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在車輛電池安裝結構中,后懸架梁(22)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梁主體(36)、以及形成于該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上的梁端部(38)。梁端部(38)的從一側觀察到的截面積比梁主體部大。另外,形成電池框架(24)的后部的背板(44)具有板主體部(46),該板主體部(46)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設置在梁主體部(36)的前方。附接至車身框架的車身附接部(54)設置在位于該板主體部(46)的外側的端部上。該車身附接部(54)設置在位于梁主體部(36)的外側的端部的前方,并且與該端部相對。
【專利說明】車輛電池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電池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0.2009-87774 (JP2009-87774A)、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0.2011-73581 (JP2011-73581A)以及日本專利申請公報 N0.7-156826 (JP7-156826A)各自描述了一種車輛電池安裝結構,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中,電池安裝在車輛的地板下方。
[0003]然而,在該類結構中,電池可以設置成靠近于將一對左、右后懸架臂連接在一起的后懸架梁。在這種情況下,當車輛從后面被碰撞時(即,在追尾碰撞中),由于該追尾碰撞而朝向車輛的前方運動的后懸架梁可能侵占支承電池的電池框架。
[0004]因此,為了保護電池,必須限制后懸架梁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朝向車輛的前方的運動。另外,通常在車身結構中希望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發(fā)明內容】
[0005]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能夠保護電池、同時能夠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
[0006]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種車輛電池安裝結構,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包括:后懸架梁,該后懸架梁連接支承后輪的一對左、右后懸架臂,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梁主體以及形成于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上的梁端部,并且梁端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大于梁主體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背板,該背板形成電池框架的后部,該電池框架在車輛的地板下支承電池,該背板具有板主體部,該板主體部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設置在梁主體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前方;以及車身附接部,該車身附接部設置在位于板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上,并且該車身附接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設置在位于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的前方,并且與梁主體的端部相對。
[0007]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情況下,后懸架梁包括梁主體以及梁端部,該梁主體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該梁端部形成于該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上并且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具有比梁主體部大的截面積。另外,形成電池框架的后部的背板具有板主體部,該板主體部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設置在梁主體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前方。附接至車身框架的車身附接部設置在位于該板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上。該車身附接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設置在位于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的前方,并且與該端部相對。
[0008]因此,當車輛被追尾并且后懸架梁因此朝向車輛的前方運動時,位于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抵靠車身附接部。因此,限制了后懸架梁的朝向車輛的前方的運動,從而能夠保護電池。
[0009]此外,位于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已經抵靠上述車身附接部的梁主體部形成為具有比梁端部的截面積小的截面積。因此,例如,與當位于梁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形成為具有與梁端部相同的大截面積時相比較,車身附接部和板主體部不必那么剛性。因此,能夠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0010]根據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電池能夠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被保護,同時能夠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0011]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情況下,由于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后輪通過碰撞體而繼續(xù)被朝向車輛的前方推進,因此梁端部在以梁端部與梁主體部之間的連接部作為原點的情況下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和變形。
[0012]在根據上述方面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中,板主體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梁主體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并且背板可以具有板端部,該板端部形成于板主體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上并且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設置于梁端部的前方,并且其中,后懸架梁與板端部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小于后懸架梁與板主體部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
[0013]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情況下,背板的板端部形成為使得后懸架梁與板端部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小于后懸架梁與板主體部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因此,如上所述,例如與當板端部與后懸架梁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和板主體部與后懸架構件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相同時相比較,當梁端部在以梁端部與梁主體部之間的連接部作為原點的情況下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時,梁端部能夠更容易地躲過板端部。因此,可以阻止負載被從梁端部輸入到板端部中,從而板端部不必那么剛性。因此,重量和成本能夠被降低得更多。
[0014]在上述車輛電池安裝結構中,板端部可以具有外端部和中間部,其中,外端部設置成相對于梁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偏移,中間部形成在外端部與板主體部之間。另外,位于中間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兩側處的邊緣部中的一個邊緣部與外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位于梁端部側處的邊緣部相連續(xù),并且中間部的一個邊緣部可以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傾斜,以及,中間部的邊緣部的一個邊緣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至少內部部分可以與梁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
