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摩托車部件,尤其涉及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將摩托車的車頭罩安裝在車架上,一般需先將一個專門的車頭罩支架 固定在摩托車車架的立管或上下連板上,然后將車頭罩安放在所述車頭罩支架的前部,這 樣,車頭罩就將車頭罩支架遮擋住,從外部很難看到,最后通過螺釘將車頭罩固定在車頭罩 支架上。在車頭罩的上方設置導風罩和儀表臺,其中導風罩固設在儀表臺前面,而儀表臺一 般通過螺釘固定在儀表臺支架上。同時,在儀表臺的左、右外側各設置一個后視鏡,兩個后 視鏡安裝桿的下端一般固定在方向把管上。由于需先在車架的立管或上下連板固定車頭罩 支架,然后在車頭罩支架的前部安放車頭罩,且車頭罩將車頭罩支架遮擋住,從外部很難看 到,所以導致最后安裝車頭罩時很不方便,操作費時費力,工作效率較低;另外,車頭各零件 (如導風罩、儀表臺等)的安裝方式比較復雜,它們的安裝難度也較高,為此亟需解決上述技 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摩托車車頭罩的安裝結構。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車頭罩位于左、 右前減震前方,該左、右前減震分別自上而下穿過上、下連板;在車頭罩上方設置儀表臺和 導風罩,其中導風罩在前,儀表臺在后,其關鍵在于在所述儀表臺與導風罩之間設置車頭 罩安裝件,該車頭罩安裝件的下部與所述車頭罩固定連接;在所述車頭罩及車頭罩安裝件 的后端均分別安裝有左右并排布置的兩個抱箍,各抱箍同時套裝在對應的左、右前減震上, 且各抱箍均位于所述上、下連板之間。安裝時,先將車頭罩與車頭罩安裝件裝配在一起,最后將車頭罩及車頭罩安裝件 后端的抱箍分別套裝在對應的左、右前減震上,從而將車頭罩牢靠地固定在車架上,不再與 立管或上、下連板產(chǎn)生安裝關系。由于車頭罩安裝件設置在車頭罩的上方,這樣就便于操作 者觀察,而且車頭罩安裝件及車頭罩后端的抱箍暴露在外面,更方便操作者將其套裝在對 應的左、右前減震上,安裝方便,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大幅提高了勞動效率,且結構簡單、容 易實施。所述車頭罩安裝件由拱形部和連接部構成,其中拱形部的前部閉合、后部開口,且 后部的開口朝向儀表臺,在拱形部左、右側段的后下部均設有所述連接部;在兩個連接部的 后端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抱箍,且兩個連接部的后下端均豎直設有連接片,第一螺釘穿由內 往外過對應連接片的通孔后,與所述車頭罩內壁固定連接。以上結構不僅安裝方便、固定牢 靠,而且車頭罩安裝件的造型簡單,便于制作。所述車頭罩安裝件拱形部的開口包繞在儀表臺下部,在該儀表臺下方的拱形部內 壁上水平設置安裝片,第二螺釘由下往上穿過安裝片的通孔后,與儀表臺底面的安裝柱固定連接;所述車頭罩安裝件拱形部的外表面設有安裝凸臺,第三螺釘由前往后穿過所述導 風罩下部的通孔后,與該安裝凸臺固定連接。以上結構不僅使車頭罩安裝件與儀表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整體感較強,而且將 車頭罩安裝件作為車頭各零件的安裝基座,如將本實施例中的儀表臺和導風罩安裝在車頭 罩安裝件上,同時還可將儀表臺兩側的后視鏡也安裝于該車頭罩安裝件上,由此拓展了車 頭罩安裝件的適用范圍,使它不僅僅局限于安裝車頭罩,且同時簡化了車頭各零件(如儀表 臺、導風罩和后視鏡)的安裝方式,降低了車頭各零件的安裝難度。所述抱箍由前、后半環(huán)和緊固螺釘構成,其中前半環(huán)固定在對應的車頭罩或車頭 罩安裝件上,所述后半環(huán)與該前半環(huán)對接后形成供前減震通過的過孔,且前、后半環(huán)經(jīng)所述 緊固螺釘連接。采用以上結構,能進一步方便操作者安裝,降低安裝難度。為了便于取材、制作,并兼顧外觀效果,特使本發(fā)明所述的車頭罩安裝件由鋁合金 壓鑄成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不僅能便于安裝車頭罩,操作簡單,省時省力,而且將車頭罩安 裝件作為車頭各零件的安裝基座,使儀表臺和導風罩等零件安裝在該車頭罩安裝件上,由 此拓展了車頭罩安裝件的適用范圍,且同時簡化了車頭各零件的安裝方式,降低了車頭各 零件的安裝難度。