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的指示器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傳動裝置所用的控制裝置,更具體說涉及用于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的指示器裝置。
許多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具有與它們相關(guān)的指示器,以指示現(xiàn)時所選擇的自行車傳動裝置的檔位。撥鏈器操縱的傳動裝置通常具有一前撥鏈器變速控制裝置和一后撥鏈器變速控制裝置,所以通常將一個指示器安裝在前撥鏈器變速控制裝置上以指示現(xiàn)時所選擇的前撥鏈器的檔位,并將另一個指示器安裝在后撥鏈器變速控制裝置上以指示現(xiàn)時所選擇的后撥鏈器的檔位。由于變速控制裝置通常安裝在自行車手柄桿的對置兩側(cè),所以使用者需要麻煩地觀看手柄桿的對置兩側(cè)以確定兩個自行車傳動裝置的狀態(tài)。
在JP 61-5348中示出了一種克服上述麻煩的企圖。該公開文本顯示了一種組合的前、后變速控制裝置,該裝置與手柄桿的立柱整體形成。組合的變速控制裝置包括指示各自行車傳動裝置的狀態(tài)的指示器,但該單元高度專業(yè)化而不能用于現(xiàn)有的變速控制裝置。US5,178,033公開了克服上述麻煩的另一企圖。該公開文本顯示了一獨立的指示器單元,用以集中指示前、后自行車傳動裝置的狀態(tài),其中該指示器單元可用于現(xiàn)有的變速控制裝置。但該指示器單元采用了一對轉(zhuǎn)輪,上面印有數(shù)字,以指示現(xiàn)時所選擇的檔位。這要求騎車者直接看著該指示器單元并閱讀各數(shù)字以確定現(xiàn)時所選擇的檔位,這在競賽環(huán)境中可能是十分不便的。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的指示器單元,其中可從對中位置確定前、后自行車傳動裝置的現(xiàn)時所選擇的速度級別,而無需直接讀數(shù)。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與第一控制纜索嚙合和與第二控制纜索嚙合的指示器單元,所述第一控制纜索連接于第一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所述第二控制纜索連接于第二自行車變速裝置。該指示器單元包括一殼體;一將所述殼體連接于一手柄桿的手柄桿連接件;一第一中間件;一連接于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第一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一中間件以便隨所述第一控制纜索移動;和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一指示件,其中第一指示件與第一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一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一指示件移動。該指示器單元還包括一第二中間件;一連接于所述第二中間件的第二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二中間件以便隨所述第二控制纜索移動;和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二指示件,其中第二指示件與第二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二中間件的沿導(dǎo)向表面的移動就使得第二指示件移動。設(shè)有一第一偏置機構(gòu),用以沿第一方向偏置所述第一中間件;和一第二偏置機構(gòu),用以沿第二方向偏置所述第二中間件。第一方向可不同于第二方向以容納并非沿相同方向移動的控制纜索。
在一更具體的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中間件的移動使得第一和第二指示件沿殼體移動到不同的可觀察位置。這就允許觀察到各自行車傳動裝置的狀態(tài)而無需讀數(shù)或其他標(biāo)記。在指示件響應(yīng)中間件的移動而轉(zhuǎn)動的情況下,通過暴露該指示件以便沿指示件轉(zhuǎn)動軸線的方向觀察將更有幫助,特別是如果該指示件被成形為細(xì)長件。
圖1是一頂視圖,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指示器單元的一特定實施例,其中指示器單元連接在自行車手柄桿和前、后變速控制裝置上;圖2(A)是圖1所示指示器單元的頂視圖;圖2(B)是沿圖2(A)中線IIB-IIB所取的視圖;圖3是該指示器單元內(nèi)部的頂視圖;圖4是該指示器單元內(nèi)部的底視圖;圖5(A)是圖3所示凸輪中間件的頂視圖;圖5(B)是沿圖5(A)中線VB-VB所取的視圖;圖5(C)是沿圖5(B)中線VC-VC所取的視圖;圖6(A)是圖3所示的帶齒中間件的頂視圖;圖6(B)是沿圖6(A)中線VIB-VIB所取的視圖;圖6(C)是沿圖6(B)中線VIC-VIC所取的視圖;圖7是圖3所示凸輪中間件和凸輪指示件的詳細(xì)視圖;和圖8是一示意圖,示出了圖3所示指示器單元的操作。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指示器單元10的特定實施例的頂視圖,其中指示器單元10連接在自行車手柄桿14、前變速控制裝置18和后變速控制裝置22上。前變速控制裝置18和后變速控制裝置22可根據(jù)授權(quán)的美國專利申請08/854,520,美國專利3,633,437的教導(dǎo)構(gòu)成,兩者結(jié)合于此作為參考,或者根據(jù)任何類型的變速控制裝置構(gòu)成,這種變速控制裝置可被改造以容納用以控制指示器單元10的纜索,如下所述。
