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充氣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涉及ー種汽車座椅,特別涉及ー種汽車充氣座椅。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已成為常用的代步工具,人們追求汽車安全性的同時,也追求汽車的舒適性。現(xiàn)有的汽車座椅盡可能按照人體工學設計,都采用較為柔軟舒適的材料制成,盡量提高乘坐者的舒適性,然而汽車座椅車型后,除了能調節(jié)座椅高度以及調節(jié)座椅前外,無法對與乘坐者直接接觸的靠背和椅座的部位進行調節(jié),加上每個乘坐者都存在個體差異,汽車座椅很難做到使每個乘坐者都感到舒適。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人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汽車座椅,有些還申請了專利,例如中國專利文獻資料公開了ー種汽車座椅[申請?zhí)?01020621486. 8 ;授權公告號CN201849352U],其包括座椅本體,在其靠背的兩側均設置有定位導軌,每個定位導軌上均設置有可沿其上滑動和定位的支架,支架上固定設置有頭部保護充氣氣囊。上述汽車座椅通過調節(jié)支架的位置,能使充氣氣囊位于乘坐者頭部位置,能有效保護乘坐者的頭部,防止身體歪斜而發(fā)生的磕碰事故,但是其在舒適性上仍有不足,乘坐者長時間乘坐后其頸部、背部和腰部容易產生疲勞,且此汽車座椅也不能對靠背處進行調節(jié),無法滿足不同年齡段的乘坐者對舒適性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ー種使用方便、舒適性好的汽車充氣座椅。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ー種汽車充氣座椅,包括座椅本體,所述的座椅本體中設有充氣后能部分露出座椅本體供乘坐者依靠的充氣層,所述的座椅本體上還開設有與充氣層相連通的充氣孔,所述的充氣孔中具有堵塞。本汽車充氣座椅在使用中,通過手動氣筒或電動氣筒連接充氣孔對充氣層進行充氣,乘坐者根據(jù)自身需要決定充氣層的飽滿度,這樣本汽車充氣座椅能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乘坐者。充氣層充氣后能支撐乘坐者,充氣層具有減震作用,提高了乘坐的舒適度,減少了乘坐者的疲勞。在上述的汽車充氣座椅中,所述的充氣層充氣后形成用以支撐乘坐者頸部的頸部氣柱、用以支撐乘坐者背部的背部氣柱和用以支撐乘坐者腰部的腰部氣柱。這樣設置使得充氣層能對乘坐者的頸部、背部和腰部進行支撐,調節(jié)了乘坐者的坐姿,而且頸部氣柱、背部氣柱和腰部氣柱還起到了減震作用,提高了舒適性,減少了乘坐者的疲勞。在上述的汽車充氣座椅中,所述的頸部氣柱呈平板狀,且頸部氣柱具有供乘坐者頸部嵌入的槽ロー和位于槽ロー兩側的支撐部一。這樣設置使得乘坐者的頸部得到舒適的支撐,減少了乘坐者頸部的疲勞。[0010]在上述的汽車充氣座椅中,所述的腰部氣柱呈平板狀,且腰部氣柱具有供乘坐者腰部嵌入的槽ロニ和位于槽ロニ兩側的支撐部ニ。這樣設置使得乘坐者的腰部得到舒適的支撐,減少了乘坐者腰部的疲勞。在上述的汽車充氣座椅中,所述的背部氣柱呈柱狀且軸向凸出于座椅本體。這樣背部氣柱在減震的同時,還能對乘坐者的背部進行一定的按摩作用,提高了舒適性。在上述的汽車充氣座椅中,所述的背部氣柱數(shù)量為4至12個,所述的背部氣柱排列成若干行均布在座椅本體上 。這樣背部氣柱能有效支撐乘坐者的背部,給予乘坐者背部舒適的支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汽車充氣座椅中的充氣層能根據(jù)乘坐者的需求調整飽滿度,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乘坐者,且充氣層具有減震作用,能提高乘坐的舒適度,減少了乘坐者的疲勞。
圖I是本汽車充氣座椅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座椅本體;2、充氣層;2a、頸部氣柱;2al、槽ロー ;2a2、支撐部ー ;2b、背部氣柱;2c、腰部氣柱;2cl、槽ロニ ;2c2、支撐部ニ ;3、充氣孔;4、堵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ー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汽車充氣座椅包括座椅本體I,座椅本體I中設有充氣后能部分露出座椅本體I供乘坐者依靠的充氣層2,座椅本體I上還開設有與充氣層2相連通的充氣孔3,充氣孔3中具有堵塞4。具體來說,充氣層2充氣后形成用以支撐乘坐者頸部的頸部氣柱2a、用以支撐乘坐者背部的背部氣柱2b和用以支撐乘坐者腰部的腰部氣柱2c。