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挖掘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液壓挖掘機,特別是涉及設于液壓挖掘機的線束的配線構造。
背景技術:
液壓挖掘機具備下部行駛體和旋轉自如地搭載于下部行駛體的上部旋轉體。在上部旋轉體上設有發(fā)動機及液壓馬達,并且搭載有內部配置駕駛座及操作桿等的駕駛室。另夕卜,在上部旋轉體上設有由大臂、小臂、鏟斗等構成的工作裝置。另外,在上部旋轉體上配置有傳感器、燈等的各種電氣組件。這些電氣組件通過線束與駕駛室內的操作面板等連接,目前提出有用于將線束配線的各種構造。
例如,在專利文獻I所示的配線構造中,在燃料箱的前面部形成有槽部,在該槽部配線有從蓄電池和電氣組件延伸的線纜及線束。另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有在將連接操作桿裝置和控制閥的信號線群導入駕駛座支承臺的內部后,穿過形成于駕駛座地板的縱向開ロ引出到控制閥側的構造?,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特開2007 — 77700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2005 — 13349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液壓挖掘機的駕駛室經由駕駛室安裝架旋轉自如地支承于旋轉架上。當該駕駛室安裝架被磨損時需要進行更換。在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作業(yè)中,將駕駛室提升到規(guī)定的高度,在該狀態(tài)下更換駕駛室安裝架。在進行這種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吋,由于提升駕駛室,因此,需要預先拆下連接駕駛室或駕駛室內部的設備及裝置類與旋轉架的軟管及線束等。另外,在更換駕駛室安裝架之后,需要將先拆下的軟管、線束等與各設備等連接。由于這樣的作業(yè)繁雜,所以希望盡量減少軟管及線束等部件的拆卸及安裝作業(yè)。近年來,在液壓挖掘機中也正在進行混合動カ化。在混合動カ液壓挖掘機中,除了發(fā)動機及液壓馬達以外,還設有發(fā)電機馬達、逆變器及電容器等。而且,為了將這些設備電連接而配置有電カ線纜。因此,在進行線束的配線時,需要避免與電カ線纜的干渉,但如果勉強避免與電カ線纜的干渉,則有時在線束上產生折彎(彎曲)。另外,由于在電カ線纜中流有較高電壓,如果使電カ線纜和線束接近,則在通過線束通信的信號中容易產生噪聲。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在液壓挖掘機中更換駕駛室安裝架時能夠使作業(yè)變得容易的線束的配線構造。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第一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具備下部行駛體、上部旋轉體、線束、托架。上部旋轉體包含旋轉架,該旋轉架具有中心架和被設置為從中心架分別向車寬方向的兩外方伸出的左右底架,該上部旋轉體旋轉自如地支承于下部行駛體上,并且具有驅動源、工作裝置、搭載于左右底架中的一個底架的駕駛室及多個電氣組件。線束從駕駛室內部引出,配置于駕駛室和中心架之間,與電氣組件連接。托架固定于駕駛室,用于將線束沿駕駛室側面支承。線束具有從駕駛室的底面向下方引出的第一部分、從第一部分沿駕駛室的底面向前方且向駕駛室的側面的更外方延伸的第二部分、從第二部分沿駕駛室的側面向上方延伸的第三部分、從第三部分沿駕駛室的側面向車輛后方延伸的第四部分,該線束被支承于托架的周圍。在此,從駕駛室引出的線束利用固定于駕駛室的托架沿駕駛室側面被支承。因此,如果在進行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時提升駕駛室,則線束在被托架支承的狀態(tài)下與駕駛室一同被提升。因此,在進行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時,不需要拆下線束的駕駛室側的連接端,使得作業(yè)容易進行。另外,例如在線束沿駕駛室的底面被支承的情況下,在將駕駛室搭載于旋轉架的 組裝作業(yè)中,作業(yè)者需要在用起重機提升駕駛室的狀態(tài)下,即在使駕駛室從旋轉架浮起的狀態(tài)下,從其下方進行線束的安裝作業(yè)。