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鎖,尤其是涉及一種既安全又方便拆卸的摩托車鎖。
背景技術:
目前,摩托車的防盜鎖種類很多,有一種鏈鎖,它可以鎖住摩托車的前后車輪,但 很容易就會被剪斷,而且此種鎖,在開鎖時需將鎖具從車上取下,而上鎖時又需再裝上,給 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因此,人們又發(fā)明了一種固裝于摩托車后輪一側的車身結構上的鎖, 從而在開鎖或上鎖時,不再需將鎖具從車身上卸下或裝上以方便使用者使用。然而,為了安 全起見,上述鎖通常是通過原配專用螺釘將所述鎖固裝于摩托車的車身結構上,所以只有 用特殊工具才能將所述螺釘卸下。然后一旦上述鎖出了故障需將鎖卸下,而用于開啟所述 專用螺釘的特殊工具又丟失了的時候,使用者就必須到廠家取此種特殊工具以將所述鎖卸 下,從而延誤了鎖的修理,上述鎖在拆卸上的局限性給使用者帶來了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既安全又方便拆卸的摩托 車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鎖,其包括一固裝于摩托車輪轂 一側的車身構件上的第一本體、一固裝于所述車身構件上且與所述第一本體配合的第二本 體、一設于所述第二本體中的鎖具機構及若干固定所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的固定件,所 述第一本體上設有一可移動的防盜裝置,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擋 在其中一固定件的外側,所述防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抵頂在所述鎖具機構上;在開鎖狀 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可從所述固定件的外側移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本體上設有若干貫穿第一本體的固定孔及一與其中一固定孔 相正交的第一豎向收容槽,所述鎖具機構包括一鎖栓,所述鎖栓上設有一凹槽,所述固定件 的一端卡持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固定孔卡持在所述第二本體上,在 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與所述固定孔正交 的部分中且擋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側,所述防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與所述凹槽錯位;在開 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可移動的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中,所述防 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可移動的收容于所述凹槽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本體上設有一貫穿所述第二本體的橫向收容槽及一與所述橫 向收容槽連通的第二豎向收容槽,所述鎖栓收容于所述橫向收容槽中,所述防盜裝置收容 于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中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進一步地,所述防盜裝置包括一防盜卡片及一夾持所述防盜卡片且固設在所述第 一本體上的鎖銷蓋,所述防盜卡片具有一支撐部、一連接所述支撐部一端的蓋板部及一連 接所述支撐部另一端的阻擋部,所述鎖銷蓋上設有一開口,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蓋板部的遠 鎖具機構端穿過所述開口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與所述固定孔正交的部分中且擋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側,所述阻擋部的近鎖具機構端與所述凹槽錯位;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蓋板 部的遠鎖具機構端穿過所述開口可移動的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中,所述阻擋部的近 鎖具機構端可收容于所述凹槽中。進一步地,所述蓋板部與所述阻擋部相互平行,所述支撐部分別與所述蓋板部及 所述阻擋部垂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為一螺釘。進一步地,所述防盜卡片及所述鎖銷蓋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的一 端抵頂于所述支撐部上,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設于所述鎖銷蓋上。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元件為一螺旋壓縮彈簧。進一步地,所述防盜裝置的蓋板部上設有若干輔助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摩托車鎖通過設有可移動的防盜裝置于所述第一本體上, 從而實現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擋在其中一固定件的外側,所述防 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抵頂在所述鎖具機構上;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 構端可從所述固定件的外側移開,從而使得所述摩托車鎖既安全又方便拆卸。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在上鎖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在開鎖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為顯示內部結構,去掉了 第二本體;圖3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的剖面圖,顯示了第二本體、鎖栓及所述防 盜卡片之間的配合關系;圖4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鎖銷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本體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 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摩托車鎖1用于將一摩托車(圖中未示)上鎖。