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汽車熱管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熱管理系統(tǒng)及汽車。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與技術的不斷進步,相關設計人員通常采用增大電池的電量來緩解電車續(xù)航的問題,并且該大容量的電池能夠實現快充。但是,由于電池電芯的發(fā)熱特性,導致大容量電池的發(fā)熱量很大,預想在電芯許用溫度下完成充電,就要將這些熱量在較短的時間內散發(fā)出去,這就是目前大容量電池想實現快充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此外,當電動汽車使用驅動電機作為行車動力時,在需要電機處于較高的運行功率或峰值功率等工況時(例如持續(xù)爬坡),電機在短時間內發(fā)熱量很大,若電機熱量無法散發(fā)則會發(fā)出高溫報警,影響到整車的運行。
2、因此,亟需一種能夠滿足大容量電池快充需求并能夠保障電機在峰值功率運行的熱管理系統(tǒng)。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管理系統(tǒng)及汽車,以解決現有電動汽車的熱管理系統(tǒng)無法滿足大容量電池快充的需求,并且無法保障電機在峰值功率運行的問題。
2、根據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熱管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熱管理系統(tǒng)包括:
3、空調模塊,設置有彼此并聯(lián)的制冷回路和制熱回路;
4、電池冷卻模塊,通過制冷機與所述空調模塊連接;
5、電機電控冷卻模塊,通過熱交換器與所述空調模塊連接;
6、水冷模塊,包括水冷機組和閥門,通過所述閥門的開閉能夠對應控制所述水冷機組與所述電池冷卻模塊連接或與所述電機電控冷卻模塊連接或處于斷路狀態(tài);以及
7、暖風模塊。
8、優(yōu)選地,所述制冷回路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包括順次首尾相連的儲液罐、壓縮機、第一電磁閥、第一冷凝器、第一單向閥、第一電子膨脹閥、所述制冷機。
9、優(yōu)選地,所述制冷回路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并聯(lián)的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回路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二電磁閥、熱力膨脹閥、蒸發(fā)器、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電磁閥的進口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單向閥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的出口端連接于所述儲液罐和所述制冷機之間。
10、優(yōu)選地,所述制熱回路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三電磁閥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三電磁閥的進口端連接于所述壓縮機和所述第一電磁閥之間;所述第二冷凝器連接于所述第一單向閥和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之間;
11、所述制熱回路還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二電子膨脹閥和熱交換器,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的進口端連接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之間,所述熱交換器的出口端連接于所述儲液罐和所述制冷機之間。
12、優(yōu)選地,所述電池冷卻模塊包括第一三通閥、第一膨脹水箱、第一水泵和電池;所述制冷機、所述第一三通閥、所述第一膨脹水箱、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電池順次首尾相連,以形成為所述電池冷卻模塊的回路。
13、優(yōu)選地,所述電機電控冷卻模塊包括順次首尾連接的電機電控組件、第二三通閥、第三三通閥、ats組件、第三單向閥、第二膨脹水箱以及第二水泵,以形成為所述電機電控冷卻模塊的回路;所述熱交換器并聯(lián)于所述ats組件的兩端。
14、優(yōu)選地,所述水冷機組通過第一通斷閥并聯(lián)于所述電池的兩端,且所述第一通斷閥位于所述電池的出口端和所述水冷機組的進口端之間。
15、優(yōu)選地,所述水冷機組通過第二三通閥與所述電機電控組件連接。
16、優(yōu)選地,所述暖風模塊包括順次首尾相連的暖風芯體、水加熱器、第二通斷閥、第三膨脹水箱以及第三水泵,以形成為所述暖風模塊的回路。
17、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汽車,其中,所述汽車設置有如上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
18、根據本發(fā)明的熱管理系統(tǒng)及汽車,通過空調模塊能夠對乘員艙進行降溫散熱或升溫制熱;將電池冷卻模塊通過制冷機與空調模塊連接,從而空調模塊除了能夠對乘員艙冷卻外,還能夠對電池進行冷卻;將電機電控冷卻模塊與空調模塊通過熱交換器連接,其能夠對電機電控組件進行冷卻,即空調模塊能夠吸收電機電控組件的熱量;此外,本熱管理系統(tǒng)還設置有水冷模塊,通過閥門的開閉能夠對應控制水冷機組與電池冷卻模塊連接或與電機電控冷卻模塊連接或處于斷路狀態(tài),即水冷機組能夠根據汽車的實際工況靈活地為電池散熱或為電機電控組件散熱,或在上述模塊能夠滿足散熱需求時處于斷路狀態(tài)。如此,本熱管理系統(tǒng)能夠滿足大容量電池快充需求并能夠保障電機在峰值功率運行的熱管理系統(tǒng)。
19、另外,本熱管理系統(tǒng)還設置有暖風模塊,其能夠起到除霜以及為乘員艙制熱的技術效果。
20、為使本申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1.一種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理系統(tǒng)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回路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包括順次首尾相連的儲液罐、壓縮機、第一電磁閥、第一冷凝器、第一單向閥、第一電子膨脹閥、所述制冷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回路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并聯(lián)的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回路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二電磁閥、熱力膨脹閥、蒸發(fā)器、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電磁閥的進口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單向閥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的出口端連接于所述儲液罐和所述制冷機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熱回路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三電磁閥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三電磁閥的進口端連接于所述壓縮機和所述第一電磁閥之間;所述第二冷凝器連接于所述第一單向閥和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冷卻模塊包括第一三通閥、第一膨脹水箱、第一水泵和電池;所述制冷機、所述第一三通閥、所述第一膨脹水箱、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電池順次首尾相連,以形成為所述電池冷卻模塊的回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電控冷卻模塊包括順次首尾連接的電機電控組件、第二三通閥、第三三通閥、ats組件、第三單向閥、第二膨脹水箱以及第二水泵,以形成為所述電機電控冷卻模塊的回路;所述熱交換器并聯(lián)于所述ats組件的兩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機組通過第一通斷閥并聯(lián)于所述電池的兩端,且所述第一通斷閥位于所述電池的出口端和所述水冷機組的進口端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機組通過第二三通閥與所述電機電控組件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風模塊包括順次首尾相連的暖風芯體、水加熱器、第二通斷閥、第三膨脹水箱以及第三水泵,以形成為所述暖風模塊的回路。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熱管理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