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地鐵等軌道車輛上使用的空調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軌道車輛用空調室外機及空調機組,屬于軌道車輛空調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地鐵等軌道車輛中,每節(jié)車廂一般配備有兩套空調機組,每套空調機組由兩個壓縮機、兩個四通閥、雙路冷凝器、雙路蒸發(fā)器、兩個干燥過濾器、分液器、兩個節(jié)流元件、室內風機和室外風機組成,每個蒸發(fā)器和冷凝器都參與兩個制冷循環(huán),用于向車廂內送風,保證乘客乘車的舒適性。
現有的軌道車輛空調機組都是采用一體式結構,整體安裝于車頂位置,空調機組包括一個殼體,在殼體內分室內側和室外側,壓縮機、冷凝器、室外風機等部件安裝于室外側,蒸發(fā)器、節(jié)流元件、室內風機等部件安裝于室內側,在室外側的殼體上開有進出風口,在室內側的殼體上開有送風口和回風口,送風口和回風口分別通過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與車廂內連通,在車廂內的頂板、側壁或底板上相應設置有向車廂內送風的送風口和回風口。
現有的軌道車輛上都安裝有廢排裝置,將車內的廢氣排至車外,用于保護車廂內一定的正壓,現有的廢排裝置采用兩種形式,一種是自然排風,一種是強制排風,廢排裝置一般單獨安裝于車頂或者是單獨安裝在車下,在車廂內安裝廢排風口,通過廢排風道與車頂或車下的廢排裝置連接,這種結構形式,結構復雜,安裝和維護都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整體結構緊湊,成本低,總重量輕,且有利于節(jié)能的軌道車輛用空調室外機,同時提供一種具有該室外機的多聯(lián)式空調機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軌道車輛用空調室外機,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安裝有壓縮機、汽液分離器、冷凝器、室外風機、電控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內分隔出冷凝腔、壓機腔和電控腔,所述冷凝器和室外風機安裝在冷凝腔內,所述壓縮機和汽液分離器安裝在壓機腔內,電控盒安裝在電控腔內,在所述電控腔或壓機腔內還安裝有廢排裝置,在所述電控腔或壓機腔的殼體上開設廢排入口,在所述電控腔和/或壓機腔的殼體上開設廢排出口,所述廢排入口通過廢排風道與車廂內的廢排口連接。
進一步,所述冷凝腔、壓機腔和電控腔之間通過隔板隔開,所述隔板與所述殼體的內壁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廢排入口開設在所述電控腔殼體的底壁上。
進一步,所述廢排出口開設在所述電控腔的側壁上。
進一步,在所述電控腔殼體的兩側側壁上均設置有所述廢排出口。
進一步,所述廢排出口開設在壓機腔殼體的側壁上,在壓機腔和電控腔之間的隔板上開有使空氣流過的開口。
進一步,在所述壓機腔殼體的兩側側壁上均設置有所述廢排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如上所述的軌道車輛空調室外機的多聯(lián)式空調機組,包括一臺室外機和多臺室內機,室外機和多臺室內機之間通過管路連接。
進一步,在室外機的殼體內安裝有兩套獨立的制冷制熱系統(tǒng),每套獨立的制冷制熱系統(tǒng)與至少一臺室內機通過管路連接。
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軌道車輛空調室外機及具有該室外機的多聯(lián)式空調機組,將室外機分成三個獨立的腔室,并將廢排裝置安裝在室外機中,無需另外在車體上安裝廢排風機等廢排裝置,使結構更加緊湊,而且在進行廢排的同時,可利用廢排風為電控腔的電控元件及壓機腔內的壓縮機等部件降溫,不但可以節(jié)約能源,還有利于提高電控元件工作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調機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室外機結構示意圖。
