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前臂安裝支座的中間段向上拱起形成懸空部,前臂上設置有水平的防下潛限位板,后臂安裝支座與座椅滑軌連接的鎖緊螺釘?shù)纳隙祟^伸到對應的鎖緊螺母上方;當座框骨架受到?jīng)_擊力向下移動到設定位置時,防下潛限位板抵在前臂安裝支座上,座框骨架抵在鎖緊螺釘?shù)纳隙祟^上;滑軌解鎖連桿前端設置有“U”形夾板,滑軌解鎖手柄的端頭被壓扁后置于“U”形夾板內(nèi)后鎖緊在一起,且滑軌解鎖手柄端頭壓扁部的上下兩側與“U”形夾板的內(nèi)腔之間均留有間隙。在碰撞過程中,能釋放人體動能,并減少車身反作用動能對人體的傷害;防止座椅過度下潛帶來的安全隱患;并可避免一側滑軌鎖止不良影響另一側的滑軌鎖止。
【專利說明】一種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座椅零部件結構,尤其是座椅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座椅上通常設置有高調(diào)機構用于調(diào)整座椅的高度,調(diào)角機構用于調(diào)整座椅的角度。如圖7所示,座椅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由座框骨架1、座椅滑軌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裝支座5和后臂安裝支座6構成。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設置在座椅滑軌2的上方并前后間隔設置,前臂3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前臂3的下端與前臂安裝支座5鉸接,后臂4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后臂4的下端與后臂安裝支座6鉸接。座椅滑軌2由滑芯和外滑道組成,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固定在座椅滑軌2的滑芯上。
[0003]結合圖7、圖8所示,前臂安裝支座5的底板為平面,與滑軌的滑芯完全貼合在一起,為剛性連接。當發(fā)生碰撞時,中間過程無法釋放能量,人體動能全部傳遞到滑軌,同時車身反作用到人體的動能也非常大,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0004]結合圖7、圖9所示,前臂3為上端相對下端逐漸向后傾斜的平板,平板的上部開有座框連接孔3b用于與座框骨架I的側邊板相連,平板的下部開有前臂安裝支座連接孔3c用于與前臂安裝支座5相連。當座椅受到向下的沖擊力時,主要依靠四連桿機構自身的剛性來約束整個座椅向下移動,但四連桿機構的剛性往往不夠,當人向下的位移過大時,安全帶的束縛作用喪失,人會從安全帶的下方滑脫,同時安全帶還可能切割頸部,構成安全隱串
■/Q1、O
[0005]另外,座椅滑軌2通過一解鎖手柄9、兩滑軌解鎖連桿10進行解鎖。兩個座椅滑軌分別稱為座椅左滑軌和座椅右滑軌,兩個座椅滑軌左右對稱布置。每個座椅滑軌與解鎖手柄的對應端頭通過滑軌解鎖連桿相連。通過拉動解鎖手柄,帶動兩側的滑軌解鎖連桿運動,從而實現(xiàn)座椅解鎖。但是,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通過螺栓螺母組件剛性連接,若一側的滑軌鎖止不良,則影響另一側的滑軌鎖止,無法進行有效地鎖止,造成鎖止失效,引發(fā)安全事故。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座椅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中,在碰撞過程中,能釋放人體動能,同時減少車身反作用動能對人體的傷害;能防止座椅過度下潛帶來的安全隱患;將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變?yōu)楦舆B接,可避免一側滑軌鎖止不良影響另一側的滑軌鎖止,提高座椅鎖止的安全可靠性。
[0007]為此,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包括座框骨架(I)、座椅滑軌(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滑軌解鎖手柄(9)和滑軌解鎖連桿(10),所述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設置在座椅滑軌(2)的上方并前后間隔設置,前臂(3)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前臂(3)的下端與前臂安裝支座(5)鉸接,后臂(4)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后臂(4)的下端與后臂安裝支座(6)鉸接,所述滑軌解鎖手柄(9)位于座椅滑軌(2)的前方,所述滑軌解鎖連桿(10)的后端與對應側的座椅滑軌⑵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安裝支座(5)的中間段向上拱起形成懸空部(5a),所述前臂(3)上設置有水平的防下潛限位板(3a),后臂安裝支座(6)與座椅滑軌(2)連接的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伸到對應的鎖緊螺母(13)上方;當座框骨架(I)受到?jīng)_擊力向下移動到設定位置時,防下潛限位板(3a)抵在前臂安裝支座(5)上,座框骨架(I)抵在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上;
