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后制動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構(gòu)件,尤其涉及摩托車液壓盤式后制動總成。
技術(shù)背景目前,安裝在摩托車上的后制動器一般分為液壓盤式制動器和鼓式制動器 兩種。采用單后減震器的摩托車通常配備液壓盤式制動器,后減震器為中央單后減震器,以讓出液壓盤式制動器主、分泵的位置;采用雙后減震器結(jié)構(gòu)的摩 托車上都采用鼓式制動器。由于鼓式制動器存在制動性能較差、維修復(fù)雜、使 用壽命短等不足,許多雙后減震器摩托車的用戶都提出改裝、升級的要求。如 果在雙后減震器摩托車上照搬單后減震器摩托車液壓盤式制動器的安裝方式, 由于受雙后減震器配置的影響,空間有限,無法安裝;若通過更改雙后減震器 配置來適應(yīng)液壓盤式制動器的安裝,不僅容易影響摩托車整車的性能,而且工 作量大,價格昂貴,用戶難以接受。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后減震器摩托車的后制動 裝置,在不更改雙后減震器配置的前提下,能夠滿足液壓盤式制動器的安裝要 求。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在后叉左、右管前 端的套管中穿設(shè)后叉軸,后叉左、右管后部的頂面上安裝有后減震器,后叉左、右管的尾部通過后輪軸連接,由螺母鎖緊;后輪轂位于后叉左管與后叉右管之 間,并通過軸承支承在后輪軸上,且后輪轂與后叉右管之間的后輪軸上套裝有 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其關(guān)鍵在于在所述第一軸套上活套碟剎盤,該碟剎盤 固定在后輪轂的端面,所述第二軸套上通過支架安裝后制動分泵,該后制動分 泵位于后減震器的后方,后制動分泵上的兩塊摩擦片分居在所述碟剎盤的兩側(cè); 通過油管與后制動分泵連通的后制動主泵安裝在后叉右管上,該后制動主泵上 推桿的端部與壓板的一端接觸,所述壓板的中部通過銷軸安裝在后制動主泵上, 壓板的另一端通過聯(lián)動機構(gòu)與后制動踏板連接,該后制動踏板位于后叉軸的下 方,并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上。本實用新型在不更改雙后減震器配置的前提下,能夠?qū)⒁簤罕P式制動器的 主泵、分泵、碟剎盤以及后制動踏板等相關(guān)部件安裝在雙后減震器摩托車上, 當(dāng)駕駛員用腳踩動后制動踏板時,后制動踏板通過聯(lián)動機構(gòu)拉動壓板,使壓板 繞銷軸旋轉(zhuǎn),壓板推動后制動主泵的推桿回縮,對后制動主泵內(nèi)的液壓油產(chǎn)生 壓力,后制動主泵內(nèi)的油壓通過油管傳遞給后制動分泵,推動后制動分泵的摩 擦片緊貼在碟剎盤上,從而使與碟剎盤固定連接的后輪轂停止旋轉(zhuǎn)。本實用新 型能夠適應(yīng)雙后減震器摩托車用戶改裝、升級的要求,用液壓盤式制動器來取 代傳統(tǒng)的鼓式制動器,并且改裝方便、費用較低,用戶容易接受;雙后減震器 摩托車采用液壓盤式制動器,具有制動性能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 點。上述聯(lián)動機構(gòu)由拉索和定滑輪組成,其中定滑輪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上并 位于后叉軸的上方,所述拉索一頭鉸接在壓板上,另一頭繞過所述定滑輪與后 制動踏板前部的支耳鉸接;所述后制動踏板的中部通過軸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上,后制動踏板能繞軸轉(zhuǎn)動。壓板采用拉索與后制動踏板連接,壓板與后制動 踏板之間連接可靠,同步性好;并且結(jié)構(gòu)簡單,拆裝方便。在上述后叉右管底面的中前部設(shè)置有吊耳,該吊耳與拉簧的后端掛接,拉 簧的前端掛接在后制動踏板的尾部。拉簧可以增加后制動踏板的回位力,保障 后制動踏板回位及時,以實現(xiàn)對壓板的運動進行靈敏控制;同時,拉簧還能夠 防止后制動踏板在摩托車行駛的過程中因抖動而發(fā)生異響。上述后制動主泵通過支架固定在后叉右管頂面的中部,后制動主泵的推桿 向前伸出,后制動主泵的尾部通過油管與后制動分泵連通,該后制動分泵位于 所述后叉右管的上方。后制動主泵和后制動分泵均布置在后叉右管的上方,離 地距離較大,能有效減小摩托車行駛過程中泥水飛濺對后制動主、分泵的影響, 保障了后制動主、分泵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壽命。上述聯(lián)動機構(gòu)為拉桿,該拉桿的一頭與所述壓板鉸接,拉桿的另一頭鉸接 在后制動踏板的尾部;所述后制動踏板的中部通過軸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上, 后制動踏板能繞軸轉(zhuǎn)動。壓板與后制動踏板采用拉桿連接,兩者連接可靠,也 能夠保證運動的同步性。在上述后制動踏板的前部設(shè)有支耳,該支耳與拉簧的下端掛接,拉簧的上 端掛接在發(fā)動機懸掛板上。此處的拉簧也是起增加后制動踏板回位力、防止后 制動踏板發(fā)生異響的作用。