所 述摩托車鎖1包括一固裝于摩托車輪轂一側的車身構件上的第一本體10、一固裝于所述車 身構件上且與所述第一本體10配合的第二本體20、一設于所述第二本體20中的鎖具機構、 若干固定所述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的固定件40及一可移動的防盜裝置。在本實施 例中,所述固定件40為一普通螺釘。請參閱圖1、圖2、圖5及圖6,所述第一本體10上設有若干貫穿第一本體10的固 定孔11及一與所述固定孔11垂直且正交的第一豎向收容槽12。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12 貫穿所述第一本體10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本體20上設有一貫穿第二本體20的橫向收容 槽21及一與所述橫向收容槽21連通且垂直的第二豎向收容槽22。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 22貫穿所述第二本體20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橫向收容槽21的下方。所述第二本體20上 還設有若干與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22連通的窗口 23,所述窗口 23貫穿所述第二本體20的一側端面。所述第二本體20上還設有一貫穿所述第二本體20上端面的第三豎向收容槽25 及一貫穿所述第二本體20的縱向收容槽24。所述縱向收容槽24連通所述橫向收容槽21 及所述第三豎向收容槽25。請參閱圖1至圖3,所述鎖具機構包括一大致呈圓柱形的鎖栓31、一與所述鎖栓 31配合的鎖殼本體(圖中未示)及一與所述鎖栓31和所述鎖殼本體配合的鎖銷(圖中未 示)。所述鎖栓31的外圍上凹設有一大致呈圓柱形的凹槽311。請參閱圖1至圖4,所述防盜裝置包括一防盜卡片51、一設于所述第一本體10上 且夾持所述防盜卡片51的鎖銷蓋52及一設于所述防盜卡片51和所述鎖銷蓋52之間的 彈性元件5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元件53為螺旋壓縮彈簧。所述防盜卡片51具有一 縱向延伸的支撐部511、一連接所述支撐部511前端且向著所述第一本體10延伸的蓋板部 512及一連接所述支撐部511后端且向著所述第二本體20延伸的阻擋部513。所述蓋板部 512大致呈矩形,所述阻擋部513大致呈圓柱形。所述蓋板部512與所述阻擋部513相互平 行,所述支撐部511分別與所述蓋板部512及所述阻擋部513垂直。所述防盜裝置的蓋板 部512的前端面上等間距設置設有若干橫向延伸的輔助槽5121。所述鎖銷蓋52的前端向 里凹設形成一大致呈矩形的開口 521。所述防盜卡片51的兩側緣夾持于所述開口 521中。 所述彈性元件53的一端抵頂于所述支撐部511上,所述彈性元件53的另一端設于所述鎖 銷蓋52上。請參閱圖1至圖6,在組裝時,所述固定件40的一端卡持在第一本體10的固定孔 11中,所述固定件4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固定孔11卡持在所述第二本體20上。所述鎖栓 31收容于所述橫向收容槽21中,所述防盜裝置收容于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22中且部分伸 出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22。所述鎖殼本體收容于所述第三豎向收容槽25中。所述鎖銷收 容于所述縱向收容槽24中。所述鎖銷的一端連接所述鎖殼本體,所述鎖銷的另一端連接所 述鎖栓31。所述鎖銷蓋52固裝于所述第一本體10的上端面上。請繼續(xù)參閱圖1至圖6,當使用者想將所述摩托車鎖1鎖上時,只需摁一下所述鎖 栓31的一端,此時,所述鎖栓31的相對端則伸入所述摩托車的輪轂之間,從而達到上鎖防 盜的目的。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彈性元件53處于壓縮的狀態(tài),所述防盜裝置的蓋板部512 的遠鎖具機構端穿過所述開口 521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12與所述固定孔11正交的 部分中且擋在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所述防盜裝置的阻擋部513的近鎖具機構端與所述 凹槽311錯位,此時,所述蓋板部512的遠鎖具機構端不能向上運動,由于所述蓋板部512 的遠鎖具機構端的阻擋從而使得偷盜者不能擰開固定件40將鎖卸下以達到更好的防盜效 果;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蓋板部512的遠鎖具機構端穿過所述開口 521可移動的收容于所述 第一豎向收容槽12中,即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可從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移開,所 述第二豎向收容槽22與所述凹槽311相連通;此時,所述蓋板部512的遠鎖具機構端可以 向上運動使所述阻擋部513的近鎖具機構端收容于所述凹槽311中,所以當摩托車鎖1出 故障時,只需用螺絲刀抵在所述輔助槽5121處且借助所述彈性元件53的彈性將所述蓋板 部512向上拔以露出所述固定件40,從而用普通的螺絲刀就可以將所述摩托車鎖1卸下來 了。若使用者想要將所述摩托車鎖1再上鎖時,此時所述阻擋部513的近鎖具機構端收容 于所述凹槽311中從而對所述鎖栓31有一個限制作用,所以使用者需用螺絲刀穿過所述窗 口 23以抵在所述輔助槽5121處,從而將所述蓋板部512向下拔再將所述固定件40蓋住,
