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扭力梁式軸(coupled torsion beam axle, CTBA)懸架(車 輛的一種類型的懸架),更特別的,涉及一種具有簡單結構和改進的隨動性(compliance characteristics)的CTBA,其可以控制轉向后輪的牽引力(tow value)使其向內(nèi)牽引 (towed in)。
背景技術:
CTBA是車輛的一種類型的懸架,其具有少量的組件,出色的耐久性,且由于結構簡 單而易于保養(yǎng)而且比其他懸架裝置相對便宜,因此,CTBA主要在小型車輛中采用。
參考CTBA懸架機構的實質(zhì)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CTBA 100包括扭力梁111,在 扭力梁111的兩端提供的拖曳臂112,和分別在拖曳臂112上提供的載體113,后輪RW安裝 在所述載體113上。
但是,CTBA 100具有的結構特性是,當車輛轉向時,后輪RW被向外牽引。為此,如 現(xiàn)有技術文件韓國專利第10-2006-0006797號公開的在CTBA上可以提供后輪轉向裝置,以 便改進操縱和行駛穩(wěn)定性。如圖1所示,當車輛轉向時側力Fs作用,受到側力Fs的后輪RW 在如圖1所示的A方向上被向外牽引,或者當后輪RW的外側輪顛簸B (bump)而因此內(nèi)側輪 彈回R(rebound)時,后輪RW的牽引力向外牽引(如圖2所示),從而損害轉向穩(wěn)定性。因 此,后輪RW的牽引力需要通過使用致動器和連接構件來控制。
也就是說,在CTBA中提供可以控制后輪的牽引力的致動器和連接構件,并且控制 器根據(jù)行駛條件驅動致動器以便控制后輪的牽引力。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通過電子控制后輪的牽引力的技術昂貴,車輛的制造成本增 加且配置復雜。
公開于本發(fā)明背景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fā)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 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CTBA),其具有簡 單結構,在轉向期間能夠通過連接結構使后輪的牽引力在結構上向內(nèi)牽引,而不需要電子 控制。
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所述CTBA包括拖曳臂和 載體,后輪在扭力梁的兩端經(jīng)由載體支架安裝在所述載體上;包括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 固定到車身的底部;以及轉向桿,所述轉向桿的一端連接到所述載體而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安裝支架。
所述轉向桿可以通過球形接頭連接到所述載體。
所述轉向桿的一端可以連接到所述載體以低于所述安裝支架。
所述安裝支架可以定位于后輪的中心的后方。
所述安裝支架可以具有一側開放的彎成“U”型的橫截面,所述轉向桿插入所述安 裝支架的內(nèi)部且通過鉸鏈(pin joint)與所述安裝支架連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當顛簸或轉向時,轉向桿以 簡單的結構約束后輪,因此,后輪的牽引力向內(nèi)牽引,從而改進行駛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的方法和裝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優(yōu)點,這些特性和優(yōu)點根據(jù)并入本文中的 附圖和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將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圖和隨后的具體實 施方式中進行詳細陳述,這些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共同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特定原理。
圖1是相關技術的雙扭力梁式軸(CTBA)的主視圖。
圖2是相關技術的CTBA的仰視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的主視圖。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的仰視圖。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的一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6和圖7是特別地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的安 裝支架部分的示意圖。
應了解附圖呈現(xiàn)了闡述本發(fā)明基本原理的各個特征的一定程度簡化的表示,從而 不需要按比例繪制。本文所公開的本發(fā)明的特定設計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取向、位置 以及形狀,將部分地由具體意圖的應用以及使用環(huán)境確定。
在附圖中,附圖標記在全部的幾個附圖中表示本發(fā)明的相同或者等效的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詳細參考本發(fā)明的不同實施例,本發(fā)明的實例在附圖中示出并在下面進行 描述。雖然結合示例性實施例描述本發(fā)明,但應了解該描述不是旨在將本發(fā)明限制于那些 示例性實施例。相反地,本發(fā)明旨在不僅僅覆蓋示例性實施例,還覆蓋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權 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里的各種替代、改進、等效結構以及其他實施例。
