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乘坐物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別是涉及在后碰撞時實現(xiàn)降低對乘客負荷的乘坐物用座椅。
背景技術:
當汽車等乘坐物的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車行駛時受到碰撞等,即后碰撞時,乘客的頸部(脖子)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負荷。一般來說,受到這樣的負荷的主要原因是相對就座乘客的胸部,由于僅頭部急劇向后方移動,頸部被過度彎曲拉伸。即,后碰撞時,就座乘客的頭部由于慣性力急劇后傾,頸部就產生了負荷。因此,對于現(xiàn)在的汽車等的乘坐物用座椅,為了保護乘客的頭部或頸部不受由于后碰撞導致的沖擊,減少對頸部的負荷,在座椅靠背(就座部)上方設置從后方支持乘客頭·部的頭枕。但是,僅憑固定設置的頭枕,后碰撞時,很難防止頭部急劇向后方移動。即后碰撞時,如果不迅速減小乘客的頭部與頭枕之間的間隔來支持頭部,頭部將急劇向后方移動,可能無法充分減輕施加于頸部的負荷。為了消除這樣的問題,提出了利用后碰撞時乘客的負重向后方移動,使頭枕向前方可動,從而支持乘客的頭部并控制對頸部負荷的技術,即調節(jié)保護頭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進一步地,提出了在包括具有側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支持座椅靠背襯墊的座椅靠背的乘坐物用座椅中,在側部框架之間設置可動的連接部件,設置受壓部件,后碰撞時,乘客受到巨大沖擊時,通過連接部件旋轉,使受壓部件向后方移動,使乘客向座椅靠背偵牝即后方陷入,使頭部接近頭枕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I :特開2003-341402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2009-023517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專利文獻I公開的技術是在后碰撞時,由于慣性力乘客向后方移動時,設置在座椅后方的可動板上產生負荷,與該可動板向后方的移動聯(lián)動,頭枕向前方移動,緩和對乘客的負荷。如上所述專利文獻I公開的技術是后碰撞時,乘客向后方移動,此時的負荷通過可動板接受,與該可動板向后方移動時聯(lián)動,使頭枕向前方移動。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公開的技術是,在座椅的側部框架上通過連接部件設置受壓部件,后碰撞時,接受乘客的負荷使受壓部件向后方大量移動。這種構成,頭枕不向前方移動,乘客包括腰部在內的上半身陷入座椅靠背,通過使頭枕和座椅靠背同時分別支持頭部和脊背可以防止頭部急劇向后方移動,減輕對頸部的負擔。這樣,上述專利文獻I及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受到后碰撞時,具有通過乘客的脊背向后方陷入,頭枕從后方支持頭部或頸部的結構的乘坐物用座椅。這些具有通過使乘客的脊背部分向后陷入,使乘客頭部容易與頭枕抵接,防止頭部急劇向后方移動的優(yōu)點。受到后碰撞時,如果可以使乘客的上半身整體后傾,即使其保持頭部、頸部、軀干部的相對位置后傾,頭部就不單獨向后方移動。結果,雖然可以控制對頸部的負荷,但是上述技術中,通過座椅靠背控制乘客的軀干部向后方移動。因此,相對頭部的后方移動量,由于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被控制了,所以通常就座時與后碰撞時,頭部與頸部的連結位置的角度發(fā)生變化,有可能對頸部產生負擔。此外,如專利文獻1,在頭枕移動使乘客的頭部與其抵接的技術中,由于頭枕與受壓部件聯(lián)動,因此需要另外設置頭枕的移動機構,不僅結構復雜,成本增加,還存在座椅整體重量增加這一不足。并且,由于座椅靠背框架上需要用于移動頭枕的可動部分,所以存在剛度下降的不足。此外,在專利文獻2的技術中,存在用于在側部框架上安裝受壓部件的機構復雜, 安裝受壓部件的必要配件數(shù)量多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后碰撞時可以有效減輕對乘客的負擔的乘坐物用座椅中,提供一種通過控制通常就座時與后碰撞時乘客的頭部的角度變化,可以降低頸部負擔的乘坐物用座椅。此外,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構成的輕量、且價格便宜的乘坐物用座椅。上述問題根據(jù)后碰撞時,使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大于乘客軀干部下方的后方移動量,同時設置有使軀干部上方陷入座椅靠背的降低頸部負擔裝置來解決。由此,后碰撞時,乘客向后方移動時,乘客的軀干部上方可以陷入座椅靠背側,可以進一步地確保軀干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結果,關于連結頭頂部到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連結線、和連結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到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線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控制通常就座時與后碰撞時的角度變化,可以減輕對頸部的負擔。此時,如權利要求2,優(yōu)選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使所述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移動到比連結線更后方的位置,該連結線是連結所述乘客的頭部與所述頸部的連結點與腰部的線。由此,更可以確保乘客軀干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結果,關于連結頭頂部到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連結線、和連結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到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線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控制通常就座時與后碰撞時的角度變化,可以進一步減輕對頸部的負擔。另外,此時,如權利要求3,優(yōu)選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由控制所述軀干部下方向后方移動的移動量控制部件構成。這樣,通過設置阻止乘客向后方移動的移動量控制部件,引導乘客的后傾動作。結果,由于軀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動量變大,提高了降低頸部負擔的效果。進一步地,如權利要求4,優(yōu)選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使所述軀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動量大于所述軀干部中央的后方移動量。由此,由于可以確保乘客的軀干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因此可以控制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角度變化,可以進一步減輕對頸部的負擔。