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示意圖3是圖1中車頭罩安裝件8與車頭罩1、儀表臺6的安裝示意圖; 圖4是圖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1中車頭罩安裝件8的示意圖; 圖6是圖5的B向示意圖; 圖7是圖5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 7所示,本發(fā)明由車頭罩1、左前減震2、右前減震3、上連板4、下連板5、儀表 臺6、導風罩7、車頭罩安裝件8、抱箍9、連接片10、第一螺釘11、安裝片12、第二螺釘13、安 裝凸臺14、第三螺釘15和后視鏡16構成,其中左前減震2與右前減震3分別自上而下穿過 所述上連板4和下連板5,其中下連板5位于上連板4的下方,上連板4與車架(圖中未畫 出)相連。在上述左前減震2與右前減震3的前方設置所述車頭罩1,該車頭罩1的結構與 現(xiàn)有技術完全一樣,在此不做贅述。在上述車頭罩1的上方設置所述儀表臺6和導風罩7, 其中導風罩7在前,儀表臺6在后。如圖1 4所示,在所述車頭罩1上方的導風罩7和儀表臺6之間設置車頭罩安 裝件8。上述車頭罩安裝件8為殼體結構,由鋁合金壓鑄成型,并由拱形部8a和連接部8b 構成,其中拱形部8a的前部閉合、后部開口,且后部的開口朝向儀表臺6,該拱形部8a的下 部位于車頭罩1的內側。在上述拱形部8a左、右側段的后下部均設有所述連接部8b,該連接部8b也位于車頭罩1的內側,且連接部8b的造型與車頭罩1內部的形狀相適應。在上 述兩個連接部8b的后下端均豎直設有所述連接片10,第一螺釘11由內往外穿過對應連接 片10的通孔后,與所述車頭罩1內壁固定連接,從而將車頭罩安裝件8和車頭罩1安裝在 一起。為了將車頭罩1固定在車架上,特在車頭罩安裝件8的兩個連接部8b后端分別設置 一個所述抱箍9,該抱箍9左右并排布置。同時,在車頭罩1下部的后端也設置兩個抱箍9, 該抱箍9也呈左右并排布置。上述四個抱箍9同時套裝在對應的左、右前減震上,具體為左 側的兩個抱箍9套裝在左前減震2上,右側的兩個抱箍9套裝在右前減震3上,且四個抱箍 9均位于所述上連板4與下連板5之間。從圖1 7還可看出,上述抱箍9由前半環(huán)9a、后半環(huán)9b和緊固螺釘9c構成,其中 前半環(huán)9a固定在對應的車頭罩1或車頭罩安裝件連接部8b上,所述后半環(huán)9b與該前半環(huán) 9a對接后形成圓形過孔,該過孔供左前減震2或右前減震3通過。在所述后半環(huán)9b的左、 右端部各安裝一個固定柱(圖中未標出),該固定柱左右并排布置,并朝向所述前半環(huán)9a,在 前半環(huán)9a的左、右端部對應該固定柱處安裝連接柱(圖中未標出)。所述緊固螺釘9c由后 向前穿過對應固定柱的通孔后,固定在前半環(huán)9a對應的連接柱上,從而將前半環(huán)9a與后半 環(huán)9b連接在一起。從圖1 7還可進一步看出,上述車頭罩安裝件拱形部8a的后部開口包繞在儀表 臺6下部,從而將儀表臺6與車頭罩安裝件8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整體感較強。同時,在上 述儀表臺6下方的拱形部8a內壁上水平設有安裝片12,在滿足牢靠安裝的前提下,該安裝 片12的數(shù)目及位置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在本實施例中,安裝片12的數(shù)目為三片 (在圖3、4及7中,一片安裝片12由于視角關系無法看到),其中一片安裝片12位于拱形部 8a的前部,另外兩片安裝片12則分居在拱形部8a的左、右側段上。所述第二螺釘13由下 往上穿過對應安裝片12的通孔后,與儀表臺6底面的安裝柱6a固定,從而將儀表臺6固定 在所述車頭罩安裝件8上。同時,在儀表臺6的左、右外側各設置一個所述后視鏡16,兩后 視鏡的安裝桿下端分別插入拱形部8a左、右側段后上部的安裝孔(圖中未標出)中。在所述車頭罩安裝件拱形部8a的外表面一體設有安裝凸臺14,該安裝凸臺14的 數(shù)目及位置在滿足牢靠安裝的前提下也可做適當調整;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凸臺14的數(shù)目 為兩個,兩者分別位于拱形部8a外表面的左、右側段上。所述第三螺釘15由前往后穿過所 述導風罩7下部的通孔后,與對應的安裝凸臺14固定連接,導風罩7內表面的下部與拱形 部8a的外表面間留有間隙;上述導風罩7內表面的中部可與儀表臺7的前表面間留有間 隙,也可與儀表臺7的前表面貼合,在本實施例中,導風罩7內表面的中部與儀表臺7的前 表面貼合。本發(fā)明是按如下步驟安裝的
