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0580閱讀:1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行車的車架,尤其是一種折疊自行車架。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相較于各類燃油載具,騎乘自行車對環(huán)境所帶來的污染較少,因此社會掀起一股自行車運動的風潮,由于自行車所能夠移動的范圍受限于人力,因此往往配合各類大眾運輸工具,使自行車能夠廣泛地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為了能夠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便于攜帶,折疊自行車更是產業(yè)界研發(fā)的重點?,F有的折疊自行車,其包括一車架、一前管連接于該車架前端、以及一坐管連接于該車架后端,該前管上方連接一握把組,該前管下方連接一前叉管并以該前叉管組裝一車前輪,該坐管上方連接一座墊,該坐管下方連接一后叉管并以該后叉管組裝一車后輪;折疊時,該握把組先朝下翻折于該車前輪側方,且該坐管可相對于該車架旋轉,使該車前輪、該前叉管連同該握把組朝斜上方翻轉而位于該車架中間位置,該坐管可相對于該車架旋轉,使該坐管連同該后叉管以及該車后輪朝斜上方翻轉而位于該車架中間位置,且并排于該車前輪、該前叉管以及該握把組的側方,借此讓該現有折疊自行車的前半部以及后半部接朝斜上方折疊于該車架中間,達到縮小體積的功效。然而,在進行現有折疊自行車的折疊過程中,使用者必須用手將前、后車輪朝斜上方翻轉,如此在操作上容易沾染該前、后車輪上的污潰,不便于操作且攜帶時,由于該前、后車輪朝向上方,使用者必須握持前、后車輪的輪框才能攜行該現有折疊自行車,而容易使雙手臟污,特別是下雨的天候,泥濘更是容易附著于該前、后車輪上,不但容易沾染自己雙手,在搭乘大眾運輸時,也容易沾污周遭的乘客,甚為不便。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折疊自行車在折疊時必須觸碰車輪而容易使雙手臟污等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其能夠折疊自行車且能夠在操作中避免觸碰該車前、后輪,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一車前部,其包括一前叉組;以及一車前輪,其設有一前輪轂,該前輪轂可旋轉地連接于該前叉組,該車前輪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線與該前叉組之間的夾角為O度至45度;—車后部,其包括一后叉組;以及一車后輪,其設有一后輪轂,該后輪轂可旋轉地連接于該后叉組;一車架部,其連接于該車前部以及車后部之間且包括一連接組,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前架組,其樞接于該連接組的第一端且設有一前架軸穿設該前架組與該連接組以作為該前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的軸心,該前架組連接于該車前部的該前叉Ji 2 ji
組、呈弧形朝該連接組延伸且其弧度為7至Y,該前架組連同該車前部可朝該車架部的一
側方向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以及一后架組,其樞接于該連接組的第二端且設有一后架軸穿設該后架組與該連接組以作為該后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的軸心,該后架組連接于該車后部,該后架組連同該車后部可朝相同于前架組樞轉的一側而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并與該前架組并排,該車后輪的該后輪轂中心與該車前輪的該前輪轂中心在該前、后架組樞轉后的距離等于該后架軸與該前架軸的距離;以及一驅動機構,其裝設于該車架部且連接于該車后部以驅動該車后輪。相較于現有的折疊自行車,本發(fā)明的折疊自行車,其于折疊時不需將該車前輪或該車后輪翻轉,因此折疊過程中不需要直接觸碰該車前輪或該車后輪而可完成折疊作業(yè),在折疊時較為省力且方便,并且不會臟污雙手;本發(fā)明折疊后的該車前輪以及該車后輪朝下設置,通過該車前輪以及該車后輪的旋轉,而可輔助搬運該折疊自行車的過程,而不需單純地費力搬動;攜行時,只需握持該前架組或該后架組即可,不需碰觸車前輪或車后輪的輪框;再者,由于本發(fā)明的該車前輪以及該車后輪位于下方抵地,配合該支撐組的該支撐腳朝下樞擺,本發(fā)明于折疊前以及折疊后皆可利用該支撐腳而站立,而不需抵靠于其他物體;本發(fā)明的驅動機構可為電動或是人力驅動的鏈輪系統,使本發(fā)明能夠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自行車需求。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fā)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中圖1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圖2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外觀立體圖。