此外,如權利要求5,優(yōu)選包括至少包含位于兩側的側部、設置于上方的上部、設置于下方的下部的座椅靠背框架;設置于該座椅靠背框架上方的頭枕。所述下部具有架設在所述側部的下部框架、固定在該下部框架且與所述側部間隔指定距離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的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該降低頸部負擔裝置,由設置在所述腰部的后方位置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構成。該阻礙腰部進入部件與所述下部框架的上方及下方相連且被固定、凸出地被設置在所述下部框架的更前方。這樣,下部框架,即相當于乘客腰部的位置,通過設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后碰撞時,乘客上半身向后方移動時,通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阻止腰部,腰部對于座椅靠背的陷入變小。根據(jù)這種結構控制腰部的后方移動,進一步地,由于軀干部上方(相當于肩的部分)向后方移動,因此可以控制通常就座時與后碰撞時的頭部與頸部的連結位置的角度變化。結果,可以降低對頸部的負荷。因此,不需使用使頭枕移動的機構、使乘客上半身陷入的機構等復雜的機構,僅通過在座椅下方設置結構簡單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后碰撞時就可以有效控制對乘客頸部等 的負荷。本發(fā)明的乘坐物用座椅,沒有設置復雜的機構,只是具有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結構即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實現(xiàn)用較少的配件數(shù)量降低后碰撞時對乘客產生的負荷。因此,可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輕量的乘坐物用座椅。此外,可以是通過下部框架的上方及下方支持阻礙腰部進入部件,可以更堅固地接合,即使是由于乘客的后方移動產生過大的負荷的情況下,也可充分承受該負荷的乘坐物用座椅。進一步地,如權利要求6,優(yōu)選作為所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所述移動量控制部件,由中空體構成。這樣,由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由中空體構成,不與構成座椅框架的其他部件接觸,變?yōu)楣?jié)省空間性能高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另外,由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由中空體構成,重量的增加得到了控制,可以設計得更輕量。另外,如權利要求7,優(yōu)選作為所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所述移動量控制部件,在乘客脊椎對應的位置附近設置有逃逸部。通過這樣的構成,相當于乘客脊椎(脊柱)的部分,不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抵接。因此,后碰撞時,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劇烈地向后方移動的情況下,對乘客的脊椎的負荷也比較小。進一步地,如權利要求8,優(yōu)選作為所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所述移動量控制部件,進一步地包括設置在上方的上方面、設置在下方的下方面。至少在所述上方面或所述下方面其中之一的面上設置有吸收沖擊部。這樣,例如通過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左右方向形成槽狀的吸收沖擊部,后碰撞時,發(fā)生超出設定的沖擊,乘客碰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上時,吸收沖擊部通過其槽狀部分變形來吸收負荷。這樣,通過具有吸收沖擊部的構成,可以有效吸收后碰撞時過大的負荷。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乘坐物用座椅,該乘坐物用座椅在后碰撞時,由于乘客的軀干部上方陷入座椅靠背側,因此可以確保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由此,由于可以控制乘客的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角度變化,所以可以減輕乘客頸部產生的負擔。
根據(jù)權利要求2的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乘坐物用座椅,該乘坐物用座椅由于可以進一步確保乘客的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部的后方移動量,所以可以減輕后碰撞時對頸部的負荷。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乘坐物用座椅,該乘坐物用座椅由于后碰撞時引導乘客后傾動作,因此可以進一步控制對頸部的負荷。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乘坐物用座椅,該乘坐物用座椅確保乘客的軀干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減輕對頸部的負擔。根據(jù)權利要求5的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后碰撞時,使乘客包括頭部在內的上半身整體向后方傾倒的乘坐物用座椅。另外,可以提供一種受到后碰撞時,不需使用復雜的機構,通過簡單的構成可以控制頸部發(fā)生的負荷的乘坐物用座椅。另外,是構成簡單且輕量的乘坐物用座椅。進一步地,可以提供一種牢固地固定了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乘坐物用座椅。
根據(jù)權利要求6的發(fā)明,由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是由中空體構成,因此是更輕量的乘坐物用座椅。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發(fā)明,由于乘客的脊椎不抵接阻礙腰部進入部件,所以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向后方移動的情況下,也不承受乘客的脊椎產生的負荷,上半身整體可以后傾。根據(jù)權利要求8的發(fā)明,具有吸收沖擊部件,如果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易變形的部分,乘客的腰部劇烈地向后方移動時,吸收沖擊部發(fā)生變形。由此,可以吸收緩解乘客向后方移動時的沖擊。如上所述,通過設置簡單結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阻礙腰部陷入,由于使上半身變得容易整體向后方傾倒,所以乘客的身體在保持就座姿勢的狀態(tài)下向后方傾倒,進一步地頭部抵接頭枕。因此,不需設置使頭枕向前方移動的機構、使乘客的身體向后方陷入的機構等復雜的機構,就可以提供一種更輕量且價格便宜的乘坐物用座椅。