[0015]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情況下,板端部的外端部設置成相對于梁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偏移。另外,中間部形成在該外端部與板主體部之間。位于中間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兩側處的邊緣部中的一個邊緣部與外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位于梁端部側處的邊緣部相連續(xù),并且中間部的一個邊緣部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傾斜。中間部的邊緣部的一個邊緣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至少內部部分與梁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
[0016]因此,如上所述,當梁端部在以梁端部與梁主體部之間的連接部作為原點的情況下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時,該梁端部接觸中間部的傾斜邊緣部,從而阻止該梁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朝向板端部側移位。因此,該梁端部順暢地避過板端部,從而能夠更有效地阻止來自梁端部的負載被輸入至板端部。
[0017]在上述車輛電池安裝結構中,梁端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由于梁端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而可以大于梁主體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
[0018]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情況下,梁端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由于梁端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而大于梁主體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因此,例如,與當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由于梁端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而大于梁主體部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時相比較,梁端部能夠在車輛豎向方向上制造得更小。因此,如上所述,當梁端部在以梁端部與梁主體部之間的連接部作為原點的情況下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時,該梁端部能夠更容易地避過板端部。
[0019]如以上詳細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可以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保護電池,同時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特征、優(yōu)點、以及技術的和工業(yè)的意義進行描述,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21]圖1為已經應用了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車輛的側視圖;
[0022]圖2為圖1中示出的車輛的平面圖;
[0023]圖3為圖2中示出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0024]圖4為圖3中示出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正視圖;以及
[0025]圖5為示出了圖4中示出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的狀態(tài)的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6]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在附圖中,箭頭UP(上)、箭頭FR (前)和箭頭LH (左)分別指示車輛的在豎向方向上向上的方向、車輛的在縱向方向上向前的方向以及在車輛寬度方向上朝向外側(左側)的方向。因此,在以下描述中,所有方向均被理解為相對于車輛而言的。例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外側和內側是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而言的,上方和下方是相對于車輛豎向方向而言的,并且前和后是相對于車輛縱向方向而言的。
[0027]首先,將對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的結構進行描述。為了簡化描述,以復數形式設置(例如在車輛的每側上)的部分可以單數形式被提及。
[0028]圖1中示出的車輛12是將未圖示的電馬達用作驅動源來運行的電動車輛。儲存將被供應至電馬達的電力的電池14安裝在該車輛12的地板下方。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應用于該車輛12。
[0029]S卩,如圖2所示,支承后輪16的一對左、右后懸架臂設置在車輛12的后部處。該對左、右后懸架臂18沿車輛縱向方向延伸。
[0030]每個后懸架臂18的前端部上均設置有襯套20。這些襯套20以可旋轉的方式附接至未圖示的車身框架。另外,后輪16以可旋轉的方式附接至后懸架臂18的后端部。
[0031]該對左、右后懸架臂18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中部通過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后懸架梁22連接在一起。作為示例,后懸架梁22和后懸架臂18 —起形成扭力梁式懸架系統(tǒng)。
[0032]從下方支承電池14的框架形電池框架24設置在車輛12的地板下方、位于后懸架梁22的前方。該電池框架24具有一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電池前框架28和電池后框架30。
[0033]所述一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形成電池框架24的左側部和右側部。該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沿車輛縱向方向延伸,并且設置成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彼此隔開。電池前框架28形成電池框架24的前部。該電池前框架28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連接至所述一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的前端部。
[0034]另外,電池后框架30形成電池框架24的后部。該電池后框架30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連接至所述一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的后端部。
[0035]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設置成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彼此隔開的多個(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為兩個)電池副框架32設置在所述一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之間。另外,所述一對左、右電池側框架26通過這些電池副框架32而連接在一起,由此確保電池框架24的剛性。
[0036]從下方遮蔽電池14的電池下罩34附接至電池框架24的下側。多個(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為兩個)這些電池下罩34沿車輛縱向方向延伸并且設置成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彼此隔開。這些電池下罩34通過焊接等接合至電池前框架28、電池副框架32和電池后框架30。
[0037]另外,更具體地,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被構造如下。S卩,如圖3和圖4所示,后懸架梁22具有梁主體部36和梁端部38,梁主體部36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梁端部38形成于該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梁主體部36形成為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具有基本恒定的截面。
[0038]另一方面,梁端部38具有錐形部40和連接部42,其中,錐形部40與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36A相連接,連接部42形成于錐形部40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并且連接至后懸架臂18。錐形部40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朝向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變得逐漸增大。連接部42形成為與位于錐形部40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具有相同的截面。該連接部42的截面在車輛寬度方向上是基本恒定的。
