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充電設(shè)備,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智能發(fā)光充電槍。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如何增強節(jié)能環(huán)保已經(jīng)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汽車領(lǐng)域更是面臨這樣的難題。傳統(tǒng)汽車主要消耗汽油等傳統(tǒng)能源,地球資源已是不堪重負,因此,電動汽車也就應(yīng)運而生,而電動汽車需要充電槍公知的電動汽車充電槍,由普通線材與槍體組成,達不到可視化直觀效果,不能監(jiān)測充電效果與充電效率。這樣的充電槍不僅使用壽命會受到影響,而且也不夠節(jié)能環(huán)保。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智能發(fā)光充電槍,解決公知電動汽車充電槍無可視化直觀效果,不能進行充電狀態(tài)監(jiān)測的技術(shù)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智能發(fā)光充電槍,包括槍體、充電插頭、智能光控裝置和冷光源EL線;所述充電插頭置于所述充電槍槍體一側(cè);所述智能光控裝置置于所述充電槍槍體內(nèi)部;所述冷光源EL線置于所述充電槍槍體外側(cè),并與所述智能光控裝置連接;所述充電槍充電時,所述智能光控裝置驅(qū)動所述冷光源EL線發(fā)光;當充電槍接入電源給充電對象充電時,所述智能光控裝置跟蹤充電對象的充電狀態(tài),控制冷光源EL線的發(fā)光狀態(tài)。
進一步地,上述智能光控裝置控制三根所述冷光源EL線發(fā)光。
進一步地,上述智能光控裝置包括:強轉(zhuǎn)弱模塊,用于接收充電電流,輸出中間輸出電壓和最終輸出電壓;采樣模塊,用于接收所述充電電流,輸出采樣信號;控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中間輸出電壓和采樣信號,輸出線性時間周期占空比的PWM信號;PWM驅(qū)動模塊,用于接收所述最終輸出電壓和PWM信號,輸出驅(qū)動所述冷光源EL線發(fā)光的正弦波信號。
進一步地,上述控制模塊為單片機;所述中間輸出電壓通過電阻R33與光敏傳感器LS1的串聯(lián)電路接入所述單片機。
進一步地,上述強轉(zhuǎn)弱模塊包括:第一單元電路,包括電阻R1、壓敏電阻VA1、電容C19、整流橋BD1、極性電容C1、電感L1和極性電容C2、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極性電容C3和極性電容C4、二極管D5和D6、晶體管Q1、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用于對所述充電電流進行處理,輸出交流信號;所述交流信號通過變壓器T1耦接到第二單元電路,所述變壓器T1對所述交流信號進行變壓;第二單元電路,包括電阻R12、電容C5、二極管D7、極性電容C6、電感L2、極性電容C7、運算放大器U3-E、電容C17、電感L3、極性電容C8、電阻R13、電阻R14、電容C9、晶體管Q2、晶體管Q3、電容C10、電阻R15、電阻R16和電容C11;用于輸出穩(wěn)定的所述中間輸出電壓,并對所述中間輸出電壓進行放大,獲得放大的電壓信號;所述變壓器T2對所述放大的電壓信號進行變壓,并經(jīng)電容C12和二極管Z1的穩(wěn)壓得到所述最終輸出電壓。
進一步地,上述采樣模塊包括電容C16、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二極管D8、運算放大器U3-D、二極管D9、電阻R20、運算放大器U3-A、電阻R21、電容C18、運算放大器U3-B、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電阻R25、電阻R26和運算放大器U3-C;所述采樣模塊對所述充電電流進行放大采樣。
進一步地,上述PWM驅(qū)動模塊包括二極管D10、二極管D11、二極管D12、二極管D13、晶體管Q4、電阻R27、R28、插接口CN2-1、插接口EL1、二極管D14、二極管D15、二極管D16、二極管D17、晶體管Q5、電阻R29、電阻R30、插接口CN2-3、插接口EL2、二極管D18、二極管D19、二極管D20、二極管D21、晶體管Q6、電阻R31、電阻R32、插接口CN2-5、插接口EL3;所述PWM驅(qū)動模塊輸出正玄波電壓信號驅(qū)動所述冷光源EL線發(fā)光。