圖I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的座椅的簡要立體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涉及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簡要立體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的簡要立體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涉及的側部框架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說明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涉及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簡要立體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的簡要立體圖。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涉及的側部框架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說明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11是現(xiàn)有技術的關于乘客動作的說明圖。圖1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關于乘客的動作的說明圖。符號說明S乘坐物用座椅SI座椅靠背
S2就座部S3 頭枕F座椅框架I座椅靠背框架2就座框架la、2a、3a緩沖墊(襯墊材料)Ib、2b、3b 表皮材料11傾斜機構Ila傾斜軸·15側部框架(側部)16上部框架(上部)16a側面部17下部框架(下部)17a延長部17b中間部18支柱支持部19頭枕支柱20姿勢保持部件21、22線(連結部件)25、26、27、28阻礙腰部進入部件(降低頸部負擔裝置、下部)25a、26a、27a、28a 上方面25b、26b、27b、28b 下方面25c、26c、27c、28c 前方面25d、26d、27d、28d 角部25e上方接合面25f下方接合面26g后方面26h 緣端26 后方接合面28j吸收沖擊部37、38 軸支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還有,下面說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宗旨進行各種改變。此外,在本說明書中,乘坐物是指汽車、火車等具有車輪的地面行駛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動的飛機或船舶等可以安裝座椅的移動用乘坐物。圖I至圖10表示的是本發(fā)明涉及的實施例,圖2至圖5涉及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圖2是座椅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3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簡要立體圖,圖4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的簡要立體圖,圖5是側部框架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說明圖。圖6至圖8涉及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圖6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簡要立體圖,圖7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的簡要立體圖,圖8是側部框架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說明圖。圖9涉及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10涉及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第一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第一實施例涉及的乘坐物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I (背部)、就座部S2和頭枕S3構成。座椅靠背SI (背部)及就座部S2是在座椅框架F上裝載緩沖墊la、2a,覆蓋表皮材料lb、2b。因此,后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也是裝載緩沖墊la,覆蓋表皮材料Ib的結構。另外,頭枕S3是由在頭枕支柱19上配備緩沖材料3a,覆蓋表皮材料3b而形成的。如圖2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構成座椅靠背SI的座椅靠背框架
I、構成就座部S2的就座框架2構成。如上所述,在就座框架2裝載緩沖墊2a,從緩沖墊2a上面覆蓋表皮材料2b,成為從下部支持乘客的結構。就座框架2在腳部被支持,在該腳部,安裝未圖示的內部導軌,在與設置在車體地板的外部導軌之間,以在前后方向上可調整位置的滑動方式組裝。此外,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通過傾斜機構11與座椅靠背框架I連結。座椅靠背SI是如上所述,在座椅靠背框架I裝載緩沖墊la,從緩沖墊Ia上面覆蓋表皮材料lb,從后方支持乘客的脊背。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I為大致矩形的框體,包括側部、上部和下部。側部由于構成座椅靠背的寬度,所以具有在左右方向間隔配置,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兩個側部框架15。而且,連接該側部框架15的上端部側的上部框架16從側部向上方伸出,構成上部。此外,座椅靠背框架I的下部,由下部框架17連結側部框架15的下端部側而形成。下部框架17具有連結于側部框架15的下側并向下方延長的延長部17a和連結兩側的中間部17b。此外,本實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I雖然分別由側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和下部框架17構成,但也可以由一體的管框架,一體的板狀框架等構成。 傾斜機構11至少包括沿著傾斜機構11的旋轉軸的傾斜軸11a,傾斜軸I Ia從設置在下部框架17的延長部17a上的孔(未圖示)穿出座椅框架F的側部,被嵌入地設置。并且,在下部框架17上,相當于乘客腰部后方位置的部分向腰部側凸出,即向著座椅框架F的前方側凸出設置有作為降低頸部負擔裝置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與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固定接合,或者成為一體地形成,并被設計成中空的筒狀或者棱柱狀。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中空的內部,由于傾斜軸Ila貫穿地設置,所以不會發(fā)生傾斜軸Ila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抵接而阻礙傾斜軸Ila旋轉的情況。這樣,優(yōu)選進一步包括設置在座椅靠背框架I下方的傾斜機構11,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凸出設置在傾斜機構11的旋轉軸的更前方。這樣,通過在傾斜機構11的旋轉軸,即相當于傾斜軸Ila的位置的更前方設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乘客向后方移動時,乘客的腰部更早地抵接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結果,可以使乘客的頭部更早地抵接頭枕S3。
