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汽車乘坐舒適度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乘坐舒適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中車身關鍵部位(如方向盤、座椅導軌和腳踏板,以下簡稱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對乘坐舒適性有重要影響。對于出現(xiàn)的振動問題,多采用單獨檢測各激勵點(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后橋等)的振動量,并根據(jù)振動量的大小來決定是否要通過剛度/阻尼裝置去調整激勵點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來達到降低激勵點的振動標量的目的。故目前的改善舒適性的方法有以下缺點因車身關鍵部位(如方向盤、座椅導軌和腳踏板)的振動量是由各個激勵點在舒適性關鍵點的響應值來決定的,震動量大的激勵點,并不代表其對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量的影響大,即對整車的舒適性的負面影響大,震動量小的激勵點,并不代表其對整車的舒適性關鍵點的影響小,也即不代表其對整車的舒適性影響小,孤立地采取一對一的方法去降低激勵點的振動量,對整車的舒適性的改善效果并不一定好,有時甚至可能會使整車的舒適性變差,并且以上一對一的方法孤立地去調整激勵點的方式,會導致振動/阻尼裝置使用頻率高,會降低其使用壽命ο在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885632Y號文獻,名稱為“一種用于汽車懸掛系統(tǒng)的變高度變剛度變阻尼控制裝置”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提高車輛舒適性的裝置,該裝置由傳感器部件、控制器和執(zhí)行部件構成,傳感器部件、控制器和執(zhí)行部件之間設置電氣連接,傳感器部件由車身速度與位置傳感器單元和操縱行駛傳感器單元組成,車身速度與位置傳感器單元由車身加速度傳感器、車身位移轉角傳感器、車身高度傳感器和車速傳感器組成, 操縱行駛傳感器單元由方向盤轉角傳感器、加速踏板傳感器、制動踏板傳感器和制動壓力傳感器組成,控制器采用ECU,執(zhí)行部件由可變剛度可變高度油氣減振器、可變阻尼電磁閥和可變剛度橫向穩(wěn)定桿組成,與ECU相連設置有節(jié)氣門傳感器和路面選擇開關,它是通過改變車輪軸承與車架的剛度來改善整車的舒適性,即該裝置只是通過改變汽車懸掛系統(tǒng)的剛度來改變整車的舒適性,調節(jié)量有限,整車舒適性不能到達一個較好的效果。中國專利局于2009年4月29日公開了一份CN101417596A號文獻,名稱為一種汽車空氣懸架的控制方法,以硬件部分電子控制裝置為核心配以外圍的各種傳感器、空氣彈簧、空氣閥門、可調減振器等部件等;軟件部分包括信號檢測、數(shù)據(jù)處理及二次計算、控制方法和控制輸出,先通過計算輸入的車身高度的方差和車速判斷出不同的工作模式;采用開環(huán)控制以及神經(jīng)網(wǎng)絡實現(xiàn)在線自修正的函數(shù),電子控制裝置根據(jù)神經(jīng)網(wǎng)絡所得充排氣時間控制空氣閥門的執(zhí)行,再經(jīng)計算得到簧內空氣摩爾濃度和偏差量;最后得到具體控制信號,使車輛在不同路面條件下靈活控制,在各種路況條件下具有適當?shù)膹椥院妥枘嵝阅埽行У亟鉀Q在適應各種路況進行參數(shù)匹配時的矛盾,提高了車輛的操控性、安全性、舒適性和越野性。該方法是對汽車空氣懸架的一種控制,也沒有通過對車輛整體的多個激激勵點去對乘坐舒適性進行控制,因而也只是局部提高了乘坐舒適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能行之有效地改善整車舒適性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的通過一對一的方法孤立地改變單個激勵點的振動量去提高整車的舒適性的方式時,導致改善結果不客觀、不理想的問題。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包括若干加速度傳感器、若干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舒適性關鍵點和至少兩個激勵點的振動加速度;所述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用于調節(jié)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的和車身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所述控制裝置用于 接收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判斷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量是否符合舒適性要求,如果所述舒適性關鍵點中的任何一個的振動不符合舒適性要求, 則進而判斷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對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貢獻量,然后通過對應的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去調整貢獻量大的那個激勵點的和車身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使所述各個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都符合舒適性要求。作為優(yōu)選,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和副車架,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副車架和發(fā)動機這兩個激勵點對舒適性關鍵點的影響最大,首選控制這兩個激勵點的振動量對改善整車的舒適性能啟到事倍功半的功效,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這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量是對乘員的舒適性影響最大的地方,只要這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量符合舒適性要求,則基本能滿足乘員乘坐的舒適性要求。