎車片固定在該輪轂架上的不同穿孔10,14相對于由車輪輪轂的軸線近似穿過的水平面對稱布置。這種布置允許當在右輪轂架和左輪轂架8之間換側邊時,能相對這個水平面翻轉(zhuǎn)每個輪轂架,以實現(xiàn)上部和下部之間的反轉(zhuǎn)。這樣,在輪轂架8換側邊(包含翻轉(zhuǎn))之后,可以得到這些輪轂架的鏜孔16相對于支架2的新布置,這提供出車輪定位的不同幾何尺寸。圖2示出車輛的右側邊,支架2在其支撐面P上接收間隔件6,所述間隔件具有兩個平行面之間的不變厚度E,該間隔件6承接輪轂架8。固定輪轂架8和間隔件6的固定螺釘穿過這兩個部件對齊的穿孔10,所述穿孔垂直于支架2的支撐面P。輪轂架8在其鏜孔16中接收引導車輪輪轂M的軸承22。車輪輪轂M支撐未示出的包括車輪中心CR的車輪,所述車輪中心CR是車輪軸線與該車輪的氣動中央平面的交
點ο走行裝置輪距的第一種調(diào)整可能性,即改變間隔件6的厚度E,或者不裝配間隔件,這樣改變了車輪中心CR與置于車輛的中央平面上的車身原點0之間的距離Y。通過固定車輛同一側邊的輪轂架8來調(diào)整輪距是可行的,因為固定螺釘?shù)拇┛?0 垂直于支撐面P,無論間隔件6的厚度E如何,這些固定螺釘總要裝配。輪轂架8具有向高處偏移的高度偏移ε,所述高度偏移是在支撐面P的平面上在軸承22的中心沈和固定的穿孔10的中央觀之間的偏移。高度偏移ε會使車輪位置按照偏移值ε的數(shù)值相對于車輛車身高。樞轉(zhuǎn)軸銷2的支撐面P的垂直線,相對于水平面傾斜角度α 1,該指向高處的角 α 1限定了車輪的基礎外傾角(angle de carrossage de base)。另外,輪轂架8同樣在輪轂M的軸線和支撐面P的垂直線之間具有向高處的小偏移角α 2。因此,右車輪的實際外傾角等于上面定義的兩個角度α 1+α2之和。應該指出,車輪的中心CR相對于固定穿孔10的中央觀的實際高度,S卩ΔΗ,主要取決于偏移ε,還取決于角度α 1和α 2,及該車輪的中心CR和軸承22的中心沈或支架 2的支撐面P之間的側向偏移距。ΔΗ值加上表示穿孔10在平面P上的中心相對于車身原點0的高度H,以期獲得車輪的中心CR相對于該原點的總高度。對于左車輪,其輪轂架和右輪轂架相對于車輛的中央平面對稱,它的定位幾何尺寸與右車輪的定位幾何尺寸相似,尤其是車輪的中心CR高度和車輪外傾角。圖3示出對于車輛的同一右側邊,支架2接收厚度為E的間隔件6,并且輪轂架40來自車輛的左側邊,輪轂架在換側邊之后在上部和下部之間翻轉(zhuǎn)。隨著輪轂架40的翻轉(zhuǎn),軸承22的中心沈與固定穿孔10的中央觀之間在支撐面 P的平面上的高度偏移ε朝下指向。另外,在輪轂M的軸線和支架2的支撐面P的垂直線之間的輪轂架40的小偏移角α 2也轉(zhuǎn)向朝下。因此,右車輪的實際外傾角等于上面定義的兩個角度α 1-α 2之差。這樣,可以得到圍繞基礎角α 1以α 2角度值振蕩的兩個外傾角,這兩個外傾角之間的差距表示雙偏移角a2。用同種方式,獲得車輪的中心CR相對于固定穿孔10的中央觀的實際高度Δ H,它為負值,將其從H值中扣除,以便獲得車輪的中心CR相對于車身的原點0的總高度。應該指出,車身原點0和車輪中心CR之間的距離Y幾乎不變,隨著輪轂M相對于支架2的定位變化所述距離僅產(chǎn)生非常小的變化。對于左車輪,其輪轂架總是和右輪轂架40相對于中央平面對稱,兩個輪轂架交換之后,其定位幾何尺寸與右車輪的定位幾何尺寸相似。這樣,只要一套可以大批量生產(chǎn)的輪轂架8,40就行了,簡單反轉(zhuǎn)一下這些輪箍架的裝配側邊,就可以獲得不同的調(diào)整可能性,尤其是對車身的高度和車輪外傾角的調(diào)整可能性。這種裝配方法包括裝配側邊反轉(zhuǎn)而不需要存貯備用零件和必須的場地,不增加生產(chǎn)成本??梢园凑战?jīng)濟的方式,生產(chǎn)其前橋總成或后橋總成具有改變的幾何特性的不同類型的車輛。
