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汽車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不斷的改造升級。
目前,在諸多乘用車車身上,后排(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基本都上裝在地板面上,中后地板通過型面上抬高于前地板,通過中后地板大平面承接后排座椅底面的方式達到滿足座椅安裝及通過各類法規(guī)的目的。如圖1-2所示,此結構廣泛使用于承載式車身的乘用車上,導致車內空間貢獻較小,且僅適用于承載式車身,局限性較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具有廣泛適用性和改型優(yōu)勢,能夠提高車內空間利用率和車身結構剛度,從而滿足用戶安裝要求,進而提高汽車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包括框架本體,所述框架本體包括座椅框前板、座椅框后橫梁、座椅框左側板和座椅框右側板,所述框架本體位于中后地板上,所述框架本體與所述中后地板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下部與車架前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后橫梁下部與車架后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所述座椅框左側板、所述座椅框后橫梁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依次側邊連接形成框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還可以是:
所述框架本體為“口”字形。
所述座椅框前板、所述座椅框左側板、所述座椅框后橫梁、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側邊焊接連接形成框式結構。
所述框架本體焊接在所述中后地板上。
所述座椅框前板、所述座椅框左側板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分別為“Z”字形,所述座椅框前板、所述座椅框左側板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的頂部與座椅底部焊接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所述座椅框左側板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的底部焊接在所述中后底板上。
所述座椅框后橫梁為“幾”字形,所述座椅框后橫梁一端與所述座椅框左側板焊接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座椅框右側板焊接連接。
所述座椅框后橫梁兩端分別延伸至側圍內板上,并與所述側圍內板固定連接。
所述座椅框前板、座椅框后橫梁、座椅框左側板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分別由BLC材料制成。
所述座椅框左側板上設有左加強板,所述左加強板與所述座椅框左側板固定連接。
所述座椅框右側板上設有右加強板,所述右加強板與所述座椅框右側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包括框架本體,所述框架本體包括座椅框前板、座椅框后橫梁、座椅框左側板和座椅框右側板,所述框架本體位于中后地板上,所述框架本體與所述中后地板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下部與車架前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后橫梁下部與車架后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所述座椅框左側板、所述座椅框后橫梁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依次側邊連接形成框式結構。這樣,通過座椅框前板、座椅框左側板、座椅框后橫梁和座椅框右側板依次側邊連接形成一個框架本體,然后將座椅焊接在框架本體上,使框架本體中形成一個空腔,該空腔可以用作儲存等,有效提高車內空間利用率,通過這種新技術,可增大車內空間,該框架本體可適用與在半承載式車身上,可適用于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安裝結構,拓寬了適用性,也有結構的創(chuàng)新性。該結構易于適用不同的座椅,具有平臺化作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具有廣泛適用性和改型優(yōu)勢,能夠提高車內空間利用率和車身結構剛度,從而滿足用戶安裝要求,進而提高整車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座椅安裝的結構圖。
圖2是現(xiàn)有技術的另一個座椅安裝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安裝在中后地板的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安裝在中后地板的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將座椅安裝在座椅框架上的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的結構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的爆炸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另一結構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剖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的橫截面圖。
圖號說明
1…前地板 2…中后地板 3…框架本體
4…空腔 31…座椅框前板 32…座椅框后橫梁
33…座椅框左側板 34…座椅框右側板 5…座椅
35…左加強板 36…右加強板 6…車架前橫梁
7…車架后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的圖3至圖10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請參考圖3-10,包括框架本體3,所述框架本體3包括座椅框前板31、座椅框后橫梁32、座椅框左側板33和座椅框右側板34,所述框架本體3位于中后地板2上,所述框架本體3與所述中后地板2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31下部與車架前橫梁6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下部與車架后橫梁7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依次側邊連接形成框式結構。這樣,通過座椅框前板31、座椅框左側板33、座椅框后橫梁32和座椅框右側板34依次側邊連接形成一個框架本體,然后將座椅5焊接在框架本體3上,使框架本體3中形成一個空腔4,該空腔4可以用作儲存等,有效提高車內空間利用率,通過這種新技術,可增大車內空間,該框架本體3可適用與在半承載式車身上,可適用于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安裝結構,拓寬了適用性,也有結構的創(chuàng)新性。該結構易于適用不同的座椅,具有平臺化作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具有廣泛適用性和改型優(yōu)勢,能夠提高車內空間利用率和車身結構剛度,從而滿足用戶安裝要求,進而提高整車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請參考圖3-10,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框架本體3為“口”字形。這樣,因為框架本體3為一個前后左右四面通過焊接結合成一個框架結構,框架本體3內部為一個空腔4,框架本體3就如“口”字形的結構,設置“口”字形,空腔4內可用作儲物空間,增大了整車的儲物空間。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側邊焊接連接形成框式結構。這樣,通過焊接的方式將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依次側邊焊接在一起形成框架本體3,框架本體3為一個前后左右四面通過焊接結合成一個框架的結構,可以達到局部結構及整車結構加強的目的,進而使框架本體3支撐座椅5更加穩(wěn)固。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框架本體3焊接在所述中后地板2上。這樣,將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依次側邊焊接在一起形成框架本體3,將所述框架本體3下部焊接在中后地板2上,框架本體3上部承接座椅,從而實現(xiàn)在承載式車身中通過地板面抬高來搭建結構的相同目的,框架本體3通過焊接的方式與中后地板2連接,框架本體3車型或高度隨座椅5安裝要求及承接面要求進行調整,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和改型優(yōu)勢。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乘用車座椅框架,請參考圖3-10,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分別為“Z”字形,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的頂部與座椅5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的底部焊接在所述中后底板2上。這樣,將所述座椅框前板31、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分別設計成“Z”字形,既方便承接座椅5受力又方便焊接。還可以是: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為“幾”字形,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一端與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焊接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焊接連接。這樣,將座椅框后橫梁32設置“幾”字形,可以提高座椅框后橫梁32與座椅框左側板33和座椅框右側板34連接強度。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座椅框后橫梁32兩端分別延伸至側圍內板上,并與所述側圍內板固定連接。這樣,座椅框后橫梁32兩端延伸到側圍區(qū)域,進一步提高車身結構剛度。還可以是:所述座椅框前板31、座椅框后橫梁32、座椅框左側板33和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分別由BLC材料制成。這樣,料厚t=1.0-1.2mm,因BLC材料硬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因此采用BLC材料,進而提高整車性能。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上設有左加強板35,所述左加強板35與所述座椅框左側板33固定連接。這樣,設置左加強板35的好處在于,使座椅框左側板33周邊區(qū)域結構得到增強,強度剛度明顯提升,極大減小了附近零件焊點開裂風險,使框架本體3框式結構更加穩(wěn)定堅固,進而提高了整車結構性能。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是: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上設有右加強板36,所述右加強板36與所述座椅框右側板34固定連接。這樣,設置右加強板36的好處在于,使座椅框右側板34周邊區(qū)域結構得到增強,極大減小了附近零件焊點開裂風險,使框架本體3框式結構更加穩(wěn)定堅固,進而提高了整車結構性能。
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幾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或等比例放大或縮小等,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