因此,在該第一發(fā)明中,線束被配置于駕駛室和中心架之間。因此,首先經由托架在駕駛室安裝線束的一部分,之后,在將駕駛室搭載于旋轉架上后,能夠將線束安裝于旋轉架等上,從而組裝作業(yè)變得容易。另外,在該第一發(fā)明中,從駕駛室的底面向下方引出的線束被引出到前方后向駕駛室的側面引出,之后沿后駕駛室的側面被引出到后方。該構造中,不需要勉強地配置線束,從而能夠避免線束彎曲。在第一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的基礎上,第二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優(yōu)選為,托架具有安裝于駕駛室的底面的安裝部和支承線束的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的多個支承部。而且,線束的第四部分在比支承于托架的支承部的部分靠近后方側的位置支承于中心架。在第二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的基礎上,第三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優(yōu)選為,還具備配置于左右底架中的一個底架的車輛后部的發(fā)電機馬達、配置于左右底架中的另ー個底架的車輛前部的逆變器、設于發(fā)電機馬達和逆變器之間的電力線纜。另外,中心架在車寬方向的兩端具有向車輛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縱板,左右縱板在車輛前部側具有沿車寬方向貫通的開ロ。電カ線纜穿過左右縱板的開ロ,并穿過線束的第一 第三部分和配置有發(fā)電機馬達的ー側的縱板之間,沿縱板向發(fā)電機馬達側延伸。第三發(fā)明涉及混合動カ液壓挖掘機,發(fā)電機馬達和逆變器配置于車輛的對角線上。因此,連接它們的電カ線纜需要沿車寬方向貫通中心架,有可能與配線于中心架和駕駛室之間的線束發(fā)生干渉。但是,該第三發(fā)明中,線束引出到前方后被引出到駕駛室的側面,因此,難以與穿過中心架的開ロ的電カ線纜發(fā)生干渉。在第二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的基礎上,第四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優(yōu)選為,還具備配置于左右底架中的一個底架的車輛后部的發(fā)電機馬達、配置于左右底架中的另ー個底架的車輛前部的逆變器、設于發(fā)電機馬達和逆變器之間的電力線纜。中心架在車寬方向的兩端具有左右縱板,在左右縱板中至少配置有逆變器的一側的縱板的車輛前部側具有沿車寬方向貫通的開ロ。電カ線纜被配置為穿過配置有逆變器的一側的縱板的開ロ,沿著配置有發(fā)電機馬達的一側的縱板內側向發(fā)電機馬達側延伸。另外,線束沿隔著縱板與電カ線纜相反的一側的縱板側面配置。第四發(fā)明與第三發(fā)明同樣涉及混合動カ液壓挖掘機,發(fā)電機馬達和逆變器配置于車輛的對角線上。因此,將它們連結的電カ線纜需要沿車寬方向貫通中心架,有可能與在中心架和駕駛室之間配置的線束接近。在此,由于電カ線纜中流有較高電壓的電,所以,如果使電カ線纜和線束接近,則容易在通過線束進行通信的信號中產生噪聲。因此,在第四發(fā)明中,在中心架的縱板的內側配置電カ線纜,在隔著縱板的相反側配置線束。因此,難以因線束而在通過線束進行通信的信號中含有噪聲。發(fā)明效果根據如上所述的本發(fā)明,在液壓挖掘機中更換駕駛室安裝架時容易進行作業(yè)。另夕卜,根據本發(fā)明,在混合動カ液壓挖掘機中能夠避免電カ線纜和線束的物理干渉,而且,難以在通過線束進行通信的信號中產生噪聲。