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上設置有襯墊材料(緩沖墊Ia),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隔著緩沖墊Ia及表皮材料Ib被設置在相當于乘客腰部的位置。這樣向前方突出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通過緩沖墊Ia及表皮材料lb,阻止乘客的腰部陷入座椅靠背SI的動作。結果,后碰撞時使乘客上半身整體向后方傾倒,可以防止僅頭部急劇向后方移動。因此,僅憑設置上述結構簡單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后碰撞時就可以控制對乘客頸部的負荷。如 圖2所示,上部框架16是大致U字形的部件,上部框架16的側面部16a與側部框架15的側板有一部分重疊,該重疊部在側部框架15上固定接合。另外,在構成上部的上部框架16的上方設置有頭枕S3。頭枕S3如前所述,在芯材(未圖示)的外周部設置緩沖材料3a,在緩沖材料3a的外周覆蓋表皮材料3b。在上部框架16上設置支柱支持部18。在該支柱支持部18上,通過引導部件(未圖示)安裝支持頭枕S3的頭枕支柱19 (參照圖I),從而安裝頭枕S3。雖然本實施例中表示的是座椅靠背SI與頭枕S3分開形成的例子,但座椅靠背SI與頭枕S3 —體形成的桶式座椅也可以。構成座椅靠背框架I的一部分的作為側部的側部框架15如前所述在上下方向以指定的長度構成,在左右方向具有一定間隔相向地設置。而且,在座椅靠背框架I內(兩側的側部框架15之間)座椅靠背框架I的內側范圍,設置有從后方支持緩沖墊Ia的姿勢保持部件20。本實施例的姿勢保持部件20是將樹脂形成為板狀的大致矩形的部件,在姿勢保持部件20的背面?zhèn)鹊纳喜總扰c下部側,形成用于卡止線21、22的爪部(未圖示)。本實施例的姿勢保持部件20被連結部件支持。即,作為連結部件的兩根線21、22架設于兩側的側部框架15之間,在姿勢保持部件20的背面?zhèn)鹊纳喜總群拖虏總?,通過形成于指定位置的爪部(未圖示)與姿勢保持部件20嚙合,這樣設置的兩根線21、22在緩沖墊Ia的背面支持姿勢保持部件20。線21、22由具有彈性的鋼線材形成。如圖2所示,卡止在本實施例的姿勢保持部件20上的兩根線21、22的兩端部,通過設置在所述側部框架15的軸支部37、38軸支。該軸支部37、38可旋轉地軸支線21、22即可,可以使用公知的技術。并且,代替軸支部37、38,也可以在側部框架15的側板上形成孔,在該孔可旋轉地插入線21、22的端部,實施固定。另外,本實施例中作為架設在側部框架15之間的部件,雖然以由板構成的姿勢保持部件20及線21、22為例進行了說明,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包括S彈簧、墊、腰椎支架機能的結構。下面根據(jù)圖3至圖5,對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與下部框架17的接合方法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圖3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簡要立體圖,圖4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5是側部框架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說明圖。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呈中空的大致棱柱狀,其側面的一部分是切口。而且,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上方設置有上方面25a,下方設置有下方面25b,座椅框架F (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即乘客的就座側設置有前方面25c,與下部框架17接合。上方面25a及下方面25b分別包括與下部框架17接合的上方接合面25e、下方接合面25f。該上方接合面25e、下方接合面25f分別具有上方面25a的端部向下方彎曲、下方面25b的端部向上方彎曲的形狀。
此外,由上方面25a與前方面25c形成的角部25d,優(yōu)選形成向上方凸出的平滑的凸出曲線(圓弧狀)時,可以引導乘客后傾。由于該角部25d是后碰撞時使乘客腰部不向后方陷入的阻止部分,所以優(yōu)選圓弧的半徑設置得較大時,可以更確實地引導乘客后傾。如圖4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在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即向著乘客就座側凸出,與下部框架17接合。此時,傾斜軸Ila被設置為貫穿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內部,被設置在傾斜軸Ila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不抵接的位置。因此,傾斜軸Ila旋轉時,其動作不被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阻礙,不會有損傾斜機能。此外,如本第一實施例,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包括與下部框架17重疊接合的上方面接合25e、下方接合面25f,特別優(yōu)選上方面接合25e與下部框架17上端接合,下方接合面25f與下部框架17下端接合。這樣,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上形成接合面,通過在這兩個接合面上重疊接合下部框架17的端部,提高面接合的強度。通過該結構,特別是對于來自上方向的負荷,由于不 僅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下部框架17的上端部更可以承受負荷,因此可以成為具備更堅固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乘坐物用座椅S。關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安裝順序,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先與下部框架17接合成為一體的部件后,將傾斜軸Ila插通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中空部分,組裝到座椅框架F。另外也可以通過傾斜機構11連結座椅靠背框架I與就座框架2,組裝座椅框架F后,從座椅框架F的前方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嵌入下部框架17進行接合。另外,如果是在中間部17b的大致中央部設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結構的話,由于可以使用一定大小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所以可以對應各種大小的座椅靠背框架1,可廣泛應用。即,即使是各種大小的座椅靠背框架1,只要是可以支持乘客腰部的大小、配置,只形成一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即可。如圖3及圖4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由中空的棱柱構成,進一步地其側面的一部分呈切口狀,側面呈歪的大致-字形形成。