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車輛,具體涉及一種車輛前艙的防撞橫梁總成、車輛的車身總成以及車輛。
背景技術(shù):
1、車輛包括車身,車身具有前艙以及與前艙連接的縱梁,為了減少車輛與車輛之間或者車輛與行人之間碰撞時對車輛等造成的損失,相關(guān)技術(shù)通常在縱梁的朝向車輛頭部的一側(cè)安裝防撞橫梁,通過防撞橫梁總成對碰撞力進行吸收,以對車輛進行防護。
2、然而相關(guān)技術(shù)中的防撞橫梁對碰撞力的吸收效果較差,導(dǎo)致車輛等損傷嚴重,甚至?xí)<败囕v上駕乘人員的安全。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種車輛前艙的防撞橫梁總成、車輛的車身總成以及車輛,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碰撞力的吸收效果。
2、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車輛前艙的防撞橫梁總成,包括第一防撞橫梁、第一吸能盒、第二防撞橫梁以及第二吸能盒;
3、所述第一防撞橫梁位于所述第二防撞橫梁的沿車輛高度方向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橫梁位于車輛的車身縱梁的沿車輛長度方向上的前側(cè),所述第一吸能盒用于連接在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和所述車身縱梁之間;
4、所述第二防撞橫梁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均位于所述車輛的副車架總成的沿所述車輛長度方向上的前側(cè),所述第二防撞橫梁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在沿車輛高度方向上錯開設(shè)置,且所述第二防撞橫梁通過防撞支撐件與所述第二吸能盒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吸能盒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副車架總成連接。
5、可選的,所述防撞支撐件具有第一吸能腔,以至少使所述防撞支撐件受外力沖擊時發(fā)生變形。
6、可選的,所述第一吸能腔內(nèi)設(shè)置有至少一個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沿車輛長度方向延伸,以將所述第一吸能腔分割為至少兩個第一子吸能腔。
7、可選的,所述第二防撞橫梁具有第二吸能腔,以至少使所述第二防撞橫梁受外力沖擊時發(fā)生變形;
8、所述第二吸能腔的腔壁上設(shè)置有加強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吸能腔的腔壁上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處設(shè)置有安裝件,所述安裝件的至少部分經(jīng)所述第一開口伸入至所述第二吸能腔內(nèi),所述安裝件用于固定車輛上的預(yù)設(shè)部件。
9、可選的,所述第二防撞橫梁和所述第二吸能盒之間設(shè)置有斜支撐件,所述斜支撐件在沿所述車輛高度方向上傾斜設(shè)置;
10、和/或,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在沿所述車輛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防撞橫梁在沿所述車輛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11、和/或,在沿車輛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防撞橫梁位于所述第二防撞橫梁的前側(cè);
12、和/或,所述副車架總成包括兩個副車架縱梁,所述第二吸能盒和所述防撞支撐件均為兩個,各所述副車架縱梁和所述第二防撞橫梁之間均設(shè)置有一所述第二吸能盒和一所述防撞支撐件;
13、和/或,所述第二吸能盒與所述副車架總成可拆卸式連接;
14、和/或,所述第二吸能盒與所述副車架總成之間的連接點至少為三個;
15、和/或,所述第一吸能盒與所述車身縱梁可拆卸式連接。
16、可選的,所述防撞支撐件包括防撞支撐板,所述防撞支撐板在水平面上的截面形狀為朝向車輛頭部的方向凸出的弧形結(jié)構(gòu);
17、和/或,所述防撞支撐件包括防撞支撐板,所述防撞支撐板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狀為朝向車輛頭部的方向凸出的弧形結(jié)構(gòu);
18、和/或,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和所述第二防撞橫梁的至少一者在水平面上的截面形狀為朝向車輛頭部的方向凸出的弧形結(jié)構(gòu);
19、和/或,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和所述第二防撞橫梁的至少一者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狀為朝向車輛頭部的方向凸出的弧形結(jié)構(gòu)。
20、可選的,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具有第三吸能腔,以至少使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受外力沖擊時發(fā)生變形。
21、可選的,所述第三吸能腔內(nèi)設(shè)置有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沿車輛長度方向延伸,以將所述第三吸能腔分割為至少兩個第二子吸能腔。
22、可選的,在沿車輛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吸能腔具有相對的前壁和后壁,所述第二支撐件包括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所述第一支撐段和所述第二支撐段依次連接在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之間;