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充電槍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驅(qū)動冷光源EL線發(fā)光,冷光源EL線發(fā)光使可視化效果直觀,當充電槍接入電源給充電對象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跟蹤充電對象的充電狀態(tài),控制冷光源EL線的發(fā)光狀態(tài),通過監(jiān)測冷光源EL線2的發(fā)光狀態(tài)對充電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提高充電效率,延長使用壽命得,方便實用且節(jié)能環(huán)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智能發(fā)光充電槍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智能光控裝置的原理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智能光控裝置的整機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控制模塊的原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強轉(zhuǎn)弱模塊的原理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采樣模塊的原理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PWM驅(qū)動模塊的原理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jié)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yīng)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至圖7,提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智能發(fā)光充電槍,包括槍體1、充電插頭3、智能光控裝置4和冷光源EL線2;充電插頭3置于充電槍槍體1一側(cè);智能光控裝置4置于充電槍槍體1內(nèi)部;冷光源EL線2置于充電槍槍體1外側(cè),并與智能光控裝置4連接;充電槍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4驅(qū)動冷光源EL線2發(fā)光;當充電槍接入電源給充電對象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4跟蹤充電對象的充電狀態(tài),控制冷光源EL線2的發(fā)光狀態(tài)。本實施例中,冷光源EL線2發(fā)光可視化直觀效果,通過監(jiān)測冷光源EL線2的發(fā)光狀態(tài)就能進行充電狀態(tài)監(jiān)測;本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發(fā)光充電槍的充電效率得以提高,使用壽命得以延長,方便實用且節(jié)能環(huán)保。
本實施例中,上述智能光控裝置4控制三根冷光源EL線2發(fā)光。
本實施例中,上述智能光控裝置4包括:強轉(zhuǎn)弱模塊,用于接收充電電流,輸出中間輸出電壓和最終輸出電壓;采樣模塊,用于接收充電電流,輸出采樣信號;控制模塊,用于接收中間輸出電壓和采樣信號,輸出線性時間周期占空比的PWM信號;PWM驅(qū)動模塊,用于接收最終輸出電壓和PWM信號,輸出驅(qū)動冷光源EL線2發(fā)光的正弦波信號。本實施例中,充電電流分別接入強轉(zhuǎn)弱模塊和采樣模塊;強轉(zhuǎn)弱模塊通過其電感L2和電容C7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控制模塊,并通過其二極管Z1的陽極和變壓器T2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PWM驅(qū)動模塊;采樣模塊通過其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端7和運算放大器U3-C的輸出端8分別連接到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PWM驅(qū)動模塊連接。
本實施例中,上述控制模塊為單片機;中間輸出電壓通過電阻R33與光敏傳感器LS1的串聯(lián)電路接入單片機。本實施例中,光敏元件LS1的一端連接控制模塊,另一端連接電阻R33一端,電阻R33的另一端連接到上述二極管Z1的陽極和變壓器T2之間的節(jié)點。單片機可靠性高,性價比好。
本實施例中,上述強轉(zhuǎn)弱模塊包括:第一單元電路,包括電阻R1、壓敏電阻VA1、電容C19、整流橋BD1、極性電容C1、電感L1和極性電容C2、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極性電容C3和極性電容C4、二極管D5和二極管D6、晶體管Q1、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用于對充電電流進行處理,輸出交流信號;交流信號通過變壓器T1耦接到第二單元電路,變壓器T1對交流信號進行變壓;第二單元電路,包括電阻R12、電容C5、二極管D7、極性電容C6、電感L2、極性電容C7、運算放大器U3-E、電容C17、電感L3、極性電容C8、電阻R13、電阻R14、電容C9、晶體管Q2、晶體管Q3、電容C10、電阻R15、電阻R16和電容C11;用于輸出穩(wěn)定的中間輸出電壓,并對中間輸出電壓進行放大,獲得放大的電壓信號;變壓器T2對放大的電壓信號進行變壓,并經(jīng)電容C12和二極管Z1的穩(wěn)壓得到最終輸出電壓。