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氣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充氣輪胎,該充氣輪胎減小由于形成在輪胎的胎面花紋中的周向主溝所弓丨起的氣柱共鳴(columnar resonance)。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車輛的安靜程度的進一步提高,輪胎噪音在汽車噪聲中占的比率變得較大,減小這種輪胎噪音成為了重要的事情。特別地,人耳容易聽到的大約1000Hz的輪胎噪音成為車外噪聲(off-vehicle noise)的主要因素,并且從環(huán)境問題的視角來看,也需要針對該噪聲迅速提出對策。通常已知在大約800Hz到1400Hz的頻率范圍內(nèi)的輪胎噪音由所謂的氣柱共鳴產(chǎn)生,該氣柱共鳴由限定在輪胎的接地面中的形成于胎面中的周向溝和路面之間的氣柱中的共鳴導致。在具有周向主溝的輪胎接觸地面的狀態(tài)下,在周向主溝的溝壁和接地面之間形成長度與接地長度相同的管。結果,該管中的空氣隨著輪胎的運轉被重復地壓縮和釋放,由此產(chǎn)生被稱為氣柱共鳴的噪聲。該氣柱共鳴的頻率f;是恒定的頻率,通過下式表示f0 = v/2L其中ν是聲速,L是管的長度,即周向溝的長度。為了抑制該氣柱共鳴,W02004/103737公開了一種胎面花紋,該胎面花紋能夠抑制輪胎的濕特性(wet performance)的降低、保持駕駛穩(wěn)定性并減小輪胎的氣柱共鳴,在該胎面花紋中,胎面1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周向主溝2、3和多個形成到至少一個周向主溝(圖7中是周向主溝2)的軸向副溝5,周向主溝2、3在周向上以直線狀或鋸齒狀延伸,其中軸向副溝 5的一端開口到該周向主溝中且另外一端終止于陸部(land portion),而且,接地面中總是完整地包括一個以上的軸向副溝5,如圖7所示。通過以這種方式設置從周向主溝分支的副溝,能夠分散氣柱共鳴的頻率。當該頻率被分散時,人們感覺到容易聽到的聲音變得柔和并且變得安靜。該效果被稱為向白噪聲的轉變(change to white noise)。頻率的分散效果取決于副溝的形狀。具體地,被分散的和新產(chǎn)生的聲音的頻率通過下式表示f = (2n-l) X ν/4111:振動次數(shù)(11=1,3,5···)其中,1是副溝的長度,ν是聲速。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在W02004/103737所描述的充氣輪胎中,與周向主溝連續(xù)的軸向副溝能夠分散周向主溝中產(chǎn)生的氣柱共鳴的頻率并將氣柱共鳴轉變?yōu)榘自肼暋5?,為增強該技術的效果, 仍存在下面的問題。在W02004/103737所描述的充氣輪胎中,由于副溝5具有一定的長度,所以周向主溝2、3之間的肋12被副溝5分割,如圖7所示。這樣,肋12的夾在副溝5和周向主溝3之間的部分的剛度極大地降低,從而惡化了駕駛穩(wěn)定性。因此,存在不能設置有助于聲音吸收的足夠數(shù)量的副溝的問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通過使副溝由開口到周向主溝的軸向溝部分和周向溝部分構成并通過使該軸向溝部分相對于周向溝部分以銳角彎折,能夠確保副溝的足夠長度并能夠實現(xiàn)降低噪聲水平而不降低肋的剛度。這就是說,發(fā)現(xiàn)如圖8的(a)中所示的相對于周向溝部分以銳角彎折的副溝5的周向距離比如圖8的(b)中所示的以鈍角彎折的周向溝部分的長度相同的副溝5的周向距離短。因此,即使在具有小的輪胎尺寸(外徑)的輪胎中,設置以銳角彎折的連接到周向主溝的副溝,使得能夠降低氣柱共鳴。另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設置在胎面中央部的周向溝容易嵌石。這是因為,由于接地和復原變形(st印ping-in and kicking-out deformation)而變形的軸向溝會被打開,而不產(chǎn)生這種變形的周向溝不會被打開。當在胎面中央部設置副溝時,尤其是當夾著周向溝部分的陸部的剛度降低時,這導致容易在溝中發(fā)生嵌石的問題。換句話說,具有局部低剛度的部分,例如胎面接地面與副溝的溝壁接觸處的頂部嵌石而變形并吸收由接地和復原而引起的輪胎變形,從而使石子容易被留在副溝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石子尤其容易留在副溝以銳角彎曲的部分中。