如圖1和圖2所示,室外機1,室內機2,壓縮機3,冷凝器4,室外風機5,殼體6,冷凝腔7,壓機腔8,電控腔9,隔板10,電控盒11,排風口12,安裝座13,汽液分離器14,車體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多聯(lián)式的空調機組,在每節(jié)車廂內備配兩套完全獨立的空調機組,用于控制車廂內溫度、濕度及空氣的新鮮度。每套空調機組采用分體式結構,由一臺室外機1和多臺室內機2組成,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一臺室外機1同時帶動多臺室內機2運行,室內機2的數量可以根據車廂所需新風量、制冷量和制熱量的需求而定,室外機1和室內機2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室內機2與室外機1之間還通過通訊電纜實現通訊聯(lián)系,并最終受控于司機室的中央控制系統(tǒng),由中央控制系統(tǒng)統(tǒng)一控制各套空調機組的運行。每套空調機組負責車廂一半的制冷量和制熱量,這樣有利于減少空調機組的連接管路的長度和車內布管,從而減少每套空調機組的充氟量及減少布管的空間,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同時也大大的減少冷媒泄漏的可能。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每臺室外機1內都安裝有兩套獨立的制冷制熱系統(tǒng),每套制冷系統(tǒng)連接至少一臺室內機2,即每臺室外機1至少連接兩臺室內機2。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每臺室外機1連接六臺室內機2,每套制冷系統(tǒng)連接三臺室內機2。
在每臺室外機1內安裝有兩臺壓縮機3、兩個冷凝器4、兩臺室外風機5、兩個四通換向閥、兩個干燥過濾器、兩個汽液分離器14。每臺壓縮機3的排氣經過一臺冷凝器4冷凝后,先后經過分配器分配,形成三條制冷管路分別與三臺室內機2中的電子膨脹閥和蒸發(fā)器相連接,三臺室內機2內的蒸發(fā)器相互之間并聯(lián)連接,從蒸發(fā)器出來的冷媒再匯總后流入汽液分離器和壓縮機3。壓縮機3、汽液分離器14、四通換向閥、冷凝器4、電子膨脹閥、蒸發(fā)器、干燥過濾器等部件連接成封閉的制冷制熱系統(tǒng)。每臺室外機1內安裝有兩套獨立的制冷制熱系統(tǒng),這樣不但可以簡化車頂結構及安裝過程,而且可以根據客室的溫度與設定溫度的差值實現全冷(兩套制冷系統(tǒng)全部工作)、半冷(只有一套制冷系統(tǒng)工作)、通風、制熱的控制,使空調的溫度控制精度更高,增加乘客的舒適性。當其中一套制冷制熱系統(tǒng)出現故障時,另一套制冷制熱系統(tǒng)還可以正常工作,保證車廂內的制冷和制熱要求。
如圖2所示,室外機1包括一個殼體6,在殼體6內分融成三個腔,分別為冷凝腔7、壓機腔8和電控腔9,各腔之間用隔板10隔開。兩個冷凝器4和兩臺室外風機5安裝在一側的冷凝腔7內,兩臺壓縮機3、兩個干燥過濾器和兩個汽液分離器14安裝在中間的壓機腔8內,安裝電控元件的電控盒11安裝在另一側的電控腔9內。兩個室外風機5并排安裝在冷凝腔7的中間,兩個冷凝器4安裝在室外風機5的兩側,相對于兩個冷凝器5在殼體6上設置進風口(圖中未標示),在殼體6的頂部對應兩個室外風機5設置兩個排風口12。在殼體6上設置有六個安裝座13,安裝座13通過螺栓與車頂的車體鋼結構固定連接,從而將室外機1固定于車頂的車體15上。
本空調系統(tǒng)的廢排裝置采用主動式廢排,廢排裝置包括一廢排風機(圖中未示出),廢排裝置直接安裝在電控腔9內,電控腔9的底壁上開設廢排入口(圖中未示出),也可以在壓機腔8的底壁上開設廢排入口,在電控腔9的側壁上開設廢排出口,廢排入口通過廢排風道與車廂內的廢排口連接,廢排出口連通車外。將廢排裝置安裝在室外機1的電控腔9內,無需另外在車體上安裝廢排風機等廢排裝置,使結構更加緊湊,而且在進行廢排的同時,可利用廢排風為電控盒11內的電控元件降溫,不但可以節(jié)約能源,還有利于提高電控元件工作的可靠性。
廢排出口除了開設在電控腔9的側壁上,還可以同時在壓機腔8的側壁上也開設廢排出口,此時,在壓機腔8和電控腔9之間的隔板10上開有使空氣流過的開口,在進行廢排的同時,可利用廢排風同時為壓機腔8內的壓縮機3降溫,保證壓縮機3正常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空氣流動,以利于電控盒11和壓縮機3降溫,還可以在電控腔9和壓機腔8兩側的側壁上均開設有廢排出口。
廢排裝置的廢排風機還可以安裝在壓機腔8內,電控腔9的底壁上開設廢排入口,只在壓機腔8的側壁上開設廢排出口,在壓機腔8和電控腔9之間的隔板10上開有使空氣流過的開口,在進行廢排的同時,廢排風依次流經電控腔9和壓機腔8,同時為電控元件和壓縮機3降溫。
如上所述,結合附圖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