圖I是本發(fā)明ー實施方式的混合動カ液壓挖掘機的立體圖;圖2是圖I所示的液壓挖掘機的旋轉架及搭載于其上的設備的立體圖;圖3是圖2所示的旋轉架及搭載于其上的設備的俯視圖;圖4是表示線束及電カ線纜的配線構造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駕駛室及支承于駕駛室的線束及托架的立體圖;圖6是托架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線束及電カ線纜的配線構造的側視圖;圖8是表示從圖7所示的狀態(tài)提升駕駛室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其它實施施例的相當于圖7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整體構成]圖I表示本發(fā)明ー實施方式的液壓挖掘機I。液壓挖掘機I為混合動カ型液壓挖掘機,具備下部行駛體2、上部旋轉體3、工作裝置4、駕駛室5。在以下說明中,“前” “后” “左” “右”是指以坐在駕駛座上的操作員為基準確定的方向,因此,“左右方向”的含義與“車寬方向”相同。下部行駛體2在左右兩側部具有一對履帶C,通過驅動該履帶C而能夠行駛。上部旋轉體3旋轉自如地支承于下部行駛體2上,其通過包括旋轉馬達等的旋轉裝置6 (參照圖2)在任意方向上能夠旋轉。工作裝置4及駕駛室5搭載于上部旋轉體3上。工作裝置4具有大臂10、小臂11及鏟斗12。另外,工作裝置4具有用于驅動這些構成部件10 12的多個液壓缸。在上部旋轉體3的后部以橫置的方式配置有發(fā)動機(未圖示)。[旋轉架及搭載于旋轉架上的主要構成部分]圖2及圖3表示構成上部旋轉體3的旋轉架7和搭載于旋轉架7上的主要構成部分。在旋轉架7上搭載有作為電氣組件的發(fā)電機馬達21、作為變換器的逆變器22、作為蓄電器的電容器23。此外,在旋轉架7上配置有由被下部行駛體2支承的旋轉馬達及被旋轉架7支承的齒輪等構成的旋轉裝置6。旋轉架7具有中心架26和左右的底架27,28。中心架26具有基板30和左右的縱板31、32。基板30沿前后方向延伸,具有包括供旋轉裝置6配置的開ロ的多個開ロ。左右的縱板31、32固定于基板30的左右兩端部。在左右的縱板31、32的前端部形成有側面看時呈三角形的一對支承部31a、32a,一對支承部31a、32a通過連結板33a連結。而且,利用一對支承部31a、32a及連結板33a構成用于支承工作裝置4的基端部的中心托架33。左右的縱板31、32從中心托架33向后方延伸,其高度越靠近后方越低。另外,在左右的縱板31、32的各支承部31a、32a的下端部分別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貫通的開ロ 31b、32b。 左右的底架27、28分別具有多個橫梁35、36和側板37、38。多個橫梁35、36被設置為從中心架26向左右外側伸出。側板37、38在前后方向上連結多個橫梁35、36的左右的最外周部。發(fā)電機馬達21配置于左底架27的后端部。逆變器22及電容器23配置于右底架28的前端部。而且,在發(fā)電機馬達21和逆變器22之間配置有兩根電カ線纜40。關于電力線纜40的配置,將在后面敘述。另外,如圖3所示,在右底架28的逆變器22及電容器23的后方配置有燃料箱42。在中心架26的旋轉裝置6的后方配置有控制閥43,與該控制閥43連結的各種液壓配管44配置于中心架26上。而且,在燃料箱42的后方配置有用于向發(fā)動機供給燃料的燃料管45。[電カ線纜]如上所述,兩根電カ線纜40連接在發(fā)電機馬達21和逆變器22之間。另外,電カ線纜40也設于逆變器22、旋轉裝置6的旋轉馬達、電容器23之間。連接逆變器22和發(fā)電機馬達21的電カ線纜40如圖2及圖2的局部放大圖即圖4所示,穿過右縱板32的開ロ 32b且穿過中心托架33的下方,再穿過左縱板31的開ロ 31b引出到左底架27側。然后,沿左縱板31外側的側面31c與發(fā)電機馬達21連接。另外,沿左縱板31配置的兩根電カ線纜40被多個夾具47固定于左縱板31的側面31c上。如上所述,電カ線纜40避開液壓配管44、燃料箱42及燃料管45配置。[駕駛室]駕駛室5配置于左底架27的前方部分。如圖5所示,駕駛室5由構成駕駛室整體框架的框架5a和安裝于框架5a的外裝5b、窗5c、門(未圖不)等構成。另外,在駕駛室5的內部設有未圖示的駕駛座、操作桿、顯示用控制器、監(jiān)視器等。在這些設備上各自連接有電線,這些電線捆扎成線束50從駕駛室5的底面5d引出。[線束及托架]如上所述,線束50從駕駛室5地板的底面5d向下方引出,并與設于車輛后部的傳感器及各種電氣組件連接。更詳細而言,如圖4(駕駛室5省略)及圖5的部分放大圖所示,線束50從駕駛室5地板的底面5d向下方引出(第一部分50a),并沿著駕駛室5的底面5d向前方且向駕駛室5的外裝側面5b (以下、簡記為側面)的外側延伸(第二部分50b),進而沿著駕駛室5的側面5b向上方延伸(第三部分50c),然后沿著駕駛室5的側面5b向車輛后方延伸(第四部分50d)。