氣柱共鳴從周向主溝中的如上所述被看作氣柱的壓縮空氣產(chǎn)生,并且該氣柱共鳴現(xiàn)象容易產(chǎn)生于胎面中央部的周向主溝中。發(fā)明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為了減小胎面中央部中的周向主溝中的氣柱共鳴,優(yōu)選的是在胎面中央部中設置從周向主溝分支的上述副溝,尤其在包括輪胎赤道的肋中設置副溝。另外,在副溝設置在胎面?zhèn)鹊那闆r下,駕駛穩(wěn)定性可能會惡化并且可能會產(chǎn)生不均勻的磨損。同樣基于這樣的視角,優(yōu)選的是在胎面中央部中設置所述副溝。當胎面設置有多個周向主溝時,胎面被分為胎面?zhèn)炔亢吞ッ嬷醒氩俊_@里所使用的胎面中央部指的是鄰近于胎面的一個胎面邊緣的周向主溝和鄰近于另一胎面邊緣的周向主溝之間的區(qū)域。另外,下面說明的中央肋指的是包括胎面赤道的肋。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并提供一種充氣輪胎,該充氣輪胎能夠減小周向主溝中產(chǎn)生的氣柱共鳴并改善排水性能(drainage performance)而不犧牲優(yōu)秀的駕駛穩(wěn)定性。另夕卜,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耐嵌石性(stone strapping resistance)的充氣輪胎。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本發(fā)明的主題如下
(1) 一種充氣輪胎,其包括胎面,所述胎面設置有至少兩條周向主溝;以及肋,所述肋由所述周向主溝在胎面中央部限定出;其中,在所述胎面中央部形成有副溝,所述副溝具有周向溝部分和軸向溝部分,所述周向溝部分沿輪胎周向延伸,所述軸向溝部分以相對于所述周向溝部分以銳角彎曲的方式從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一端延伸,并且所述副溝的至少一端開口到所述周向主溝中。(2)根據(jù)上述(1)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周向主溝在輪胎赤道兩側成對。(3)根據(jù)上述(1)或O)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具有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在限定所述周向溝部分的兩個溝壁中的至少一個溝壁處相對于所述胎面的表面傾斜。(4)根據(jù)上述(3)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倒角部形成于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位于所述軸向溝部分一側的一個溝壁。(5)根據(jù)上述(3)或⑷的充氣輪胎,其中,形成于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一個溝壁的所述倒角部相對于所述胎面的表面的傾角在20度到60度的范圍內(nèi)。(6)根據(jù)上述(3)到(5)中的任一項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倒角部形成于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位于所述軸向溝部分一側的一個溝壁,并且所述倒角部的深度是所述周向溝部分的深度的10%到60%。(7)根據(jù)上述⑴到(6)中的任一項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的沿著所述周向溝部分的長度方向測量的長度大于所述副溝的所述軸向溝部分的沿著所述軸向溝部分的長度方向測量的長度,并且由所述周向溝部分的長度與所述軸向溝部分的長度相加獲得的所述副溝的全長在所述胎面的接地長度的40 %到60 %的范圍內(nèi)。(8)根據(jù)上述⑴到(7)中的任一項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的深度小于所述副溝的所述軸向溝部分的深度。