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排水管接頭。
背景技術:
天窗排水管一般布置方向為沿車身鈑金走向,在出水口位置如天窗排水管直接插入車身鈑金,會出現(xiàn)兩個問題:一,出水位置無固定密封結構,存在排水管晃動脫落磨損等風險;二,排水管折彎過大,存在導水困難甚至水浸入內飾等風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排水管接頭,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天窗排水管出水位置無固定密封結構以排水管折彎過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排水管接頭,包括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包括與車身鈑金相配合的鈑金連接段以及與直線型排水管相配合的排水管連接段,所述鈑金連接段插入車身鈑金孔中,在所述鈑金連接段與車身鈑金孔之間設有密封件。
所述排水管連接段內緊配合有直線型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連接段與直線型排水管的干涉量為0.3~1mm。
所述折彎角為110~130°。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發(fā)明的排水管接頭的一端與車身鈑金孔形成固有密封,另外該接頭與車身鈑金成一定角度,使排水管與車身鈑金走向一致,無需折彎排水管,既解決了固定密封問題,又解決了布置困難問題,其結構簡單,可靠,安裝便利,開發(fā)成本低,具有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排水管接頭的裝配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直線型排水管;
2:接頭本體;
21:鈑金連接段
22:排水管連接段;
23:折彎角;
3:車身鈑金;
31:車身鈑金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天窗排水管出水位置無固定密封結構以排水管折彎過大的問題,提供一種排水管接頭。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排水管接頭,包括接頭本體2,所述接頭本體2包括與車身鈑金3相配合的鈑金連接段21以及與直線型排水管1相配合的排水管連接段22,所述鈑金連接段21與排水管連接段22之間具有折彎角23,所述折彎角23為110~130°,并呈圓弧過渡。
如圖2所示的,所述鈑金連接段21插入車身鈑金孔31中,在所述鈑金連接段21與車身鈑金孔31之間設有密封件。所述排水管連接段22內緊配合有直線型排水管1,所述排水管連接段22與直線型排水管1的干涉量為0.3~1mm。
本發(fā)明的安裝方式為:排水管接頭由車身外側插入車身鈑金孔中,天窗排水管再插入排水管接頭中。本實施例的排水管與排水管接頭的干涉量為0.5mm,保證了排水管的密封性又保證了安裝便利性。排水管接頭與鈑金孔的安裝角度為122°,經驗證明此角度既能使排水管布置方向與車身鈑金一致又能保證排水管接頭的安裝便利性。此種安裝方式,安裝結構具有安裝簡單,可靠性高的特點。
本發(fā)明的排水管接頭的一端與車身鈑金孔形成固有密封,另外該接頭與車身鈑金成一定角度,使排水管與車身鈑金走向一致,無需折彎排水管,既解決了固定密封問題,又解決了布置困難問題,其結構簡單,可靠,安裝便利,開發(fā)成本低,具有推廣價值。
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