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行車輪圈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提升結構強度的自行車輪圈單元。
背景技術:
:如圖1和圖2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自行車的輪圈組主要包含有一輪鼓2、一環(huán)繞該輪鼓2的輪圈3,及數(shù)根輻條13。所述輻條13是以相互交錯的方式排列,分別具有一形成在一端且與該輪圈2相卡抵的曲折部131,一形成在另一端且與該輪鼓2兩端側相勾接的勾接部132,以達到連結該輪鼓2與該輪圈3的目的。實際使用時,雖然上述副條13具有連結的功能,但仍存有以下缺點需要解決:1.由于所述輻條13的曲折部131是呈彎折的狀態(tài),因此,當輪圈3受力并擠壓所述輻條13時,很容易在曲折部131等部位產(chǎn)生應力集中的現(xiàn)象,導致所述輻條13在強度不足以支撐的情形下,從曲折部131等彎折的部位斷裂;2.因所述輻條13為交錯式設計,會使勾接部132與輪圈3兩側的勾接部位呈錯開的型態(tài),也就是說,當輪圈3承受一側向力時,在輪圈3 —側121的受力部位P會出現(xiàn)輪空沒有輻條13的情形,因此,該輪圈3 —側121會以輪空位置L左右兩側的輻條13A、13B來支撐,而另一側122只能以單根輻條13C來支撐,這樣,就會使輪圈3受側向力有不平衡的情形,若再加上因交錯設計產(chǎn)生的扭矩,就會加速輻條13的毀損,降低輻條13的使用壽命;3.基于上述交錯設計的輻條13,除了有受力不平衡的情形外,所述輪圈3也會在另一側122強度不及一側121強度的情形下,擠壓相對于受力部位P的輻條13,使輻條13張力變小,而其他部位的輻條13則相對被拉張,相應地張力就會變大,使輪圈3變形,并且由于受力和張力的不平衡,會產(chǎn)生不穩(wěn)的騎乘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使受力平衡的自行車輪圈單元。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輪圈單元包括:輪鼓、輪圈及輻條組,所述輪鼓的兩端側設有第一端側與第二端側;所述輪圈是環(huán)繞所述輪鼓;所述輻條組具有數(shù)根沿直線方向延伸且不折彎的第一側輻條和第二側輻條,所述第一側輻條是等距分布且與所述輪鼓第一端側及輪圈連結;所述第二側輻條是與輪鼓第二端側及輪圈連結,且分別相對于第一側福條。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輪圏具有兩彼此相間隔的側壁、與所述兩側壁一端相連接的環(huán)形底壁及數(shù)個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是兩兩相互并列且環(huán)布在所述環(huán)形底壁上,供所述第一、第二側輻條穿過。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輻條組具有數(shù)個等距分布且穿過所述輪圈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螺栓,且所述第一側輻條具有與所述螺栓相螺蚊連接的第一螺接端,所述第二側輻條具有與 所述螺栓相螺蚊連接的第二螺接端。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所述第一側輻條和所述第二側輻條采用相互對應且等距分布設計,并與所述輪圏連接的部位沒有彎折處的特點,本發(fā)明不但可以有效提升結構強度,更能使輪圈單元整體上受力平衡,及騎乘時的穩(wěn)定度。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自行車輪圈組的剖視圖;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自行車副條交錯設計時的局部立體圖;圖3為本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圖4為本實施例中第一側輻條與第二側輻條與輪鼓相連結時的局部立體圖;圖5為本實施例受力時的正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2—輪鼓 3—輪圈 4—輻條組 21—第一端側 22—第二端側31—側壁 32—底壁 33—第一穿孔 34—第二穿孔41—第一側輻條42—第二側輻條43—螺栓 411—第一連接端412—第一螺接端421—第二連接端422---第二螺接端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3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自行車輪圈單元包括:輪鼓2、輪圈3及輻條組4。所述輪鼓2的兩端側設有第一端側21與第二端側22。
·