(9)根據(jù)上述⑴到⑶中的任一項的充氣輪胎,其中,所述副溝的所述軸向溝部分在鄰近開口到所述周向主溝的開口的區(qū)域的深度小于所述軸向溝部分在除所述鄰近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的深度。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以副溝的至少一端開口到周向主溝中且副溝以銳角彎折的方式在胎面中央部中設置副溝,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減小周向主溝中產(chǎn)生的氣柱共鳴并改善排水性能而不犧牲優(yōu)秀的駕駛穩(wěn)定性的充氣輪胎。另外,通過設置帶有倒角部的副溝,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由于在胎面中央部中形成副溝而產(chǎn)生嵌石的充氣輪胎。
圖1的(a)是典型地示出本發(fā)明的充氣輪胎的實施方式的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1 的(b)是沿著圖1的(a)中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圖1的(c)是圖1的(a)的局部放大圖。圖2的(a)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輪胎的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2的(b)示出沿著圖2的(a)中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圖3的(a)到圖3的(c)分別示出傳統(tǒng)例輪胎A到C的胎面花紋。
著圖5
著圖6例。
圖4的(a)到圖4的(d)分別示出實施例輪胎A到D的胎面花紋。 圖5的(a)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輪胎E的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5的(b)示出沿的(a)中的線C-C截取的剖視圖。
圖6的(a)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輪胎F的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6的(b)示出沿的(a)中的線D-D截取的剖視圖。 圖7示出傳統(tǒng)充氣輪胎的胎面花紋的展開圖。
圖8的(a)示出了副溝以銳角彎曲的示例,圖8的(b)示出副溝以鈍角彎曲的示
附圖標記說明 1
2、3、6
4
5、7、8、9、10 12
15AU5B 5C
5W、5W”5W: 5M C P
胎面周向主溝中央肋
副溝肋
刀槽
周向溝部分軸向溝部分倒角部輪胎赤道開口邊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充氣輪胎的實施方式。另外,由于該輪胎的內(nèi)部加強結構等類似于通常的子午線輪胎的內(nèi)部加強結構等,所以不對其進行說明。圖1的(a)是典型地示出本發(fā)明的充氣輪胎的實施方式的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1 的(b)是沿著圖1的(a)中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圖1的(c)是圖1的(a)的局部放大圖。如圖1的(a)所示,輪胎的胎面1設置有兩個周向主溝2、3和位于周向主溝2、3 之間的中央肋4,周向主溝2、3在輪胎赤道C兩側形成一對并沿著輪胎赤道C(也就是沿著輪胎周向)延伸。另外,該中央肋4設置有副溝5。各副溝5均具有沿著輪胎赤道C延伸的周向溝部分5C以及從周向溝部分5C的一端朝向兩個周向主溝2、3中的周向主溝2延伸的軸向溝部分5W,軸向溝部分5W鄰近于輪胎赤道C形成并開口到周向主溝2中。通過以這種方式使副溝5與周向主溝2連通,能夠如上所述地分散周向主溝中產(chǎn)生的氣柱共鳴的頻率。就聲音吸收效果之外的排水效果而言,胎面優(yōu)選地設置有具有一定長度的多個溝。由此,通過形成以銳角彎曲的副溝,可以在確保肋的剛度的同時形成多個溝而不分割肋。優(yōu)選地,特別地在接地壓力高的中央肋4中設置溝,使得通過設置上述的副溝5而提高排水性能和安靜性(calm characteristics)。