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安全帶肩墊,用于汽車座椅、尤其是兒童安全座椅的五點式安全帶上的肩墊,該肩墊可以是五點式安全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安全帶的一個配件。
背景技術:
汽車安全帶是汽車上不可或缺的配件,為了增加安全帶的緩沖性能及舒適性,常在安全帶上設置肩墊以增加安全帶肩胸部的厚度。也有的安全帶直接設置有氣墊或者充氣腔,通過氣體的緩沖作用達到緩沖及舒適的目的。例如:cn200610145595.5公開了一種“汽車專用充氣式安全帶”、cn201010246937.9公開了一種“四點式充氣舒適型汽車安全帶”、cn201180038756.x公開了一種“汽車安全帶的安全帶帶件”等等。
然而,充氣式的安全帶與普通安全帶一樣,易出現打滑的現象,不能很好的固定乘坐者;發(fā)生危險時才對氣腔進行充氣的氣囊式安全帶對于兒童來說,更是易造成二次傷害。為此,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上通常配備有肩墊。
肩墊是一種配合五點式安全帶應用于汽車兒童安全座椅上的輔助件,其保護作用明顯,是兒童座椅五點式安全帶不可缺少的配件,其使用方式為穿過五點式安全帶的肩帶,五點式安全帶的兩邊肩帶都對稱設置,對稱設置的肩墊通過一根織帶相連,織帶的兩個端部與肩墊縫制成一體。
對于兒童使用的安全帶肩墊來說,不但要考慮舒適性,更為重要的是要考慮安全性。在受到撞擊時,乘坐者的肩部與完全帶之間的打滑問題,使安全帶不能很好的約束乘坐者,會導致乘坐者的頭部向前移動而碰撞到前方物體進而造成傷害。為此,增加肩墊與乘坐者之間的摩擦力,是兒童安全座椅安全帶肩墊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
cn201380062715.3公開了一種“車輛兒童安全座椅”,該兒童安全座椅即通過設計相對復雜的肩墊結構,即通過設置多個插件來支撐來自乘員的肩部的負荷,使得能夠獲得成功的乘員約束性能。
cn200580015466.8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座椅安全帶或吊帶的肩墊和兒童車輛安全攜帶裝置”,該肩墊通過在其上設置若干不同厚度的突起,較薄的突起接觸兒童的肩部,而較厚的突起接觸兒童的胸部。在事故發(fā)現階段中,較厚的突起到達兒童的肩部,使肩墊和兒童衣服之間產生的增大的摩擦力,從而減小兒童軀干的進一步前移,因此可減小了兒童頭部的整個前移運動。
然而,上述多個插件或者突起結構,為了達到一定的支撐效果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會降低舒適性。而且厚度不均的突起結構也會增加肩墊的厚度,降低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在碰撞發(fā)生時、可有效對乘坐者進行限位的安全帶肩墊,且結構簡單、更具舒適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安全帶肩墊,由軟質材料制成,其主體內部設有相互連通的上腔室及下腔室,上、下腔室內封閉有流體;該肩墊還設有伸縮結構;當肩墊處于常態(tài)未擠壓狀態(tài)時,上腔室及下腔室的內側壁外表面相平,當肩墊上部被擠壓時,上腔室內的流體向下腔室內流動擠壓,克服伸縮結構的阻力使下腔室的內側壁呈弧形撐開而令下腔室成上小下大的結構。
優(yōu)選地,所述的上腔室與下腔室之間設置有一軟質隔板,該隔板處設有連通上下的連通槽。
優(yōu)選地,所述的肩墊由彈性伸縮材料制成,所述的伸縮結構為設置在下腔室下壁上的褶皺結構。
優(yōu)選地,所述的彈性伸縮材料為橡膠、彈性皮革或者泡綿材料。
優(yōu)選地,所述的伸縮結構為設置在下腔室內部的彈簧或者彈片,該彈簧或者彈片在常態(tài)時將下腔室回拉至其內側壁外表面與上腔室內側壁外表面相平。
優(yōu)選地,所述的彈片為褶皺結構。
優(yōu)選地,所述的伸縮結構為彈片,該彈片為褶皺結構,且設置在所述下腔室的下側壁內部。
優(yōu)選地,所述肩墊的內側設置有防滑層。
優(yōu)選地,所述上、下腔室內封閉的流體是氣體或者液體。
優(yōu)選地,所述的上腔室內充入低密度氣體,所述的下腔室內充入高密度氣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發(fā)明所述肩墊的形狀在兒童安全座椅使用過程中車輛受到撞擊時,可以適應兒童乘員的身體胸部響應變化,對兒童乘員起到持續(xù)的接觸保護作用,從而更好地限制住兒童的位移與彎曲角度,進而增加兒童乘車的安全性;
2.在碰撞時,兒童肩部與胸部擠壓本發(fā)明所述的肩墊時,由于擠壓氣體或者液體,可起到身體碰撞緩沖的作用,減小胸部損傷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未擠壓前);
圖2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未擠壓前);