權利要求
1.一種尤其用于機動車輛的走行裝置,包括兩個車輪,每個車輪由沿車輛右側邊(8) 或者左側邊GO)的不同輪轂架的樞轉(zhuǎn)軸銷0 支撐,所述樞轉(zhuǎn)軸銷與所述走行裝置的懸掛元件連接,所述輪轂架(8,40)的尺寸提供車輪的特定定位幾何尺寸,其特征在于,兩個右輪轂架(8)和左輪轂架GO)之間能夠互換以便裝配在車輛的另外一側邊,并對所述走行裝置提供不同的車輪定位幾何尺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當右輪轂架(8)和左輪轂架00)之間換側邊時,每個輪轂架相對于水平面進行翻轉(zhuǎn),以便實現(xiàn)該輪轂架的上部和下部之間的反轉(zhuǎn)。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換側邊時,輪轂架(8,40)相對于水平面的翻轉(zhuǎn)引起樞轉(zhuǎn)軸銷0 的中心06)與懸掛元件之間的高度偏移。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換側邊時,輪轂架(8,40)相對于水平面的翻轉(zhuǎn)引起樞轉(zhuǎn)軸銷02)的軸線和懸掛元件之間的雙偏移角(a2)。
5.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輪轂架(8,40)固定在與懸掛元件連接的支架( 上,所述支架包括接收所述輪轂架(8,40)的支撐面(P),其垂直線相對于水平面傾斜限定車輪的基礎外傾角的角度(α 1),可對所述基礎外傾角增加或減去偏移角(α 2)。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輪轂架(8,40)和支架(2)的支撐面(P)之間插接有具有不變厚度(E)的間隔件(6)。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存在間隔件(6)和輪轂架 (8,40))它們通過與支架O)的支撐面(P)垂直的固定螺釘固定在所述支架( 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走行裝置,其特征在于,輪轂架(8,40)上相同的穿孔(10)毫無區(qū)別地用于將每個輪轂架裝配在車輛左側邊或右側邊上。
9.一種機動車輛,其包括帶兩個車輪的走行裝置,每個所述車輪被輪轂架(8,40)的樞轉(zhuǎn)軸銷(2)支撐,其特征在于,該走行裝置依照前面所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實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尤其適用于機動車輛的走行裝置,其包括兩個車輪,每個車輪由沿車輛右側邊(8)或者左側邊(40)的不同輪轂架的樞轉(zhuǎn)軸銷(22)支撐,所述樞轉(zhuǎn)軸銷與所述走行裝置的懸掛元件連接,所述輪轂架(8,40)具有給定車輪的某些定位幾何尺寸的尺寸。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兩個右輪轂架(8)和左輪轂架(40)之間能夠互換以便裝配在車輛的另外一側邊,并對所述走行裝置提供不同的車輪定位幾何尺寸。
文檔編號B60B35/00GK102548772SQ20108004043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E·普約德, G·格里 申請人: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