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及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進氣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及總成。
【背景技術】
[0002]由于輕型卡車的工作環(huán)境較惡劣,目前輕型卡車普遍采用高位進氣的取氣方式,進氣道成為進氣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0003]隨著整車輕量化的要求,進氣道多采用塑料的材料進行設計,但由于塑料材料強度低、易老化的特性,因此通常使用進氣道膠墊來提高進氣道的抗振能力,以延長進氣道的使用壽命。
[0004]如圖1所示,現(xiàn)有的進氣道膠墊包括矩形的膠墊主體I’、兩塊連接鋼板2’和兩個連接螺栓3’,其中,兩塊連接鋼板2’分別與膠墊主體I’的兩端硫化固連在一起,兩個連接螺栓3’分別自兩塊連接鋼板2’插入至膠墊主體I’,并與膠墊主體I’硫化固連在一起。
[0005]如圖2所示,現(xiàn)有的進氣道膠墊在使用時,兩塊連接鋼板2’分別與進氣道5’和進氣道安裝支架6’相貼合,兩個連接螺栓3’分別自進氣道5’和進氣道安裝支架6’插入,并通過與螺母4’的配合將進氣道膠墊固定在進氣道5’和進氣道安裝支架6’之間。
[0006]這種進氣道膠墊抗振效果不好,而且鄰近進氣道5’的連接螺栓3’安裝打緊時,連接鋼板2’會刮傷進氣道5’。此外,現(xiàn)有的進氣道膠墊失效模式較多,例如膠墊開裂、連接螺栓脫落、連接螺栓斷裂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抗振效果好,可有效保護進氣道,不易失效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及總成。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進氣道膠墊,其包括柱狀的膠墊主體和套筒,所述膠墊主體沿著軸向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套筒位于所述通孔中,并與所述膠墊主體固連;所述膠墊主體的高度大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之間具有高度差。
[0009]優(yōu)選地,所述膠墊主體與所述套筒同軸。
[0010]優(yōu)選地,所述膠墊主體遠離所述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套筒遠離所述進氣道的一端相齊平,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之間的高度差與所述套筒的高度的比值為0.2-0.4。
[0011]優(yōu)選地,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的高度差為 l-5cm。
[0012]優(yōu)選地,所述膠墊主體與所述套筒過盈配合。
[0013]優(yōu)選地,還包括與所述膠墊主體遠離所述進氣道的端面固連的墊板。
[0014]更優(yōu)選地,所述墊板遠離所述膠墊主體的表面與所述套筒遠離所述進氣道的一端相齊平。
[001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總成,包括上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自所述套筒中穿過的螺栓和與所述螺栓伸出所述進氣道的部分相配合的螺母。
[0016]優(yōu)選地,所述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螺栓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柱狀設計的膠墊主體和套筒占用空間小,重量輕,不易失效,套筒與膠墊主體之間的高度差使得膠墊主體與進氣道之間的形成了一個空腔,有效的提高了進氣道的抗振性能,而且使用時套筒不與進氣道直接接觸,有效地保護了進氣道。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xiàn)有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現(xiàn)有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的使用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的剖示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總成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0023]圖中標示如:
[0024]膠墊主體-1’,連接鋼板-2’,連接螺栓-3’,螺母-4’,進氣道-5’,進氣道安裝支架_6’,膠墊主體-1,通孔-11,套筒-2,墊板-3,螺栓-4,螺母-5,進氣道-6,進氣道安裝支架-7。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7]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包括柱狀的膠墊主體I和套筒2,所述膠墊主體I沿著軸向方向設置有通孔11,所述套筒2位于所述通孔11中,并與所述膠墊主體I固連,上述固連可通過硫化等方式實現(xiàn);所述膠墊主體I的高度大于所述套筒2,且所述套筒2鄰近進氣道6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I鄰近進氣道6的一端之間具有高度差H。
[0028]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道膠墊的膠墊主體I與進氣道6直接接觸,杜絕了裝配或使用時的抖動造成的進氣道膠墊擦傷進氣道的塑料主體,使外觀受損。同時,套筒2位于膠墊主體I內部,使得進氣道膠墊在安裝過程中撕扯的位移較小,保證了膠墊的使用壽命,套筒2與膠墊主體I之間的高度差H使得膠墊主體I與進氣道6之間的形成了一個空腔,有效的提高了進氣道6的抗振性能。