首先在車頭罩ι的上方設置車頭罩安裝件8,并通過第一螺釘11將車頭罩1與車頭罩 安裝件8裝配在一起,然后在車頭罩安裝件拱形部8a的開口中放置儀表臺6,并通過第二螺 釘13將儀表臺6固定在車頭罩安裝件8上,其次在儀表臺6的兩側設置所述后視鏡16,兩 后視鏡安裝桿的下端分別插入拱形部8a左、右側段后上部的安裝孔中,再在車頭罩安裝件 8的前面設置所述導風罩7,并通過第三螺釘15將導風罩7固定在車頭罩安裝件8上,從而 將車頭罩1、儀表臺6、后視鏡16和導風罩7全部固定在車頭罩安裝件8上,最后將車頭罩 1及車頭罩安裝件8后端的抱箍9分別套裝在對應的前減震(2或3)上,各抱箍9均位于所述上連板4與下連板5之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發(fā)明為限制,凡在本發(fā)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車頭罩(1)位于左、右前減震(2、3)前方,該 左、右前減震分別自上而下穿過上、下連板(4、5);在車頭罩(1)上方設置儀表臺(6)和導風 罩(7),其中導風罩(7)在前,儀表臺(6)在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儀表臺(6)與導風罩(7) 之間設置車頭罩安裝件(8),該車頭罩安裝件(8)的下部與所述車頭罩(1)固定連接;在所 述車頭罩(1)及車頭罩安裝件(8)的后端均分別安裝有左右并排布置的兩個抱箍(9),各抱 箍(9)同時套裝在對應的左、右前減震(2、3)上,且各抱箍均位于所述上、下連板(4、5)之 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頭罩 安裝件(8)由拱形部(8a)和連接部(8b)構成,其中拱形部(8a)的前部閉合、后部開口,且 后部的開口朝向儀表臺(6),在拱形部(8a)左、右側段的后下部均設有所述連接部(8b);在 兩個連接部(8b)的后端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抱箍(9),且兩個連接部(8b)的后下端均豎直設 有連接片(10 ),第一螺釘(11)穿過對應連接片(10 )的通孔后,與所述車頭罩(1)內壁固定 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頭罩 安裝件拱形部(8a)的開口包繞在儀表臺(6)下部,在該儀表臺下方的拱形部(8a)內壁上水 平設置安裝片(12),第二螺釘(13)由下往上穿過安裝片(12)的通孔后,與儀表臺(6)底面 的安裝柱(6a)固定;所述車頭罩安裝件拱形部(8a)的外表面設有安裝凸臺(14),第三螺 釘(15)穿過所述導風罩(7)下部的通孔后,與該安裝凸臺(14)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抱 箍(9)由前、后半環(huán)(9a、9b)和緊固螺釘(9c)構成,其中前半環(huán)(9a)固定在對應的車頭罩 或車頭罩安裝件上,所述后半環(huán)(9b)與該前半環(huán)對接后形成供前減震通過的過孔,且前、后 半環(huán)(9a、9b)經(jīng)所述緊固螺釘(9c)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頭罩 安裝件(8)由鋁合金壓鑄成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摩托車車頭罩與前減震安裝結構,車頭罩位于左、右前減震前方,該左、右前減震分別自上而下穿過上、下連板;在車頭罩上方設置儀表臺和導風罩,其中導風罩在前,儀表臺在后,在所述儀表臺與導風罩之間設置車頭罩安裝件,該車頭罩安裝件的下部與所述車頭罩固定;在所述車頭罩及車頭罩安裝件的后端均分別安裝有左右并排布置的兩個抱箍,各抱箍同時套裝在對應的左、右前減震上,且各抱箍均位于所述上、下連板之間。本發(fā)明不僅能便于安裝車頭罩,操作簡單,省時省力,而且將車頭罩安裝件作為車頭各零件的安裝基座,使儀表臺和導風罩等零件安裝在該車頭罩安裝件上,由此拓展了車頭罩安裝件的適用范圍。
文檔編號B62K25/04GK102001386SQ201010552829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何長渝, 劉彬, 鄧小毛 申請人: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