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輪轂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電動車(例如,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自行車、步行輔助車等)的電動輪轂單元。
背景技術:
以往,關于此種領域的技術,有日本特開2002-36M67號公報。該公報中所記載的電動輪轂單元包括收容線圈及磁體的馬達外殼,于馬達的周圍以車軸為中心進行旋轉的輪轂,使馬達的輸出減速后傳達至輪轂的行星齒輪機構,及控制對線圈的通電的電路基板。 而且,于電動輪轂單元中,內裝有如下單方向離合器,其于后輪的旋轉速度比通過人力使輪轂旋轉更快時,能夠遮斷人力驅動力與馬達的動力。現(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62467號公報然而,上述以往的電動輪轂單元中,于動作中,在馬達的轉子與定子之間夾入灰塵等異物而使轉子鎖住的情形時,有連結轉子與輪轂之間的行星齒輪機構(減速齒輪部)發(fā)生破損之虞,從而業(yè)界期望能夠使電動輪轂單元自身具備避免此種事態(tài)的構造。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防止減速齒輪部的破損的電動輪轂單元。本發(fā)明的電動輪轂單元,于以車軸的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的輪轂內,內置有具有轉子及定子的馬達部、及將轉子與輪轂連結且將轉子的旋轉減速后傳達至輪轂的減速齒輪部而成,其技術要點在于轉子包括第一轉子部,其與定子相對向;第二轉子部,其相對于車軸而旋轉自如;第一摩擦板,其配置于第一轉子部與第二轉子部之間,且將第一轉子部與第二轉子部連結;以及施力機構,其將第一轉子部朝第一摩擦板按壓。于該電動輪轂單元中,于馬達部進行通常旋轉的情形時,配置于第一轉子部與第二轉子部之間的第一摩擦板通過利用施壓力而發(fā)揮的摩擦力來使第一轉子部與第二轉子部連結,第一轉子部與第二轉子部一體地旋轉。又,因既便于第一轉子部與定子之間夾入灰塵等異物而使第一轉子部鎖住的情形時輪轂繼續(xù)旋轉,亦可抵抗第一摩擦板的摩擦力而使第二轉子部旋轉,故而將第二轉子部與輪轂連結的減速齒輪部可進行旋轉,且可避免減速齒輪部發(fā)生破損的事態(tài)。又,因即便于車輪被鎖住的情形時第一轉子部繼續(xù)旋轉,因可抵抗第一摩擦板的摩擦力而使第一轉子部旋轉,故而亦可避免對馬達部施加較大負載的事態(tài)。又,較佳為第一轉子部具有筒狀的磁體、固定于磁體的內壁面且沿軸線方向延伸的筒狀的磁軛部,第二轉子部具有相對于車軸旋轉自如地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套筒,第一摩擦板被夾入至設置于套筒的法蘭部與磁軛部的端部之間,施力機構為于磁軛部與套筒之間向車軸的軸線方向卷繞的螺旋壓縮彈簧,并且于軸線方向上將磁軛部朝第一摩擦板按壓。此種構成實現(xiàn)了將可放大磁體的磁力的磁軛部有效用作第一轉子部的構成的一部分。又,較佳為相對于套筒而沿軸線方向移動自如的可動筒體,于套筒與磁軛部之間沿軸線方向延伸,于可動筒體的端部與磁軛部的端部之間,與第一摩擦板相對向地配置第二摩擦板,通過螺旋壓縮彈簧于軸線方向上將可動筒體朝第二摩擦板按壓。因該構成是于套筒的法蘭部與磁軛部的端部之間配置有第一摩擦板,且于磁軛部的端部與可動筒體之間配置有第二摩擦板,利用兩片摩擦板夾入磁軛部的端部,故而當發(fā)揮一定的摩擦力時,與利用一片摩擦板的情形相比,能夠減小各個摩擦板的摩擦力,因此能夠減小表現(xiàn)出摩擦力的螺旋壓縮彈簧的彈簧力,且可減小螺旋壓縮彈簧的線徑。以此,能夠減小于可動筒體與磁軛部之間配置有螺旋壓縮彈簧的占有空間。