所述輪圈3是環(huán)繞所述輪鼓2,并具有兩彼此相間隔的側壁31、與所述兩側壁31一端相連接的環(huán)形底壁32及數(shù)個第一穿孔33、第二穿孔34,所述第一穿孔33和第二穿孔34是兩兩相互并列且環(huán)布在所述環(huán)形底壁32上。所述輻條組4具有數(shù)根沿直線方向延伸且不折彎的第一側輻條41、第二側輻條42,及數(shù)個等距分布且穿過所述輪圈3的第一穿孔33和第二穿孔34的螺栓43,所述第一側輻條41、第二側輻條42是等距分布在所述輪鼓2與所述輪圈3之間,并分別具有勾接在所述輪鼓2第一端側21的第一連接端411和第二端側22的第二連接端421,及形成在另一端且分別與所述螺栓43相螺蚊連接的第一螺接端412和第二螺接端422,使所述第二側輻條42分別相對于第一側輻條41。由于所述第一側輻條41和所述第二側輻條42為直線方向延伸,且與所述輪圏3連接的部位并沒有彎折處,因此,可以避免應力集中在某一點的情形;再者,所述第一側輻條41和所述第二側輻條42是采用相互對應且等距分布設計,因此,每一組第一側副條41和第二側輻條42相對應的連接在輪鼓2與輪圈3間,形成一相似等腰三角形的受力型態(tài)(如圖4)。所以,如圖5所示,對于本發(fā)明中輪圈的受力部位Pl而言,至少會有兩根相對的第一、第二側輻條41、42支撐輪圈;對于受力部位P2而言,則有兩對也就是高達四根的第一、第二側輻條41、42支撐輪圈,因此,本發(fā)明不但可以有效提升結構強度,更能使輪圈單元整體上受力平衡。通過上述可知,本發(fā)明自行車輪圈單元具有下列優(yōu)點:1.由于所述第一側輻條41和所述第二側輻42與所述輪圈3連結的部位為直線方向延伸,并沒有彎折的情形,因此,可以避免應力集中在某一點,而不易有斷裂的狀況發(fā)生,能有效提升所述輻條組4的使用壽命。2.第一側輻條41和所述第二側輻42是以相互對稱的方式設計,因此,除了不會對所述輪圈3產(chǎn)生扭矩外,由于其與輪鼓2和輪圈3間,形成一相似等腰三角形的受力型態(tài),所以,對于輪圈3而言,還可以保持側向力的平衡,使之受力平均。3.基于上述,所述輪圈3的受力部位,至少會兩根對稱最多會有四根對稱的第一、第二側輻條41、42用來支撐輪圈3,除了配重平均外,其左、右兩邊側的強度相等及受力平衡,所述輻條組4的張力也就相當,使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張力,支撐輪圈3而不會變形,使騎乘更平穩(wěn)、順暢。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本發(fā)明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 屬于本發(fā)明涵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輪圈單元,包含 一輪鼓,所述輪鼓的兩端側設有第一端側與第二端側; 一輪圈,所述輪圈是環(huán)繞所述輪鼓; 一輻條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輻條組具有數(shù)根沿直線方向延伸且不折彎的第一側輻條和第二側輻條,所述第一側輻條是等距分布且與所述輪鼓第一端側及輪圈連結;所述第二側輻條是與輪鼓第二端側及輪圈連結,且分別相對于第一側輻條。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輪圈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圏具有兩彼此相間隔的側壁、與所述兩側壁一端相連接的環(huán)形底壁及數(shù)個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是兩兩相互并列且環(huán)布在所述環(huán)形底壁上,供所述第一、第二側輻條穿過。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輪圈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輻條組具有數(shù)個等距分布且穿過所述輪圈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螺栓,且所述第一側輻條具有與所述螺栓相螺蚊連接的第一螺接端,所述第二側輻條具有與所述螺栓相螺蚊連接的第二螺接端。
全文摘要
一種自行車輪圈單元,包含一輪鼓、一環(huán)繞該輪鼓的輪圈及一副條組。所述輪鼓的兩端側設有第一端側與第二端側;所述輻條組具有數(shù)根沿直線方向延伸且不折彎的第一側輻條和第二側輻條,所述第一側輻條是等距分布且與所述輪鼓第一端側及輪圈連結;所述第二側輻條是與輪鼓第二端側及輪圈連結,且分別相對于第一側輻條。本發(fā)明通過以不交錯且不彎折的第一、第二側輻條,使輪圈受力平衡,并提升結構強度。
文檔編號B60B1/04GK103253073SQ20131013468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8日
發(fā)明者傅添盛 申請人:昆山鑫元鴻車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