本實施例中,電阻R1的一端、壓敏電阻VA1的一端、電容C19的一端與整流橋BD1的接口ACL等電位連接,壓敏電阻VA1的另一端、電容C19的另一端與整流橋BD1的接口ACN等電位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插接口CN1-1;整流橋BD1的陽極、極性電容C1的陽極與電感L1的一端等電位連接,整流橋BD1的陰極和極性電容C1的陰極等電位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到極性電容C2的陽極,極性電容C2的陰極連接到整流橋BD1和極性電容C1的陰極之間的節(jié)點;電阻R2與電阻R3串聯(lián),電阻R2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和電容C3的一端依次與極性電容C2的陽極等電位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串接,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到晶體管Q1的基極和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3之間的節(jié)點,電阻R4的另一端和電容C3的另一端共同與二極管D5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5的陽極連接到晶體管Q1的集電極,晶體管Q1的發(fā)射極連接到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1;電阻R11、電阻R10、電阻R5、二極管D6和極性電容C4依次首尾串接,二極管D6的陰極連接到極性電容C4的陽極,晶體管Q1的發(fā)射極和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1之間的節(jié)點和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4分別通過電阻R6和電阻R7連接到二極管D6和極性電容C4之間的節(jié)點,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5和6分別連接到電阻R11和電阻R10之間的節(jié)點和電阻R8的一端與R9的一端的等電位點,其接口2與極性電容C2的陰極、C4的陰極、電阻R8的另一端和R9的另一端等電位連接;極性電容C2的陽極、二極管D5的陽極、電阻R10和電阻R5之間的節(jié)點以及極性電容C2的陰極分別連接到變壓器T1的輸入端;變壓器T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二極管D7的陽極和地端;電阻R12的一端與電容C5串接,其另一端與二極管D7的陽極連接,二極管D7的陰極、電容C5的另一端、極性電容C6的陽極和電感L2的一端等電位連接,電感L2的另一端和極性電容C7的陽極、運算放大器U3-E的正電源接口、電容C17的一端、電感L3的一端等電位連接,電感L3的另一端連接到極性電容C8的陽極,極性電容C6、極性電容C7的陰極、運算放大器U3-E的負電源接口、電容C17的另一端以及極性電容C8的陰極均接地;電阻R13的一端、電阻R14的一端分別與晶體管Q2和晶體管Q3的基極串接,電阻R13的另一端、電阻R14的另一端與極性電容C8的陽極等電位連接;晶體管Q2的集電極和電容C10、電阻R15、晶體管Q3的基極依次串接,其基極和電阻R16、電容C11、晶體管Q3的集電極依次串接并通過電容C11連接到晶體管Q3的基極,其發(fā)射極與晶體管Q3的發(fā)射極接地;晶體管Q2的集電極、極性電容C8的陽極和晶體管Q3的集電極分別連接到變壓器T2的輸入端。
本實施例中,上述采樣模塊包括電容C16、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二極管D8、運算放大器U3-D、二極管D9、電阻R20、運算放大器U3-A、電阻R21、電容C18、運算放大器U3-B、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電阻R25、電阻R26和運算放大器U3-C;采樣模塊對充電電流進行放大采樣。本實施例中,電容C16的一端與電阻R18、電阻R19、電阻R21、電阻R24依次串接,其另一端接地;電容C16與電阻R18之間的節(jié)點通過電阻R17接地,連接插接口ADI和插接口CN3-1,并通過電阻R20分別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A的同向端3和二極管D9的陰極,電阻R19和電阻R21之間的節(jié)點直接連接運算放大器U3-A的反向端2,電阻R24的一端連接接電阻R21,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U3-C的同向端10;電阻R18和電阻R19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運算放大器U3-D的反向端,并通過二極管D8分別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D的輸出端口14和二極管D9的陽極,運算放大器U3-D的同向端12接地;電阻R21和電阻R24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運算放大器U3-B的同向端5,并通過電容C18接地;電阻R22的一端與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口7連接,其另一端通過電阻R23接地,電阻R22和電阻R23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B的反向端6;電阻R25的一端與運算放大器U3-C的輸出口8連接,其另一端通過電阻R26接地,電阻R25和電阻R26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C的反向端9。