如圖3和圖4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CTBA,包括拖 曳臂12和載體13,后輪RW在扭力梁11的兩端經(jīng)由載體支架14安裝在所述載體13上,包 括安裝支架21和轉向桿22,所述安裝支架21固定到車身的底部,所述轉向桿22的一端連 接到載體13且另一端連接到安裝支架21。
安裝支架21安裝在車身的底部。安裝支架21具有“U”型橫截面,其通過將板狀 材料彎曲使一側開放,所述安裝支架21通過使用接合螺栓23固定到車身底部,如圖6和圖 7所示。安裝支架21的內(nèi)部空間對應與轉向桿22的軸套22a接合的空間,以下詳述。
轉向桿22的一端連接到CTBAl的載體13(見圖5),其另一端連接到安裝支架 21 (見圖6和圖7)。轉向桿22分別連接到左后輪RW和右后輪RW,一對轉向桿22連接到載體13和安裝支架21以橫向對稱。轉向桿22的連接到載體13的一端是通過球形接頭或軸 套連接到載體13,而其連接到安裝支架21的另一端是通過鉸鏈連接到安裝支架21。
特別地,軸套22a形成在轉向桿22的另一端,使得轉向桿22由銷通過軸套22a連 接到安裝支架21。
如上所述,當該對轉向桿22基本平行地連接到扭力梁11時,安裝支架21定位于 后輪RW中心的后方,轉向桿22的一端在低于安裝支架21的位置連接到載體13,以便保證 行駛穩(wěn)定性。
特別地,如圖3所示,安裝支架21定位在后輪中心的后方,使得當在車輛轉向的同 時施加側力Fs時,引導后輪的牽引力向內(nèi)牽引。也就是說,雖然施加了側力Fs,轉向桿22 的一端支撐后輪RW的后方部分,因此,后輪RW的前方部分面對內(nèi)部圍繞中心向內(nèi)牽引后輪 RW。
如圖4所示,與載體13連接的轉向桿22的一端在低于與安裝支架21連接的另一 端的位置處與載體13連接,使得當顛簸時被向外拖動的后輪被向內(nèi)牽引。例如,當后輪RW 的外側輪顛簸B而其內(nèi)側輪彈回R時,轉向桿22支撐顛簸的后輪的外側輪的上面部分,因 此,下面部分圍繞其上安裝了后輪RW的部分面對內(nèi)部,從而使牽引力向內(nèi)牽引。
如上所述,由于轉向桿22在后輪RW的中心的后方支撐上面部分,當側力作用在后 輪RW或后輪RW顛簸時,牽引力向內(nèi)牽引,從而改進行駛穩(wěn)定性。
為在隨附的權利要求中更方便說明和準確的定義,術語“上”或“下”、“前”或“后” 等參考如附圖中示出的這些特征的位置用于描述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特征。
前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 并非想窮盡本發(fā)明,或者將本發(fā)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jù)上述教導, 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特定 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其它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并利用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 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fā)明的范圍意在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 等同形式所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所述雙扭力梁式軸包括 拖曳臂和載體,后輪在扭力梁的兩端經(jīng)由載體支架安裝在所述載體上; 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固定到車身的底部;以及 轉向桿,包括連接到所述載體的一端和連接到所述安裝支架的另一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其中所述轉向桿通過球形接頭或軸套連接到所述載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其中所述轉向桿的一端在低于所述安裝支架的高度連接到所述載體。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其中所述安裝支架定位于后輪的中心的后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其中所述安裝支架具有一側開放的彎成“U”型的橫截面,所述轉向桿插入所述安裝支架的內(nèi)部且通過鉸鏈與所述安裝支架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改進的隨動性的雙扭力梁式軸,其具有簡單的結構且可以在進行轉向時控制后輪的牽引力使其向內(nèi)牽引。所述雙扭力梁式軸可以包括拖曳臂和載體,后輪在扭力梁的兩端經(jīng)由載體支架安裝在所述載體上;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固定到車身的底部;以及轉向桿,所述轉向桿的一端連接到所述載體而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安裝支架。
文檔編號B60G11/18GK102991293SQ20111042513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fā)明者金星振, 安星鎬, 金丙哲 申請人:現(xiàn)代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