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煞車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夠將煞車桿從后輪座內部推出
或者回復、從而達到煞車或者解除煞車效果的煞車機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嬰兒手推車后輪剎車機構的構造方法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方法是在 不同的后輪處分別裝設踩踏板,并且使各個踩踏板上的煞車桿能夠嵌入后輪煞車齒的空隙 中,由此來達到防止后輪轉動的目的。 在操作傳統(tǒng)的煞車機構時,操作者踩踏煞車踏板,利用裝設在煞車踏板端部的煞 車桿對車輪的煞車齒卡掣,從而形成煞車狀態(tài)。當要使嬰兒車處于非煞車狀態(tài)時,則需要將 煞車踏板的底面向上頂起,從而進入非煞車狀態(tài)。這種傳統(tǒng)煞車機構的煞車桿通常裝設在 外部,在操作時,可能會受到其它因素干涉而影響剎車,或者與煞車齒磨擦而導至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于嬰
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通過利用該煞車機構,不僅避免了由于其它因素干涉而影響煞車的
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解決了曝露在外的煞車桿與煞車齒磨擦導至損壞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
機構,其裝設于嬰兒車后腳架的下端,以供操作者通過踩踏的方式控制設有煞車齒的車輪,
從而產(chǎn)生煞車的作用,該煞車機構包括連接于后腳架的下端、用于樞接車輪的輪座;通過
連接軸樞接于輪座側邊的煞車踏板,在該煞車踏板上設有第一驅動斜面;套接于連接軸上、
可滑動地裝設于輪座內部的滑動塊,該滑動塊上設有第二驅動斜面,該第二驅動斜面以可
滑動的方式與第一驅動斜面抵接;以及一對煞車桿,該煞車桿的一端與滑動塊連動,在未煞
車時,煞車桿受彈性組件的偏壓而保持縮入輪座的內部,在煞車時,煞車桿受滑動塊驅動而
伸出輪座,并與煞車齒卡掣,從而產(chǎn)生煞車的效果。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在未煞車時,后輪煞車機構的煞車桿受彈性組件的偏壓作用而 保持縮入輪座的內部;在煞車時,煞車桿受滑動塊驅動而伸出輪座,并且與煞車齒卡掣產(chǎn)生 煞車的效果。這種結構不僅避免了由于其它因素干涉而影響煞車的現(xiàn)象發(fā)生,而且使輪組 更加簡潔、美觀,同時解決了曝露在外的煞車桿與煞車齒磨擦導至損壞的問題。
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后輪煞車機構應用于嬰兒車后腳架,煞車桿的端部縮入 輪座的內部,嬰兒車處于非煞車狀態(tài)時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后輪煞車機構應用于嬰兒車后腳架,煞車桿的端部縮入輪座 的內部,嬰兒車處于非煞車狀態(tài)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后輪煞車機構的構件分解立體示意圖;[0010] 圖4是圖3中所示的后輪煞車機構的構件分解側視示意圖; 圖5是煞車踏板和滑動塊處于非煞車狀態(tài)下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圖5中所示的煞車踏板和滑動塊處于煞車狀態(tài)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裝設于后腳架的后輪煞車機構處于煞車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圖中的后腳架
上沒有安裝車輪);以及 圖8是裝設于后腳架的后輪煞車機構煞車后的側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 2輪座;3煞車踏板;4滑動塊;5連接軸;6煞車桿; 7彈性組件;10車輪;11煞車齒;12后腳架;20煞車狀態(tài); 21軸孔;22輪軸;23貫穿孔;30非煞車狀態(tài);31連接部; 32踏板;33第一驅動斜面;41圓柱;42第二驅動斜面; 43止動部;71第一對彈性構件;72第二對彈性構件。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以使熟悉該技術的 人員在研讀本說明書后能夠實施本專利。 請參看圖1、2所示的嬰兒車后輪煞車機構,在本實施例中,后輪煞車機構通過對 車輪10的煞車齒11卡掣而控制嬰兒車的推動與停止,其具有煞車狀態(tài)20 (如圖6、8所示) 和非煞車狀態(tài)30 (如圖1、2、5所示)。車輪10的煞車齒11是由放射狀凸塊或者由多個等 距定位孔所構成。 請參看圖2、4、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后輪煞車機構包括輪座2、煞車踏板3、滑動 塊4、連接軸5、煞車桿6和彈性組件7。輪座2為一殼體,其裝設于嬰兒車后腳架12的下 端,其設有軸孔21,輪軸22貫穿該軸孔21并且與車輪10樞接,在軸孔21的側邊還設有貫 穿孔23。 煞車踏板3設有連接部31、踏板32以及第一驅動斜面33。