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腳輪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萬向輪。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如箱包和工業(yè)設備等需移動的物體上都安裝有萬向輪,萬向輪一般都包括托部、輪架和滾輪。滾輪通過軸承安裝于輪架上,實現(xiàn)滾輪轉動,托部和輪架之間又通過豎軸連接,豎軸上部又與托部固定連接。豎軸上設有環(huán)形凹槽,輪架上設有一個開口向上的豎軸安裝孔,豎軸與豎軸安裝孔可轉動配合,輪架側面設有橫向固定安裝孔。這種結構的萬向輪的不足之處在于其結構復雜,成本高,故障率高,載重量低,更重要的是外形美觀程度不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萬向輪,目的是降低故障率,提高可靠性。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萬向輪,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連接的球座、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球座內且為圓球形的滾輪和設置于球座內且夾在滾輪與所述固定板之間的頂蓋,球座底部具有讓滾輪外露的開口且開口的直徑小于滾輪的直徑,頂蓋具有與滾輪的外表面接觸的接觸面且接觸面為向下凸出的球面。
所述頂蓋上設有用于與所述滾輪的外表面接觸的滾珠且滾珠設置多個。
所述滾珠設置四個且四個滾珠在所述頂蓋上為沿周向均勻分布。
所述頂蓋內部具有容納潤滑劑的容置腔,所述接觸面上設有與容置腔連通且讓潤滑劑流出的導流孔。
所述固定板上設有讓螺栓穿過的通孔。
所述螺栓上套設有防松墊圈。
本實用新型的萬向輪,具有結構簡單和故障率低的優(yōu)點,而且生產成本低,重量輕,阻力小,外形美觀。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萬向輪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萬向輪的俯視圖;
圖3是頂蓋與滾輪的配合示意圖;
圖4是固定板與球座的裝配圖;
圖5是防松墊圈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防松墊圈另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固定板;2、螺栓;3、頂蓋;4、滾珠;5、滾輪;6、球座;7、缺口;8、防松墊圈;81、第一凸齒;82、第二凸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萬向輪,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連接的球座6、可旋轉的設置于球座6內且為圓球形的滾輪5和設置于球座6內且夾在滾輪5與固定板1之間的頂蓋3,球座6底部具有讓滾輪5外露的開口且該開口的直徑小于滾輪5的直徑,頂蓋3具有與滾輪5的外表面接觸的接觸面且接觸面為向下凸出的球面。
具體地說,如圖1至圖4所示,滾輪5可以滾動,球座6為兩端開口、內部中空的球形結構,球座6的內腔為球形腔體,球座6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具有一個開口,頂蓋3將球座6的頂部開口封閉,滾輪5的部分從球座6的底部開口中露出。球座6的頂部與固定板1固定連接且球座6的軸線與固定板1垂直,球座6與滾輪5并為同軸設置。球座6的側壁上設有半圓形的缺口7且該缺口7與球座6底部的開口連通,設置缺口7的作用是以便散熱和清除滾珠帶進的地面雜物,并且缺口7的設置便于安裝有本實用新型萬向輪的箱包的傾斜拉行,避免與地面發(fā)生磕碰。
作為優(yōu)選的,缺口7設置于球座6底部側壁上且設置有兩個,兩個缺口7在球座6的側壁上為沿周向均勻分布。
如圖1至圖4所示,頂蓋3為圓盤形結構,頂蓋3的頂面為平面,頂蓋3的底面為用于與滾輪5接觸的接觸面,接觸面并為球面。作為優(yōu)選的,頂蓋3上設有用于與滾輪5的外表面接觸的滾珠且滾珠設置多個,滾珠設置于在接觸面上所設的凹槽中,滾珠在凹槽中可滾動,從而便于滾輪5的滾動,減小滾輪5滾動時的阻力,而且適于萬向輪承載重型物體。多個滾珠在頂蓋3的底部設置成以頂蓋3的軸線為中心線沿周向均勻分布,確保每個滾珠都能與滾輪5保持接觸。在本實施例中,滾珠設置四個且四個滾珠在頂蓋3上為沿周向均勻分布。
作為優(yōu)選的,頂蓋3的內部還設有容納潤滑劑的容置腔,接觸面上設有與容置腔連通且讓潤滑劑流出的導流孔,頂蓋3的頂面設有用于加注潤滑劑的加注口。頂蓋3內部的潤滑劑經導流孔流出,隨著滾輪5的滾動,潤滑劑會涂抹在滾輪5、滾珠及接觸面上,從而減小摩擦,減小滾輪5滾動時的阻力。
為了方便滾輪5的安裝,球座6可設置成剖分式的結構,即將球座6設置成由兩個可拆卸式連接的半殼體拼合而成,或者將頂蓋3與球座6設置成可拆卸式連接,以使球座6的頂部開口可開啟,便于滾輪5的取放。作為優(yōu)選的,頂蓋3與球座6為螺紋連接,相應在頂蓋3上設置外螺紋,在球座6的頂部開口處設置內螺紋。
如圖1所示,球座6的頂部與固定板1為固定連接,固定板1上設有讓螺栓42穿過的通孔,固定板1通過螺栓42與箱包的箱體或工業(yè)設備的機架連接,實現(xiàn)萬向輪的安裝。作為優(yōu)選的,螺栓42上套設有防松墊圈8,防松墊圈8夾在固定板1與螺栓4的六角形頭部之間。如圖5和圖6所示,防松墊圈8上分別與固定板1和螺栓4的六角頭部接觸的兩側面上設有呈環(huán)狀排列的凸齒,防松墊圈8的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用于讓螺栓4的桿部穿過。在擰緊螺栓4時,由于在固定板1與螺栓4的六角頭部之間設有防松墊圈8,且防松墊圈8的兩側面上設有凸齒,在夾緊力作用下,凸齒可分別嵌入固定板1和螺栓4的六角頭部表面,從而可以確保固定板1固定可靠。螺栓4的六角頭部的硬度一般比固定板1的硬度大,所以防松墊圈8與螺栓4的六角頭部接觸的側面上的第二凸齒82個數(shù)要比防松墊圈8與固定板1接觸的側面上的第一凸齒81個數(shù)多。由于螺栓4的六角頭部的硬度大,所以第二凸齒82的個數(shù)多,通過較多的第二凸齒82嵌入螺栓4的六角頭部表面,而固定板1硬度小,只需個數(shù)較少的第一凸齒81,從而可以提高防松效果,確保緊固可靠。第一凸齒81在防松墊圈8一側的圓環(huán)側面上呈輻射狀分布,第二凸齒82在防松墊圈8另一側的圓環(huán)側面上呈輻射狀分布,且布滿整個側面。另外,第一凸出的形狀為長條形,其截面并為矩形,第二凸齒82的形狀也為長條形,其截面并為三角形,且尖端朝向螺栓4的六角頭部的側面,從而可使第二凸齒82較容易嵌入螺栓4的六角頭部表面。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