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該靠背骨架的連接端上設有連接孔;襯套,裝配于所述連接孔內(nèi);氣彈簧,具有與連接孔對應的連接部,該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以及形成于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之間、以供容置靠背骨架的連接端的U型凹槽,利用第一連接臂、連接孔、第二連接臂以及配套的自攻螺栓而將所述氣彈簧與所述靠背骨架連接。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通過使用自攻螺栓代替現(xiàn)有卡銷的連接方式,與氣彈簧的連接部螺紋連接并與襯套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以及在靠背骨架的連接孔內(nèi)焊接套筒,不僅可以消除靠背晃動間隙大的問題,保證了靠背骨架足夠的強度,而且還可以增強連接處的抗扭能力。
【專利說明】
【技術(shù)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座椅【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降低靠背骨架晃動的座椅靠背 的連接機構(gòu)。 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
【背景技術(shù)】
[0002] 隨著乘客對汽車座椅乘坐的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靠背晃動成為影響乘坐舒適 度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座靠連接是采用塑料襯套和卡銷配合的方式,如圖1和圖2 所示,先將塑料襯套3'裝入靠背骨架1的連接孔11'內(nèi),再一并放置于氣彈簧2的U型槽 內(nèi),最后通過卡銷4'固定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塑料襯套3'與連接孔11'之間存在間隙,卡 銷4'與塑料襯套3'之間存在間隙。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其中卡銷4'與氣彈簧2之間存在的間 隙最大,并且卡銷4'的連接方式也不夠穩(wěn)固,使得在汽車行駛過程中,乘客往往會感覺到座 椅靠背存在比較大的晃動量,而此晃動是由于座靠之間連接間隙過大引起的。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座椅 的靠背骨架與氣彈簧之間存在晃動間隙,靠背晃動量較大的問題。
[0004] 為到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
[0005] -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包括:
[0006] 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的連接端上設有連接孔;
[0007] 襯套,裝配于所述連接孔內(nèi);
[0008] 氣彈簧,具有與所述連接孔對應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 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連接臂和所述第二連接臂之間、以供容置所述靠背骨架的連接端的 U型凹槽,利用所述第一連接臂、所述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臂以及配套的自攻螺栓而將所 述氣彈簧與所述靠背骨架連接。
[0009]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襯套與所述連接孔之間還設有套筒,所述套 筒固定于所述連接孔內(nèi)。
[001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襯套為單個長襯套,所述長襯套自所述連接 孔的任一側(cè)裝配于所述套筒,所述長襯套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連接孔的孔深。
[0011]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襯套為兩個短襯套,兩個所述短襯套分別自 所述連接孔兩側(cè)裝配于所述套筒。
[0012]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攻螺栓與所述襯套之間采用自攻過盈配 合。
[0013]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分別在所述第一連接臂和所述第二連接臂設有對 應于所述連接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內(nèi)腔形成有與所述自攻螺 栓配合的螺紋。
[0014]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連接孔設置為 在所述氣彈簧與所述靠背骨架裝配完成后處于共軸心線。
[001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攻螺栓與所述連接部之間還設有彈性墊 片。