座椅靠背框架I的下部框架17被嵌入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內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與下部框架17通過面接合進行固定接合。而且,雖然圖5至圖7表示的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側面呈歪的大致口字形形成的例子,但是只要是與下部框架17接合,且不與傾斜軸Ila等其他構成部件接觸的形狀,僅由上面部25a構成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也可以。進一步地,側面呈矩形、大致圓形、大致橢圓形地形成也可以。這樣呈中空形狀,不僅是控制乘客的腰部進入,特別是側面碰撞時側方受到的負荷使側部框架15和延長部17a、17a向內側方向變形時,左右方向的延長部17a、17a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側方的端部抵接。在此,由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是大致-字形剖面形狀,因此與僅由上面部25a構成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相比,構造上左右方向的強度較高。因此,側面碰撞時,對于左右方向的作用應力變形抵抗較大,可以防止座椅框架F變形。另外,如圖5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至少包括設置在前方的前方面25c,優(yōu)選該前方面25c的下方在比前方面25c的上方更前方凸出地設置。即,優(yōu)選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前方面25c在比角部25d的位置(圖中的A線)更前方凸出地形成。這樣,通過使前方面25c的下方成為向前方傾倒的結構,前方面25c與不傾斜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相t匕,后碰撞時,乘客的身體變得更容易向后方傾倒。結果,乘客的頭部與頭枕抵接前所需時間變短,可以減小對乘客頸部產生的負荷。進一步地,優(yōu)選包括設置在側部框架15 (側部部件)之間保持乘客的姿勢的姿勢保持部件20,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在比姿勢保持部件20的前端更前方凸出地設置。即優(yōu)選上方面25a在比位于姿勢保持部件20的最前方側的前端(圖中的B線)更前方伸出形成。這樣,在比用于支持乘客身體(脊背)的姿勢保持部件20更前方,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突出形成,與乘客的脊背陷入姿勢保持部件20相比,乘客腰部可以更早抵接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結果,后碰撞時乘客的后傾變早,可以減小對頸部的負荷。通過成為這種結構,乘客的腰部發(fā)生陷入動作時,乘客身體(腰部上方,軀干部的上部)的后方移動量增加,使上半身后傾,可以引導頸部及頭部與上體聯(lián)動移動。 該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由指定厚度的板材構成的金屬所形成,此時使用的金屬具有可以承受后碰撞時的負荷的強度、硬度。另外,只要是在下部框架17上可以適宜地固定接合的,從乘坐物后方側施加沖擊時具有大于乘客產生的負荷的剛度的材料,即只要是具備承受后碰撞時的負荷的強度的材料,當然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此外,通過適當選定板厚、材質等可以調整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強度。例如,通過加厚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板厚,后碰撞時,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劇烈向后方移動的情況下,通過具有充分強度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也可以防止腰部的陷入。如圖3及圖5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在座椅框架F的前方有前方面25c,上側有上方面25a,下側有下方面25b,該上方面25a及下方面25b被設置為與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接合。此時,上方面25a、下方面25b分別使上方接合面25e、下方接合面25f與中間部17b在座椅框架F的前方彎曲折疊的部分重疊地固定接合。作為固定接合的方式列舉焊接、鉚釘固定、螺栓固定、或者點焊等。另外,雖然本實施例中,上方接合面25e及下方接合面25f是折疊彎曲了上方面25a及下方面25b的端部的形狀,且上方接合面25e及下方接合面25f分別成為與中間部17b的上方端部及下方端部重疊的形狀,但是不需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上方面25a及下方面25b的端部弄成折疊彎曲的形狀,也可以在中間部17b的表面直接接合上方面25a及下方面25b的端部或者邊緣。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沿著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的長度方向,上方接合面25e、下方接合面25f分別與中間部17b的上方及下方相連且通過焊接被接合,焊接部在接合部分被接合。另外,優(yōu)選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左右方向的尺寸,調節(jié)為左右的端部都可以與側部框架15(更詳細一點,下部框架17的兩側的延長部17a、17a)間隔指定距離設置的長度。如果是這種結構的話,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與下部框架17的兩側的延長部17a、17a之間可以設置傳動裝置(傾斜電機)等部件。對在距離左右的延長部17a、17a的內側不遠的位置設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的效果進行說明。在本發(fā)明的座椅靠背框架I中,受到后碰撞時,雖然乘客的腰部向后方移動,但是被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阻止。而且,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與下部框架17的延長部17a、17a相連設置的情況下,來自乘客的沖擊通過延長部17a傳達給側部框架15。結果,座椅靠背框架I后傾,由于座椅靠背框架I上方的頭枕S3上與乘客頭部抵接前的距離變長,因此無法控制僅是頭部的急劇后方移動。