在本實施例中,前變速控制裝置18包括一變速控制殼體26和一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變速控制殼體26上的環(huán)形轉(zhuǎn)動件30。轉(zhuǎn)動件30通過一個容納在變速控制殼體26內(nèi)的分度機構(gòu)(未示出)操縱一個滑輪(未示出),以便以周知的方式控制Bowden型撥鏈器纜索34的操作。用以控制撥鏈器纜索34的滑輪可具有一附加的纏繞表面,以容納一Bowden型前指示器纜索35。一制動桿36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變速控制殼體26上,以通過一Bowden型制動纜索40控制一前制動裝置(未示出)。類似地,后變速控制裝置22包括一變速控制殼體46和一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變速控制殼體46上的環(huán)形轉(zhuǎn)動件50。轉(zhuǎn)動件50通過一個容納在變速控制殼體46內(nèi)的分度機構(gòu)(未示出)操縱一個滑輪(未示出),以便以周知的方式控制Bowden型撥鏈器纜索54的操作。用以控制撥鏈器纜索54的滑輪可具有一附加的纏繞表面,以容納一Bowden型后指示器纜索55。一制動桿56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變速控制殼體46上,以通過一Bowden型制動纜索60控制一前制動裝置(未示出)。
如圖1,2(A),和2(B)所示,指示器單元包括一指示器殼體70,一通過第一花鍵連接78可拆卸地連接于指示器外殼70的第一手柄桿連接件74,和一通過第二花鍵連接86可拆卸地連接于指示器外殼70的第二手柄桿連接件82。第一手柄桿連接件74通常平行于第二手柄桿連接件82取向,并且兩者相互間隔開,以便在一對中設(shè)置的手柄桿立柱89的對置兩側(cè)連接在手柄桿14上。但是,由于第一和第二花鍵連接78和86,所以第一和第二手柄桿連接件74和82相對于指示器外殼70的位置可以調(diào)整,如圖2(B)中的虛線所示。這樣就允許指示器單元10的視角可根據(jù)需要改變。第一和第二手柄桿連接件74和82成形為U形件,如圖2(B)所示(僅示出了第一手柄桿連接件74)。第一和第二手柄桿連接件74和82分別通過螺栓和螺母組件91和93以周知的方式固定在手柄桿14上。
指示器外殼70的頂蓋表面90包括一透明窗口94,用以通過它觀察前檔位指示件98,和一透明蓋100,用以通過它觀察一后檔位指示件104。一前纜索止擋110設(shè)置在指示器殼體70的左側(cè),用以端接前指示器纜索35的外殼114,并且一后纜索止擋118設(shè)置在指示器殼體70的右側(cè),用以端接后指示器纜索55的外殼122。一后蓋126(圖2(B))鉸接在指示器殼體70的后側(cè),以便可接近指示器殼體70的后側(cè)以將前、后指示器纜索35和55的內(nèi)鋼絲95和97分別連接在指示器殼體70內(nèi)的部件上。一扣鎖130設(shè)置在后蓋126的下部,以便將后蓋126的下部固定在指示器殼體70上。
圖3是指示器單元10的內(nèi)部的頂視圖,圖4是指示器單元10的內(nèi)部的底視圖(沒有第一和第二手柄桿連接件74和82)。如這些附圖所示,前指示器纜索35的內(nèi)鋼絲95連接在呈凸輪件150形式的一中間件上,而后指示器纜索55的內(nèi)鋼絲97則連接在呈帶齒件154形式的一中間件上。
如圖5(A-C)所示,凸輪件150是一大致矩形的件,帶有大致平坦的頂表面160和大致平坦的底表面164。一凸輪壁168位于頂表面160上。凸輪壁168形成了一凸輪表面170,包括一第一傾斜表面172,一第一水平表面176,一第二傾斜表面180,和一第二水平表面184。如下面參照圖7和8所討論的,凸輪表面170與前指示件98配合以將前指示件98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移動到各種位置。
凸輪件150包括一纜索端接凸起190,一纜索槽191從底表面164延伸,以便通過將內(nèi)鋼絲95置于槽191內(nèi)而保持住在內(nèi)鋼絲95的端部上形成的一纜索端珠192。這樣,纜索端接凸起190起一連接件的作用,用以將內(nèi)鋼絲95連接到凸輪件150上。纜索端接凸起190在指示器殼體70上形成的一個直的凹入導(dǎo)向表面或軌道193內(nèi)滑動,這樣凸輪件150就響應(yīng)內(nèi)鋼絲95的運動而沿一直線運動。凸輪件150還包括一從底表面164延伸的彈簧保持柱196,用以保持一螺旋彈簧200的一端。螺旋彈簧200的另一端連接在從指示器殼體70的表面延伸的一彈簧保持柱204上。這樣,螺旋彈簧200就起一偏置機構(gòu)的作用,用以將凸輪件150向圖3和4中的右側(cè)偏置。
如圖3和7所示,獨立的前指示件98包括一個繞樞軸214(從指示器殼體70上延伸)可轉(zhuǎn)動地安裝的支承部分210,一個從支承部分210延伸的基本上直的主體部分218,一個從主體部分218上以一傾斜度凸起的凸輪從動部分222,一個從主體部分218的端部接近垂直地弧線延伸的指針支承部分226,和一個從指針支承部分226延伸的大致直的前指針230。一彈簧234的一端靠在從指示器殼體70延伸的彈簧保持柱242上,另一端則靠在主體部分218上。這樣,彈簧234起看一偏置機構(gòu)的作用,用以將凸輪從動部分222沿箭頭A的方向朝凸輪件150上的凸輪表面170偏置。在這個位置,前指針230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處在一低速可觀察位置,如圖8所示。