[001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了一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通過使用自攻螺 栓代替現(xiàn)有卡銷的連接方式,與氣彈簧的連接部螺紋連接并與襯套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 以及在靠背骨架的連接孔內(nèi)焊接套筒,不僅可以消除靠背晃動間隙大的問題,保證了靠背 骨架足夠的強度,而且還可以增強連接處的抗扭能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8] 圖2為圖1中A部分放大圖;
[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 圖4為圖3中B部分的放大圖;
[0021]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的一實施方式的剖面圖;
[0022]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剖面圖;
[0023] 圖7為圖6中C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以下將結(jié)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 式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根據(jù)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jié)構(gòu)、方法、或 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0025] 請配合參照圖3和圖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的結(jié)構(gòu)示意 圖;圖4為圖3中B部分的放大圖。該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包括:靠背骨架1、襯套4、 氣彈簧2以及自攻螺栓5,該氣彈簧2包括與靠背骨架1連接的連接部21。本實用新型將 自攻螺栓5配合裝配于靠背骨架1的連接端12與氣彈簧2的連接部21之間,以消除氣彈 簧2與靠背骨架1之間的裝配間隙,從而使靠背骨架1具有足夠的強度,消除了汽車在行駛 過程中座椅靠背晃動的問題。
[0026] 具體地,靠背骨架1的兩端連接端12均需與氣彈簧2配合固定,在本實施方式中, 僅以靠背骨架1的一端裝配進行詳細的描述,由于另一端的裝配結(jié)構(gòu)相同,在此就不再重 復闡述。該靠背骨架1的連接端12上設有連接孔11,該襯套4裝配于連接孔11內(nèi),相對應 地,氣彈簧2上設有與該連接孔11配合連接的孔,在本實施方式中,氣彈簧2具有與連接孔 11對應的連接部21,利用該連接部21、連接孔11以及配套的自攻螺栓5而將氣彈簧2和 靠背骨架1連接。詳細地,該連接部21包括第一連接臂211、第二連接臂212以及形成于 所述第一連接臂211和第二連接臂212之間、以供容置靠背骨架1的連接端12的U型凹槽 213,利用第一連接臂211、連接孔11、第二連接臂212以及配套的自攻螺栓5而將氣彈簧2 與靠背骨架1連接。特別地,分別在第一連接臂211和第二連接臂212設有對應于連接孔 11的第一孔214和第二孔215,即第一連接臂211上設有第一孔214,第二連接臂212上設 有第二孔215,優(yōu)選地,該第一孔214、第二孔215以及連接孔11設置為在氣彈簧2與靠背 骨架1裝配完成后處于共軸心線。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臂211上的第一孔214和第 二連接臂212上的第二孔215的內(nèi)腔由于自攻螺栓5的自攻作用形成有與自攻螺栓5配合 的螺紋,從而使得靠背骨架1與氣彈簧2的連接更加穩(wěn)固,并且不存在使靠背骨架1晃動的 間隙。
[0027] 作為本實施方式的最佳實施方式,該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還包括固定于連接 孔11的套筒3,其中,套筒3可通過焊接固定于連接孔11內(nèi),然后再將襯套4裝配于該套筒 3內(nèi),本實用新型中增加套筒3可增加靠背骨架1轉(zhuǎn)軸處壁厚,從而可增強靠背骨架1的抗 扭能力。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根據(jù)靠背骨架1連接端12的壁厚選擇是否需要裝配套 筒3。
[0028]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該襯套4為單個長襯套41,使用單個 長襯套41裝配于套筒3內(nèi),具體地,該長襯套41可從連接孔11的任一側(cè)裝配入套筒3內(nèi), 優(yōu)選地,使套筒3與長襯套41之間間隙盡可能地小,該長襯套41的長度大于或等于連接孔 11的孔深,從而使該長襯套41覆蓋到連接孔11的所有內(nèi)腔面,避免自攻螺栓5與長襯套 41之間存在間隙,特別地,在自攻螺栓5裝配入該長襯套41后,該長襯套41的內(nèi)腔面上形 成有與自攻螺栓5配合的螺紋,不僅可以增強自攻螺栓5與襯套4之間連接的強度,而且避 免了自攻螺栓5與襯套4之間產(chǎn)生間隙。
[0029]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中,如圖6和圖7所示,該襯套4為兩個短襯套42, 兩個短襯套42分別自連接孔11的兩側(cè)裝配于套筒3,具體地,在自攻螺栓5裝配入兩個短 襯套42后,兩個該短襯套42的內(nèi)腔面上均形成有與自攻螺栓5配合的螺紋,從而避免自攻 螺栓5與襯套4之間存在間隙。其中,使用兩個短襯套42的抗扭效果好于單個長襯套41, 且有效防止靠背骨架1與氣彈簧2產(chǎn)生噪音。
[0030] 本實用新型的套筒3、襯套4裝配于靠背骨架1后,將此總成放置于U型凹槽213 內(nèi),且使靠背骨架1的連接孔11與第一孔214、第二孔215的軸心處于同一直線,最后通過 自攻螺栓5使靠背骨架1與氣彈簧2連接,特別地,在自攻螺栓5與連接部21之間還設有 彈性墊片6,具體地,本實施方式的連接機構(gòu)如此設置以使連接孔11、第一孔214以及第二 孔215之間均不存在間隙,從而使得靠背骨架1與氣彈簧2之間不存在晃動間隙。
