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蛙式運動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板車,尤其涉及一種能利用人體自身的扭動而使其 前進的蛙式運動車。
背景技術(shù):
目前,蛙式運動車作為一種運動健身器材已經(jīng)被廣泛使用,如2005年1月 12曰公告的中國專利第200320128036.5號揭露了一種蛙式運動車,其主要是于 歧頭前端樞設一把手架,后端兩側(cè)各樞設一后車架,后車架末端各樞設一后輪 組,各后輪組分別由一樞座、 一后叉、 一后輪和一拉伸彈簧組成,各樞座內(nèi)分 別樞設各后叉,各后叉底端分別樞設各后輪,且各后叉的勾端勾設各拉伸彈簧, 各拉伸彈簧自由端分別固設于各后車架的底面。使用者在使用時,以雙腳分別 置于二后車架上,利用腳部對后車架施力,使蛙式運動車進行重復展開和收合 的運動,驅(qū)動車體向前運動,能達到腿部運動健身的效果。
和該蛙式運動車相同,市場上大多蛙式運動車,由于后車架基本和地面平 行,而且各后輪組上各設有一拉伸彈簧,使用者在使其進行重復展開和收合的 運動的過程中,要對二后車架施加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展開,從而使其維持 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不僅使使用者消耗巨大的體力,而且車體行進的還比較緩慢, 遇到障礙物或坡度就需借助腳落地給予繼續(xù)前進的推力,嚴重地影響其娛樂性 和運動性;另外,由于各后輪組分別設有一拉伸彈簧,在蛙式運動車進行重復 展開和收合的運動的過程中,容易造成兩拉伸彈簧的彈力不均,從而影響車體 的平衡性,使得車體不容易被使用者控制,從而影響其娛樂性和運動性。再者, 市面上的蛙式運動車大多結(jié)構(gòu)復雜,不易于攜帶和存收。
因此,急需一種結(jié)構(gòu)合理、靈活省力、平衡性好且易于攜帶方便的集娛樂
和健身于一體的能利用人體自身的扭動而使其前進的蛙式運動車。 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合理、靈活省力、平衡性好且易于攜帶 的集娛樂和健身于一體的能利用人自身的扭動而使其前進的蛙式運動車。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為提供一種蛙式運動車,包括把 手架、前叉桿、歧頭、二后車架、踏板、前輪、后輪及剎車組合,所述前叉桿 連接于所述把手架中部,所述歧頭與所述前叉桿連接,所述二后車架分別樞接 于所述歧頭兩側(cè),所述前輪樞接于所述前叉桿上,所述后輪分別樞接于所述二 后車架上,所述剎車組合與所述后輪配合,其中,所述后車架包括前端的承載 部和后端的支撐部,所述承載部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銳角向上傾斜,所 述踏板安裝于所述承載部上,所述后輪安裝于所述支撐部上,所述后輪和所述 支撐部的安裝面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鈍角向上傾斜,且所述后輪為萬向 輪。
較佳地,本實用新型的蛙式運動車還包括拉伸彈簧,所述拉伸彈簧連接于 所述二后車架之間。這樣使得蛙式運動車在前進時候,兩后車架的受力均勻, 從而有更好的平衡性,方便轉(zhuǎn)彎,而且在車體收合運動時候更加省力。
較佳地,所述把手架由多根圓管可折收組成。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蛙式運動 車還包括折收關節(jié),所述折收關節(jié)設置于所述前叉桿和所述歧頭之間,且固定 連接在所述前叉桿上并和所述歧頭樞接。這樣,車體可以折收,便于攜帶和存 收。
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由于所述承載部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 銳角向上傾斜,所述踏板安裝于所述承載部上,所述后輪和所述支撐部的安裝 面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鈍角向上傾斜,且所述后輪為萬向輪,這樣當使
用者的腳踏在踏板上并對兩后車架作張開和收合的運動時,人體對車體所產(chǎn)生 的壓力沿車體前進方向有一個分力,再配合人體對兩后車架作張開和收合的運 動,人體對后車架的張開和收合能不斷改變后輪的方向和人對車體的壓力,使 上述壓力沿車體前進方向的分力大于地面對輪子的摩擦力,從而使車體前進,
實現(xiàn)利用人體自身的扭動而使蛙式運動車前進。
圖l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收折的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做收合運動時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做展開運動時的俯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萬向輪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包括;J巴手架1、前叉桿2、歧頭 3、 二后車架4、踏板5、前輪7、后輪8及剎車組合9,所述剎車組合9包括剎 車軋91,所述剎車軋91設于所述把手架1上,所述前叉桿2連接于所述把手架 1中部,所述歧頭3與所述前叉桿2連接,所述二后車架4前端分別樞接于所述 歧頭3兩側(cè),所述i^板5安裝于所述后車架4后端上,所述5普板5上具有防滑 突起51,所述前輪7樞接于所述前叉桿2上,所述后輪8分別樞接于所述二后 車架4上,所述剎車組合9與所述后輪8配合對車體進行制動。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后車架4包括前端的承載部41和后端的支撐部42, 后車架的承載部41相對于歧頭3向外彎伸,所述承載部41相對車體的前進方 向V成一定銳角¥向上傾斜,所述踏板5安裝于所述承載部41上,所述后輪8 安裝于所述支撐部42上,所述后輪8和所述支撐部42的安裝面也相對車體的 前進方向V成一定鈍角①向上傾斜。
如圖7所示,所述后輪8為萬向輪,后輪體80穿于后輪軸承80a上,所 述后輪軸承80a套于連接于后輪架81下端的連接孔81a上的后輪軸套81b上, 所述后輪架81的下端81b相對其上端81a可自由轉(zhuǎn)動,使得所述后輪架81及 后輪體82形成萬向?qū)觥?br>
由于所述承載部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銳角向上傾斜,所述踏板安裝 于所述承載部上,所述后輪和所述支撐部的安裝面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
鈍角向上傾斜,且所述后輪為萬向輪,這樣當使用者的腳踏在后車架4上的承 載部41上的踏板5上并對兩后車架4作張開和收合的運動時,人的對車體的腳 ;沓力和人體對踏板的壓力都在后車架4上將有一個與蛙式運動車的前進方向一 致的分力,再配合腳對兩后車架4的張開和收合的運動,使得人體的扭動能給 予蛙式運動車一個前進的動力。
如圖l和圖2所示,在兩后車架間連接有一拉伸彈簧6,這樣使得蛙式運動 車在前進時候,兩后車架的受力均勻,從而有更好的平衡性,而且在車體收合 運動時候更加省力。
如圖3,所述把手架1由多根圓管可折收組成,方便于攜帶。所述本實用新 型的蛙式運動車還包括折收關節(jié)10,所述折收關節(jié)IO設置于所述前叉桿1和所 述歧頭3之間,且固定連接在所述前叉桿2上并和所述歧頭3樞接。這樣,車 體可以折收,便于攜帶和存收。
結(jié)合圖l-6對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的工作原理做一詳細的說明使用者在 騎乘時,利用把手架1實施對方向的控制,雙腳分立于兩后車架4上的踏板5 上,再踏于上述踏板5上的雙腳對兩后車架4往外展開,然后再向內(nèi)收合,如 此持續(xù)動作形成一沿車體前進方向的動力,上述沿車體前進方向的動力驅(qū)動車 體前進。其中,當后車架4向外展開時,所述后輪5向外偏轉(zhuǎn),所述拉伸彈簧6 成拉伸狀態(tài),當使用者施加于踏板5的力量消失后,由于拉伸彈簧6的彈性回 復力,兩后車架4將被拉回,此時后車架4向內(nèi)收合,所述后輪5向內(nèi)偏轉(zhuǎn), 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依靠這種持續(xù)的向外張開和向內(nèi)收合的動作,不僅可以 達到驅(qū)動車體前進的目的,實現(xiàn)利用人自身的扭動而使蛙式運動車前進,也可 以達到運動和娛樂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所涉及的把手架1、剎車組合9及折收關節(jié)10具體 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詳細的說明。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 實用新型之權(quán)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同變化,仍屬
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蛙式運動車,包括把手架、前叉桿、歧頭、二后車架、踏板、前輪、后輪及剎車組合,所述前叉桿連接于所述把手架中部,所述歧頭與所述前叉桿連接,所述二后車架分別樞接于所述歧頭兩側(cè),所述前輪樞接于所述前叉桿上,所述后輪分別樞接于所述二后車架上,所述剎車組合與所述后輪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車架包括前端的承載部和后端的支撐部,所述承載部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銳角向上傾斜,所述踏板安裝于所述承載部上,所述后輪安裝于所述支撐部上,所述后輪和所述支撐部的安裝面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鈍角向上傾斜,且所述后輪為萬向輪。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拉伸彈簧,所述拉伸彈 簧連接于所述二后車架之間。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相對車體的前進方 向成一定鈍角向上傾斜。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車架的承載部相對于歧 頭向外彎伸。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具有防滑突起。
6.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車組合還包括剎車軋, 所述剎車軋設于所述4巴手架上。
7.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架由多根圓管可折收 組成。
8.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運動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折收關節(jié),所述折收關 節(jié)設置于所述前叉桿和所述歧頭之間,且固定連接在所述前叉桿上并和所述歧 頭樞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蛙式運動車,包括把手架、前叉桿、歧頭、二后車架、踏板、前輪、后輪及剎車組合,前叉桿連接于把手架中部,歧頭與前叉桿連接,二后車架分別樞接于歧頭兩側(cè),前輪樞接于前叉桿上,-后輪分別樞接于二后車架上,剎車組合與后輪配合,后車架前端的承載部和后端的支撐部,承載部相對車體前進方向成一定銳角向上傾斜,踏板安裝于承載部上,后輪安裝于支撐部上,且為萬向輪,后輪和支撐部的安裝面相對車體的前進方向成一定鈍角向上傾斜。這樣當使用者的腳踏時,人體對車體所產(chǎn)生的壓力沿車體前進方向有一個分力,再配合人體對兩后車架作張開和收合的運動,能產(chǎn)生一個使運動車前進的推力,從而使車體前進。
文檔編號B62M1/24GK201189925SQ20082004385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2月3日
發(fā)明者武濟群 申請人:武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