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氣囊,尤其適用于汽車發(fā)生正面碰撞時后排乘員的安全防護,屬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對后排乘員的傷害十分嚴重,是交通事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受被動安全技術發(fā)展以及現(xiàn)行法規(guī)的引導,汽車制造企業(yè)在車輛設計的過程中主要側重對前排乘員的保護。然而依照實際調查,現(xiàn)在家庭用車后排座椅的乘坐率很高,因此對汽車后排乘員的安全防護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通過大量的假人模擬汽車碰撞測試實驗發(fā)現(xiàn),后排假人的傷害主要是由于正面碰撞過程中假人下潛,其頭部、頸部和胸部做劇烈的彎曲運動所導致。為了能規(guī)范汽車制造企業(yè)的生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推出了 C-NCAP新車碰撞測試評價規(guī)程,其中加入了對后排女性假人定量評價方式,明確了假人在發(fā)生正面碰撞時頭頸部和胸部所受傷害指標在評價系統(tǒng)中所占分值,所以對于國內各大汽車廠來說,要想在新版C-NCAP評價規(guī)程中取得高星級等級,就必須采取防止后排假人下潛措施,并且保護頭部、頸部和胸部免受沖擊。中國專利公報公開了專利號為CN00806192.0、“帶有至少一個后排氣囊的汽車安全裝置”的發(fā)明專利,該裝置在碰撞過程中能保護后排乘員的頭部和胸部免受傷害,但其卻不具備阻止后排乘員下潛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之弊端,提供一種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當車體發(fā)生正面碰撞時,能迅速膨脹展開,阻止后排乘員下潛,使后排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免受傷害。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其特別之處是所述氣囊膨脹展開時的整體形狀呈顛倒的“6”字形,氣囊上部較厚且外凸,與后排乘員的頭、頸、胸部相對應,氣囊下部較薄且內凹,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小腿部位相對應,氣囊上下兩部分過度區(qū)域形成圓角,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大腿部位相對應。上述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所述氣囊在初始狀態(tài)時呈空癟折疊狀,置于前排座椅靠背骨架空腔中。上述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構成中還設有感應模塊和氣體發(fā)生器,所述感應模塊與氣體發(fā)生器相連,所述氣體發(fā)生器位于氣囊后部。上述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構成中還設有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位于前排座椅靠背骨架中上部,各組成元件均與安裝支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對現(xiàn)有汽車后排乘員安全氣囊結構進行了改進,在碰撞發(fā)生時通過感應模塊控制氣體發(fā)生器,使氣囊迅速膨脹展開,以其特有的外形結構阻止后排乘員下潛,保護后排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免受傷害,降低交通事故的致死致殘率。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批量生產。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模擬碰撞測試時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2是膨脹展開后氣囊結構示意圖;圖3是前排座椅靠背及氣囊安裝支架結構圖;圖4是氣囊模型立體圖;圖5是另一替代結構的氣囊結構圖。圖中各標號為1、前排座椅,2、氣囊,2-1、氣囊上部,2-2、氣囊下部,2-3、過度區(qū)域,3、假人,4、后排座椅,5、感應模塊,6、安裝支架,7、氣體發(fā)生器,8、拉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
圖1、圖2,本實用新型當氣囊2膨脹展開時,整體形狀呈顛倒的“6”字形,氣囊上部2-1較厚且外凸,與后排乘員的頭、頸、胸部相對應,氣囊下部2-2較薄且內凹,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小腿部位相對應,氣囊上下兩部分過度區(qū)域2-3形成圓角,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大腿部位相對應。參看
圖1、圖2、圖3、圖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車輛發(fā)生正面碰撞時,坐在后排座椅4上的乘員在正常配帶安全帶的情況下,由于慣性的作用向前運動,運動過程中受到腰帶的束縛,乘員髖部朝前下方運動,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在慣性的作用下繞著腰腹部朝著乘員的大腿劇烈旋轉,乘員大腿也會繞著乘員的腰腹部上翹(上述即下潛動作), 導致乘員的頭部撞擊大腿,整個過程中會對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造成巨大的傷害。本實用新型利用在前排座椅1靠背上安裝安全氣囊,通過氣囊的特殊形狀,防止后排乘員下潛, 保護后排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免受傷害。在發(fā)生碰撞時,通過感應模塊控制氣囊起爆, 膨脹展開后的氣囊下部2-2支撐乘員的膝蓋和小腿,避免乘員下肢向前運動,過渡區(qū)域2-3 支撐乘員的膝蓋和大腿,避免乘員的大腿上翹,兩者結合阻止了乘員的下潛動作。氣袋上部 2-1支撐乘員的頭部、胸部,避免其繞著腰腹部劇烈的旋轉運動,保護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免受傷害。參看圖5,安全氣囊還可以設計成普通的3D形狀,但需要在其中加入拉帶8來控制氣囊展開后的形狀,保證氣囊展開后形狀與以上所描述的氣囊形狀相近、功能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其特征是,所述氣囊(2)膨脹展開時的整體形狀呈顛倒的“6”字形,氣囊上部(2-1)較厚且外凸,與后排乘員的頭、頸、胸部相對應,氣囊下部(2-2)較薄且內凹,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小腿部位相對應,氣囊上下兩部分過度區(qū)域 (2-3)形成圓角,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大腿部位相對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其特征是,所述氣囊(2)在初始狀態(tài)時呈空癟折疊狀,置于前排座椅(1)靠背骨架空腔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其特征是,構成中還設有感應模塊(5)和氣體發(fā)生器(7),所述感應模塊(5)與氣體發(fā)生器(7)相連,所述氣體發(fā)生器 (7)位于氣囊(2)后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其特征是,構成中還設有安裝支架(6),所述安裝支架(6)位于前排座椅(1)靠背骨架中上部,各組成元件均與安裝支架(6)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保護后排乘員的汽車安全氣囊,所述氣囊膨脹展開時的整體形狀呈顛倒的“6”字形,氣囊上部較厚且外凸,與后排乘員的頭、頸、胸部相對應,氣囊下部較薄且內凹,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小腿部位相對應,氣囊上下兩部分過度區(qū)域形成圓角,與后排乘員的膝蓋及大腿部位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對現(xiàn)有汽車后排乘員安全氣囊結構進行了改進,在碰撞發(fā)生時通過感應模塊控制氣體發(fā)生器,使氣囊迅速膨脹展開,阻止后排乘員下潛,保護后排乘員的頭部、頸部和胸部免受傷害,降低交通事故的致死致殘率。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批量生產。
文檔編號B60R21/231GK202283906SQ20112032416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劉珍海, 岳國輝, 陳現(xiàn)嶺 申請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