作為另一優(yōu)選,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和冷卻風扇,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使加速度傳感器也實時檢測減震器座和冷卻風扇兩個激勵點的振動情況,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也按照控制裝置的指令去調節(jié)減震器座和冷卻風扇兩個激勵點和車身連接處的阻尼和剛度, 增加可控的激勵點的數(shù)目,易于將關鍵點的舒適性值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圍。作為另一優(yōu)選,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 冷卻風扇和排氣管,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使加速度傳感器也實時檢測排氣管這個激勵點的振動情況,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也按照控制裝置的指令去調節(jié)排氣管這個激勵點和車身連接處的阻尼和剛度,進一步增加可控的激勵點的數(shù)目,更易于將關鍵點的舒適性值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圍。作為另一優(yōu)選,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 冷卻風扇、排氣管和后橋,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對后橋這個激勵點的振動情況進行實時檢測并根據(jù)舒適性關鍵點的情況及后橋這個激勵點對關鍵點的響應值,控制裝置通過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調節(jié)后橋這個激勵點和車身的連接處的阻尼和剛度,進一步增加可控的激勵點的數(shù)目,更易于將關鍵點的舒適性值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圍和保護激勵點。作為優(yōu)選,所述加速度傳感器中用于檢測發(fā)動機這個激勵點的,部分通過安裝結構連接在設有散熱片的水箱上,所述水箱設有散熱片的表面上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結構包括內置于所述安裝孔的螺紋管和連接在內螺紋管內的螺紋桿,所述內螺紋管內部設有擱置加速度傳感器用的平臺,所述螺紋桿設有沿軸向延伸的供加速度傳感器的導線穿過的通孔,所述螺紋桿的外端部設有散熱翼。發(fā)動機相當于汽車的心臟,水箱作為發(fā)動機的散熱裝置,能否正常散熱直接影響到發(fā)動機的性能,故對于發(fā)動機這個激勵點,直接安裝加速度傳感器于水箱上檢測振動情況是十分有必要的,但由于技術人員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及由于水箱表面設有網(wǎng)格狀散熱片、不易將傳感器固定等原因,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對水箱的震動情況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檢測;本發(fā)明通過在水箱上設置安裝孔,然后在安裝孔內設置帶平臺的內螺紋管,加速度傳感器擱置在內螺紋管內的平臺上,并通過螺紋桿擰接到螺紋管內去將傳感器固定住,在螺紋桿上設置通孔,加速度傳感器的導線通過該通孔引出,巧妙地解決加速度傳感器的導線的引出問題,較之現(xiàn)有的粘貼和在傳感器上設置連接孔,通過螺栓直接固定在車體上的方式而言,不但連接牢固,安裝拆卸方便,而且對傳感器有保護作用,通過在螺紋桿的外端部設置散熱翼,能有效地解決內置安裝時傳感器的散熱問題。作為優(yōu)選,所述內螺紋管用隔熱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內螺紋管通過鑲嵌的方式連接在所述水箱上,所述螺紋桿用導熱材料制作而成。由于水箱的溫度通常較高,內螺紋管采用隔熱材料制作,能防止水箱的熱量傳到傳感器上影響傳感器的性能,同時螺紋桿采用導熱材料制作并在其外端設有散熱翼,使三方向加速度傳感器所產生的熱量能有效地散出。作為優(yōu)選,所述散熱翼的外端面凸出于所述散熱片的外端面。發(fā)動機工作時,散熱片的表面溫度會高于散熱翼的表面溫度,此種設計相當于使散熱翼遠離溫度高于自己的熱源,使得散熱翼的散熱效果受散熱片的影響小。作為優(yōu)選,所述控制裝置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手動/自動模式選擇開關、增大/減小選擇開關,當所述手動/自動模式選擇開關置于手動模式時,可以通過所述增大/減小選擇開關去設置舒適性關鍵點的舒適性振動量值。通過設計控制面板,便于人機對話時信息的輸入,使用者可以按照不同個人愛好對乘坐舒適性的需求去調整舒適性關鍵點的舒適性值,人性化程度高,通用性好。作為優(yōu)選,所述增大/減小開關為按鈕開關。能自動復位,使用方便。本發(fā)明具有下述優(yōu)點,以系統(tǒng)工程的角度綜合考慮各激勵點對各舒適性關鍵點的影響,根據(jù)舒適性要求和每個激勵點的貢獻量大小的不同,實時調整對應激勵點的振動量大小,以滿足不同路況、不同個人愛好對乘坐舒適性的需求;具體地1)針對不同工況,對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進行實時控制和校正;2)可實現(xiàn)舒適性關鍵點,如方向盤、座椅導軌和腳踏板的振動水平得到最優(yōu);3)可根據(jù)人對振動的敏感度不同而進行調整;4)基本可降低各種工況下的振動問題;5)操作比較方便,易于控制;6)效果明顯,用于檢測發(fā)動機這個激勵點的加速度傳感器,通過設計專用安裝結構安裝在散熱器上,能更有效地檢測發(fā)動機的運行情況。
圖1為本發(fā)明的原理框圖2為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的程序流程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安裝結構的剖視示意圖。圖中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副車架加速度傳感器12,減震器座加速度傳感器13,冷卻風扇加速度傳感器14,排氣管加速度傳感器15,后橋加速度傳感器16,方向盤加速度傳感器17,腳踏板加速度傳感器18,座椅軌道加速度傳感器19,發(fā)動機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1,副車架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2,減震器座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 23,冷卻風扇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4,排氣管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5,后橋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6,控制裝置3,顯示器31,控制面板32,散熱片41,水箱42,安裝孔43,內螺紋管51,螺紋桿52,平臺53,通孔54,散熱翼55,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的導線56。