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在胎面中央部、尤其在中央肋4中設置副溝5, 保持良好的駕駛穩(wěn)定性,分散周向主溝中產(chǎn)生的氣柱共鳴的頻率,并提高排水性能。從副溝本身的角度來看,整個副溝必須接觸地面以吸收反射的聲波。另外,根據(jù)該觀點,整個副溝應該以銳角彎折以容易接觸地面。因此,特別地,具有大的接觸寬度和小的扁平率的輪胎優(yōu)選地具有彎折的副溝。盡管圖1的(a)示出了副溝5開口到周向主溝2中的示例,但副溝5也可以開口到周向主溝3中。從氣柱共鳴的分散效果的角度來看,優(yōu)選地為全部的周向主溝設置副溝 5。如圖1的(b)所示,重要的是,副溝5的周向溝部分5C在周向溝部分5C的溝壁上具有相對于胎面1的表面傾斜的楔狀(tapered)倒角部5M。盡管圖1的(b)示出了倒角部 5M被設置于輪胎赤道C側的溝壁上的示例,設置于輪胎赤道C的相對側的溝壁上的倒角部 5M也能夠產(chǎn)生類似的效果。特別地,因為輪胎赤道C中的接地壓力高并且易于發(fā)生嵌石,所以優(yōu)選地是將倒角部設置于輪胎赤道C側的溝壁上。傾角θ是由平行于輪胎軸線并經(jīng)過副溝5的周向溝部分5C的開口邊緣P的線段和周向溝部分5C的倒角部5Μ所形成的角。當副溝5被設置于輪胎的胎面1的中央肋4中時,特別地,周向溝部分5C的兩側的陸部的剛度減小,使得周向溝部分5C嵌石。局部低剛度的部分,例如,胎面接地面的與溝壁接觸的頂部嵌石而發(fā)生變形并吸收由于接地和復原而產(chǎn)生的變形,使得石子容易被留在溝中。因此,通過在周向溝部分5C中設置倒角部5Μ,能夠切除局部低剛度的部分并且改善耐嵌石性。另外,通過在周向溝部分5C中設置倒角部5Μ,由于副溝5的截面面積的增大而增大了副溝的容積,并且增強了頻率分散效果,這導致氣柱共鳴的減小和排水性能的提高。通過在周向溝部分5C中設置倒角部5Μ,由于胎面的接地面積減小,可能使駕駛穩(wěn)定性惡化。 但是,由于低剛度部分被切除且被切除的面積小,所以對駕駛穩(wěn)定性的影響被認為可以忽略。本發(fā)明的效果能夠通過在以銳角彎曲并終止于陸部的副溝中設置該倒角部來實現(xiàn)。雖然未示出,本發(fā)明的效果也能夠通過在彎曲三次以上的副溝的周向溝部分中設置倒角部來實現(xiàn)。這里所用的軸向指的是基本上垂直于周向主溝并且相對于周向主溝成30度到90 度。另外,周向相對于周向主溝成0度到20度范圍的角度。周向溝部分不必在其全長上相對于周向主溝具有上述范圍的角度,并且能夠如下所述地輕微地彎曲。重要的是,由分別具有上述范圍的角度的周向溝部分和軸向溝部分形成銳角。另外,傾角θ優(yōu)選地在20度到60度的范圍內(nèi)。當該角度小于20度時,嵌石改善的效果小。另一方面,當該角度大于60度時,陸部被較大地切除而減小了肋的剛度,使得駕駛穩(wěn)定性被劣化。如圖1的(c)所示,沿著周向溝部分5C的長度方向測量的周向溝部分5C的長度 LC比沿著軸向溝部分5W的長度方向測量的軸向溝部分5W的長度LW長。原因如下。為充分地實現(xiàn)氣柱共鳴的分散,副溝的全長應該具有一定的長度。但是,由于具有副溝的肋較薄,周向溝部分5C必須被加長。在圖1的(c)中,沿著周向溝部分5C的長度方向測量的周向溝部分5C的長度LC 是經(jīng)過周向溝部分5C的溝寬W的中心的線段的長度,該溝寬W不包括倒角部,沿著軸向溝部分5W的長度方向測量的軸向溝部分5W的長度LW是經(jīng)過軸向溝部分5W的中心的線段的長度。另外,通過將沿著周向溝部分5C的長度方向測量的周向溝部分5C的長度LC與沿著軸向溝部分5W的長度方向測量的軸向溝部分5W的長度LW相加得到的副溝5的全長 (LC+LW)優(yōu)選地在胎面的接地長度的40%到60%的范圍內(nèi)。這是因為,發(fā)明人已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副溝5的全長是胎面的接地長度的大約一半時,能夠良好地分散氣柱共鳴的頻率。接著,將說明進一步提高胎面1的剛度的構造。胎面在輪胎軸向上比在輪胎周向上更容易變形。另外,當胎面中形成溝時,溝越深,則胎面的剛度越小。因此,周向溝部分5C的深度優(yōu)選地小于軸向溝部分5W的深度。采用該結構,能夠增大副溝周圍的陸部的剛度并實現(xiàn)駕駛穩(wěn)定性。 優(yōu)選地,對于副溝5的軸向溝部分5W來說,軸向溝部分5W在鄰近對周向主溝2的開口的區(qū)域的深度小于軸向溝部分5W在除該鄰近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的深度。