[0008]所述滑軌解鎖連桿(10)前端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水平翻邊從而形成“U”形夾板(10a),所述滑軌解鎖手柄(9)的端頭被壓扁后置于“U”形夾板(1a)內(nèi),再通過螺栓(12)和螺母(13)鎖緊在一起,且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上下兩側與“U”形夾板(1a)的內(nèi)腔之間均留有間隙。
[0009]當碰撞發(fā)生時,人體動能的傳遞順序依次為:座框骨架一前、后臂一前、后臂安裝支座一滑軌滑芯一滑軌外滑道一車身地板。其結構設計原理在于:將前臂安裝支座的中間段設置成向上拱起的懸空部,避免整個前臂安裝支座與滑軌的滑芯完全貼合而形成剛性連接,當碰撞發(fā)生時,前臂安裝支座能吸收碰撞過程中的人體動能,前臂安裝支座會產(chǎn)生變形從而吸收動能,使傳遞到滑軌的動能減少,相應地,車身反作用到人體的動能也會減少,對人體的傷害也會降低。
[0010]當座椅下潛時,首先靠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的剛性來約束下潛的位移量,當四連桿機構的剛性不足以抵擋座椅下潛的力量而繼續(xù)下潛時,前臂上增設的防下潛限位板會與前臂安裝支座接觸,最終抵在前臂安裝支座上,同時座框骨架抵在鎖緊螺釘?shù)纳隙祟^上,共同限制座椅繼續(xù)下潛,避免了下潛量過大而造成安全帶失效等安全隱患。
[0011 ] 通過將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之間的連接由傳統(tǒng)的剛性連接變?yōu)楦舆B接,保證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動,有效避免了一側滑軌鎖止不良而影響另一側的滑軌鎖止,提高座椅鎖止的安全可靠性。
[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前臂安裝支座(5)為一體沖壓成型的鈑金件,包括長條形的底板(5b)、沿底板(5b)前邊緣向上延伸的前側板(5c)、沿底板(5b)外側邊緣向上延伸的外側板(5d)、沿底板(5a)后邊緣向上延伸的后側板(5e),且前側板(5c)、外側板(5d)和后側板(5e)依次連為一體,所述底板(5b)的前、后部各設置有一個滑軌安裝孔(5f),所述外側板(5d)靠近前側板(5c)的位置處向上延伸形成前臂安裝支耳,并在該前臂安裝支耳上開有前臂安裝孔(5g),所述懸空部(5a)在底板(5b)與前側板(5c)的交界棱邊上設置有2?3個前后間隔分布的三角形加強筋(5h)。三角形加強筋的設置不能過多,以2?3個為宜,一方面要提高懸空部的強度,保證碰撞過程中前臂安裝支座的變形量不宜過大,另一方面要避免前臂安裝支座的強度過大而影響吸能效果。
[0013]另外,所述前臂安裝支耳相對前側板(5c)向內(nèi)凹陷,所述前臂(3)的下端正好沉入該凹陷區(qū)內(nèi);優(yōu)化布置,提高整體結構的緊湊性和結構強度。
[0014]進一步,所述前臂(3)為上端相對下端逐漸向后傾斜的平板,平板的上部相對下部向內(nèi)錯開設置,且錯開的距離與座框骨架(I)的側邊板(Ia)厚度相等,平板的上部開有座框骨架連接孔(3b),平板的下部開有前臂安裝支座連接孔(3c),所述平板的前斜邊向內(nèi)垂直彎折形成前折邊(3d),平板上部的后斜邊向下延伸后再向內(nèi)側水平折彎形成所述防下潛限位板(3a)。平板的上部相對下部向內(nèi)錯開設置,從而在上部的外側騰出空間用于座框的側邊板,以節(jié)約空間,使整體結構更為緊湊,同時增加強度;防下潛限位板和前折邊均由前臂彎折而成,進一步增加了前臂的整體強度。
[0015]所述滑軌解鎖連桿(10)的螺栓過孔內(nèi)安裝有襯套(11),所述襯套(11)帶有端頭臺階(11a),且端頭臺階(Ila)設置在滑軌解鎖連桿(10)與解鎖手柄(9)之間,所述螺栓(12)的桿部分為臺階段(12a)和螺紋段(12b),且臺階段(12a)的長度大于襯套(11)和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厚度之和。增設帶端頭臺階的襯套,將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隔開,可避免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接觸產(chǎn)生異響;同時,在螺栓的桿部分為臺階段和螺紋段,并限定臺階段的長度大于襯套和解鎖手柄端頭壓扁部的厚度之和,一方面可避免解鎖手柄在振動中因與襯套摩擦而產(chǎn)生異響,另一方面解鎖手柄與滑軌解鎖連桿在螺栓的軸線方向上騰出間隙,進一步保證了兩者的靈活轉動。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前臂安裝支座在碰撞過程中,能吸收人體動能而產(chǎn)生變形,使傳遞到滑軌的動能減少,同時減少車身反作用到人體的動能,降低碰撞對人體的傷害;利用座椅四連桿機構的剛性,以及前臂上增設的防下潛限位板、連接后臂安裝支座與座椅滑軌的鎖緊螺釘?shù)纳隙祟^共同限制座椅下潛,避免了下潛量過大而造成安全帶失效等安全隱患;將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變?yōu)楦舆B接,可避免一側滑軌鎖止不良影響另一側的滑軌鎖止,提高座椅鎖止的安全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的軸測圖。