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一種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裝置3和加速度傳感器、 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控制裝置3和加速度傳感器電連接,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和控制裝置 3電連接,加速度傳感器包括用于檢測發(fā)動機的振動加速度的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用于檢測副車架的振動加速度的副車架加速度傳感器12、用于檢測減震器座的振動加速度的減震器座加速度傳感器13、用于檢測汽車發(fā)動機冷卻風扇的振動加速度的冷卻風扇加速度傳感器14、用于檢測汽車排氣管的振動加速度的排氣管加速度傳感器15、用于檢測汽車后橋的振動加速度的后橋加速度傳感器16、用于檢測汽車方向盤的振動加速度的方向盤加速度傳感器17、用于檢測汽車腳踏板的振動加速度的腳踏板加速度傳感器18和用于檢測汽車座椅軌道的振動加速度的座椅軌道加速度傳感器19,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共有四個, 四個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一個位于發(fā)動機的前方、一個位于發(fā)動機的后方、一個位于發(fā)動機的左方、一個位于發(fā)動機的右方,副車架加速度傳感器12共有10個,10個副車架加速度傳感器12安裝在副車架本體上,在每一個減震器座上各安裝有四個減震器座加速度傳感器13,四個減震器座加速度傳感器13,一個位于減震器座的前方左側部位、一個位于減震器座的前方右側部位、一個位于減震器座的后方左側部位、一個位于減震器座的后方右側部位,冷卻風扇加速度傳感器14共有四個,四個冷卻風扇加速度傳感器14,一個位于發(fā)動機冷卻風扇的左上部位、一個位于發(fā)動機冷卻風扇的左下部位、一個位于發(fā)動機冷卻風扇的右上部位、一個位于發(fā)動機冷卻風扇的右下部位,排氣管加速度傳感器15共有8個,8 個排氣管加速度傳感器15安裝在排氣吊掛上,后橋加速度傳感器16共有6個,6個后橋加速度傳感器16安裝在后橋本體上,方向盤加速度傳感器17有一個、安裝在方向盤的轉向管柱上,每個腳踏板上安裝有一個腳踏板加速度傳感器18,每把汽車座椅上安裝有兩個座椅軌道加速度傳感器19,兩個座椅軌道加速度傳感器19安裝在座椅軌道的兩端,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包括用于調整發(fā)動機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發(fā)動機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1、用于調整副車架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副車架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2、用于調整減震器座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減震器座安裝點剛度 /阻尼調節(jié)裝置23、用于調整汽車發(fā)動機冷卻風扇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冷卻風扇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4、用于調整排氣管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排氣管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5和用于調整后橋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后橋安裝點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26,控制裝置3的信號處理元件為PLC,控制裝置3設有顯示器31和控制面板32,顯示器31為液晶顯示器,控制面板32上設有自動/手動模式切換開關、增大/減小選擇開關和確認開關,增大/減小選擇開關和確認開關都為按鈕開關。
控制裝置3的控制程序流程圖參見圖2,當自動/手動模式切換開關置于自動模式位置時,控制裝置3讀取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副車架加速度傳感器12、減震器座加速度傳感器13、冷卻風扇加速度傳感器14、排氣管加速度傳感器15、后橋加速度傳感器16、 方向盤加速度傳感器17、腳踏板加速度傳感器18和座椅軌道加速度傳感器19所檢測到的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冷卻風扇、排氣管和后橋六個激勵點和方向盤、腳踏板和座椅軌道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加速度值,判斷方向盤、腳踏板和座椅軌道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加速度值是否小于預制值,小于等于預制值表示舒適性符合要求,否則為不符合舒適性要求, 如果某一個舒適性關鍵點不符合舒適性要求,則計算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冷卻風扇、 排氣管和后橋六個激勵點在舒適性不符合舒適性要求的關鍵點的響應值也即計算貢獻量, 并控制對應的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去調整響應值即貢獻量大的激勵點的與車身的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如此反復,直到方向盤、腳踏板和座椅軌道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加速度值小于預制值。當自動/手動模式切換開關置于手動模式位置時,顯示器31上顯示方向盤、腳踏板和座椅軌道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名稱和原有的預制值,通過增大/減小選擇開關去移動光標,使光標位于要改變預制值的關鍵點的名稱所在的位置并按確認開,此時用戶可以通過控制面板上的增大/減小選擇開關去增大或減小預制值,更改結束后按確認開關,控制裝置3將原有的預制值更改為從面板上剛輸入的預制值,后續(xù)的工作過程同自動模式時相同。