又,較佳為于包圍轉子及定子的馬達殼體的端部配置有作為減速齒輪部的行星齒輪機構,該行星齒輪機構包含太陽齒輪,其形成于套筒的端部且于車軸的周圍旋轉;內齒輪,其形成于馬達殼體的端部的內壁面;以及行星齒輪,其軸支撐于作為載體而發(fā)揮作用的輪轂,并且配置于太陽齒輪與內齒輪之間,且與太陽齒輪及內齒輪嚙合。若采用此種構成,則可使第二轉子部的套筒的端部作為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齒輪而發(fā)揮作用,且使馬達殼體的端部的內壁面作為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輪而發(fā)揮作用,因此能夠實現(xiàn)有效活用馬達殼體與第二轉子部的行星齒輪機構。根據本發(fā)明,能夠使電動輪轂單元自身具備可防止減速齒輪部的破損的機構。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電動輪轂單元的一實施形態(tài)的剖面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電動輪轂單元的分解剖面圖。 圖3是表示行星齒輪機構及隔板的俯視圖。 圖4是馬達部的放大剖面圖。
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電動輪轂單元的其他實施形態(tài)的剖面圖。 圖6是表示電動助力自行車的一例的側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A:電動輪轂單元
2車軸
3馬達部 4:輪轂
6 減速齒輪部(行星齒輪機構) 7:電路基板 10 馬達殼體[0039]11:鐵芯(芯)12 線圈13:定子14 轉子41 第一轉子部42 第二轉子部43 第一摩擦板44 螺旋壓縮彈簧(施力機構)46 磁軛部46a 端壁47 套筒48 第一套筒部48a:法蘭部49 第二套筒部51 可動筒體51a 法蘭部52 第二摩擦板L 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本發(fā)明的電動輪轂單元的較佳實施形態(tài)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圖2、及圖6所示,電動輪轂單元1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等的車輪W中。該電動輪轂單元1包括如下各部作為主要的構成零件為車輪W的旋轉中心即固定于框架F的車軸2、車軸2所貫通的馬達部3、以車軸2為中心進行旋轉的輪轂4、使馬達部3的輸出減速后傳達至輪轂4的減速齒輪部6、對馬達部3進行控制的電路基板7、以及相對于車軸2旋轉自如地支持輪轂4的左右一對軸承部30、31。而且,于輪轂4內,收容有馬達部3、減速齒輪部6、及電路基板7。馬達部3具有車軸2的軸線L方向上的一端開放而另一端固定有車軸2的馬達殼體10,且在馬達殼體10的周圍,輪轂4旋轉,因此使馬達殼體10的外周壁IOb離開輪轂4。 于該馬達殼體10內,包括在包含鐵芯的芯11上卷繞線圈12而成的定子13,及相對于定子 13旋轉的轉子14。定子13通過利用具有電氣絕緣性及彈力性的樹脂形成的第一樹脂模具部Ml而密封,樹脂鑄模而成的定子13的外周面密接于馬達殼體10的圓筒狀的外周壁IOb 及圓板狀的端壁IOc的內壁面。轉子14包括位于比定子13內側的圓筒狀的磁體16,及介裝于磁體16與車軸2之間且即便馬達部3被電性地鎖住亦可進行輪轂4的旋轉的滑動控制機構17。于馬達殼體10的軸線L方向上的一端部,形成有以軸線L為中心的環(huán)狀的開口部 IOa0該開口部IOa跨及馬達殼體10的平坦端面的大致全體而形成,且于開口部IOa內配置有作為減速齒輪部的行星齒輪機構6。