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自卸車后橋殼產品,尤其涉及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屬于礦用自卸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內部筋板均采用軸向布置和周向布置相結合的方式,并且以周向的筋板為主,軸向的筋板為輔的方式。這種筋板布置方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軸向布置的筋板和周向布置的筋板存在交錯,筋板被分成幾段,焊接不方便; 第二,焊縫交錯,容易引起變形、應力幾種等問題;第三,由于橋殼外部的焊縫也主要沿圓周方向部分,導致圓周方向的焊縫過多。
發(fā)明內容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具有筋板焊接方便,焊縫少、焊縫不會交錯,增強筋板的強度,后橋殼不易在圓周方向變形的效果。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包括一個后橋殼、短筋板和長筋板,后橋殼前端對稱開有兩個冷卻氣流入口,后橋殼后端開有一個冷卻氣流出口,短筋板和長筋板焊接于后橋殼內壁上,短筋板和長筋板的長度方向與后橋殼軸向平行,短筋板布置在后橋殼內壁的冷卻氣流出口兩側, 長筋板布置在后橋殼內壁的其余位置。長筋板和短筋板均勻布置后橋殼內壁上,筋板間隔18度。短筋板焊接的端面一側有倒角。長筋板焊接的端面兩側均有倒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筋板焊接方便,焊縫少、焊縫不會交錯,增強筋板的強度,后橋殼不易在圓周方向變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短筋板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長筋板示意圖。圖中1、短筋板,2、長筋板,3、后橋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后橋殼3、短筋板1和長筋板2,后橋殼3前端對稱開有兩個冷卻氣流入口,后橋殼3后端開有一個冷卻氣流出口,短筋板1和長筋板2焊接于后橋殼3內壁上,其特征在于短筋板1和長筋板2的長度方向與后橋殼3軸向平行,短筋板1布置在后橋殼3內壁的冷卻氣流出口兩側,長筋板2布置在后橋殼3內壁的其余位置;長筋板2和短筋板1均勻布置后橋殼3內壁上,筋板間隔18度;短筋板1焊接的端面一側有倒角;長筋板2焊接的端面兩側均有倒角。本實用新型所有筋板均沿軸向焊接于后橋殼3內壁上,焊縫方向一致,不存在多段筋板和焊縫交錯的問題,同時有效利用了后橋殼3外部焊縫的優(yōu)點,因為外部焊縫主要沿圓周方向分布,這些焊接的結構都能起到類似周向筋板的加強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包括一個后橋殼(3)、短筋板(1) 和長筋板(2),后橋殼(3)前端對稱開有兩個冷卻氣流入口,后橋殼(3)后端開有一個冷卻氣流出口,短筋板(1)和長筋板(2)焊接于后橋殼(3)內壁上,其特征在于短筋板(1)和長筋板(2)的長度方向與后橋殼(3)軸向平行,短筋板(1)布置在后橋殼(3)內壁的冷卻氣流出口兩側,長筋板(2 )布置在后橋殼(3 )內壁的其余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筋板(2)和短筋板(1)均勻布置后橋殼(3)內壁上,筋板間隔18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筋板(1)焊接的端面一側有倒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筋板(2)焊接的端面兩側均有倒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軸向加強筋板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后橋殼,屬于礦用自卸車技術領域,包括一個后橋殼、短筋板和長筋板,后橋殼前端對稱開有兩個冷卻氣流入口,后橋殼后端開有一個冷卻氣流出口,短筋板和長筋板焊接于后橋殼內壁上,短筋板和長筋板的長度方向與后橋殼軸向平行,短筋板布置在后橋殼內壁的冷卻氣流出口兩側,長筋板布置在后橋殼內壁的其余位置。有益效果是筋板焊接方便,焊縫少、焊縫不會交錯,增強筋板的強度,后橋殼不易在圓周方向變形。
文檔編號B60B35/16GK202147550SQ20112027411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宋天佳, 張杰山, 梁媛媛, 范旭輝, 蔡忠義, 謝和平, 蹤雪梅, 魏廣娟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