當自動/手動模式切換開關置于自動模式位置時,顯示器31上顯示方向盤、腳踏板和座椅軌道三個舒適性關鍵點的名稱和預制值。響應值的計算公式為H=TXF,其中T為各激勵點到關鍵點的加速度傳遞函數(shù),H為關鍵點的加速度響應值,F(xiàn)為各激勵點的激勵載荷,車子設計好后,各項都是已知的。參見圖3,四個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中的位于發(fā)動機前方的那個,是通過安裝結構連接在設有散熱片41的水箱42上的,散熱片42縱橫交錯排列在水箱42的表面上,水箱42為鋼制品,水箱42設有散熱片42的表面上設有安裝孔43,安裝結構包括內螺紋管51 和螺紋桿52,內螺紋管51為塑料制作而成,內螺紋管51內部設有平臺53,螺紋桿52設有沿軸向延伸的通孔54,螺紋桿的外端部設有散熱翼55,散熱翼55縱橫交錯排列在螺紋桿52 上,螺紋桿52及其上的散熱翼55為銅制作而成的,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擱置在平臺53 上,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的導線56經(jīng)通孔54引出,螺紋桿52擰入到內螺紋管51內并壓接在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上來將發(fā)動機加速度傳感器11固定住,此時,散熱翼55的外端面凸出于散熱片41的外端面,內螺紋管51是通過如下方法固定在安裝孔53內的內螺紋管51做得比安裝孔43大,在安裝孔43附近對水箱42進行加熱,將內螺紋管51對齊安裝孔43并下壓內螺紋管51,內螺紋管51的外表面與水箱接觸的部位受熱熔化,當內螺紋管 51壓到外端部比散熱片41的外端部只高出2毫米時,停止下壓并冷卻水箱42和內螺紋管 51,從而使內螺紋管51鑲嵌在水箱42的安裝孔43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包括若干加速度傳感器、若干剛度/ 阻尼調節(jié)裝置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舒適性關鍵點和至少兩個激勵點的振動加速度;所述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用于調節(jié)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的和車身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接收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判斷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量是否符合舒適性要求,如果所述舒適性關鍵點中的任何一個的振動不符合舒適性要求,則進而判斷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對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貢獻量,然后通過對應的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去調整貢獻量大的那個激勵點的和車身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使所述各個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都符合舒適性要求。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和副車架,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和冷卻風扇,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冷卻風扇和排氣管,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激勵點為發(fā)動機、副車架、減震器座、冷卻風扇、排氣管和后橋,被所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的舒適性關鍵點為方向盤、座椅軌道和腳踏板。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傳感器中用于檢測發(fā)動機這個激勵點的,部分通過安裝結構連接在設有散熱片的水箱上,所述水箱設有散熱片的表面上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結構包括內置于所述安裝孔的螺紋管和連接在內螺紋管內的螺紋桿,所述內螺紋管內部設有擱置加速度傳感器用的平臺,所述螺紋桿設有沿軸向延伸的供加速度傳感器的導線穿過的通孔,所述螺紋桿的外端部設有散熱翼。
7.根據(jù)權利要6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螺紋管用隔熱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內螺紋管通過鑲嵌的方式連接在所述水箱上,所述螺紋桿用導熱材料制作而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翼的外端面凸出于所述散熱片的外端面。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手動/自動模式選擇開關、增大/減小選擇開關,當所述手動/自動模式選擇開關置于手動模式時,可以通過所述增大/ 減小選擇開關去設置舒適性關鍵點的舒適性振動量值。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減小開關為按鈕開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提高汽車乘坐舒適度的裝置。一種基于乘坐舒適性的反饋式振動控制系統(tǒng),包括若干用于檢測激勵點和舒適性關鍵點的振動加速度的加速度傳感器、若干用于調節(jié)激勵點和車身連接處的剛度和阻尼的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和控制裝置,如果關鍵點不符合舒適性要求時控制裝置才控制剛度/阻尼調節(jié)裝置去調整貢獻量大的激勵點的剛度和阻尼,使舒適性達到要求。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能即時且行之有效地改善整車舒適性的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的改善方式改善結果不客觀、不理想的問題。
文檔編號B60G17/015GK102259569SQ20111009217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湯志鴻, 王志亮, 趙福全, 門永新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