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瓶車充電,具體是一種帶有煙霧報警的電瓶車智能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shù):
1、近年來,電瓶車憑借著經(jīng)濟、便捷等優(yōu)勢,逐步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電瓶車是一種由蓄電池提供電能,由電動機(直流、交流,串勵、他勵)驅(qū)動的純電動車輛,為完成對電瓶車的充電工作,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電瓶車一般采用開關電源組成的充電裝置實現(xiàn)對電瓶車電瓶的總體充電控制,當電瓶由多組蓄電池組串聯(lián)組成時,每組蓄電池組的充電電壓將不等,導致蓄電池組無法進行平衡充電,降低電瓶的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電瓶損壞或者自燃情況的發(fā)生,并且在進行充電控制時,無法及時在充電異常時,及時排除故障部分和進行充電保護,因此有待改進。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帶有煙霧報警的電瓶車智能充電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shù)中提出的問題。
2、依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帶有煙霧報警的電瓶車智能充電裝置,包括:電源處理模塊,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第三儲能模塊,儲能檢測模塊,智能控制模塊和保護控制模塊;
3、電源處理模塊,與所述智能控制模塊連接,用于接入交流電能,對交流電能進行整流處理并輸出第一電能,在接收到智能控制模塊輸出的第一脈沖信號時,對第一電能進行隔離多路整流濾波和穩(wěn)壓調(diào)節(jié)并分別輸出第一電能、第二電能和第三電能;
4、第一儲能模塊,與所述電源處理模塊、儲能檢測模塊和保護控制模塊連接,用于接收并存儲第一電能,在接收到儲能檢測模塊輸出的第一控制信號或保護控制模塊輸出的第一保護信號時,停止接收第一電能;
5、第二儲能模塊,與所述電源處理模塊、儲能檢測模塊、第一儲能模塊和保護控制模塊連接,用于接收并存儲第二電能,在接收到儲能檢測模塊輸出的第二控制信號或保護控制模塊輸出的第一保護信號時,停止接收第二電能,與第一儲能模塊串聯(lián)連接并在接收到第一保護信號或第一控制信號時,與第一儲能模塊斷開連接;
6、第三儲能模塊,與所述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電源處理模塊、儲能檢測模塊和保護控制模塊連接,用于接收并存儲第三電能,在接收到儲能檢測模塊輸出的第三控制信號或保護控制模塊輸出的第一保護信號時,停止接收第三電能,與第二儲能模塊串聯(lián)連接并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號或第一保護信號時,與第二儲能模塊斷開連接,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號時,與第一儲能模塊進行串聯(lián)連接,在接收到第一保護信號時,與第一儲能模塊斷開連接;
7、儲能檢測模塊,用于對第一儲能模塊存儲的電能、第二儲能模塊存儲的電能和第三儲能模塊存儲的電能分別進行電壓檢測,并在第一儲能模塊存儲的電壓大于設定的過壓閾值時,輸出第一控制信號,在第二儲能模塊存儲的電壓大于設定的過壓閾值時,輸出第二控制信號,在第三儲能模塊存儲的電壓大于設定的過壓閾值時,輸出第三控制信號;
8、保護控制模塊,與所述電源處理模塊連接,用于對第一電能進行穩(wěn)壓濾波處理并對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和第三儲能模塊進行煙霧檢測并在檢測到煙霧時,輸出第一保護信號;
9、智能控制模塊,與所述儲能檢測模塊和保護控制模塊連接,用于輸出第一脈沖信號,在接收第一控制信號、第二控制信號和第三控制信號并根據(jù)接收到的控制信號的數(shù)量調(diào)節(jié)第一脈沖信號的占空比,在接收到第一保護信號或同時接收到第一控制信號、第二控制信號和第三控制信號時,停止輸出第一脈沖信號。
10、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電源處理模塊包括電源接口、第一整流器、第一電感、第一二極管、第一變壓器、第一功率管、第二二極管、第二電感、第一電容、第三二極管、第三電感、第二電容、第四二極管、第四電感和第三電容;所述智能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控制器;
11、優(yōu)選的,電源接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連接第一整流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整流器的第三端連接第一變壓器的原邊的第一端并通過第一電感連接第一二極管的陰極,第一變壓器的原邊的第二端連接第一功率管的漏極,第一功率管的源極、第一二極管的陽極和第一整流器的第四端均接地,第一功率管的柵極連接第一控制器的io1端,第一變壓器的第一副邊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的陽極,第二二極管的陰極通過第二電感連接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第一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變壓器的第一副邊的第二端,第一變壓器的第二副邊的第一端連接第三二極管的陽極,第三二極管的陰極通過第三電感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一端,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變壓器的第二副邊的第二端,第一變壓器的第三副邊的第一端連接第四二極管的陽極,第四二極管的陰極通過第四電感連接第三電容的第一端,第三電容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變壓器的第三副邊的第二端。