本實施例中,上述PWM驅(qū)動模塊包括二極管D10、二極管D11、二極管D12、二極管D13、晶體管Q4、電阻R27、電阻R28、插接口CN2-1、插接口EL1、二極管D14、二極管D15、二極管D16、二極管D17、晶體管Q5、電阻R29、R30、插接口CN2-3、插接口EL2、二極管D18、二極管D19、二極管D20、二極管D21、晶體管Q6、電阻R31、電阻R32、插接口CN2-5、插接口EL3;PWM驅(qū)動模塊輸出正弦波電壓信號驅(qū)動冷光源EL線2發(fā)光。本實施例中,二極管D10和二極管D11依次連接,二極管D12和二極管D13依次連接,二極管D10和二極管D12的陽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4的發(fā)射極且接地,二極管D11和D13的陰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4的集電極,晶體管Q4的基極連接電阻R27,并通過電阻R28接地,插接口CN2-1、插接口EL1直接連接到二極管D10和二極管D11之間的節(jié)點;二極管D14和二極管D15依次連接,二極管D16和二極管D17依次連接,二極管D14和二極管D16的陽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4的發(fā)射極且接地,二極管D15和二極管D17的陰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5的集電極,晶體管Q5的基極連接電阻R29,并通過電阻R30接地,插接口CN2-3、插接口EL2直接連接到二極管D14和二極管D15之間的節(jié)點;二極管D18和二極管D19依次連接,二極管D20和二極管D21依次連接,二極管D18和二極管D20的陽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6的發(fā)射極且接地,二極管D19和二極管D21的陰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6的集電極,晶體管Q6的基極連接電阻R31,并通過電阻R32接地,插接口CN2-5、插接口EL3直接連接到二極管D18和二極管D19之間的節(jié)點。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提出一種智能發(fā)光充電槍,包括槍體1、充電插頭3、智能光控裝置4和冷光源EL線2;充電插頭3置于充電槍槍體1一側(cè);智能光控裝置4置于充電槍槍體1內(nèi)部;冷光源EL線2置于充電槍槍體1外側(cè),并與智能光控裝置4連接;充電槍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4驅(qū)動冷光源EL線2發(fā)光;當充電槍接入電源給充電對象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4跟蹤充電對象的充電狀態(tài),控制冷光源EL線2的發(fā)光狀態(tài);上述智能光控裝置4控制三根冷光源EL線2發(fā)光;上述智能光控裝置4包括:強轉(zhuǎn)弱模塊,用于接收充電電流,輸出中間輸出電壓和最終輸出電壓;采樣模塊,用于接收充電電流,輸出采樣信號;控制模塊,用于接收中間輸出電壓和采樣信號,輸出線性時間周期占空比的PWM信號;PWM驅(qū)動模塊,用于接收最終輸出電壓和PWM信號,輸出驅(qū)動冷光源EL線2發(fā)光的正弦波信號;充電電流分別接入強轉(zhuǎn)弱模塊和采樣模塊;強轉(zhuǎn)弱模塊通過其電感L2和電容C7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控制模塊,并通過其二極管Z1的陽極和變壓器T2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PWM驅(qū)動模塊;采樣模塊通過其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端7和運算放大器U3-C的輸出端8分別連接到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PWM驅(qū)動模塊連接;上述控制模塊為單片機;中間輸出電壓通過電阻R33與光敏傳感器LS1的串聯(lián)電路接入單片機;光敏元件LS1的一端連接控制模塊,另一端連接電阻R33一端,電阻R33的另一端連接到上述二極管Z1的陽極和變壓器T2之間的節(jié)點;上述強轉(zhuǎn)弱模塊包括:第一單元電路,包括電阻R1、壓敏電阻VA1、電容C19、整流橋BD1、極性電容C1、電感L1和極性電容C2、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極性電容C3和極性電容C4、二極管D5和二極管D6、晶體管Q1、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用于對充電電流進行處理,輸出交流信號;交流信號通過變壓器T1耦接到第二單元電路,變壓器T1對交流信號進行變壓;第二單元電路,包括電阻R12、電容C5、二極管D7、極性電容C6、電感L2、極性電容C7、運算放大器U3-E、電容C17、電感L3、極性電容C8、電阻R13、電阻R14、電容C9、晶體管Q2、晶體管Q3、電容C10、電阻R15、電阻R16和電容C11;用于輸出穩(wěn)定的中間輸出電壓,并對中間輸出電壓進行放大,獲得放大的電壓信號;變壓器T2對放大的電壓信號進行變壓,并經(jīng)電容C12和二極管Z1的穩(wěn)壓得到最終輸出電壓;電阻R1的一端、壓敏電阻VA1的一端、電容C19的一端與整流橋BD1的接口ACL等電位連接,壓敏電阻VA1的另一端、電容C19的另一端與整流橋BD1的接口ACN等電位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插接口CN1-1;整流橋BD1的陽極、極性電容C1的陽極與電感L1的一端等電位連接,整流橋BD1的陰極和極性電容C1的陰極等電位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到極性電容C2的陽極,極性電容C2的陰極連接到整流橋BD1和極性電容C1的陰極之間的節(jié)點;電阻R2與電阻R3串聯(lián),電阻R2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和電容C3的一端依次與極性電容C2的陽極等電位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串接,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到晶體管Q1的基極和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3之間的節(jié)點,電阻R4的另一端和電容C3的另一端共同與二極管D5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5的陽極連接到晶體管Q1的集電極,晶體管Q1的發(fā)射極連接到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1;電阻R11、電阻R10、電阻R5、二極管D6和極性電容C4依次首尾串接,二極管D6的陰極連接到極性電容C4的陽極,晶體管Q1的發(fā)射極和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1之間的節(jié)點和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4分別通過電阻R6和電阻R7連接到二極管D6和極性電容C4之間的節(jié)點,交流/直流轉(zhuǎn)換器U1的接口5和6分別連接到電阻R11和電阻R10之間的節(jié)點和電阻R8的一端與R9的一端的等電位點,其接口2與極性電容C2的陰極、C4的陰極、電阻R8的另一端和R9的另一端等電位連接;極性電容C2的陽極、二極管D5的陽極、電阻R10和電阻R5之間的節(jié)點以及極性電容C2的陰極分別連接到變壓器T1的輸入端;變壓器T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二極管D7的陽極和地端;電阻R12的一端與電容C5串接,其另一端與二極管D7的陽極連接,二極管D7的陰極、電容C5的另一端、極性電容C6的陽極和電感L2的一端等電位連接,電感L2的另一端和極性電容C7的陽極、運算放大器U3-E的正電源接口、電容C17的一端、電感L3的一端等電位連接,電感L3的另一端連接到極性電容C8的陽極,極性電容C6、極性電容C7的陰極、運算放大器U3-E的負電源接口、電容C17的另一端以及極性電容C8的陰極均接地;電阻R13的一端、電阻R14的一端分別與晶體管Q2和晶體管Q3的基極串接,電阻R13的另一端、電阻R14的另一端與極性電容C8的陽極等電位連接;晶體管Q2的集電極和電容C10、電阻R15、晶體管Q3的基極依次串接,其基極和電阻R16、電容C11、晶體管Q3的集電極依次串接并通過電容C11連接到晶體管Q3的基極,其發(fā)射極與晶體管Q3的發(fā)射極接地;晶體管Q2的集電極、極性電容C8的陽極和晶體管Q3的集電極分別連接到變壓器T2的輸入端;上述采樣模塊包括電容C16、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二極管D8、運算放大器U3-D、二極管D9、電阻R20、運算放大器U3-A、電阻R21、電容C18、運算放大器U3-B、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電阻R25、電阻R26和運算放大器U3-C;采樣模塊對充電電流進行放大采樣;電容C16的一端與電阻R18、電阻R19、電阻R21、電阻R24依次串接,其另一端接地;電容C16與電阻R18之間的節(jié)點通過電阻R17接地,連接插接口ADI和插接口CN3-1,并通過電阻R20分別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A的同向端3和二極管D9的陰極,電阻R19和電阻R21之間的節(jié)點直接連接運算放大器U3-A的反向端2,電阻R24的一端連接接電阻R21,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U3-C的同向端10;電阻R18和電阻R19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運算放大器U3-D的反向端,并通過二極管D8分別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D的輸出端口14和二極管D9的陽極,運算放大器U3-D的同向端12接地;電阻R21和電阻R24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運算放大器U3-B的同向端5,并通過電容C18接地;電阻R22的一端與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口7連接,其另一端通過電阻R23接地,電阻R22和電阻R23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B的反向端6;電阻R25的一端與運算放大器U3-C的輸出口8連接,其另一端通過電阻R26接地,電阻R25和電阻R26之間的節(jié)點連接到運算放大器U3-C的反向端9;上述PWM驅(qū)動模塊包括二極管D10、二極管D11、二極管D12、二極管D13、晶體管Q4、電阻R27、電阻R28、插接口CN2-1、插接口EL1、二極管D14、二極管D15、二極管D16、二極管D17、晶體管Q5、電阻R29、R30、插接口CN2-3、插接口EL2、二極管D18、二極管D19、二極管D20、二極管D21、晶體管Q6、電阻R31、電阻R32、插接口CN2-5、插接口EL3;PWM驅(qū)動模塊輸出正弦波電壓信號驅(qū)動冷光源EL線2發(fā)光;二極管D10和二極管D11依次連接,二極管D12和二極管D13依次連接,二極管D10和二極管D12的陽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4的發(fā)射極且接地,二極管D11和二極管D13的陰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4的集電極,晶體管Q4的基極連接電阻R27,并通過電阻R28接地,插接口CN2-1、插接口EL1直接連接到二極管D10和二極管D11之間的節(jié)點;二極管D14和二極管D15依次連接,二極管D16和二極管D17依次連接,二極管D14和二極管D16的陽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4的發(fā)射極且接地,二極管D15和二極管D17的陰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5的集電極,晶體管Q5的基極連接電阻R29,并通過電阻R30接地,插接口CN2-3、插接口EL2直接連接到二極管D14和二極管D15之間的節(jié)點;二極管D18和二極管D19依次連接,二極管D20和二極管D21依次連接,二極管D18和二極管D20的陽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6的發(fā)射極且接地,二極管D19和二極管D21的陰極均連接到晶體管Q6的集電極,晶體管Q6的基極連接電阻R31,并通過電阻R32接地,插接口CN2-5、插接口EL3直接連接到二極管D18和二極管D19之間的節(jié)點。本實施例中,冷光源EL線2發(fā)光可視化直觀效果,通過監(jiān)測冷光源EL線2的發(fā)光狀態(tài)就能進行充電狀態(tài)監(jiān)測;本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發(fā)光充電槍的充電效率得以提高,使用壽命得以延長,方便實用且節(jié)能環(huán)保。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發(fā)光充電槍,通過充電槍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驅(qū)動冷光源EL線發(fā)光,冷光源EL線發(fā)光使可視化效果直觀,當充電槍接入電源給充電對象充電時,智能光控裝置跟蹤充電對象的充電狀態(tài),控制冷光源EL線的發(fā)光狀態(tài),通過監(jiān)測冷光源EL線2的發(fā)光狀態(tài)對充電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提高充電效率,延長使用壽命得,方便實用且節(jié)能環(huán)保。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jié)構(gòu)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guān)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