[0039]另外,由于如上所述而形成的錐形部40和連接部42,由錐形部40和連接部42形成的梁端部38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大于梁主體部36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該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在車輛寬度方向上是基本恒定的(參見圖4)。梁端部38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由于梁端部38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36的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參見圖3)而大于梁主體部36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
[0040]電池后框架30包括背板44和下板45,背板44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車輛縱向方向作為板厚方向,下板45從該背板44的下端部朝向車輛的前方延伸。電池后框架30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形成為L形截面。背板44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板主體部46以及形成于該板主體部4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板端部48。
[0041]板主體部46設置在梁主體部36的前方。如圖4所示,包括該板主體部46的整個背板44設置成:使得背板44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中部44A相對于后懸架梁22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中部22A向下偏移。另外,板主體部46的上部46A在車輛豎向方向上與梁主體部36交疊。換句話說,在從車輛的前方所觀察到的視圖中,板主體部46的一部分與梁主體部36的一部分交疊。該交疊量由附圖標記L表不。
[0042]同時,板端部48設置在梁端部38的前方。該板端部48具有外端部50和中間部52,外端部50形成位于背板44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中間部52形成于該外端部50與板主體部46之間。
[0043]外端部50設置成整體相對于梁端部38沿車輛豎向方向向下偏移。S卩,位于外端部50的上側(即,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梁端部38側)的邊緣部50A設置成比位于梁端部38的下側的邊緣部38A低。
[0044]另外,在位于中間部52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兩側的邊緣部52A和52B中,位于上側的邊緣部52A (即,與上述外端部50的邊緣部50A相連續(xù)的邊緣部)在從車輛的前方所觀察到的視圖中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朝向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向下傾斜。另外,位于該邊緣部52A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內側的部分52A1在車輛豎向方向上與梁端部38交疊。
[0045]以此方式,位于外端部50的上側的邊緣部50A定位成比位于梁端部38的下側的邊緣部38A低。位于中間部52的上側的與邊緣部50A相連續(xù)的邊緣部52A在從車輛的前方所觀察到的視圖中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朝向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向下傾斜。因此,后懸架梁22與由該外端部50和中間部52形成的板端部48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小于后懸架梁22與板主體部46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
[0046]S卩,如上所述,位于邊緣部52A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內側的部分52A1在從車輛的前方所觀察到的視圖中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傾斜。因此,當梁主體36與板主體部46的上部46A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為L時,梁主體36與包括中間部52的邊緣部52A的部分52A1的一部分52C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小于交疊量L。
[0047]另外,邊緣部52A的其余部分52A2以及位于外端部50的上側的外端部50均定位成比位于梁端部38的下側的邊緣部38A低。因此,梁主體部36與包括中間部52的其余部分52A2在內的部分52D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以及梁主體部36與外端部50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均為零。
[0048]另外,車身附接部54附接至位于上述板主體部4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46B。上述電池框架24 (參見圖2)通過該車身附接部54以及設置在電池框架24上的未圖示的另一車身附接部而附接至未圖示的車身框架。如圖3所示,該車身附接部54從位于板主體部4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46B朝向車輛的后面突出。另外,該車身附接部54定位在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36A的前方,并且與該端部36A相對。
[0049]接下來,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的操作和效果。
[0050]如圖3和圖4所示,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的情況下,后懸架梁22包括梁主體部36和梁端部38,梁主體部36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梁端部38形成于該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并且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具有比梁主體部36的截面積大的截面積。另外,形成電池框架24的后部的背板44包括板主體部46,該板主體部46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設置在梁主體部36的前方。附接至車身框架的車身附接部54設置在位于該板主體部4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46B上。該車身附接部54設置在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36A的前方,并且與該端部36A相對。[0051]因此,當車輛12被追尾(S卩,以完全重疊碰撞的方式或者以偏移碰撞的方式從后面被碰撞)并且因此后懸架梁22朝向車輛的前方運動時,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36A抵靠車身附接部54,如圖5所示。因此,限制了后懸架梁22朝向車輛的前方的運動,從而能夠保護電池14。
[0052]此外,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已經抵靠上述車身附接部54的端部36A形成為具有比梁端部38的截面積更小的截面積。因此,例如,與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36A形成為具有與梁端部38相同的大截面積時相比,車身附接部54和板主體部46不必那么剛性。因此,能夠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0053]如上所述,根據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能夠在發(fā)生追尾碰撞時保護電池14,同時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0054]特別地,如圖2所示,在車輛12的情況下,當碰撞體60 (S卩,尾隨的車輛)從后面以偏移的方式與車輛12的后部相碰撞時,后輪16可能通過該碰撞體60而被繼續(xù)朝向車輛的前方推進。在這種情況下,梁端部38將以位于梁端部38與梁主體部36之間的連接部56作為原點而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并且變形,如圖5所示。
[0055]然而,在該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的情況下,背板44的板端部48形成為使得后懸架梁22與板端部48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小于后懸架梁22與板主體部46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參見圖4)。因此,如上所述,例如,與當板端部48與后懸架梁22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和板主體部46與后懸架梁22之間的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相同時相比較,當梁端部38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并且變形時,梁端部38能夠更容易地躲過板端部48。
[0056]換句話說,即,可以阻止梁端部38撞入板端部48中。因此,可以阻止來自梁端部38的負載被輸入至板端部48,從而板端部48不必那么剛性。因此,重量和成本能夠被降低
得更多。
[0057]另外,后懸架臂18設置在與梁端部38相同高度的位置中(參見圖4)。因此,如上所述,當梁端部38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時,還能夠阻止后懸架臂18碰到板端部48中。