5之后再摁下所述鎖栓31的一端就鎖上了。此種結構也可以防止使用者忘記將所述防盜裝 置蓋住所述固定件40直接上鎖而使得小偷有了可乘之機,從而使摩托車有了更好的保護。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摩托車鎖1通過設有可移動的防盜裝置于所述第一本體10 上,從而實現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擋在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所 述防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抵頂在所述鎖具機構上;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 具機構端可從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移開,從而使得所述摩托車鎖1既安全又方便拆卸。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摩托車鎖(1),其包括一固裝于摩托車輪轂一側的車身構件上的第一本體(10)、一固裝于所述車身構件上且與所述第一本體(10)配合的第二本體(20)、一設于所述第二本體(20)中的鎖具機構及若干固定所述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的固定件(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體(10)上設有一可移動的防盜裝置,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擋在其中一固定件(40)的外側,所述防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抵頂在所述鎖具機構上;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可從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移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體(10)上設有若 干貫穿第一本體(10)的固定孔(11)及一與其中一固定孔(11)相正交的第一豎向收容槽 (12),所述鎖具機構包括一鎖栓(31),所述鎖栓(31)上設有一凹槽(311),所述固定件(40) 的一端卡持在固定孔(11)中,所述固定件(4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固定孔(11)卡持在所述 第二本體(20)上,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 槽(12)與所述固定孔(11)正交的部分中且擋在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所述防盜裝置的 近鎖具機構端與所述凹槽(311)錯位;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可移 動的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12)中,所述防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可移動的收容于 所述凹槽(311)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體(20)上設有一貫 穿所述第二本體(20)的橫向收容槽(21)及一與所述橫向收容槽(21)連通的第二豎向收 容槽(22),所述鎖栓(31)收容于所述橫向收容槽(21)中,所述防盜裝置收容于所述第二豎 向收容槽(22)中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二豎向收容槽(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盜裝置包括一防盜卡片 (51)及一夾持所述防盜卡片(51)且固設在所述第一本體(10)上的鎖銷蓋(52),所述防盜 卡片(51)具有一支撐部(511)、一連接所述支撐部(511) —端的蓋板部(512)及一連接所 述支撐部(511)另一端的阻擋部(513),所述鎖銷蓋(52)上設有一開口(521),在上鎖狀 態(tài)時,所述蓋板部(512)的遠鎖具機構端穿過所述開口(521)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 (12)與所述固定孔(11)正交的部分中且擋在所述固定件(40)的外側,所述阻擋部(513) 的近鎖具機構端與所述凹槽(311)錯位;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蓋板部(512)的遠鎖具機構端 穿過所述開口(521)可移動的收容于所述第一豎向收容槽(12)中,所述阻擋部(513)的近 鎖具機構端可收容于所述凹槽(311)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部(512)與所述阻擋部 (513)相互平行,所述支撐部(511)分別與所述蓋板部(512)及所述阻擋部(513)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0)為一螺釘。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盜卡片(51)及所述鎖銷 蓋(52)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53),所述彈性元件(53)的一端抵頂于所述支撐部(511)上, 所述彈性元件(53)的另一端設于所述鎖銷蓋(52)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53)為一螺旋壓 縮彈簧。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盜裝置的蓋板部(512)上 設有若干輔助槽(51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鎖,其包括一固裝于摩托車輪轂一側的車身構件上的第一本體、一固裝于所述車身構件上且與所述第一本體配合的第二本體、一設于所述第二本體中的鎖具機構及若干固定所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的固定件,所述第一本體上設有一可移動的防盜裝置,在上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擋在其中一固定件的外側,所述防盜裝置的近鎖具機構端抵頂在所述鎖具機構上;在開鎖狀態(tài)時,所述防盜裝置的遠鎖具機構端可從所述固定件的外側移開。本實用新型摩托車鎖通過設有可移動的防盜裝置于所述第一本體上,從而使得所述摩托車鎖既安全又方便拆卸。
文檔編號B62H5/16GK201721545SQ201020263028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19日
發(fā)明者李志平 申請人:李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