如上所述,由于將線束50向前方引出后向上方彎曲而提升到駕駛室側面5b,因此,能夠避免穿過左縱板31的開ロ 31b配置的電カ線纜40和線束50發(fā)生干渉。由于線束50不會勉強地折彎,所以能夠避免線束50彎曲。按照如上所述配置的線束50通過固定于駕駛室5的托架52來支承。如圖6所示,托架52具有安裝部52a和主體部52b。安裝部52a和主體部52b具有臺階,在它們之間具有水平部52c。
在安裝部52a形成有貫通孔52d及切ロ 52e。切ロ 52e沿橫向較長地形成,一端向外側開放。托架52通過使螺栓穿過貫通孔52d及切ロ 52e而固定于構成駕駛室5的底面的框架5a上。在將托架52安裝于駕駛室5的狀態(tài)下,主體部52b與駕駛室5的側面5b大致平行。在主體部52b的前端側部通過焊接等固定第一支承部53a,在主體部52b的上端部沿前后方向隔開規(guī)定間隔,同樣通過焊接等固定第二支承部53b和第三支承部53c。如圖4及圖5所示,線束50中沿駕駛室的側面5b向上方引出的第三部分50c通過夾具55支承于托架52的第一支承部53a。另外,線束50的沿駕駛室側面5b向車輛后方延伸的第四部分50d通過兩個夾具56、57支承于第二支承部53b及第三支承部53c。另外,如圖4所示,線束50在被托架52支承的部分的后方,利用簡易的夾具58及多個夾具59 (圖4中僅表示ー個夾具)支承于左縱板31外側的側面31c。簡易夾具58配置于最接近托架52的位置。簡易夾具58由U形板形成,其上方開放。因此,在將簡易夾具58安裝于左縱板31上的狀態(tài)下,能夠僅將線束50從左縱板31拆下。[駕駛室向旋轉架的搭載]在組裝エ序中,當把駕駛室5搭載于旋轉架7時,如圖5所示,線束50經由托架52預先安裝于駕駛室5上。該狀態(tài)下,駕駛室5搭載于旋轉架7的左底架27上。此時,線束50配置于駕駛室5的右側面5b和中心架26的左縱板31之間。在將駕駛室5搭載于旋轉架7后,將線束50的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利用夾具59固定于左縱板31的側面。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駕駛室5搭載于旋轉架7后,能夠將線束50安裝于左縱板31上。因此,不需要利用提升機等提起駕駛室5的狀態(tài)下進行線束50的組裝作業(yè),從而線束50的組裝作業(yè)變得容易。[更換駕駛室安裝架吋]圖7表示將駕駛室5搭載于旋轉架7上的狀態(tài)。在更換駕駛室安裝架(未圖示)吋,擰下將駕駛室5固定于旋轉架7的螺栓(未圖示)。然后,利用提升機將駕駛室5提升例如200_左右。圖8表示駕駛室5被提升的狀態(tài)。此時,線束50支承在固定于駕駛室5的托架52上。另外,最接近托架52的部分通過簡易夾具58支承。因此,能夠在無需將簡易夾具58及其它夾具59從左縱板31拆下的情況下將線束50與駕駛室5 —同向上方提升。因此,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作業(yè)變得非常容易。[特征]將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匯總如下。(I)通過將線束50按照本實施方式配置,能夠避免與電カ線纜40的物理干渉。另夕卜,能夠避免線束50彎曲。(2)由于將線束50支承在固定于駕駛室5的托架52上,且將線束50配置于駕駛室的側面5b和左縱板31之間,所以將駕駛室5搭載于旋轉架7時的組裝作業(yè)變得容易。(3)由于將線束50經由托架52安裝于駕駛室5且將線束50的接近托架52的部分支承于簡易夾具58,因此,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作業(yè)變得容易。(4)能夠將電カ線纜40避開燃料箱42、燃料配管45及液壓配管44而配置。[其它實施方式]本發(fā)明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形或修正。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電カ線纜40沿左縱板31外側的側面配置,但是如圖9所示,也可以將電カ線纜40’沿左縱板31內側的側面配置。該情況下,由于在電カ線纜40’ 和線束50之間存在左縱板31,所以能夠抑制電カ線纜40’對經由線束50通信的信號產生噪聲。エ業(yè)實用性在本發(fā)明的液壓挖掘機中,能夠使駕駛室安裝架的更換作業(yè)變得容易。另外,通過將本發(fā)明適用于混合動カ液壓挖掘機,能夠避免電カ線纜和線束的物理干渉,并且能夠抑制在通過線束進行通信的信號中產生噪聲。符號說明I液壓挖掘機2下部行駛體3上部旋轉體4工作裝置5駕駛室7旋轉架21發(fā)電機馬達22逆變器23電容器26中心架27、28左右的底架31、32左右的縱板3 lb、32b 開ロ40、40’電カ線纜50 線束50a 50d線束的第一部分 第四部分52 托架52a安裝部52b主體部53a 53c第一支承部 第三支承部