[0061]行星齒輪機構6包括太陽齒輪21,其作為轉子14的一部分而構成并且于開口部 IOa的位置在車軸2的周圍旋轉;內齒輪22,其于開口部IOa的位置形成于馬達殼體10的外周壁IOb的端部;以及四個行星齒輪23,其等軸支撐于作為載體而發(fā)揮作用的輪轂4,并且配置于太陽齒輪21與內齒輪22之間,且與太陽齒輪21及內齒輪22嚙合(參照圖3)。 而且,各行星齒輪23經由軸承27而旋轉自如地安裝于自輪轂4的軸線L方向上的一端部朝向輪轂4的內方,向軸線L方向突出的軸部26。于此種行星齒輪機構6中,太陽齒輪21與轉子14 一并旋轉,于太陽齒輪21的周圍行星齒輪23公轉,以此輪轂4發(fā)生旋轉,轉子14的旋轉減速后傳達至輪轂4。而且,因行星齒輪機構6為偏平,故而能夠以堵住開口部IOa的方式配置,有助于輪轂4的薄型化。鼓狀的輪轂4包含成杯形狀的輪轂本體部4A、及將輪轂本體部4A的開口端如封閉的偏平的蓋部4B。于使形成于輪轂本體部4A的法蘭部如與形成于蓋部4B的法蘭部4b 對接的狀態(tài)下,通過螺桿28將輪轂本體部4A與蓋部4B —體化。而且,于輪轂本體部4A與蓋部4B的重合部分介裝有環(huán)狀的密封橡膠四。進而,于軸線L方向上,在形成于輪轂本體部4A的端部的車軸突出孔如,安裝有用以支持輪轂4的相對于車軸2的旋轉的由滾動軸承構成的第一軸承部30,在形成于蓋部4B 的端部的車軸突出孔4d,安裝有用以支持輪轂4的相對于車軸2的旋轉的由滾動軸承構成的第二軸承部31。而且,于車軸2的一端部,擰裝有保持第一軸承部30的第一螺帽部32, 第一軸承部30的外輪30a抵接于輪轂4的輪轂本體部4A,第一軸承部30的內輪30b抵接于第一螺帽部32,以此防止第一軸承部30的脫落。同樣地,于車軸2的另一端部,擰裝有保持第二軸承部31的第二螺帽部33,第二軸承部31的外輪31a抵接于輪轂4的蓋部4B,第二軸承部31的內輪31b抵接于第二螺帽部33,以此防止第二軸承部31的脫落。于由蓋部4B、馬達殼體10的端壁IOc及第二軸承部31所劃定的空間內配置有圓板狀的電路基板7,裝有電子零件的電路基板7通過利用具有電氣絕緣性及彈力性的樹脂形成的第二樹脂模具部M2而密封。該第二樹脂模具部M2與可旋轉的輪轂4的蓋部4B隔開,第二樹脂模具部M2的端面Mh密接于馬達殼體10的端壁IOc的外壁面。進而,于該電路基板7的中央開口 7a及第二樹脂模具部M2的中央開口 M2c內,插入有自馬達殼體10的端壁IOc沿著車軸2而突出的突起部10d,電路基板7接近于馬達殼體10的端壁IOc且平行地配置。而且,線連接于電路基板7的配線34貫通第二軸承部31的內輪31b并排出至外部,形成于第二軸承部31的內輪31b的配線抽出孔35中填充有由與第一及第二樹脂模具部M1、M2為相同材質構成的防水性的密封材料39。第二軸承部31的外輪31a固定于輪轂4,內輪31b固定于車軸2,且旋轉自如地支持輪轂4,該內輪31b的徑方向剖面積形成為比馬達殼體10的突起部IOd的徑方向剖面積大,且通過螺帽部33自軸線L方向朝突起部IOd的端面IOe壓接。又,第二樹脂模具部M2 的周緣部M2b于軸線L方向上環(huán)狀地凸出,以此實現(xiàn)第二樹脂模具部M2的放大化,且實現(xiàn)電子零件的散熱化的提升。于該電動輪轂單元1中,第一樹脂模具部Ml及芯11壓接于馬達殼體10的外周壁 IOb,由第一樹脂模具部Ml與第二樹脂模具部M2夾入馬達殼體10的端壁10c,形成第二樹脂模具部M2的中央開口 M2c的壁面M2d壓接于突起部IOd的周面,因此定子13中所產生的熱經由第一樹脂模具部Ml而傳達至馬達殼體10,電路基板7上的電子零件所產生的熱經由第二樹脂模具部M2而傳達至馬達殼體10。而且,集中于馬達殼體10的熱傳達至第二軸承部31后會向外部散放。此種構成的電動輪轂單元1容易使第二軸承部31大型化,并且, 使第二軸承部31越大型化,則越可提高散熱效果。