[0058]另外,如圖4所不,板端部48的外端部50設置成相對于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偏移。另外,中間部52形成在該外端部50與板主體部46之間。在位于該中間部52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兩側的邊緣部52A和52B中,與位于外端部50的上側的邊緣部50A相連續(xù)的邊緣部52A在從車輛的前方觀察到的視圖中相對于車輛寬度方向傾斜,并且中間部52的位于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內側的部分52A1在車輛豎向方向上與梁端部38交疊。
[0059]因此,如上所述,當梁端部38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時,該梁端部38接觸中間部52的傾斜邊緣部52A,從而阻止該梁端部38向下移位。因此,該梁端部38順暢地經過板端部48,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阻止來自梁端部38的負載被輸入至板端部48。
[0060]此外,由于梁端部38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因此梁端部38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大于梁主體部36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的截面積。因此,例如,與當梁端部38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由于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而大于梁主體部36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的截面積時相比較,梁端部38能夠在車輛豎向方向上制造得更小。因此,如上所述,當梁端部38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時,該梁端部38能夠更加容易地避過板端部48。
[0061]即使在梁端部38朝向車輛的前方彎曲且變形并且該梁端部38避過板端部48的情況下,如果確保車身附接部54的剛性,則位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36A能夠通過該車身附接部54而被可靠地停止。因此,限制了后懸架梁22的朝向車輛的前方的運動,從而能夠保護電池14。
[0062]接下來,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車輛電池安裝結構10的修改示例。
[0063]在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板主體部46僅在其上部46A處與梁主體部36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然而,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整個板主體部46也可在車輛豎向方向上與梁主體部36交疊。
[0064]另外,背板44設置成使得其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中部44A相對于后懸架梁22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中部22A向下偏移。然而,背板44也可設置成使得其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中部44A相對于后懸架梁22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中部22k向上偏移。
[0065]另外,邊緣部52A僅在其位于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內側的部分52A1處與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然而,整個邊緣部52A也可與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即,邊緣部52A的其余部分52A2也可與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
[0066]另外,電池后框架30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形成為L形截面,但電池后框架30也可形成為另外的截面形狀,只要電池后框架30是具有背板44的結構即可。
[0067]另外,由于梁端部38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因此梁端部38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大于梁主體部36在沿著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的截面積。然而,梁端部38的截面積也可由于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尺寸、或者由于梁端部38在車輛豎向方向和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梁主體部36在車輛豎向方向和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而大于梁主體部36的截面積。
[0068]盡管已經參照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應當理解的是,本發(fā)明不限于該示例性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本發(fā)明當然可以實施成其他已經以各種方式中的任意方式修改或改進過的模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電池安裝結構,包括: 后懸架梁,所述后懸架梁連接一對左、右后懸架臂,所述一對左、右后懸架臂支承后輪,所述后懸架梁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梁主體、以及形成于所述梁主體部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上的梁端部,并且,所述梁端部在沿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大于所述梁主體部在沿著所述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 背板,所述背板形成電池框架的后部,所述電池框架在所述車輛的地板下支承電池,所述背板具有板主體部,所述板主體部沿所述車輛寬度方向延伸并且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設置于所述梁主體部的前方;以及 車身附接部,所述車身附接部設置在位于所述板主體部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上,并且所述車身附接部在所述車輛縱向方向上設置在位于所述梁主體部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的端部的前方,并且與所述梁主體的所述端部相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安裝結構,其中: 所述板主體部在車輛豎向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梁主體部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以及 所述背板具有板端部,所述板端部形成于所述板主體部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外側并且在所述車輛縱向方向上設置于所述梁端部的前方,并且其中,所述后懸架梁與所述板端部之間的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小于所述后懸架梁與所述板主體部之間的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的交疊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安裝結構,其中: 所述板端部具有外端部和中間部,所述外端部設置成相對于所述梁端部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偏移,所述中間部形成在所述外端部與所述板主體部之間; 位于所述中間部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的兩側處的邊緣部中的一個邊緣部與所述外端部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位于梁端部側處的邊緣部相連續(xù),并且所述中間部的所述一個邊緣部相對于所述車輛寬度方向傾斜;以及 所述中間部的所述一個邊緣部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至少內部部分與所述梁端部在所述車輛豎向方向上交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安裝結構,其中,由于所述梁端部在所述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梁主體部在所述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尺寸,因而所述梁端部在沿著所述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大于所述梁主體部在沿著所述車輛縱向方向截取的截面圖中的截面積。
【文檔編號】B60K1/04GK103813919SQ201280045631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城岡正和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