換句話說,通過將軸向溝部分5W在鄰近對周向主溝2的開口的區(qū)域的截面積設定為小于軸向溝部分5W在除該鄰近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的截面積,可以進一步改善軸向溝部分 5W的干涉效應并促使周向主溝2的氣柱共鳴向白噪聲的轉變另外,通過將軸向溝部分5W的鄰近對周向主溝2的開口的區(qū)域的深度設定得較小,與被除該鄰近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處的軸向溝部分5W分割的陸部相比,被該鄰近區(qū)域分割的陸部的剛度增大,從而增強了變形阻力和駕駛穩(wěn)定性。實施例接著,實驗性地生產(chǎn)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輪胎并評價它們的性能。下面將說明結果。圖2的(a)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輪胎的非對稱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2的(b) 示出了沿著圖2的(a)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胎面花紋的基本構造與參考圖1的(a)說明的胎面花紋的基本構造類似。也就是說,胎面設置有兩個周向主溝2、3和位于周向主溝2、3 之間的中央肋4,周向主溝2、3在輪胎赤道C兩側形成一對并沿著輪胎赤道C延伸。另外, 該中央肋4設置有副溝5,副溝5由周向溝部分5C和軸向溝部分5W以軸向溝部分5W以銳角彎曲并終止于中央肋4的方式構成。如圖2的(b)所示,周向溝部分5C在周向溝5C的輪胎赤道C側的溝壁上具有相對于胎面的表面傾斜的楔狀倒角部5M。傾角θ為45度。實施例輪胎的周向溝部分5C的尺寸如下溝寬(不包括倒角部5Μ)為1. 5mm ;溝深為4. 6mm ;倒角部5M的寬度為1. 6mm ;倒角部5M的深度為1. 6mm ;溝底的曲率半徑為0. 7mm。傳統(tǒng)例輪胎A到C及實施例輪胎A到H的輪胎尺寸為215/60R16。圖3的(a)到圖3的(c)分別示出了傳統(tǒng)例輪胎A到C的胎面花紋。傳統(tǒng)例輪胎A沒有設置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中央肋4中的副溝5,而是設置有開口到胎面?zhèn)鹊闹芟蛑鳒?中的副溝7,如圖3的(a)所示。傳統(tǒng)例輪胎B沒有設置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周向主溝3和中央肋4 中的副溝5,而在中央肋4中設置有副溝9,副溝9開口到周向主溝6中并以鈍角彎曲,如圖 3的(b)所示。傳統(tǒng)例輪胎C沒有設置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中央肋4中的副溝5,也未設置任何其它附加的副溝。圖4的(a)到圖4的(d)分別示出了實施例輪胎A到D的胎面花紋。圖5的(a) 示出實施例輪胎E的胎面花紋,圖6的(a)示出了實施例輪胎F的胎面花紋。如圖4的(a)所示,實施例輪胎A在中央肋4中設置有開口到周向主溝3中的副溝8,而不是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副溝5。類似于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情況,實施例輪胎B在胎面的中央肋4 中設置有副溝5,但副溝5的周向溝部分不具有倒角部。與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相同的實施例輪胎C示于圖4的(c)中,以用于參考。實施例輪胎C以切除實施例輪胎B的副溝5的周向溝部分的溝壁的方式而具有副溝的倒角部。實施例輪胎A到實施例輪胎C的所有副溝都以直線方式延伸。實施例輪胎D沒有設置圖2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的中央肋4中的副溝5,而設置有開口到周向主溝3中的副溝10,如圖4的(d)所示。副溝10具有開口到周向主溝3 中的周向部分和從該周向部分以銳角彎曲的軸向部分。該彎曲角大于其它實施例輪胎的彎曲角。另外,周向主溝3比它實施例輪胎的周向主溝細。圖5的(a)示出了實施例輪胎E的非對稱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5的(b)示出了沿著圖5的(a)中的線C-C截取的剖視圖。