連接部31通過連接軸 5套接于輪座2的一側;第一驅動斜面33由連接部31的一側延伸至輪座2的內部且套接 于連接軸5的外側。在本實施例方式中,連接部31、踏板32和第一驅動斜面33可以一體成 型制成,當操作者踩下踏板32時,煞車踏板3以連接軸5為軸心旋轉,并且迫使第一驅動斜 面33隨之旋轉。 滑動塊4套接在連接軸5上,并且在輪座2內沿連接軸5滑動,其延伸出一個可以 套接連接軸5的圓柱41,在該圓柱41的端面處形成第二驅動斜面42,并且在第二驅動斜面 42的頂端或者末端設置有凹槽,該凹槽構成止動部43。 煞車桿6裝設于滑動塊4上并且能夠隨之移動,從而使其端部可以從輪座2的貫 穿孔23伸出或者縮入。 彈性組件7包括第一對彈性構件71及第二對彈性構件72,其中,第一對彈性構件 71裝設于煞車桿6與滑動塊4之間,第二對彈性構件72裝設于煞車桿6與輪座2之間。在 本實施例中,第一對彈性構件71和第二對彈性構件72可以分別為任何已知的壓縮彈性構 件或彈簧。 請配合參看圖1、2、5所示。當本實用新型的煞車機構處于非煞車狀態(tài)30時,滑動塊4的第二驅動斜面42可滑動地與第一驅動斜面33抵接,利用第二對彈性構件72的作用 力,滑動塊4保持偏向煞車踏板3的一側,從而使煞車桿6的端部從貫穿孔23縮入輪座2 的內部。 在煞車時,操作者可以踩踏煞車踏板3,從而使第一驅動斜面33隨之轉動進而推 動第二驅動斜面42,迫使滑動塊4沿著連接軸5的朝向車輪10的煞車齒11的方向滑動,這 樣使得煞車桿6的端部由貫穿孔23伸出輪座2而卡掣于車輪10的煞車齒11之間,從而使 車輪10停轉,嬰兒車處于煞車狀態(tài)20。 當煞車桿6被推出且沒有能夠立刻卡進煞車齒11時,通過第一對彈性構件71提 供的彈性力量持續(xù)推頂,使煞車桿6的末端能夠平順地卡進煞車齒11之間而不至于戳壞煞 車齒11。 請參看圖4、6所示。當?shù)谝或寗有泵?3的端面位于第二驅動斜面42端部的止動 部43時,煞車桿6的端部與煞車齒11保持卡掣,從而使嬰兒車維持在煞車狀態(tài)20。直到操 作者反向撥動煞車踏板3進而使第一驅動斜面33的端部脫離止動部43為止。 當?shù)谝或寗有泵?3的端部脫離止動部43時,第二對彈性構件72推動滑動塊4滑 動,進而使煞車桿6的端部由貫穿孔23縮入輪座2的內部而脫離煞車齒ll,從而形成非煞 車狀態(tài)30。換言之,當嬰兒車處于非煞車狀態(tài)30時,煞車桿6能夠隱藏于輪座2內部,這 樣,不僅能夠避免受其它外物干涉而影響煞車,同時也使輪座2顯得更加簡潔、美觀。 以上所披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 權利保護范圍??梢岳斫?,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中限定的實質和范圍所作的等同 變化,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裝設于嬰兒車后腳架的下端,以供操作者通過踩踏的方式控制設有煞車齒的車輪,從而產(chǎn)生煞車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煞車機構包括連接于所述后腳架的下端、用于樞接所述車輪的輪座;通過連接軸樞接于所述輪座側邊的煞車踏板,在所述煞車踏板上設有第一驅動斜面;套接于所述連接軸上、可滑動地裝設于所述輪座內部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上設有第二驅動斜面,所述第二驅動斜面以可滑動的方式與所述第一驅動斜面抵接;以及一對煞車桿,所述煞車桿的一端與所述滑動塊連動,在未煞車時,所述煞車桿受彈性組件的偏壓而保持縮入所述輪座的內部,在煞車時,所述煞車桿受所述滑動塊驅動而伸出所述輪座,并與所述煞車齒卡掣,從而產(chǎn)生煞車的效果。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輪座的一側設有一對貫穿孔,其用于供所述一對煞車桿從所述輪座內伸出。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斜面的端面上設置有止動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部為凹槽。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斜面與所述煞車踏板為一體成型。
6. 如權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組件是由壓縮彈簧所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嬰兒車的后輪煞車機構,其包括連接于后腳架的下端、用于樞接車輪的輪座;通過連接軸樞接于輪座側邊的煞車踏板,在該煞車踏板上設有第一驅動斜面;套接于連接軸上、可滑動地裝設于輪座內部的滑動塊,該滑動塊上設有第二驅動斜面;以及一端與滑動塊連動的一對煞車桿。在未煞車時,后輪煞車機構的煞車桿受彈性組件的偏壓作用而保持縮入輪座的內部;在煞車時,煞車桿受滑動塊驅動而伸出輪座,并且與煞車齒卡掣產(chǎn)生煞車的效果。這種結構不僅避免了由于其它因素干涉而影響煞車,而且解決了曝露在外的煞車桿與煞車齒磨擦導至損壞的問題。
文檔編號B62B9/08GK201538351SQ20092017050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5日
發(fā)明者吳澤堅, 陳逸帆 申請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