第二軸承部31為了提高旋轉保持精度和耐久力,于設計方面迫切需要使的大型化,但若采用如本實施形態(tài)般的構成,則可通過第二軸承部31的大型化而同時實現(xiàn)散熱效果的提高與輪轂4的旋轉穩(wěn)定性。進而,一般而言若提高電子零件的耐熱性則會導致電子零件自身大型化,但于本實施形態(tài)中,因提高電路基板7上的電子零件的散熱性,故而即便未使用耐熱性較高的電子零件亦可,從而可實現(xiàn)電子零件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其結果,可實現(xiàn)電子零件的占有空間的縮小化,且可實現(xiàn)馬達部3的占有空間的放大化即以動力增加為目的的馬達部3的大型化。又,普通的電動輪轂單元中的輪轂,大多情形時是以包入馬達部及減速齒輪部的方式形成,并且進行旋轉,因此雖于以往的配線的抽出方式中,不得不設計為使車軸貫通, 但于本實施形態(tài)的情形時,能夠利用大型化的第二軸承部31的內輪31b容易將線連接于電路基板7的配線34排出至外部,從而第二軸承部31越大型化,則配線34的抽出越容易。再者,該配線34通過形成于突起部IOd的狹縫IOf而自配線抽出孔35導出至外部。進而,于該電動輪轂單元1中,以使行星齒輪機構(減速齒輪部)6與馬達部3內的轉子14及定子13隔開的方式,相對于軸線L垂直配置的圓板狀的隔板36作為另一零件而配置于馬達殼體10內,該隔板36抵接于支持行星齒輪23的軸部沈的自由端,且通過擰裝于軸部沈的內螺紋部^a的螺桿37來固定。隔板36的外周端接近于馬達殼體10的外周壁10b,車軸2貫通于隔板36的中央開口部36a,且使太陽齒輪21自中央開口部36a突出。又,螺桿37為了防松而隔著墊圈38插入至隔板36。 通過該隔板36,將減速齒輪部6與馬達部3內的轉子14及定子13分離,且通過馬達殼體10將減速齒輪部6與電路基板7分離。又,因于馬達殼體10的開口部IOa內配置有減速齒輪部6,故而能夠關于輪轂4,縮短軸線L方向即車寬度方向的長度,可使輪轂4薄型化。為了達成該薄型化,將減速齒輪部6配置于馬達殼體10內,結果,減速齒輪部6與馬達部3內的轉子14及定子13接近,轉子14及定子13容易受到齒輪21、22、23的研磨粉的影響,但即便減速齒輪部6中所產生的齒輪21、22、23的研磨粉與涂布于減速齒輪部6的潤滑劑一并飛散,通過隔板36,研磨粉亦難以附著于轉子14及定子13,可避免因研磨粉的卡入所引起的馬達部3的旋轉不良。進而,因電路基板7遠離配置于馬達殼體10內的減速齒輪部6,且配置于馬達殼體10的外,故而齒輪21、22、23的研磨粉極難附著。而且,因電路基板7通過馬達殼體10而與線圈12隔開,故而由線圈12所產生的熱通過馬達殼體10而難以傳達至電路基板7,可防止電路基板7上的電子零件的壽命減少或電子零件的誤作動。而且,通過有效地利用支持行星齒輪23的旋轉的軸部26,能夠利用螺桿37使隔板36簡單地固定。而且,若將隔板36固定于輪轂4,則當將馬達部3安裝于輪轂4內時,行星齒輪23不會落下,因此將馬達部3組裝至輪轂4的輪轂本體4A內時的作業(yè)性會變得良好。又,于電動輪轂單元1的內部的分解掃除時,通過螺桿37的采用能夠容易地將隔板36 卸下。再者,隔板36亦可通過熔接或斂縫等固定于軸部沈的自由端。其次,對作為離合器而發(fā)揮作用的滑動控制機構17進行詳細說明。[0075]如圖4所示,轉子14包括具有筒狀的磁體16的第一轉子部41,相對于車軸2而旋轉自如的第二轉子部42,配置于第一轉子部41與第二轉子部42之間且將第一轉子部41 與第二轉子部42連結的第一摩擦板43,及將第一轉子部41朝第一摩擦板43按壓的螺旋壓縮彈簧(施力機構)44。此處所利用的第一摩擦板43形成為環(huán)狀,并且兩面具有摩擦面。第一轉子部41具有固定于磁體16的內壁面且沿軸線L方向延伸的筒狀的磁軛部 46。于該磁軛部46的端部設置有朝內側彎折且沿徑方向延伸的環(huán)狀的端壁46a。又,第二轉子部42具有相對于車軸2而旋轉自如地沿軸線方向延長的套筒47。