頸部氣柱2a呈平板狀,且頸部氣柱2a具有供乘坐者頸部嵌入的槽ロー 2al和位于槽ロー 2al兩側的支撐部ー 2a2。腰部氣柱2c呈平板狀,且腰部氣柱2c具有供乘坐者腰部嵌入的槽ロニ 2cl和位于槽ロニ2cI兩側的支撐部ニ 2c2。背部氣柱2b呈柱狀且軸向凸出于座椅本體I,背部氣柱2b數(shù)量為4至12個,背部氣柱2b排列成若干行均布在座椅本體I上,本實施例中背部氣柱2b數(shù)量為六個,排列成三行均布在座椅本體I上。本汽車充氣座椅在不需要充氣層2吋,充氣層2中沒有空氣,充氣層2不會凸起于座椅本體I,汽車座椅照常使用;在需要充氣層2時,先將充氣孔3中的堵塞4取下,通過手動氣筒或電動氣筒連接充氣孔3對充氣層2進行充氣,充氣后將堵塞4重新塞入充氣孔3中以避免充氣層2漏氣。乘坐者根據(jù)自身需要決定充氣層2的飽滿度,這樣本汽車充氣座椅能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乘坐者。充氣層2充氣后通過頸部氣柱2a、背部氣柱2b和腰部氣柱2c對乘坐者的頸部、背部和腰部進行支撐,調節(jié)了乘坐者的坐姿,而且頸部氣柱2a、背部氣柱2b和腰部氣柱2c還起到了減震作用,提高了舒適性,減少了乘坐者的疲勞。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0021]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座椅本體I、充氣層2、頸部氣柱2a、槽ロー 2al、支撐部ー2a2、背部氣柱2b、腰部氣柱2c、槽ロニ 2cl、支撐部ニ 2c2、充氣孔3、堵塞4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ー種汽車充氣座椅,包括座椅本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體(I)中設有充氣后能部分露出座椅本體(I)供乘坐者依靠的充氣層(2),所述的座椅本體(I)上還開設有與充氣層(2)相連通的充氣孔(3),所述的充氣孔(3)中具有堵塞(4)。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充氣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氣層(2)充氣后形成用以支撐乘坐者頸部的頸部氣柱(2a)、用以支撐乘坐者背部的背部氣柱(2b)和用以支撐乘坐者腰部的腰部氣柱(2c)。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充氣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頸部氣柱(2a)呈平板狀,且頸部氣柱(2a)具有供乘坐者頸部嵌入的槽ロー(2al)和位于槽ロー(2al)兩側的支撐部一 (2a2)。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充氣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氣柱(2c)呈平板狀,且腰部氣柱(2c)具有供乘坐者腰部嵌入的槽ロニ(2cl)和位于槽ロニ(2cl)兩側的支撐部ニ (2c2)。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充氣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氣柱(2b)呈柱狀且軸向凸出于座椅本體(I)。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充氣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氣柱(2b)數(shù)量為4至12個,所述的背部氣柱(2b)排列成若干行均布在座椅本體(I)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充氣座椅,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xiàn)有汽車座椅舒適性不好等問題。本汽車充氣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座椅本體中設有充氣后能部分露出座椅本體供乘坐者依靠的充氣層,座椅本體上還開設有與充氣層相連通的充氣孔,充氣孔中具有堵塞。本汽車充氣座椅具有舒適性好、能減少乘坐者疲勞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0N2/64GK202389244SQ20112054064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丁勇, 趙福全, 趙行陽, 鄒凌華, 郭超, 馬芳武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