[0019]圖3是圖1中的前臂安裝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圖3的軸測圖。
[0021]圖5是圖1中前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是圖2中滑軌解鎖連桿與解鎖手柄連接部位的剖視放大圖。
[0023]圖7是現(xiàn)有的汽車座椅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
[0024]圖8是現(xiàn)有的前臂安裝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9是現(xiàn)有的前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7]結合圖1、圖2所示,一種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主要由座框骨架1、座椅滑軌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滑軌解鎖手柄9和滑軌解鎖連桿10幾部分組成。
[0028]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設置在座椅滑軌2的上方并前后間隔設置,座椅滑軌2由滑芯和外滑道組成,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固定在座椅滑軌2的滑芯上。前臂3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前臂3的下端與前臂安裝支座5鉸接,后臂4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后臂4的下端與后臂安裝支座6鉸接?;壗怄i手柄9位于座椅滑軌2的前方,滑軌解鎖連桿10的后端與對應側的座椅滑軌2相連,以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
[0029]結合圖1一圖4所示,前臂安裝支座5的中間段向上拱起形成懸空部5a,而前臂安裝支座5的前后部仍與座椅滑軌2的滑芯貼合。
[0030]最好是,前臂安裝支座5為一體沖壓成型的鈑金件,主要由長條形的底板5b、沿底板5b前邊緣向上延伸的前側板5c、沿底板5b外側邊緣向上延伸的外側板5d、沿底板5a后邊緣向上延伸的后側板5e圍成,且前側板5c、外側板5d和后側板5e依次連為一體。底板5b的前、后部各設置有一個滑軌安裝孔5f用于與座椅滑軌2的滑芯固連。外側板5d靠近前側板5c的位置處向上延伸形成前臂安裝支耳,并在該前臂安裝支耳上開有前臂安裝孔5g用于與前臂3鉸接。懸空部5a在底板5b與前側板5c的交界棱邊上設置有2?3個前后間隔分布的三角形加強筋5h。另外,前臂安裝支耳相對前側板5c向內(nèi)凹陷,前臂3的下端正好沉入該凹陷區(qū)內(nèi),即前臂安裝支耳的凹陷深度正好與前臂3的壁厚相等,使前臂3安裝后正好沉入凹陷區(qū)內(nèi),以節(jié)約空間,便于整體布置,使整體結構緊湊;懸空部5a最好位于前臂安裝支耳后方。
[0031]結合圖1、圖5所示,前臂3上設置有水平的防下潛限位板3a,后臂安裝支座6與座椅滑軌2通過鎖緊螺釘7和鎖緊螺母13鎖緊在一起,該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伸到對應的鎖緊螺母13上方。當座框骨架I受到?jīng)_擊力向下移動到設定位置時,防下潛限位板3a抵在前臂安裝支座5上,座框骨架I抵在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上,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比鎖緊螺母13高出5mm左右。防下潛限位板3a和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從前后兩側共同限制座椅的過度下潛。
[0032]最好是,前臂3為上端相對下端逐漸向后傾斜的平板,平板的上部相對下部向內(nèi)錯開設置,且錯開的距離與座框骨架I的側邊板Ia厚度相等,平板的上部開有座框骨架連接孔3b用于與座框骨架I的側邊板Ia鉸接,平板的下部開有前臂安裝支座連接孔3c用于與前臂安裝支座5鉸接。平板的前斜邊向內(nèi)垂直彎折形成前折邊3d,平板上部的后斜邊向下延伸后再向內(nèi)側水平折彎形成防下潛限位板3a。
[0033]結合圖2、圖6所示,汽車座椅滑軌解鎖機構主要由一個解鎖手柄9和兩個滑軌解鎖連桿10組成。兩個座椅滑軌2分別稱為座椅左滑軌和座椅右滑軌,兩個座椅滑軌左右對稱布置。兩個滑軌解鎖連桿10也左右對稱布置?;壗怄i連桿10的后端與對應側的座椅滑軌2相連。滑軌解鎖手柄9由鋼管制成,滑軌解鎖連桿10為沖壓成型的鈑金件。本發(fā)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方位描述均以座椅使用狀態(tài)為準。
[0034]滑軌解鎖連桿10前端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水平翻邊從而形成“U”形夾板10a,滑軌解鎖手柄9的端頭被壓扁后置于“U”形夾板1a內(nèi),從而將滑軌解鎖手柄9的端頭壓扁部包裹住,再通過螺栓12和螺母13鎖緊在一起;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上下兩側與“U”形夾板1a的內(nèi)腔之間均留有間隙,以保證滑軌解鎖手柄9的端頭壓扁部可相對“U”形夾板1a轉動。
