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單軌列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懸掛式單軌列車在站臺的車體穩(wěn)定裝置。
背景技術:
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是軌道為一條帶形梁體,車輛跨座于其上或懸掛于其下行駛的交通工具。根據其走行模式和構造的不同,分為跨座式獨軌和懸掛式單軌交通兩種。目前,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的主要運營國家是德國和日本。
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均采用底部開口的鋼制箱形截面軌道梁,車輛通過轉向架在軌道梁下方運行。車輛運行時,車體受到側風和偏載影響而產生的橫向擺動幅度約為6.5o,為保證車輛進站安全,站臺邊緣需與車體間留約320mm的空隙。同時,在站臺邊緣設置寬300mm的踏板,平時豎起,列車進站后踏板放下,僅與車輛留約為20mm的空隙。車輛進站??亢?,乘客上下車對車體產生的作用力會使得車體繞轉向架的橫向擺動幅度不斷增大,進而導致乘客行走不便,甚至跌落滑倒的危險。中國申請專利號20161109977.5中提出了“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乘車安全保護裝置”,該申請專利用于解決懸掛式單軌車輛停站時車輛晃動,包括活動踏步板、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左側穩(wěn)定輪、右側穩(wěn)定輪。該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乘車安全保護裝置,當活動踏步板向上擺動至水平位置時,車體穩(wěn)定輪進入設置在車體底部的導向凹槽內,以穩(wěn)定停靠站后的車體。車體停站穩(wěn)定后該裝置才開始運動至車體底部,這會增加停車時長。并且如果車體停站后受到較大的側風和偏載影響,該裝置不能確保穩(wěn)定輪準確的進入車體底部。但該裝置結構復雜,且穩(wěn)定性較低,維護維修量大。
鑒于上述情況,有必要設計一種裝置可更加有效解決車體與站臺邊緣之間間隙大以及乘客上下車而引起的車體橫向擺動問題,以減小列車與站臺邊緣間隙,并保證列車停站的穩(wěn)定性,提高運營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掛式單軌列車車體穩(wěn)定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列車??空竞蟪丝蜕舷萝嚩鸬能圀w橫向擺動的問題,以保證列車停站的穩(wěn)定性,縮短停車間隔時間,提高運營效率。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懸掛式單軌列車車體穩(wěn)定裝置,包括車體和站臺,每節(jié)車廂的左、右兩側墻體下方的外側分別設有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每節(jié)車廂的前后共設有兩對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在站臺內側對應每節(jié)車廂的停車位置設有固定永磁磁鋼,該固定永磁磁鋼與列車停靠時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的位置一一對應,且設于站臺的固定永磁磁鋼的尺寸在列車行駛方向上大于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每對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和站臺的固定永磁磁鋼同極相對設置,站臺的固定永磁磁鋼與車廂兩側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產生的斥力相等,方向相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列車??空九_時,車廂兩側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和站臺的固定永磁磁鋼同極相對瞬時產生的斥力,可使車廂與站臺邊緣在不接觸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橫向距離。乘客上下車走動時,兩側磁極產生的斥力隨著磁鐵間距離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自動調節(jié)兩側力的大小,以有效地控制車體橫向晃動,保持車廂停靠站后的穩(wěn)定性。用于解決懸掛式單軌列車停站時因乘客上下車走動而引起的車體橫向擺動問題,以提高列車停站時的穩(wěn)定性,降低乘車安全隱患,縮短停車間隔時間并提高運營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專利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3所示實施實例中,用于懸掛式單軌列車站臺的的上方設有軌道梁5,車體懸掛在軌道梁5的下方,站臺4為建筑高于地面的凹槽結構,本發(fā)明所述的穩(wěn)定裝置結構包括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和站臺4的固定永磁磁鋼2。所述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對稱安裝于車廂3側墻下方車門6兩邊底板以下位置,每一節(jié)車廂的前、后,左、右共安裝有兩對,即四個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在站臺4的凹槽結構的內側對應每節(jié)車廂的停車位置設有固定永磁磁鋼2,該固定永磁磁鋼2與列車??繒r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的位置一一對應;所述每對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和站臺4的固定永磁磁鋼2同極相對設置,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產生的斥力相等,方向相反。由于斥力均作用于車體底部,因此可以在車體擺動時而提供較大的恢復力矩,以使得車體趨于穩(wěn)定。由于列車在車站??繒r位置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因而設置于站臺4的固定永磁磁鋼2的尺寸在車輛行駛方向上大于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以保障只要列車??课恢迷谝欢ǚ秶鷥?,站臺的固定永磁磁鋼2與車載的移動永磁磁鋼1均可相互作用,以提供足夠的恢復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