另一方面,如本發(fā)明所述,通過在距離左右的延長部17a、17a的內側不遠的位置設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后碰撞時,即使是乘客的腰部急劇向后方移動,該沖擊傳導到側部框架15的程度也較低。因此,可以防止座椅靠背框架I后傾,可以使乘客的頭部容易與頭枕S3抵接,可以緩和對乘客頸部的負荷。第二實施例下面通過圖6至圖8對第二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與下部框架17的接合方法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圖6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簡要立體圖,圖7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圖8是側部框架及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說明圖。第二實施例設計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與后方面的一部分是切口的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不同,其特征是具有后方面26g。而且,由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構成及安裝到下部框架17的方法以外的構成、作用與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 25 —樣,因此省略說明。在第二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是呈中空的大致棱柱狀形成的。而且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上方設置有上方面26a,下方設置有下方面26b,座椅框架F (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設置有前方面26c,后方設置有后方面26g,與下部框架17接
八
口 ο此時,與在切口部嵌入下部框架17而接合的第一實施例不同,第二實施例中,切斷并取下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的一部分,將后方面26g的緣端(側面?zhèn)鹊倪?26h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與中間部17b的切斷面接合。圖7中,雖然表示的是接合緣端26h的一部分的情況,緣端26h的全部與中間部17b的切斷面接合的情況下,為了使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不與傾斜軸Ila抵接,變更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形狀,或者中間部17b的形狀,進行調整。另外,也可以變更下部框架17的形狀。此外,優(yōu)選中間部17b向座椅框架F的前方折疊彎曲的部分、與上方面26a接合成一體時,后方接合面26i的接合強度變高。另外,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由上方面26a與前方面26c形成的角部26d,優(yōu)選形成為向上方凸出的平滑的凸出曲線(圓弧狀)。進一步地,在第二實施例中,前方面26c在大致垂直方向形成面,雖然與下部框架17大致平行地形成,但是和第一實施例一樣,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前方面26c也可是傾斜的結構。如圖7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向著座椅靠背框架I的前方凸出,與下部框架17接合。此時,傾斜軸Ila被設置為貫穿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內部。即,被設置在傾斜軸Ila不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抵接的位置。因此,傾斜軸Ila旋轉時,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不會阻礙其動作,不會有損傾斜機能。關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安裝順序,首先,在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上,在其大致中央部為了嵌入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只切除后方面26g嵌入的長度部分后,將其切斷面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接合成為一體的部件。其次,使傾斜軸Ila插通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中空部,進行座椅框架F的安裝。此時,可以僅單獨處理下部框架17安裝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也可以預先將下部框架17的延長部17a固定在側部框架15之后再安裝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與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及后方面26g相連地安裝。即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通過后方面26g的端部的后方接合面26i焊接接合在下部框架17上。另外,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也可以是左右方向的尺寸調整為左右的端部可以與下部框架17的兩側的延長部17a、17a均間隔設置的長度。切斷中間部17b時,由于通過變更、調整切斷位置,可以使用一定大小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因此可以對應各種大小的座椅靠背框架1,可廣泛應用。即,即使是各種大小的座椅靠背框架1,只要是可以支持乘客腰部的大小、配置,只形成一種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即可。如圖6及圖8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形成為側面是大致矩形形狀,中空的棱柱形。而且如圖7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后方面26g與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固定接合成為一體。此外,圖6至圖8中,雖然表示的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形成為大致矩形形狀的例子,但是只要是與下部框架17接合,且不與傾斜軸Ila等其他構成部件接觸的形狀,側面也可以形成為大致圓形、大致橢圓形?!ぴ撟璧K腰部進入部件26是由指定厚度的板材構成的金屬形成,此時使用的金屬具備承受后碰撞時的負荷的強度、硬度。此外,只要是在下部框架17上可以適宜地固定接合的、從乘坐物后方側施加沖擊時具有大于乘客產生的負荷的剛度的材料,即只要是具備承受后碰撞時的負荷的強度的材料,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此外,通過適當選定板厚、材質等可以調整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強度。例如,通過加厚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的板厚,后碰撞時,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劇烈向后方移動的情況下,通過具有充分強度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也可以防止腰部的陷入。在本第二實施例中,雖然呈中空的柱狀形成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6固定接合在下部框架17的切斷面,但是也可以是不切斷下部框架17,將后方面26g固定接合在下部框架17的中間部17b上的構成。