23、所述第一支撐段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前壁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投影之間形成第一預(yù)設(shè)夾角;和/或,所述第一支撐段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第二支撐段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投影之間形成第二預(yù)設(shè)夾角;和/或,所述第二支撐段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后壁在平行于所述車輛長度方向的豎向平面上的投影之間形成第三預(yù)設(shè)夾角。
24、可選的,所述第一防撞橫梁上具有誘導(dǎo)變形部;
25、所述誘導(dǎo)變形部包括第一誘導(dǎo)變形槽,所述第一誘導(dǎo)變形槽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橫梁的背離所述車身縱梁的一側(cè)面,所述第一誘導(dǎo)變形槽朝向靠近所述車身縱梁的方向凹陷設(shè)置;和/或,所述誘導(dǎo)變形部包括第二誘導(dǎo)變形槽,所述第二誘導(dǎo)變形槽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橫梁的背離所述第二防撞橫梁的一側(cè)面,所述第二誘導(dǎo)變形槽朝向靠近所述第二防撞橫梁的方向凹陷設(shè)置。
26、可選的,在沿所述車輛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防撞橫梁位于所述第二吸能盒的下方;
27、和/或,所述第一防撞橫梁的沿所述車輛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側(cè)還設(shè)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朝向遠離所述第一防撞橫梁的方向延伸設(shè)置;
28、和/或,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具有第三吸能腔,所述第三吸能腔至少用于在所述第一防撞橫梁受外力沖擊時發(fā)生變形,所述第三吸能腔的朝向所述第一吸能盒的一側(cè)具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吸能盒的部分伸入經(jīng)所述第二開口伸入至所述第三吸能腔內(nèi)。
29、第二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車輛的車身總成,包括車身縱梁、副車架總成以及如上所述的車輛前艙的防撞橫梁總成。
30、可選的,所述副車架總成包括副車架縱梁,所述副車架縱梁包括沿車輛長度方向排布的第一梁段和第二梁段;
31、在沿車輛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梁段位于所述第二梁段的上方,所述第一梁段和所述第二梁段通過中間梁段連接;所述第一梁段的遠離所述第二梁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吸能盒連接。
32、第三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車輛前艙的防撞橫梁總成;
33、或者,所述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車輛的車身總成。
34、本發(fā)明提供的車輛前艙的防撞橫梁總成、車輛的車身總成以及車輛,通過設(shè)置第一防撞橫梁、第一吸能盒、第二防撞橫梁以及第二吸能盒,將第一防撞橫梁設(shè)置在第二防撞橫梁的沿車輛高度方向的上方,將第一防撞橫梁設(shè)置在車輛的車身縱梁的沿車輛長度方向上的前側(cè),并將第一吸能盒連接在第一防撞橫梁和車身縱梁之間。這樣在車輛發(fā)生正向碰撞時,第一防撞橫梁和第一吸能盒可以對碰撞能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吸收和傳導(dǎo),從而減小了傳遞至車身縱梁上的碰撞能量,進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碰撞力傾入車輛駕乘艙的情況出現(xiàn),對駕乘人員進行了良好保護。而且由于第一防撞橫梁和第一吸能盒能夠吸收至少部分碰撞能量,以在車輛與行人發(fā)生碰撞時,還可以對行人進行保護。
35、同時,通過將第二防撞橫梁和第二吸能盒均設(shè)置在車輛的副車架總成的沿車輛長度方向上的前側(cè),使第二防撞橫梁和第二吸能盒在沿車輛高度方向上錯開設(shè)置,且使第二防撞橫梁通過防撞支撐件與第二吸能盒的一端連接,第二吸能盒的另一端用于與副車架總成連接,這樣可以使第二防撞橫梁、防撞支撐件以及第二吸能盒配合第一防撞橫梁的設(shè)置,實現(xiàn)對碰撞能量沿不同路徑進行吸收和傳導(dǎo),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防撞橫梁總成的吸能效果,進一步保證了駕乘人員和行人的安全性。
36、而且,由于第二防撞橫梁和第二吸能盒在沿車輛高度方向上錯開設(shè)置,即,第二防撞橫梁和第二吸能盒之間形成有高度差,相比使第二防撞橫梁和第二吸能盒處于同一高度的方案,本發(fā)明使第二防撞橫梁通過防撞支撐件與第二吸能盒近似呈z字形的布局設(shè)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第二防撞橫梁和第二吸能盒沿車輛長度方向上的剛度,以在第二防撞橫梁受到正向碰撞時,防撞支撐件與第二防撞橫梁的連接處以及防撞支撐件與第二吸能盒的連接處可以進行潰縮引導(dǎo),即,這樣有利于提高第二防撞橫梁、防撞支撐件和第二吸能盒發(fā)生潰縮吸能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對碰撞能量的有效傳導(dǎo)和高效吸收,保證了駕乘人員和行人的安全,而且這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車輛的損壞程度,進而有利于節(jié)省車輛的維修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