圖5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E設置有兩個周向主溝2、3和位于周向主溝2、3 之間的中央肋4,周向主溝2、3在輪胎赤道C兩側形成一對并沿著輪胎赤道C延伸。另外, 該中央肋4設置有副溝5,副溝5由周向溝部分5C及開口到周向主溝3的軸向溝部分5W構成。副溝5以銳角彎折并終止于中央肋4中。周向主溝2通過刀槽15A連接到周向溝部分 5C,且周向主溝3通過刀槽15B連接到軸向溝部分5W。如圖5的(b)所示,周向溝部分5C在周向溝部分5C的輪胎赤道C的相反側的溝壁上具有相對于胎面的表面傾斜的楔狀倒角部5M。傾角θ為31度。實施例輪胎E的周向溝部分5C的尺寸如下溝寬(不包括倒角部5Μ)為4. 7mm ;溝深為4. 7mm ;倒角部5M的寬度為6. Imm ;倒角部5M的深度為3. 6mm ;溝底的曲率半徑為0. 7mm。由于容易發(fā)生嵌石的部位依據(jù)周向溝部分5C的溝寬、溝深和曲率的組合而變化, 所以在周向溝部分5C中設置倒角部5M的位置可以依據(jù)容易發(fā)生嵌石的部位來確定。圖6的(a)示出實施例輪胎F的非對稱胎面花紋的展開圖,圖6的(b)示出沿著圖6的(a)中的線D-D截取的剖視圖。圖6的(a)中示出的實施例輪胎F在兩個周向主溝2、11之間設置有肋12和副溝 5,周向主溝2、11在輪胎赤道C兩側形成一對并沿著輪胎赤道C延伸,副溝5由肋12中的周向溝部分5C和兩個軸向溝部分SW1AW2構成。副溝5以銳角彎折并終止于肋12中。周向主溝2連接到軸向溝部分SW1,軸向溝部分SW1連接到周向溝部分5C,且周向溝部分5C彎曲并以銳角彎折以連接到軸向溝部分5W2。如圖6的(b)所示,周向溝部分5C在周向溝部分5C的輪胎赤道C側的溝壁上具有相對于胎面的表面傾斜的楔狀倒角部5M。傾角θ為觀度。實施例輪胎F的周向溝部分5C的尺寸如下溝寬(不包括倒角部5Μ)為2. 4mm ;溝深為6. Imm ;倒角部5M的寬度為 3. 8mm ;倒角部5M的深度為2. Omm ;溝底的曲率半徑為0. 7mm。另外,所生產(chǎn)的實施例輪胎G除未設置倒角部以外與實施例輪胎E相同,所生產(chǎn)的實施例輪胎H除未設置倒角部以外與實施例輪胎F相同。各傳統(tǒng)例輪胎A到C和實施例輪胎A到H均被安裝在具有55的扁平率和16x7J 的輪輞上,然后該輪胎/輪輞組件作為前輪和后輪被安裝到乘用車的4輪。220kPa的輪胎內(nèi)壓被施加到前輪和后輪。并施加對應于兩名乘客的負載。評價各傳統(tǒng)例輪胎A到C及實施例輪胎A到H的駕駛穩(wěn)定性、排水性能、氣柱共鳴到白噪聲的轉變及耐嵌石性?!瘩{駛穩(wěn)定性的測量〉以從低速到大約150km/h的速度在測試道路上駕駛具有上述條件的車輛,該測試道路具有包括長的直線部分的環(huán)路以及帶有許多緩彎的操縱評價道路,并且基于駕駛員的感覺評價駕駛穩(wěn)定性(操縱響應),10分為滿分。在實施例輪胎A的值被定義為0的情況下,以指數(shù)表示駕駛穩(wěn)定性,結果示于表2。只有傳統(tǒng)例輪胎C的結果為+1,這可能是由于中央肋4中無副溝。其它的傳統(tǒng)例輪胎和實施例輪胎A到D表現(xiàn)出相同的結果。至于駕駛穩(wěn)定性,所有實施例輪胎的結果都表明保持了良好的駕駛穩(wěn)定性?!磁潘阅艿臏y量〉駕駛具有上述條件的車輛并在水深IOmm的直線道路上加速,并測量產(chǎn)生打滑時的速度。打滑速度以如下方法定義。使用第五輪測量行駛距離并且以每分鐘的轉數(shù)繪制測量結果。當傾斜急劇變化時,對應于每分鐘轉數(shù)的速度被定義為打滑產(chǎn)生速度。測量三次打滑產(chǎn)生速度,并將平均值定義為平均產(chǎn)生速度。在實施例輪胎A的值被定義為100的情況下,以指數(shù)表示該平均產(chǎn)生速度并評價排水性能。結果示于表2。在中央肋4中不具有以銳角彎曲的副溝的傳統(tǒng)例輪胎B和C表現(xiàn)出不好的結果。 盡管未在表2中示出實施例輪胎D的結果,但實施例輪胎D表現(xiàn)出好于傳統(tǒng)例輪胎C的結果。至于排水性能,所有的實施例輪胎表現(xiàn)出的結果都不小于99的指數(shù),這等于或好于傳統(tǒng)例輪胎的指數(shù)?!礆庵缠Q到白噪聲的轉變的測量〉在與上述駕駛穩(wěn)定性的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基于駕駛員的感覺來評價氣柱共鳴到白噪聲的轉變。當評價結果中的差異不小于1時,意味著顯著的差異。至于氣柱共鳴到白噪聲的轉變,具有開口到胎面中央部的周向主溝中的副溝的輪胎表現(xiàn)出良好的結果。