12、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第一儲能模塊包括第一電阻、第二功率管、第一開關管、第四電阻和第一儲能模組;
13、優(yōu)選的,第二功率管的柵極連接第一開關管的集電極并通過第一電阻連接第二功率管的漏極和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第二功率管的源極連接第一儲能模組的第一端,第一儲能模組的第二端連接第一電容的第二端,第一開關管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一開關管的基極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一端,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儲能檢測模塊和保護控制模塊。
14、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第二儲能模塊包括第二電阻、第三功率管、第二開關管、第五電阻、第五功率管、第七電阻和第二儲能模組;
15、優(yōu)選的,第三功率管的柵極連接第二開關管的集電極并通過第二電阻連接第三功率管的漏極和第二電容的第一端,第三功率管的源極連接第二儲能模組的第一端和第五功率管的漏極,第五功率管的源極連接第一儲能模組的第二端,第五功率管的柵極通過第七電阻接地,第二開關管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二開關管的基極連接第五電阻的第一端,第五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儲能檢測模塊,第二儲能模組的第二端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二端。
16、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第三儲能模塊包括第三電阻、第四功率管、第三開關管、第六電阻、第六功率管、第八電阻、第七功率管、第四開關管和第三儲能模組;
17、優(yōu)選的,第四功率管的柵極連接第三開關管的集電極并通過第三電阻連接第三電容的第一端,第三開關管的基極連接第六電阻的第一端,第三開關管的發(fā)射極接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六功率管的柵極并通過第八電阻接地,第三儲能模組的第一端連接第四功率管的源極、第七功率管的源極和第六功率管的漏極,第三儲能模組的第二端連接第三電容的第二端,第六功率管的源極連接第二儲能模組的第二端,第七功率管的漏極連接第一儲能模組的第二端,第七功率管的柵極連接儲能檢測模塊、第一控制器的io3端和第四開關管的集電極,第四開關管的發(fā)射極接地,第四開關管的基極連接保護控制模塊。
18、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儲能檢測模塊包括第九電阻、第十電阻、第一比較器、過壓閾值裝置、第一檢測裝置和第二檢測裝置;
19、優(yōu)選的,第一比較器的同相端連接第十電阻的一端并通過第九電阻連接第一儲能模組的第一端,第十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一儲能模組的第二端,第一比較器的反相端連接過壓閾值裝置,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五功率管的柵極、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和第一控制器的io2端,第一檢測裝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連接第二儲能模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檢測裝置的第三端連接第七功率管的柵極、第四開關管的集電極和第五電阻的第二端,第二檢測裝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連接第三儲能模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檢測裝置的第三端連接第六電阻的第二端、第六功率管的柵極和第一控制器的io4端。
20、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保護控制模塊包括第十一電阻、第五二極管、煙霧檢測裝置、第六二極管、第七二極管和第八二極管;
21、優(yōu)選的,煙霧檢測裝置的電源端連接第五二極管的陰極并通過第十一電阻連接第一整流器的第一端,第五二極管的陽極連接煙霧檢測裝置接地端、第一整流器的第四端和地端,煙霧檢測裝置的輸出端連接第一控制器的io5端、第六二極管的陽極、第七二極管的陽極和第八二極管的陽極,第六二極管的陰極、第七二極管的陰極和第八二極管的陰極分別連接第五功率管的柵極、第四開關管的基極和第六功率管的柵極。
22、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帶有煙霧報警的電瓶車智能充電裝置由電源處理模塊進行多路穩(wěn)壓處理,以便為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和第三儲能模塊的儲能模組進行充電控制,由儲能檢測模塊對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和第三儲能模塊進行過壓檢測,并在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或第三儲能模塊中任一模塊或幾個模塊發(fā)生過壓時,將斷開異常的儲能模塊,并調(diào)節(jié)電源處理模塊輸出的電能,以便為正常的儲能模塊進行充電控制,避免異常的儲能模塊影響到正常的儲能模塊的充電工作,提高充電效率,同時由保護控制模塊進行煙霧檢測,在檢測到煙霧后,將直接斷開電源處理模塊的供電,并斷開第一儲能模塊、第二儲能模塊或第三儲能模塊的連接,提高電瓶車的充電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