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接紗機構,將下游側的第一紗線的紗線端與上游側的第二紗線的紗線端連接,其特征在于,具備:
接紗部,該接紗部將所述第一紗線的紗線端與所述第二紗線的紗線端連接;
紗線捕捉裝置,該紗線捕捉裝置具有對所述第一紗線的紗線端或所述第二紗線的紗線端進行捕捉的捕捉部,所述捕捉部構成為能夠在位于所述接紗部的一側的捕捉位置與位于所述接紗部的另一側的第一位置之間移動;
保持部,該保持部配置在所述接紗部的一側,保持所述紗線端;
切斷部,該切斷部在所述接紗部的另一側配置在所述接紗部與所述第一位置之間,用于切斷所述紗線端;以及
張力施加單元,該張力施加單元通過至少與所述保持部相比在所述第一位置側作用于所述紗線端,而對所述保持部與所述切斷部之間的所述紗線端施加張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紗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張力施加單元具有對所述紗線捕捉裝置的動作進行控制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通過所述切斷部切斷所述紗線端之前,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捕捉部向遠離所述保持部的方向移動,由此對所述保持部與所述切斷部之間的所述紗線端施加張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紗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捕捉部在第二位置停止,該第二位置與所述第一位置相比處于遠離所述保持部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紗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捕捉裝置具有設置于所述捕捉部并保持所述紗線端的夾緊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紗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捕捉裝置為捕捉所述第二紗線的第二紗線捕捉裝置,通過在所述第二紗線捕捉裝置內產生的吸引流對所述紗線端進行吸引和捕捉。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紗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捕捉裝置為捕捉所述第一紗線的第一紗線捕捉裝置,通過在所述第一紗線捕捉裝置內產生的吸引流對所述紗線端進行吸引和捕捉。
7.一種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紗機構;
能夠供給紗線的喂紗部;以及
卷繞所述紗線的卷繞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退繞抑制部件,該退繞抑制部件相對于所述喂紗部設置,抑制來自所述喂紗部的所述紗線的退繞。
9.一種接紗方法,使用接紗部將下游側的第一紗線的紗線端與上游側的第二紗線的紗線端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捕捉工序,紗線捕捉裝置在位于所述接紗部的一側的捕捉位置捕捉所述紗線端,其中,該紗線捕捉裝置具有捕捉所述第一紗線的紗線端或所述第二紗線的紗線端的捕捉部;
移動工序,所述紗線捕捉裝置在所述捕捉部中捕捉了所述紗線端的狀態(tài)下向位于所述接紗部的另一側的第一位置移動;
保持工序,配置在所述接紗部的一側的保持部保持所述紗線端;
張力施加工序,通過至少與所述保持部相比在所述第一位置側作用于所述紗線端,而對所述保持部與切斷部之間的所述紗線端施加張力;以及
切斷工序,通過配置在所述接紗部與所述第一位置之間的切斷部來切斷所述紗線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接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張力施加工序中,通過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捕捉部向遠離所述保持部的方向移動,來對所述保持部與所述切斷部之間的所述紗線端施加張力。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張力施加工序中,使所述捕捉部移動至第二位置,該第二位置與所述第一位置相比處于遠離所述保持部的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