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免充氣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免充氣輪胎。
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充氣輪胎需要經常補氣,因而給使用者造成很大的麻煩。為克服這一缺陷,人們發(fā)明了很多類型的免充氣輪胎。這些輪胎雖然免除了補氣的麻煩,但在使用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駕駛或騎行費力、胎體易磨損等。究其原因之一是這些輪胎的結構不合理。例如現(xiàn)有的免充氣輪胎基本上都是用一種材料制成的實體,形狀和充氣輪胎相同或近似。由一種材料制成的輪胎實體彈性很大而沒有足夠的硬度,同時從現(xiàn)有的充氣輪胎剖面形狀來看,輪胎的接地面和相連的側面由一整段圓弧構成,這兩種狀況會使輪胎受力時發(fā)生較大形變時,使其接地面積大幅度地增加并且會隨地面狀況不同變得凹凸不平,因此造成輪胎摩擦力很大,使得駕駛和騎行費力;此外也極易使輪胎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易磨損、行駛省力的免充氣輪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即該輪胎由彈性體和耐磨層組成,彈性體構成輪胎胎體,耐磨層緊貼在輪胎胎體外表,輪胎橫截面形狀是接地段為一段向胎體外彎曲的光滑曲線,兩側是對稱的向輪胎中軸線方向彎曲的光滑曲線,胎體另一端有凸出于胎體外的支漲體。輪胎通過支漲體固定在輪箍上。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以使輪胎的接地面在受力形變很小,為此其橫截面優(yōu)化的設計方案是接地段曲線是半徑大于35mm、弧長小于20mm的圓弧,耐磨層厚度在4-7mm之間。
本實用新型同現(xiàn)有的免充氣輪胎比較,除了具有不用充氣、不補胎等優(yōu)點外,還體現(xiàn)了以下積極效果其一,本實用新型輪胎胎體由不同功能的材料復合制成,因此既耐摩損又能滿足彈性大、強度高的使用要求;其二,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形變小,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輪胎接地面積,減小了摩擦力,使駕駛和騎行省力。其三,本實用新型因為形變減小,因此不易像現(xiàn)有的免充氣輪胎那樣容易因變形而與輪箍脫落。
以下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應用在自行車輪胎上的一個實施例結構剖視圖。
圖1中,1是耐磨層,2是彈性體,3是支漲體,4是輪箍。耐磨層1由天然橡膠和聚氯乙烯改性后制成,彈性體2丁腈橡膠和聚乙烯共混改性制成;耐磨層1和彈性體2通過同體硫化工藝結合,彈性體2制成的輪胎胎體具有良好的彈性,而覆蓋在彈性體2上的耐磨層除了能夠耐磨損外還具有一定的支撐強度。支漲體3是胎體下方的凸出部分,支漲體3嵌入到輪箍凹槽5里就可以使整個輪胎固定住。
輪胎固定在輪箍4后外露部分的橫截面由三段曲線構成,接地段7是一段半徑在35-50mm之間向胎體外彎曲的圓弧,整個圓弧弧長是14-20mm之間,接地段兩側邊是對稱的半徑在35-80mm之間的向胎體內彎曲的圓弧6,側邊圓弧6與接地圓弧7連接點是拐點。
權利要求1.免充氣輪胎,由彈性體(2)和耐磨層(1)組成,彈性體(1)構成輪胎胎體,其特征在于耐磨層(1)緊貼在輪胎胎體外表,輪胎橫截面形狀是接地段為一段向胎體外彎曲的光滑曲線(7),兩側是對稱的向輪胎中軸線方向彎曲的光滑曲線(6),胎體另一端有凸出于胎體外的支漲體(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接地段曲線(7)是半徑大于35mm、弧長小于20mm的圓弧,耐磨層厚度在4-7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免充氣輪胎。該輪胎由彈性體構成輪胎胎體,耐磨層緊貼在輪胎胎體外表,接地段為一段向胎體外彎曲的光滑曲線,兩側是對稱的向輪胎中軸線方向彎曲的光滑曲線,本實用新型具有形變小,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輪胎接地面積,減小了摩擦力的優(yōu)點,克服了以往技術中騎行駕駛費力、輪胎易磨損的缺陷。
文檔編號B60C7/00GK2396987SQ99251439
公開日2000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張光睦 申請人:張光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