權利要求
1.ー種液壓挖掘機,其具備 下部行駛體; 上部旋轉體,其包含旋轉架,該旋轉架具有中心架和被設置為從所述中心架分別向車寬方向的兩個外側伸出的左右底架;該上部旋轉體旋轉自如地支承于所述下部行駛體,并且具有驅動源、工作裝置、搭載于所述左右底架中的一個底架的駕駛室及多個電氣組件; 線束,其從所述駕駛室內部引出,配置于所述駕駛室和所述中心架之間,與所述電氣組件連接; 托架,其固定于所述駕駛室,用于將所述線束沿所述駕駛室側面支承; 所述線束具有從所述駕駛室的底面向下方引出的第一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駕駛室的底面向前方且向所述駕駛室的側面的外方延伸的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駕駛室的側面向上方延伸的第三部分、從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駕駛室的側面向車輛后方延伸的第四部分,該線束被支承于所述托架的周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挖掘機,其中, 所述托架具有安裝于所述駕駛室的底面的安裝部和支承所述線束的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的多個支承部, 所述線束的第四部分在比支承于所述托架的支承部的部分靠近后方側的位置支承于所述中心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挖掘機,其中,還具備 發(fā)電機馬達,其配置于所述左右底架中的一個底架的車輛后部; 逆變器,其配置于所述左右底架中的另ー個底架的車輛前部; 電カ線纜,其設于所述發(fā)電機馬達和所述逆變器之間; 所述中心架在車寬方向的兩端具有向車輛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縱板,所述左右縱板在車輛前部側具有沿車寬方向貫通的開ロ; 所述電カ線纜穿過所述左右縱板的開ロ,并穿過所述線束的第一 第三部分和配置有所述發(fā)電機馬達的一側的縱板之間,沿所述縱板向所述發(fā)電機馬達側延伸。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挖掘機,其中,還具備 發(fā)電機馬達,其配置于所述左右底架中的一個底架的車輛后部; 逆變器,其配置于所述左右底架中的另ー個底架的車輛前部; 電カ線纜,其設于所述發(fā)電機馬達和所述逆變器之間; 所述中心架在車寬方向的兩端具有左右縱板,在所述左右縱板中至少配置有所述逆變器的一側的縱板的車輛前部側具有沿車寬方向貫通的開ロ; 所述電カ線纜配置為穿過配置有所述逆變器的一側的縱板的開ロ,沿配置有所述發(fā)電機馬達的一側的縱板內側向所述發(fā)電機馬達側延伸; 所述線束沿隔著所述縱板與所述電カ線纜相反一側的縱板側面配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在液壓挖掘機中更換駕駛室安裝架時使作業(yè)容易進行的線束的配線構造。液壓挖掘機(1)具備下部行駛體(2)、上部旋轉體(3)、線束(50)、托架(52)。上部旋轉體(3)具有駕駛室(5)及多個電氣組件。線束(50)從駕駛室(5)內部引出并與電氣組件連接。托架(52)被固定于駕駛室(5),將線束(50)沿駕駛室側面(5b)支承。線束(50)具有從駕駛室(5)的底面向下方引出的第一部分、從第一部分沿駕駛室(5)的底面向前方且向駕駛室(5)側面的外側延伸的第二部分、從第二部分沿駕駛室(5)的側面向上方延伸的第三部分、從第三部分沿駕駛室(5)的側面向車輛后方延伸的第四部分,該線束被支承于托架(52)的周圍。
文檔編號B60R16/02GK102959158SQ201280001574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17日
發(fā)明者大和晃, 澀谷岳大, 二瓶哲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