盡管表2中未示出實施例輪胎D的結果,但實施例輪胎D表現(xiàn)出的結果要好于傳統(tǒng)例輪胎C的結果。所有的實施例輪胎的表現(xiàn)出的結果都不小于1. 6,這意味著改善的結果以及與除傳統(tǒng)例輪胎B之外的傳統(tǒng)例輪胎的結果的顯著的差異。〈耐嵌石性的測量〉在嵌石模式及后續(xù)的石釋放模式下駕駛具有上述條件的車輛,然后測量留在傳統(tǒng)例輪胎A到C及實施例輪胎A到H中的石子的數(shù)量。在嵌石模式和石釋放模式下行駛的條件在表1中示出,并且它們的結果在表2和表3中示出。天氣晴好并且溫度為12°C[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充氣輪胎,其包括胎面,所述胎面設置有至少兩條周向主溝;以及肋,所述肋由所述周向主溝在胎面中央部限定出;其中,在所述胎面中央部形成有副溝,所述副溝具有周向溝部分和軸向溝部分,所述周向溝部分沿輪胎周向延伸,所述軸向溝部分以相對于所述周向溝部分以銳角彎曲的方式從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一端延伸,并且所述副溝的至少一端開口到所述周向主溝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主溝在輪胎赤道兩側成對。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具有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在限定所述周向溝部分的兩個溝壁中的至少一個溝壁處相對于所述胎面的表面傾斜。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部形成于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位于所述軸向溝部分一側的一個溝壁。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一個溝壁的所述倒角部相對于所述胎面的表面的傾角在20度到60度的范圍內(nèi)。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部形成于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位于所述軸向溝部分一側的一個溝壁,并且所述倒角部的深度是所述周向溝部分的深度的 10%到 60%。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的沿著所述周向溝部分的長度方向測量的長度大于所述副溝的所述軸向溝部分的沿著所述軸向溝部分的長度方向測量的長度,并且由所述周向溝部分的長度與所述軸向溝部分的長度相加獲得的所述副溝的全長在所述胎面的接地長度的40%到60%的范圍內(nèi)。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溝的所述周向溝部分的深度小于所述副溝的所述軸向溝部分的深度。
9.一種充氣輪胎,其包括胎面,所述胎面設置有至少兩條周向主溝;以及肋,所述肋由所述周向主溝在胎面中央部限定出;其中,在所述胎面中央部形成有副溝,所述副溝具有周向溝部分和軸向溝部分,所述周向溝部分沿輪胎周向延伸,所述軸向溝部分以相對于所述周向溝部分以銳角彎曲的方式從所述周向溝部分的一端延伸,所述軸向溝部分的一端開口到所述周向主溝中并且另一端終止于陸部,所述副溝的所述軸向溝部分在鄰近開口到所述周向主溝的開口的區(qū)域的深度小于所述軸向溝部分在除所述鄰近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的深度。
全文摘要
一種充氣輪胎,其包括胎面,其設置有至少兩條周向主溝;以及肋,其由周向主溝限定在胎面中央部,其中,在胎面中央部形成有副溝,所述副溝具有沿輪胎赤道方向延伸的周向溝部分以及以相對于周向溝部分以銳角彎曲的方式從周向溝部分的一端延伸的軸向溝部分,并且副溝的至少一端開口到周向主溝中。
文檔編號B60C11/13GK102423993SQ20111030829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土橋健介, 小島崇明, 巖渕聰太郎, 永井秀, 藤田俊吾 申請人:株式會社普利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