在操作中,轉(zhuǎn)動前變速控制裝置18的轉(zhuǎn)動件30就使得殼體26內(nèi)部的滑輪拉動內(nèi)鋼絲95。這樣就使得凸輪件150移動到圖7和8中由箭頭B所示的左側(cè)。隨著凸輪件150朝左側(cè)移動,凸輪從動部分222就沿第一傾斜表面172滑動,并且前檔位指示件98繞樞軸214所限定的軸線轉(zhuǎn)動,直到凸輪從動部分222在第一水平表面176上靜止。在這個位置,前指針230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處在一中速可觀察位置。進(jìn)一步轉(zhuǎn)動轉(zhuǎn)動件30和拉動內(nèi)鋼絲95就使得凸輪從動部分222沿第二傾斜表面180滑動,直到凸輪從動部分222在第二水平表面184上靜止。在這個位置,前指針230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處在一頂部或高速可觀察位置。沿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動轉(zhuǎn)動件30同樣地使得凸輪件150和前檔位指示件98在偏置彈簧200和234的輔助下沿相反的方向移動。由于前指示件98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移動到不同的可觀察位置,所以騎車者可了解現(xiàn)時所選擇的速度級別,而無需讀數(shù)。
如圖6(A-C),帶齒件154通常是一矩形件,具有一大致平坦的頂表面260和一大致平坦的底表面264。具有一組沿大致直線設(shè)置的齒270的帶齒壁268作為頂表面260的一整體部分從頂表面260延伸。如圖3和8所示,獨立的后檔位指示件104具有一后檔位指針269,后者具有一通過樞軸272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指示器殼體70上的齒輪部分271。齒輪部分271與齒270嚙合,這樣后檔位指示件104可響應(yīng)帶齒件154的移動而繞樞軸272所限定的軸線轉(zhuǎn)動。這就使得后檔位指針269沿指示器殼體70移動到不同的可觀察位置。
帶齒件154包括一纜索端接凸起290,一纜索槽291從底表面264延伸,以便通過將內(nèi)鋼絲97置于槽291內(nèi)而保持住在內(nèi)鋼絲97的端部上形成的一纜索端珠292。這樣,纜索端接凸起290起一連接件的作用,用以將內(nèi)鋼絲97連接到帶齒件154上。纜索端接凸起190在指示器殼體70上形成的一個直的凹入導(dǎo)向表面或軌道193內(nèi)滑動,這樣帶齒件154就響應(yīng)內(nèi)鋼絲97的運動而沿一直線運動。帶齒件154還包括一從底表面264延伸的彈簧保持柱296,用以保持一螺旋彈簧300的一端。螺旋彈簧300的另一端連接在從指示器殼體70的表面延伸的一彈簧保持柱304上。這樣,螺旋彈簧300就起一偏置機構(gòu)的作用,用以將帶齒件154向圖3和4中的左側(cè)偏置。
在操作中,轉(zhuǎn)動后變速控制裝置22的轉(zhuǎn)動件50就使得殼體46內(nèi)部的滑輪拉動內(nèi)鋼絲97。這樣就使得帶齒件154移動到圖8中由箭頭C所示的右側(cè)。結(jié)果,后檔位指針269就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從一低速位置310朝一高速位置314移動,如箭頭D所示。沿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動轉(zhuǎn)動件50就使得帶齒件154和后檔位指針269在偏置彈簧300的輔助下沿相反的方向移動。由后齒輪指針269所占據(jù)的離散位置的數(shù)目取決于由后變速控制裝置22所具有的速度的數(shù)目。與前檔位指示件98一樣,由于后檔位指示件104相對于指示器殼體70移動到不同的可觀察位置,騎車者就可了解現(xiàn)時所選擇的速度級別而無需讀數(shù)。
盡管上面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但可作出進(jìn)一步的改動而無需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例如,可以根據(jù)需要改變各部分的尺寸,形狀,位置或取向。一個零件的作用可由兩個來實現(xiàn),反之亦然。在一個特定實施例中不必同時具有所有的優(yōu)點。與現(xiàn)有技術(shù)不同的每一特征,單獨的或者與其他特征的組合,也應(yīng)被認(rèn)為是申請人所作的進(jìn)一步發(fā)明的單獨描述,包括由這些特征實施的結(jié)構(gòu)性和/或功能性概念。例如,凸輪件150上水平表面的數(shù)目可按需要改變。凸輪件150和帶齒件154不必沿直線移動,并且齒270也不必沿直線取向。這樣,本發(fā)明的范圍不應(yīng)當(dāng)由所公開的具體結(jié)構(gòu)或者對于一特定結(jié)構(gòu)或特征的明顯的初始焦點所限定。