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頂面支撐式徑向轉向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貨物運輸裝置,尤其是鐵路貨車的轉向架,屬于鐵路車輛及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貨車轉向架在采用由我公司研制的轉K7型轉向架時,由于其特有的徑向裝置使其在降低輪軌作用力、減少輪軌磨耗和延長車輪、軌道的使用壽命方面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該轉向架在站段檢修時有所不便,對鞍面磨耗到限的U形副構架須整體更換,從而增加了檢修成本;并且該轉向架自重較大,進而影響到整車的載重。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轉向架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與方便檢修、降低檢修成本且自重較輕的徑向轉向架。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頂面支撐式徑向轉向架,包括輪對、側架、搖枕、輪對徑向裝置、滾動軸承裝置和二系彈性裝置,輪對徑向裝置由兩個U形副構架和兩個交叉連接桿經四個銷接件連接而成;U形副構架由左L形副構架、右L形副構架經緊固件與連接板連接、再與承載鞍經連接件組裝而成;每個承載鞍頂面均安裝一系彈性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轉向架重量較輕,簧下質量較小,轉向架動力學性能得到提高;同時提高車輛承載能力;本實用新型在站段檢修時只須更換磨耗到限的承載鞍, 而不用更換整個U形副構架,節(jié)約了檢修成本,便于檢修。適用于鐵路貨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2中徑向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局部結構(側架2與承載鞍6組合)示意圖。圖中零部件及編號1-輪對,2-側架,3-搖枕,4-輪對徑向裝置,5-滾動軸承裝置,6-承載鞍,7- 二系彈性裝置,8-右L形副構架,9-左L形副構架,10-連接桿,Il-U形副構架,12-銷接件,13-連接件,14-連接板,15-緊固件,16-—系彈性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4,頂面支撐式徑向轉向架,包括輪對1、側架2、搖枕3、輪對徑向裝置4、滾動軸承裝置5和二系彈性裝置7,輪對徑向裝置4由兩個U形副構架11和兩個交叉連接桿 10經四個銷接件12連接而成;U形副構架11由左L形副構架9、右L形副構架8經緊固件 15與連接板14連接、再與承載鞍6經連接件13組裝而成;每個承載鞍6頂面均安裝一系彈性裝置16。 兩輪對1兩端壓裝有滾動軸承裝置5,滾動軸承裝置5上安裝輪對徑向裝置4,輪對徑向裝置4由兩個U形副構架1和兩個交叉連接桿2通過四個銷接件12連接而成。在輪對徑向裝置4上套裝側架2,在側架2與輪對徑向裝置4之間安裝有一系彈性裝置16。一系彈性裝置16和二系彈性裝置7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彈性裝置。
權利要求1. 一種頂面支撐式徑向轉向架,包括輪對(1)、側架O)、搖枕(3)、輪對徑向裝置0)、 滾動軸承裝置( 和二系彈性裝置(7),輪對徑向裝置由兩個U形副構架(11)和兩個交叉連接桿(10)經四個銷接件(12)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U形副構架(11)由左L形副構架(9)、右L形副構架(8)經緊固件(1 與連接板(14)連接、再與承載鞍(6)經連接件 (13)組裝而成;每個承載鞍(6)頂面均安裝一系彈性裝置(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頂面支撐式徑向轉向架,屬于鐵路車輛及機械技術領域。它包括輪對、側架、搖枕、輪對徑向裝置、滾動軸承裝置和二系彈性裝置,輪對徑向裝置由兩個U形副構架和兩個交叉連接桿經四個銷接件連接而成;U形副構架由左L形副構架、右L形副構架經緊固件與連接板連接、再與承載鞍經連接件組裝而成;每個承載鞍頂面均安裝一系彈性裝置。本實用新型轉向架重量較輕,簧下質量較小,轉向架動力學性能得到提高;同時提高車輛承載能力;本實用新型在站段檢修時只須更換磨耗到限的承載鞍,而不用更換整個U形副構架,節(jié)約了檢修成本,便于檢修。適用于鐵路貨車。
文檔編號B61F5/06GK201961326SQ20112011415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18日
發(fā)明者吳暢, 張顯峰, 李亨利, 潘樹平, 王愛民, 王璞, 祝笈, 羅漢江 申請人:南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