[002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柱狀設計的膠墊主體I和套筒2占用空間小,重量輕,不易失效,套筒2與膠墊主體I之間的高度差H使得膠墊主體I與進氣道6之間的形成了一個空腔,有效的提高了進氣道6的抗振性能,而且使用時套筒2不與進氣道6直接接觸,有效地保護了進氣道6。
[0030]為了進一步減小進氣道膠墊在安裝過程中撕扯的位移,所述膠墊主體I與所述套筒2同軸。
[0031]為了進一步地提高進氣道膠墊的抗振性能,所述膠墊主體I遠離所述進氣道6的一端與所述套筒2遠離所述進氣道6的一端相齊平,所述套筒2鄰近進氣道6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I鄰近進氣道6的一端之間的高度差H與所述套筒2的高度的比值為0.2-0.4。
[0032]進一步地,所述套筒2鄰近進氣道6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I鄰近進氣道6的一端的高度差為l_5cm。
[0033]為了更方便地將套筒2定位在膠墊主體I中,所述膠墊主體I與所述套筒2過盈配合。
[0034]由于進氣道膠墊的一端與進氣道6相貼合,另一端與進氣道安裝支架7相貼合,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還可包括與所述膠墊主體I遠離所述進氣道6的端面固連的墊板3,墊板3的材質通常可與進氣道安裝支架7相同,例如,金屬鐵等,上述固連可通過與膠墊主體I的硫化或是與套筒2的焊接實現(xiàn)。
[0035]為了減小進氣道膠墊在安裝過程中撕扯的位移,所述墊板3遠離所述膠墊主體I的表面與所述套筒2遠離所述進氣道6的一端相齊平。
[0036]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總成,其包括卡車用進氣道膠墊、自所述套筒2中穿過的螺栓4和與所述螺栓4伸出所述進氣道6的部分相配合的螺母5。這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總成安裝方便,抗振效果好。
[0037]為了減小進氣道膠墊在安裝過程中撕扯的位移,保護進氣道膠墊,所述套筒2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螺栓4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
[0038]雖然本實用新型是結合以上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本實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實施例,而只受所附權利要求的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變化,但并不離開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構思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狀的膠墊主體和套筒,所述膠墊主體沿著軸向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套筒位于所述通孔中,并與所述膠墊主體固連;所述膠墊主體的高度大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之間具有尚度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墊主體與所述套筒同軸。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墊主體遠離所述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套筒遠離所述進氣道的一端相齊平,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之間的高度差與所述套筒的高度的比值為0.2-0.4。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的高度差為1-5cm。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墊主體與所述套筒過盈配合。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膠墊主體遠離所述進氣道的端面固連的墊板。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板遠離所述膠墊主體的表面與所述套筒遠離所述進氣道的一端相齊平。8.—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中所述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自所述套筒中穿過的螺栓和與所述螺栓伸出所述進氣道的部分相配合的螺母。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進氣道膠墊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螺栓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卡車用進氣道膠墊及總成,其中前者包括柱狀的膠墊主體和套筒,所述膠墊主體沿著軸向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套筒位于所述通孔中,并與所述膠墊主體固連;所述膠墊主體的高度大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套筒鄰近進氣道的一端與所述膠墊主體鄰近進氣道的一端之間具有高度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車用進氣道膠墊柱狀設計的膠墊主體和套筒占用空間小,重量輕,不易失效,套筒與膠墊主體之間的高度差使得膠墊主體與進氣道之間的形成了一個空腔,有效的提高了進氣道的抗振性能,而且使用時套筒不與進氣道直接接觸,有效地保護了進氣道。
【IPC分類】B60K13/02, F16F1/371, F16F1/377
【公開號】CN20482112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75633
【發(fā)明人】陳俊梅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