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與第一控制纜索嚙合和與第二控制纜索嚙合的指示器單元,所述第一控制纜索連接于第一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所述第二控制纜索連接于第二自行車變速裝置,其中所述指示器單元包括一殼體;一手柄桿連接件,用以將所述殼體連接于一手柄桿;一第一中間件;一連接于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第一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一中間件以便隨所述第一控制纜索移動;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一指示件,其中第一指示件與第一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一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一指示件移動;一第二中間件;一連接于所述第二中間件的第二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二中間件以便隨所述第二控制纜索移動;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二指示件,其中第二指示件與第二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二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二指示件移動;一第一偏置機構(gòu),用以沿第一方向偏置所述第一中間件;一第二偏置機構(gòu),用以沿第二方向偏置所述第二中間件;和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相反。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機構(gòu)包括一連接在所述第一中間件和所述殼體之間的第一彈簧,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機構(gòu)包括一連接在所述第二中間件和所述殼體之間的第二彈簧。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中間件沿保持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一導(dǎo)向表面移動,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中間件沿保持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二導(dǎo)向表面移動。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中間件沿所述第一導(dǎo)向表面線性移動,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中間件沿所述第二導(dǎo)向表面線性移動。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中間件沿所述第一導(dǎo)向表面沿直線移動,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中間件沿所述第二導(dǎo)向表面沿直線移動。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器單元,還包括一響應(yīng)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移動而移動的第一齒輪;一連接于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第二齒輪;和其中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使得所述第一指示件響應(yīng)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移動而移動。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中間件整體形成。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由所述第一中間件的一個表面形成。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指示器單元,還包括一凸輪表面,保持在所述第二中間件和所述第二指示件中的一個上;一凸輪從動件,保持在所述第二中間件和所述第二指示件中的另一個上;和其中所述凸輪從動件沿所述凸輪表面滑動以便使得所述第二指示件響應(yīng)所述第二中間件的移動而移動。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指示器單元,還包括一第三偏置機構(gòu),用以朝所述凸輪表面偏置所述凸輪從動件。
12.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凸輪表面形成在所述第二中間件上。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件的一個表面形成所述凸輪從動件。
1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器單元,還包括一凸輪表面,保持在所述第一中間件和所述第一指示件中的一個上;一凸輪從動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中間件和所述第一指示件中的另一個上;和其中所述凸輪從動件沿所述凸輪表面滑動以便使得所述第一指示件響應(yīng)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移動而移動。