第三實施例下面根據(jù)圖9對第三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圖9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第三實施例涉及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與由上方面25a、下方面25b、前方面25c相連的板材形成的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不同,其特征是上方面27a、下方面27b、前方面27c在中央部分分開地形成。并且,由于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分開以外的構成、作用與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 —樣,所以省略說明。在第三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在大致中央部分具有逃逸部。該逃逸部被設計為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的大致中央不具有板材,例如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分開地形成。通過這樣的構成,乘客的腰部向后方陷入時,由于乘客的脊柱可以進入逃逸部,因此脊柱不與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外接。結果,即使是乘客的腰部向后方,即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的方向移動的情況下,通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也可以控制對脊柱的負荷。此外,雖然本實施例表示的是僅大致中央部分分開地構成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但是只要是大致中央部分有空地方的構成,進一步地在其他位置分開的構成也可以。由于被分開的部分越多,越可以減少形成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所用的板材,所以可以實現(xiàn)更輕量的座椅靠背框架I。另外,雖然本實施例表示的是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的大致中央部分被分開的例子,但是在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中,也可以是在相當于乘客脊柱的位置附近,比其以外的位置更后方,或者向下方降低一個階梯的構成,形成逃逸部的構成。即也可以是在上方面27a及前方面27c,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7的緣端平行地設置延伸設置地凹部的構成。進一步地,也可以是通過切除在上方面27a及前方面27c的乘客脊椎對應的位置的附近的一部分,形成逃逸部的構成。第四實施例 下面根據(jù)圖10對第四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8的構成進行詳細說明。圖10是座椅靠背框架的簡要立體圖。第四實施例涉及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8與上方面25a由平滑板材形成的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不同,其特征是上方面28a上形成槽狀的吸收沖擊部28j。另夕卜,由于除了具有吸收沖擊部28j以外,其他的構成、作用與第一實施例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8 —樣,所以省略說明。在第四實施例中,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8,如圖10所示,上方面28a具有部分凹陷的吸收沖擊部28j。該吸收沖擊部28j在座椅靠背框架I的左右方向上連續(xù)形成,形成與角部28d或者傾斜軸Ila大致平行延伸設置的槽(凹部)。該吸收沖擊部28j,后碰撞時,由于超過設定的沖擊,乘客的負荷傳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8時,吸收沖擊部28 j發(fā)生變形,通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8變形,可以吸收沖擊。雖然本實施例舉例說明的是僅上方面28a具有吸收沖擊部28j的構成,但是上方面28a及下方面28b上均可設置,另外,僅下方面28b上設置也可以。但是優(yōu)選僅在上方面28a上形成該吸收沖擊部28j。如果是這樣的構成,后碰撞時,通過吸收沖擊部28j的變形,可以使前方面28c的傾斜更大。即,通過吸收沖擊部28的變形,由于前方面28c的下方進一步向前方伸出,傾斜變得更大,因此可以更容易引導乘客向后方傾倒的動作。因此,由于在施加過大的沖擊負荷時可以使吸收沖擊部28j變形,所以構成吸收沖擊部28 j的板材優(yōu)選比構成吸收沖擊部28 j以外的面(上方面28a)的板材更薄的板材。下面根據(jù)圖11、12對后碰撞時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26、27、28的作用進行詳細說明。圖11(a)是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在通常就座情況下乘客就座時的說明圖,圖11(b)是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在后碰撞時就座于具有調節(jié)保護頭枕的乘坐物用座椅上的乘客的說明圖的說明圖,圖12(a)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在通常就座情況下乘客就座時的說明圖,圖12(b)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后碰撞時就座于本發(fā)明的座椅S上的乘客的說明圖。并且,在圖11、12的(b)圖中,假想線表示的是通常時乘客或頭枕S3的位置。另外,連結乘客頭頂部至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的線為a線,連結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至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線為b線,連結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至腰部的線為c線,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為d點。如圖11(a)與圖12(a)所示,一般乘客就座于乘坐物用座椅S時,包括腰部在內的脊背抵接座椅靠背SI而就座。這樣,關于通常的就座負荷,負荷方向一般是施加在乘坐物用座椅S的后方側。而且,受到來自乘坐物后方的巨大沖擊時,由于是比通常就座負荷更大的沖擊,乘客的上半身被推向前方,之后,頭部以比肩部以下的上半身(軀干部)陷入座椅靠背Si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急劇向后方傾倒。結果,如圖11(b),頸部以d點、頸部的根部,即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為軸向后方傾倒,由于通過該動作傾倒使得a線與b線形成的角度變大,所以發(fā)生頸部向后方(下后方)彎折的動作,頸部受到巨大負荷。