[0031] 以下采用以采用兩個短襯套42為例具體說明,兩個短襯套42從兩側(cè)配合于靠背 骨架1的連接孔11內(nèi)的套管代替現(xiàn)有間隙配合的方式,套筒3增加了靠背骨架1連接孔11 處的壁厚,從而增強連接處的抗扭能力,提高了此處抗疲勞水平,兩個短襯套42抗扭效果 好于單個長襯套41,且有效防止靠背骨架1與氣彈簧2接觸產(chǎn)生的噪音;采用自攻螺栓5代 替現(xiàn)有卡銷的連接方式,從而使自攻螺栓5對襯套4產(chǎn)生一定的自攻效果,屬于過盈配合, 確保襯套4與自攻螺栓5之間無間隙,并且自攻螺栓5還作用于第一孔214和第二孔215, 使得第一孔214和第二孔215內(nèi)形成與自攻螺栓5配合的螺紋,確保了自攻螺栓5與氣彈 簧2的連接部21之間也無間隙。詳細地,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座椅靠背骨架的連接機構(gòu)的 具體連接方式為:首先將套筒3插入靠背骨架1的連接孔11內(nèi),并通過焊接固定;然后將 兩個短襯套42分別從套筒3的兩側(cè)裝配入套筒3內(nèi);接著將裝配有套筒3、短襯套42的靠 背骨架1對應地放置于氣彈簧2的連接部21的U型凹槽213,使得第一孔214、第二孔215 分別對應于短襯套42的中心孔,優(yōu)選地,使得第一孔214、第二孔215以及連接孔11的軸心 處于同一直線上,從而便于自攻螺栓5的裝配;最后通過自攻螺栓5將靠背骨架1與氣彈簧 2固定連接,具體地,本實施方式以該自攻螺栓5從第一孔214擰入為例說明,該自攻螺栓5 依次擰入第一孔214、兩個短襯套42,最后連接在第二孔215上,在自攻裝配過程中,該第一 孔214、兩個短襯套42、第二孔215內(nèi)被自攻螺栓5作用形成與自攻螺栓5相配合的螺紋, 從而使靠背骨架1連接在氣彈簧2上,并且其間無間隙,使得該靠背骨架1在外力作用下, 明顯降低了晃動量,增強了乘客乘坐的舒適度。
[0032]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通過使用自攻螺栓代替現(xiàn)有卡銷的 連接方式,與氣彈簧的連接部螺紋連接并與襯套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以及在靠背骨架的 連接孔內(nèi)焊接套筒,不僅可以消除靠背晃動間隙大的問題,保證了靠背骨架足夠的強度,而 且還可以增強連接處的抗扭能力。
[0033] 以上結(jié)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shù)人員可根 據(jù)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jié)不應構(gòu)成對本實用 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quán)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的連接端上設有連接孔; 襯套,裝配于所述連接孔內(nèi); 氣彈簧,具有與所述連接孔對應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以 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連接臂和所述第二連接臂之間、以供容置所述靠背骨架的連接端的u型 凹槽,利用所述第一連接臂、所述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臂以及配套的自攻螺栓而將所述氣 彈簧與所述靠背骨架連接。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與所述連接孔 之間還設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連接孔內(nèi)。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為單個長襯套, 所述長襯套自所述連接孔的任一側(cè)裝配于所述套筒,所述長襯套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 連接孔的孔深。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為兩個短襯套, 兩個所述短襯套分別自所述連接孔兩側(cè)裝配于所述套筒。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螺栓與所 述襯套之間采用自攻過盈配合。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分別在所述第一連接臂 和所述第二連接臂設有對應于所述連接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 內(nèi)腔形成有與所述自攻螺栓配合的螺紋。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 以及所述連接孔設置為在所述氣彈簧與所述靠背骨架裝配完成后處于共軸心線。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的連接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螺栓與所述連 接部之間還設有彈性墊片。
【文檔編號】B60N2/44GK203902335SQ201420275501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秦曾皓, 丁雪蓮, 沈軍 申請人:廣州東風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