1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指示器單元,還包括還包括一第三偏置機構(gòu),用以朝所述凸輪表面偏置所述凸輪從動件。
16.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凸輪表面形成在所述第一中間件上。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件的一個表面形成所述凸輪從動件。
1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手柄桿連接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殼體。
1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器單元,還包括一用以將所述殼體連接于一手柄桿的第二手柄桿連接件,其中所述第二手柄桿與所述第一手柄桿連接件隔開。
20.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指示器單元,其中所述第一手柄桿連接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殼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手柄桿連接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殼體。
21.一種用以與連接于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的控制纜索嚙合的指示器單元,其中該指示器單元包括一殼體;一手柄桿連接件,用以將所述殼體連接于一手柄桿;一中間件,所述中間件是一個與控制纜索分離的件并且沿保持在所述殼體上的一導(dǎo)向表面移動;一連接件,連接在所述中間件上,用以在殼體處將所述中間件連接于所述控制纜索,使得中間件可沿與控制纜索相同的方向線性移動;一與中間件嚙合的獨立的指示件,這樣中間件沿導(dǎo)向表面的移動就使得指示件繞一轉(zhuǎn)動軸線轉(zhuǎn)動;和其中所述指示件被露出以便可沿轉(zhuǎn)動軸線的方向觀察。
22.一種與第一控制纜索嚙合和與第二控制纜索嚙合的指示器單元,所述第一控制纜索連接于第一自行車變速控制裝置,所述第二控制纜索連接于第二自行車變速裝置,其中所述指示器單元包括一殼體;一第一手柄桿連接件,用以將所述殼體連接于一手柄桿;一第一中間件;一連接于所述第一中間件的第一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一中間件以便隨所述第一控制纜索移動;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一指示件,其中第一指示件與第一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一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一指示件沿所述殼體移動到不同的可觀察位置;一第二中間件;一連接于所述第二中間件的第二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二中間件以便隨所述第二控制纜索移動;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二指示件,其中第二指示件與第二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二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二指示件沿所述殼體移動到不同的可觀察位置。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種與第一變速控制纜索和第二變速控制纜索嚙合的指示器單元,包括:一殼體;一手柄桿連接件,用以將殼體連接于一手柄桿;一第一中間件;一連接于第一中間件的第一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一中間件以便隨第一控制纜索移動;一可從殼體外面觀察的獨立的第一指示件,其中第一指示件與第一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一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一指示件移動。該指示器還包括:一第二中間件;一連接于第二中間件的第二連接件,用以連接第二中間件以便隨第二控制纜索移動;一可從殼體外觀觀察的獨立的第二指示件,其中第二指示件與第二中間件嚙合,這樣第二中間件的移動就使得第二指示件移動。設(shè)置有第一偏置機構(gòu),用以沿第一方向偏置第一中間件;和第二偏置機構(gòu),用以沿第二方向偏置第二中間件。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以容納并非沿相同方向移動的控制纜索。
文檔編號B62M25/04GK1262204SQ0010115
公開日2000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9年1月27日
發(fā)明者尾瀨憲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