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后備箱,具體涉及一種后備箱儲物盒及車輛。
背景技術:
1、汽車后備箱是車輛的一個存儲空間,通常位于車尾部分,用于放置行李、購物袋、工具等物品。后備箱可以通過車內的按鈕、鑰匙遙控或手動方式打開。不同類型的車輛后備箱大小和形狀各異?,F(xiàn)有的汽車后備箱通常設計簡約、空間開闊,當放入較多物品時,物品通常只能堆積放置,這使得后備箱空間利用率較低;此外,當需要放置較大物件時,常規(guī)的儲物盒難以滿足放置需求,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容易傾倒,與車身側圍發(fā)生碰撞,進而影響物件的存儲安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鑒于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空間利用率以及儲物安全性的后備箱儲物盒及車輛。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它相關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后備箱儲物盒,包括設置于后車身的儲物盒,所述儲物盒的上部設置有用于安裝物件的第一軌道組件;
3、其中,所述儲物盒的至少部分側支撐壁被配置為,能夠對所述第一軌道組件的底部進行支撐。
4、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儲物盒的各側支撐壁至少由前橫梁、后門檻以及兩個側軌道機構圍合形成;
5、其中,所述側軌道機構包括第一軌道組件,所述側軌道機構沿車身長度方向設置有兩個,且該兩個所述側軌道機構沿車身寬度方向在后地板上間隔布置并均與所述前橫梁定位連接;
6、兩個所述側軌道機構分別形成所述儲物盒沿車身長度方向布置的兩個第一側支撐壁;所述前橫梁和后門檻分別形成所述儲物盒沿車身寬度方向布置的兩個第二側支撐壁;所述后地板形成所述儲物盒沿車身高度方向的底部支撐壁。
7、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前橫梁和后門檻之間設置有沿車身寬度方向布置的后橫梁,所述后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側軌道機構連接且所述后橫梁的底部與車身結構件固定連接;
8、所述儲物盒被所述后橫梁分割為沿車身長度方向布置的前儲物盒和后儲物盒。
9、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兩條所述側軌道機構之間設置有與所述側軌道機構配合使用的中軌道機構;
10、所述中軌道機構沿車身長度方向設置且兩端分別與前橫梁及后橫梁連接,所述前儲物盒被所述中軌道機構分割為兩個子儲物盒。
11、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側軌道機構和/或中軌道機構上安裝有物件,所述物件通過安裝支架與對應所述側軌道機構和/或中軌道機構適配安裝,且所述安裝支架被配置為,能夠使所述物件的底部與所述儲物盒的上端形成預設大小的空曠區(qū)。
12、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中軌道機構包括中軌道安裝組件和中軌道組件;
13、所述中軌道安裝組件包括安裝于后地板的車身結構件上并用于所述中軌道組件支撐的支撐組件,以及安裝于所述支撐組件并與所述前橫梁及后橫梁定位連接的定位支架;所述中軌道組件安裝于所述定位支架上。
14、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側軌道機構包括側軌道安裝組件和第一軌道組件;
15、所述側軌道安裝組件的一端與所述前橫梁定位連接;所述第一軌道組件的底部與后地板固定連接,且所述側軌道安裝組件靠近所述車身側圍板的一側與所述車身側圍板固定連接;和/或所述側軌道安裝組件的另一端還與所述后門檻連接。
16、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軌道組件包括
17、第一軌道組件;
18、第一堵頭,沿垂直所述第一軌道組件底面的方向與所述第一軌道組件端部可拆卸式連接,且該所述第一堵頭沿所述第一軌道組件長度方向凸伸于所述第一軌道組件外;
19、第一延伸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軌道組件長度方向延伸設置。
20、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儲物盒上設置有蓋板組件,
21、所述蓋板組件被配置為,能夠在打開所述儲物盒和封閉所述儲物盒的狀態(tài)切換。
22、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儲物盒的內表面鋪設有地毯,且該所述地毯分別與對應的前橫梁和/或后門檻和/或側軌道機構和/或中軌道機構連接。
23、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它相關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
24、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通過將儲物盒的側支撐壁直接用于支撐第一軌道組件的底部,簡化了結構設計,減少了材料和工序,降低了制造和維護成本;不僅釋放并有效利用了儲物盒上方的空間,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同時,第一軌道組件設計便于物件的安裝和位置調整,并能夠避免或降低物件在行車過程中移動或碰撞,保護了物件和車身,整體提升了后備箱儲物盒的整體性能,滿足了現(xiàn)代汽車對空間利用和用戶便利性的高要求。
1.一種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后車身的儲物盒,所述儲物盒的上部設置有安裝物件的第一軌道組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物盒的各側支撐壁至少由前橫梁、后門檻以及兩個側軌道機構圍合形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橫梁和后門檻之間設置有沿車身寬度方向布置的后橫梁,所述后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側軌道機構連接且所述后橫梁的底部與車身結構件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兩條所述側軌道機構之間設置有與所述側軌道機構配合使用的中軌道機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軌道機構和/或中軌道機構上安裝有物件,所述物件通過安裝支架與對應所述側軌道機構和/或中軌道機構適配安裝;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軌道機構包括中軌道安裝組件和中軌道組件;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軌道機構還包括側軌道安裝組件;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軌道組件包括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物盒上設置有蓋板組件,所述蓋板組件被配置為,能夠在打開所述儲物盒和封閉所述儲物盒的狀態(tài)切換。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物盒的內表面鋪設有地毯,且該所述地毯分別與對應的前橫梁和/或后門檻和/或側軌道機構和/或中軌道機構連接。
11.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后備箱儲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