圖3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未擠壓前);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被擠壓后);
圖6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被擠壓后);
圖7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被擠壓后);
圖8是圖7的a-a剖視圖;
圖9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未擠壓前);
圖10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被擠壓后);
圖11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彈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彈片在肩墊被擠壓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本發(fā)明所揭示的是一種安全帶肩墊,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肩墊1可以通過其上的肩帶穿孔11活動設置在安全帶的肩帶2上,也可以是安全帶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關鍵在于:該肩墊1的主體由軟質材料制成,例如由橡膠或布料制成。其主體內部設有相互連通的上腔室12及下腔室13,上、下腔室內封閉有氣體等流體。該肩墊1還設有伸縮結構可令下腔室13的內側壁(與使用者接觸的一側)復位,當肩墊1處于常態(tài)未擠壓狀態(tài)時,上腔室12及下腔室13的內側壁外表面相平,當肩墊1上部被擠壓時,上腔室12內的流體向下腔室13內流動擠壓,克服伸縮結構的阻力使下腔室13的內側壁呈弧形撐開而令下腔室13成上小下大的結構。
在使用時,使所述肩墊1的上腔室12對應使用者的肩部,下腔室13對應使用者的胸部。當發(fā)生事故時,由于慣性力,使用者的身體繞臀部旋轉而向前傾斜,令使用者的肩部首先與肩墊接觸并受力,從而使肩墊1的上部受到擠壓,上腔室12內的流體流入到下腔室13內,使下腔室13產生異型,即下腔室13內側壁呈弧形凸起,增加了肩墊1與使用者身體接觸的適應性和與衣服之間的摩擦力,起到了很好的限位作用,從而防止乘坐者進一步前傾,避免與前方物體相撞,而增加安全性,參見圖5至圖8。肩墊1復位是在伸縮結構的作用下,下腔室13回復到原始狀態(tài),下腔室13體積變小,其內的流體回流到上腔室12,將上腔室12撐回到原始形狀。
進一步的,在所述上腔室12與下腔室13之間可以設置一軟質隔板14,該隔板14處設有連通上下的連通槽15。該結構的設置,使上腔室12在被擠壓時其內的流體可以快速流入到下腔室13內,之后連通槽15口徑減小甚至短暫密閉,從而使下腔室13的流體只能緩慢回流,最終使肩墊1復位。
所述的伸縮結構可以采用設置在下腔室13內部的彈簧或者彈片,該彈簧或者彈片在常態(tài)時將下腔室回拉至其內側壁外表面與上腔室內側壁外表面相平。本實施例所述的伸縮結構為設置在下腔室13下壁上的褶皺結構16。當肩墊1為橡膠等具有一定彈性又具有一定支撐力度的彈性伸縮材質制成時,褶皺結構16受力可以被撐開,從而可使下腔室13下部被撐開,而當外力消失時,褶皺結構16又可彈性回位,從而使肩墊1復位。上述彈性伸縮材料還可以是彈性皮革或者泡綿材料等。
再如圖9至圖12所示,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該實施例的伸縮結構為獨立的彈片3,該彈片3為褶皺結構,且將其嵌設在所述下腔室13的下側壁內部。該實施例的肩墊1主體可以采用布料制成,而彈片3可以采用金屬等彈性材料制成,其他結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標號也相同。采用此結構,可以簡化制作,降低成本。
所述肩墊1上、下腔室12、13內封閉的流體可以是氣體,也可以是液體,氣體及流體本身也具有緩沖使用,碰撞時可減少對使用者的傷害。為了使腔室復位時形成復位撐力,所述上腔室12內可充入低密度氣體,下腔室13內可充入高密度氣體。這樣在復位時,低密度氣體具有向上流動的壓力,流動過程中,與高密度氣體之間形成負壓,從而迫使下腔室13復位,并將上腔室12撐開。也就是說,這樣充氣可以起到更快的回位作用,當然也可以只充入一種氣體,但回位作用沒有上述的好。
此外,在所述肩墊1的內側(即與使用者衣服接觸的一側)可進一步設置防滑層17,以增加肩墊1與衣服之間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所做的變化或修飾,皆應屬于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