該套筒47通過軸承 45相對于車軸2而旋轉自如地被保持,并且套筒47由第一套筒部48與第二套筒部49的兩個構件構成,且通過螺桿50連結。于第一套筒部48的端部設置有沿徑方向延伸的法蘭部48a,且于第二套筒部49的端部形成有太陽齒輪21。而且,使第一套筒部48的法蘭部48a與形成于第二套筒部49的端部的法蘭部49a對接,通過螺桿50將第一套筒部48與第二套筒49連結。如此通過使套筒47由兩個構件構成,而能夠使套筒47形成為復雜的形狀。于設置在套筒47的法蘭部48a與磁軛部46的端壁46a之間夾入第一摩擦板43。 而且,于磁軛部46與第一套筒部48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朝車軸2的軸線L方向卷繞的螺旋壓縮彈簧44,經由相對于第一套筒部48而沿軸線L方向移動自如的可動筒體51及第二摩擦板52,于軸線L方向上將磁軛部46朝第一摩擦板43按壓??蓜油搀w51于由磁軛部46與第一套筒部48所形成的空間內,在螺旋壓縮彈簧44 的內側沿軸線L方向延伸,并且經由花鍵卡合部M而連結于第一套筒部48。再者,可動筒體51與第一套筒部48亦可通過沿軸線L方向延伸的銷來連結。又,于可動筒體51的端部形成有法蘭部51a,且由可動筒體51的法蘭部51a與磁軛部46的端壁46a夾入第二摩擦板 52。而且,可動筒體51的法蘭部51a通過螺旋壓縮彈簧44而朝向磁軛部46的端壁46a被按壓。此處所利用的環(huán)狀的第二摩擦板52隔著磁軛部46的端壁46a而與第一摩擦板43 相對向地配置,并且利用與第一摩擦板43為相同者。又,螺旋壓縮彈簧44的一端抵接于可動筒體51的法蘭部51a,螺旋壓縮彈簧44的另一端通過隔著墊圈56而保持于第一套筒部48的環(huán)體57來支持。此種螺旋壓縮彈簧44 通過施壓力而使第一及第二摩擦板43、52產生適當?shù)哪Σ亮Α?于該電動輪轂單元1中,在馬達部3進行通常旋轉的情形時,配置于第一轉子部41 與第二轉子部42之間的第一摩擦板43,通過利用施壓力而發(fā)揮的摩擦力來使第一轉子部 41與第二轉子部42連結,第一轉子部41與第二轉子部42 —體地旋轉。又,既便于第一轉子部41與定子13之間夾入灰塵等異物而使第一轉子部41鎖住的情形時輪轂4繼續(xù)旋轉, 因可抵抗第一摩擦板43的摩擦力而使第二轉子部42旋轉,故而將第二轉子部42與輪轂4 連結的行星齒輪機構6可進行旋轉,且可避免行星齒輪機構6發(fā)生破損的事態(tài)。又,即便于車輪被鎖住的情形時第一轉子部41繼續(xù)旋轉,因可抵抗第一摩擦板43的摩擦力而使第一轉子部41旋轉,故而亦可避免對馬達部3施加較大的負載的事態(tài)。又,于電動輪轂單元1中,實現(xiàn)了將可放大磁體的磁力的磁軛部46有效用作第一轉子部41的構成的一部分。又,因于電動輪轂單元1中,于套筒47的法蘭部48a與磁軛部46的端壁46a之間配置有第一摩擦板43,于磁軛部46的端壁46a與可動筒體51的法蘭部51a之間配置有第二摩擦板52,由兩片摩擦板43、52夾入磁軛部46的端壁46a,故而當發(fā)揮固定的摩擦力時, 與利用一片摩擦板的情形相比,能夠減小各個摩擦板43、52的摩擦力,因此能夠減小表現(xiàn)出摩擦力的螺旋壓縮彈簧的彈簧力,且可減小螺旋壓縮彈簧44的線徑。以此,能夠減小于可動筒體51與磁軛部46之間配置有螺旋壓縮彈簧44的占有空間。關于其他實施形態(tài),如圖5所示,于電動輪轂單元IA中,于電路基板7的背面(裝有電子零件的面的相反側的面),壓接有由鋁等非導電性金屬構成的環(huán)狀的散熱板25,且該散熱板25壓接于馬達殼體10的端壁IOc的外壁面。通過該散熱板25的采用,使電路基板7上的電子零件所產生的熱容易傳達至馬達殼體10的端壁10c。本發(fā)明可以說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例如,亦可利用盤型彈簧等作為施力機構。