對于乘客這樣的動作,如圖11(b),在使用現(xiàn)有的調節(jié)保護頭枕的技術、上半身陷入使乘客頭部抵接頭枕的技術中,由于頭部被頭枕S3阻攔,所以頭部的后方移動減少。但是由于取決于乘客的姿勢,如上所述,a線與b線形成的角度與通常就座時相比變化很大,所以乘客的頸部可能會產生負擔。另一方面,如本發(fā)明的具有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26、27、28的乘坐物用座椅S,在阻止腰部的后方移動的結構的乘坐物用座椅S中,乘客的腰部要向后方陷入時,通過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26、27、28,腰部被推回前方。因此,后碰撞時,乘客的軀干部上方(軀干部的胸附近的部分)的陷入量相對變大,通過上半身后傾,頸部及頭部變得與上半身聯(lián)動移·動。即可以引導乘客的動作變?yōu)椤邦i部直立的狀態(tài)”。此時,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d點)位于比c線更后方,變?yōu)樗^的“駝背”狀態(tài)。此外,所謂的“軀干部上方”優(yōu)選胸部對應的位置,該部分向座椅靠背SI方向陷入。更詳細地,“胸部”是指乘客的第一胸椎到第六胸椎,更優(yōu)選第四胸椎向最后方陷入。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特征是后碰撞時,使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d點)的后方移動量大于軀干部下方的移動量,同時在乘坐物用座椅S上設置使軀干部信息陷入座椅靠背SI的降低頸部負擔裝置(本實施例中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26、27、28)。由此,通常就座時與后碰撞時的a線與b線的角度變化量變小了。結果,減輕了對頸部的負擔,后碰撞時可以控制對乘客的負荷。另外此時,降低頸部負擔裝置,優(yōu)選使所述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d點)移動到比連結線更后方的位置,該連結線是連結所述乘客的頭部與頸部的連結點和腰部的線。更進一步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優(yōu)選引導乘客使乘客軀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動量大于乘客軀干部中央的后方移動量。由此,確保軀干部與頸部的連結點(d點)的后方移動量,可以使乘客后傾。而且,降低頸部負擔裝置被設置在乘客腰部后方,優(yōu)選控制腰部后方移動量的移動量控制部件。通過這樣阻止腰部進入的結構,由于可以穩(wěn)定地支持腰部,所以可以提高減輕頸部負擔的效果。后碰撞時,作為控制頭部動作降低對頸部負荷的機構,如上所述,雖然提出了使頭枕S3向前方移動的機構、使脊背陷入座椅靠背SI,頭部抵接頭枕S3的機構等,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不需要用于這些機構的復雜結構。如本發(fā)明,僅通過附加阻礙腰部進入部件25、26、27、28的簡單結構,后碰撞時就可以減輕對頸部的負荷。因此可以提供一種配件數(shù)量少、輕量且價格低廉的乘坐物用座椅。另外,對于上述各實施例,雖然作為具體例針對汽車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SI進行了說明,但并不僅限于此,毋庸置疑,關于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也可以適用同樣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后碰撞時,使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大于乘客軀干部下方的后方移動量,同時設置有使軀干部上方陷入座椅靠背的降低頸部負擔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使所述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移動到比連結線更后方的位置,該連結線是連結所述乘客的頭部與所述頸部的連結點與腰部的線。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由控制所述軀干部下方向后方移動的移動量控制部件構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項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使所述軀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動量大于所述軀干部中央的后方移動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項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包含位于兩側的側部、設置于上方的上部、設置于下方的下部的座椅靠背框架;設置于該座椅靠背框架上方的頭枕。
所述下部具有架設在所述側部的下部框架、固定在該下部框架,與所述側部間隔指定距離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的所述降低頸部負擔裝置。
該降低頸部負擔裝置,由設置在所述腰部的后方位置的阻礙腰部進入部件構成。
該阻礙腰部進入部件與所述下部框架的上方及下方相連且被固定,凸出地被設置在所述下部框架的更前方。
6.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項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作為所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所述移動量控制部件,由中空體構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項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作為所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所述移動量控制部件,在乘客脊椎對應的位置附近設置有逃逸部。
8.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項記載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作為所述阻礙腰部進入部件的所述移動量控制部件,進一步地包括設置在上方的上方面、設置在下方的下方面。
至少在所述上方面或所述下方面其中之一的面上設置有吸收沖擊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通過簡單的結構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座椅靠背陷入,后碰撞時引導上半身整體向后方轉動,通過減輕乘客頸部單獨向后方傾倒的程度,可以有效減輕對乘客頸部等負荷的乘坐物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S),其特征是后碰撞時,頸部與軀干部的連結點的后方移動量大于乘客軀干部下方的后方移動量,同時設置有使軀干部上方陷入座椅靠背(S1)的降低頸部負擔裝置(25)。
文檔編號B60N2/42GK102666193SQ20108005907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古田將也, 新妻健一 申請人:東京座椅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