[0035]最好是,滑軌解鎖連桿10的螺栓過孔內(nèi)安裝有襯套11,襯套11帶有端頭臺階11a,且端頭臺階Ila設置在滑軌解鎖連桿10與滑軌解鎖手柄9之間。螺栓12的桿部分為臺階段12a和螺紋段12b,臺階段12a的直徑大于螺紋段12b的直徑,且臺階段12a的長度大于襯套11和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厚度之和,以保證滑軌解鎖手柄9的端頭壓扁部可相對“U”形夾板1a在左右方位上移動。當螺母13鎖緊后,螺母13抵在臺階段12a的端面上。
[0036]進一步,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上下兩側與“U”形夾板1a內(nèi)腔之間的間隙各為0.4mm ;桿部臺階12a的長度比襯套11和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厚度之和大
0.4mm。
【權利要求】
1.一種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包括座框骨架(I)、座椅滑軌(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滑軌解鎖手柄(9)和滑軌解鎖連桿(10),所述前臂安裝支座(5)、后臂安裝支座(6)設置在座椅滑軌(2)的上方并前后間隔設置,前臂(3)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前臂(3)的下端與前臂安裝支座(5)鉸接,后臂(4)的上端與座框骨架(I)鉸接,后臂(4)的下端與后臂安裝支座(6)鉸接,所述滑軌解鎖手柄(9)位于座椅滑軌(2)的前方,所述滑軌解鎖連桿(10)的后端與對應側的座椅滑軌(2)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安裝支座(5)的中間段向上拱起形成懸空部(5a),所述前臂(3)上設置有水平的防下潛限位板(3a),后臂安裝支座¢)與座椅滑軌(2)連接的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伸到對應的鎖緊螺母(13)上方;當座框骨架(I)受到?jīng)_擊力向下移動到設定位置時,防下潛限位板(3a)抵在前臂安裝支座(5)上,座框骨架(I)抵在鎖緊螺釘(7)的上端頭上; 所述滑軌解鎖連桿(10)前端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水平翻邊從而形成“U”形夾板(10a),所述滑軌解鎖手柄(9)的端頭被壓扁后置于“U”形夾板(1a)內(nèi),再通過螺栓(12)和螺母(13)鎖緊在一起,且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上下兩側與“U”形夾板(1a)的內(nèi)腔之間均留有間隙。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安裝支座(5)為一體沖壓成型的鈑金件,包括長條形的底板(5b)、沿底板(5b)前邊緣向上延伸的前側板(5c)、沿底板(5b)外側邊緣向上延伸的外側板(5d)、沿底板(5a)后邊緣向上延伸的后側板(5e),且前側板(5c)、外側板(5d)和后側板(5e)依次連為一體,所述底板(5b)的前、后部各設置有一個滑軌安裝孔(5f),所述外側板(5d)靠近前側板(5c)的位置處向上延伸形成前臂安裝支耳,并在該前臂安裝支耳上開有前臂安裝孔(5g),所述懸空部(5a)在底板(5b)與前側板(5c)的交界棱邊上設置有2?3個前后間隔分布的三角形加強筋(5h)。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安裝支耳相對前側板(5c)向內(nèi)凹陷,所述前臂(3)的下端正好沉入該凹陷區(qū)內(nèi)。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為上端相對下端逐漸向后傾斜的平板,平板的上部相對下部向內(nèi)錯開設置,且錯開的距離與座框骨架(I)的側邊板(Ia)厚度相等,平板的上部開有座框骨架連接孔(3b),平板的下部開有前臂安裝支座連接孔(3c),所述平板的前斜邊向內(nèi)垂直彎折形成前折邊(3d),平板上部的后斜邊向下延伸后再向內(nèi)側水平折彎形成所述防下潛限位板(3a)。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解鎖連桿(10)的螺栓過孔內(nèi)安裝有襯套(11),所述襯套(11)帶有端頭臺階(11a),且端頭臺階(Ila)設置在滑軌解鎖連桿(10)與解鎖手柄(9)之間,所述螺栓(12)的桿部分為臺階段(12a)和螺紋段(12b),且臺階段(12a)的長度大于襯套(11)和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厚度之和。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防下潛的高調(diào)四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上下兩側與“U”形夾板(1a)內(nèi)腔之間的間隙各為0.4mm,桿部臺階(12a)的長度比襯套(11)和滑軌解鎖手柄(9)端頭壓扁部的厚度之和大0.4mm。
【文檔編號】B60N2/16GK104369678SQ201410729574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吳照倫, 李艷飛, 淦登攀, 李遠飛, 李懿, 鄒祚兵 申請人:重慶宏立至信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