上述后制動主泵通過支架固定在后叉右管底面的中部,后制動主泵的推桿 向前伸出,后制動主泵的尾部通過油管與后制動分泵連通,該后制動分泵位于 所述后叉右管的下方。后制動主泵和后制動分泵均布置在后叉右管的下方,這 是因為后叉右管下方的空間較大,能夠方便后制動主、分泵安裝。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適應(yīng)雙后減震器摩托車用戶改裝、升級的要求, 用液壓盤式制動器來取代傳統(tǒng)的鼓式制動器,并且無需更改雙后減震器的配置, 具有改裝方便、費用較低、制動性能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圖1俯視方向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l、圖2所示,在后叉左、右管l、 2前端的套管中穿設(shè)后叉軸3,后 叉左、右管l、 2后部的頂面上對稱地布置有支座32,該支座32上安裝后減震 器19。后叉左、右管l、 2的尾部通過后輪軸4連接,由螺母5鎖緊;后輪轂6 位于后叉左管1與后叉右管2之間,并通過兩個軸承7支承在后輪軸4上,在 后輪轂6與后叉右管2之間的后輪軸4上依次套裝有第一軸套8和第二軸套9。 所述第一軸套8上活套碟剎盤10,該碟剎盤10通過螺釘固定在后輪轂6的端面, 在第二軸套9上安裝支架11,支架11上通過螺栓固定后制動分泵12,后制動 分泵12位于后減震器19的后面并布置在后叉右管2的上方,該后制動分泵12 上的兩塊摩擦片13、 13'分居在碟剎盤10的兩側(cè)。從圖l、圖2中可知,在后叉右管2頂面的中部安裝支架31,該支架31上 通過螺栓固定后制動主泵15,后制動主泵15的推桿16向前伸出,后制動主泵 15的尾部通過油管14與后制動分泵12連通。在后制動主泵15筒體的前部固定有支板34,該支板34的懸臂端安裝銷軸18,壓板17的中部套裝在該銷軸18上,壓板17下端的后側(cè)面具有凸緣,該凸緣與后制動主泵15上推桿16的端部接觸。壓板17的上端與拉索27的后端鉸接,拉索27的前端繞過定滑輪28與后制動踏板20前部的支耳鉸接;定滑輪28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并位于后叉軸3的上方。后制動踏板20位于后叉軸3的下方,后制動踏板20的中部通過軸23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后制動踏板20能繞軸23轉(zhuǎn)動。在所述后叉右管2底面的中前部設(shè)置有吊耳29,該吊耳29與拉簧30的后端掛接,拉簧30的前端掛接在后制動踏板20的尾部。本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制動的駕駛員用腳踩下后制動踏板20,使后制動踏板20繞軸23順時針轉(zhuǎn)動一定角度,拉簧30被拉長,后制動踏板20轉(zhuǎn)動時通過拉索27拉動壓iJi17,使壓板17繞銷軸18也順時針旋轉(zhuǎn)一定角度,壓板17下端后側(cè)面的凸紋推動后制動主泵15的推桿16回縮,對后制動主泵15內(nèi)的液壓油產(chǎn)生壓力,后制動主泵15內(nèi)的油壓通過油管14傳遞給后制動分泵12,推動后制動分泵12的摩擦片緊貼在碟剎盤10上,從而使與碟剎盤10固定連接的后輪轂6停止旋":。當(dāng)作用在后制動踏板20的力消失后,在拉簧30回彈力的作用下,各部件儀速復(fù)位。 實施例2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后制動分泵12布置在后叉右管2的下方,后制 動主泵15通過支架26固定在后叉右管2底面的中部,該后制動主泵15的尾部 通過油管14與后制動分泵12連通,后制動主泵15的推桿16向前伸出。在后 制動主泵15筒體的前部固定有支板33,該支板33的懸臂端安裝銷軸18,壓板 17的中部套裝在該銷軸18上,壓板17上端的后側(cè)面具有凸緣,該凸緣與后制 動主泵15上推桿16的端部接觸。壓板17的下端與拉桿22的后端鉸接,拉桿22的前端鉸接在后制動踏板20的尾部。在后叉左、右管l、 2前端的套管中穿 設(shè)后叉軸3,后叉軸3的下方設(shè)置軸23,該軸23垂直固定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 上。后制動踏板20的中部套裝在軸23上,后制動踏板20能繞軸23轉(zhuǎn)動。在 后制動踏板20的前部設(shè)有支耳24,該支耳24與拉簧25的下端掛接,拉簧25 的上端掛接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本實施例的其余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l相同,在此 不做贅述。本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制動的駕駛員用腳踩下后制動踏板20,使后制動踏 板20繞軸23順吋針轉(zhuǎn)動一定角度,拉簧25被拉長,后制動踏板20轉(zhuǎn)動時拉 動拉桿22向前移動,使壓板17繞銷軸18逆時針旋轉(zhuǎn)一定角度,壓板17上端 后側(cè)面的凸緣推動后制動主泵15的推桿16回縮,對后制動主泵15內(nèi)的液壓油 產(chǎn)生壓力,后制動主泵15內(nèi)的油壓通過油管14傳遞給后制動分泵12,推動后 制動分泵12的摩戰(zhàn)片緊貼在碟剎盤10上,從而使與碟剎盤10固定連接的后輪 轂6停止旋轉(zhuǎn)。當(dāng)作用在后制動踏板20的力消失后,在拉簧25回彈力的作用 下,各部件快速ll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在后叉左、右管(1、2)前端的套管中穿設(shè)后叉軸(3),后叉左、右管(1、2)后部的頂面上安裝有后減震器(19),后叉左、右管(1、2)的尾部通過后輪軸(4)連接,由螺母(5)鎖緊;后輪轂(6)位于后叉左管(1)與后叉右管(2)之間,并通過軸承(7)支承在后輪軸(4)上,且后輪轂(6)與后叉右管(2)之間的后輪軸(4)上套裝有第一軸套(8)和第二軸套(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軸套(8)上活套碟剎盤(10),該碟剎盤(10)固定在后輪轂(6)的端面,所述第二軸套(9)上通過支架(11)安裝后制動分泵(12),該后制動分泵(12)位于后減震器(19)的后方,后制動分泵(12)上的兩塊摩擦片(13、13’)分居在所述碟剎盤(10)的兩側(cè);通過油管(14)與后制動分泵(12)連通的后制動主泵(15)安裝在后叉右管(2)上,該后制動主泵(15)上推桿(16)的端部與壓板(17)的一端接觸,所述壓板(17)的中部通過銷軸(18)安裝在后制動主泵(15)上,壓板(17)的另一端通過聯(lián)動機構(gòu)與后制動踏板(20)連接,該后制動踏板(20)位于后叉軸(3)的下方,并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聯(lián)動機構(gòu) 由拉索(27)和定滑輪(28)組成,其中定滑輪(28)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 上并位于后叉軸(3)的上方,所述拉索(27) —頭鉸接在壓板(17)上,另一 頭繞過所述定滑輪(28)與后制動踏板(20)前部的支耳鉸接;所述后制動踏 板(20)的中部通過軸(23)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后制動踏板(20) 能繞軸(23)轉(zhuǎn)動。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叉右 管(2)底面的中前部設(shè)置有吊耳(29),該吊耳(29)與拉簧(30)的后端掛 接,拉簧(30)的前端掛接在后制動踏板(20)的尾部。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動主 泵(15)通過支架(31)固定在后叉右管(2)頂面的中部,后制動主泵(15) 的推桿(16)向前伸出,后制動主泵(15)的尾部通過油管(14)與后制動分 泵(12)連通,該后制動分泵(12)位于所述后叉右管(2)的上方。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聯(lián)動機構(gòu) 為拉桿(22),該拉桿(22)的一頭與所述壓板(17)鉸接,拉桿(22)的另一 頭鉸接在后制動踏板(20)的尾部;所述后制動踏板(20)的中部通過軸(23) 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后制動踏板(20)能繞軸(23)轉(zhuǎn)動。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制動 踏板(20)的前部設(shè)有支耳(24),該支耳(24)與拉簧(25)的下端掛接,拉 簧(25)的上端掛接在發(fā)動機懸掛板(21)上。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動主 泵(15)通過支架(26)固定在后叉右管(2)底面的中部,后制動主泵(15) 的推桿(16)向前伸出,后制動主泵(15)的尾部通過油管(14)與后制動分 泵(12)連通,該后制動分泵(12)位于所述后叉右管(2)的下方。
專利摘要一種摩托車后制動總成,在第一軸套上活套碟剎盤,該碟剎盤固定在后輪轂的端面,第二軸套上通過支架安裝后制動分泵,該后制動分泵位于后減震器的后方,后制動分泵上的兩塊摩擦片分居在碟剎盤的兩側(cè);通過油管與后制動分泵連通的后制動主泵安裝在后叉右管上,該后制動主泵上推桿的端部與壓板的一端接觸,壓板的中部通過銷軸安裝在后制動主泵上,壓板的另一端通過聯(lián)動機構(gòu)與后制動踏板連接,該后制動踏板位于后叉軸的下方,并安裝在發(fā)動機懸掛板上。本實用新型能夠適應(yīng)雙后減震器摩托車用戶改裝、升級的要求,用液壓盤式制動器來取代傳統(tǒng)的鼓式制動器,并且無需更改雙后減震器的配置,具有改裝方便、費用較低、制動性能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文檔編號B62L1/00GK201082750SQ20072012521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9月14日
發(fā)明者云 胡 申請人: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