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輪轂單元,其于以車軸的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的輪轂內,內置有具有轉子及定子的馬達部、及將上述轉子與上述輪轂連結且將上述轉子的旋轉減速后傳達至上述輪轂的減速齒輪部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子包括第一轉子部,其與上述定子相對向; 第二轉子部,其相對于上述車軸而旋轉自如;第一摩擦板,其配置于上述第一轉子部與上述第二轉子部之間,且將上述第一轉子部與上述第二轉子部連結;以及施力機構,其將上述第一轉子部朝上述第一摩擦板按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輪轂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轉子部具有筒狀的磁體、固定于上述磁體的內壁面且沿軸線方向延伸的筒狀的磁軛部,上述第二轉子部具有相對于上述車軸旋轉自如地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套筒, 上述第一摩擦板被夾入至設置于上述套筒的法蘭部與上述磁軛部的端部之間, 上述施力機構為于上述磁軛部與上述套筒之間向上述車軸的軸線方向卷繞的螺旋壓縮彈簧,并且于軸線方向上將上述磁軛部朝上述第一摩擦板按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輪轂單元,其特征在于于上述套筒與上述磁軛部之間設置有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可動筒體,該可動筒體相對于上述套筒沿軸線方向移動自如,于上述可動筒體的端部與上述磁軛部的上述端部之間,與上述第一摩擦板相對向地配置第二摩擦板,通過上述螺旋壓縮彈簧于軸線方向上將上述可動筒體朝上述第二摩擦板按壓。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動輪轂單元,其特征在于于包圍上述轉子及上述定子的馬達殼體的端部配置有作為上述減速齒輪部的行星齒輪機構,該行星齒輪機構包含太陽齒輪,其形成于上述套筒的端部且于上述車軸的周圍旋轉; 內齒輪,其形成于上述馬達殼體的上述端部的內壁面;以及行星齒輪,其軸支撐于作為載體而發(fā)揮作用的上述輪轂,并且配置于上述太陽齒輪與上述內齒輪之間,且與上述太陽齒輪及上述內齒輪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輪轂單元。于電動輪轂單元(1)中,于馬達部(3)通常旋轉的情形時,配置于第一轉子部(41)與第二轉子部(42)之間的第一摩擦板(43),通過利用施壓力而發(fā)揮的摩擦力來使第一轉子部(41)與第二轉子部(42)連結,第一轉子部(41)與第二轉子部(42)一體地旋轉。又,即便于第一轉子部(41)與定子(13)之間夾入灰塵等異物而使第一轉子部(41)鎖住的情形時輪轂4繼續(xù)旋轉,因可抵抗第一摩擦板(43)的摩擦力而使第二轉子部(42)旋轉,故而將第二轉子部(42)與輪轂(4)連結的行星齒輪機構(6)可進行旋轉,且可避免行星齒輪機構(6)發(fā)生破損的事態(tài)。
文檔編號B60K17/14GK202144294SQ201120037428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29日
發(fā)明者中村慧, 大久保里美, 巖瀨將人, 新條達俊, 深作良范, 野口廣康 申請人:日本電產科寶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