圖3至圖4為本發(fā)明的后架組以及該后叉組的操作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的連接組以及前、后架組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連接組的連接扣的操作局部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連接組以及前、后架組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的連接組以及前、后架組的操作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 以示其驅動機構以及前叉組的角度。圖10為本發(fā)明折疊的操作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折疊后的立體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折疊后的側面示意圖。圖13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連接組的操作示意圖。圖14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連接組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5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后叉組以及后架組的操作示意圖。圖16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后叉組以及后架組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7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組的外觀立體示意圖。圖18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組的局部剖面示意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0車前部11車把手組111把手座12豎管組13前叉組131前叉管14車前輪141前輪轂20車后部21座墊22座桿組23后叉組231后叉管232后叉座235棘齒環(huán)235A 限位環(huán)236A后叉限位柱237A后叉固定部24車后輪241后輪轂30車架部31連接組311連接座31IB連接座312前限止柱313后限止柱314第一扣板314B第一扣板315連接扣孔316連接扣317第二扣板317B第二扣板318A第三扣板318B第三扣板32前架組321前架軸322前架弧槽323前定位柱323B前定位柱33后架組331后架軸332后架弧槽333后定位柱333B后定位柱334后架限位柱335后架棘爪334A后架限位柱335A后架鎖固件336A后架樞板337A后架樞扣40踏板以及鏈輪系統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對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

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是一種折疊自行車,請參照圖1至圖2的較佳實施例,其包括一車前部10、一車后部20、一車架部30以及一驅動機構。該車前部10包括一車把手組11、一豎管組12、一前叉組13以及一車前輪14。該 前叉組13固接于該豎管組12,該前叉組13設有一前叉管131朝一側方延伸向下并可轉動地與該車前輪14相結合,該車前輪14設有一前輪轂141,該前輪轂141的一側面與該前叉管131可旋轉地連接。該車后部20包括一座墊21、一座桿組22、一后叉組23以及一車后輪24。請參照圖1、圖3以及圖4所示,該后叉組23樞接于該座桿組22以及樞接于該車架部30,該后叉組23包括一后叉管231以及一后叉座232,該后叉管231延伸自該后叉座232側方并延伸向下,且可旋轉地連接于該車后輪24的一側面,該后叉座232樞接于該車架部30,該后叉座232設有一棘齒環(huán)235,該棘齒環(huán)235延伸自該后叉座232與該車架部30樞接的一端并延伸入該車架部30內。該車后輪24設有一后輪轂241,該后輪轂241的一側面與該后叉管231可旋轉地連接。該車架部30連接于該車前部10以及車后部20之間且包括一連接組31、一前架組32以及一后架組33。請參照圖5至圖8所示,該連接組31呈平板狀結構且包括一連接座311、一前限止柱312、一后限止柱313、一第一扣板314、一連接扣316以及一第二扣板317,該連接座311設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連接座311第一端的頂面樞接于該前架組32且其第二端的頂面樞接于該后架組33,該前限止柱312凸設于該連接座311第一端頂面與該前架組32樞接處,該后限止柱313凸設于該連接座311第二端頂面與該后架組33樞接處,該第一扣板314樞接于該連接座311側面且設有一連接扣孔315,如圖6所示,該連接扣316裝設于該連接座311側面且套設有一彈簧,通過該彈簧的彈性力使該連接扣316可伸縮地插接于該連接扣孔315以固定該第一扣板314相對于該連接座311的位置,該第二扣板317樞接于該第一扣板314以固定該前架組32以及該后架組33相對于該連接組31的位置。請參照圖1、圖7以及圖8,該前架組32呈弧形桿狀,該前架組32具有兩端且其一端樞接于該連接組31而另一端可旋轉地套接于該車前部10的該下豎管123,使該前架組32得以相對于該連接組31水平樞轉,且該下豎管123可相對于該前架組32旋轉,該前架組32設有一前架軸321、一前架弧槽322以及一前定位柱323,該前架軸321穿設該前架組32以及該連接組31以作為該前架組32相對于該連接組31樞轉的軸心,該連接組31的該前限止柱312容置于該前架弧槽322內而可沿該前架弧槽322限位地移動,使得該前架組32僅能朝該車架部30的一側方向相對于該連接組31樞轉,該前定位柱323朝上凸伸于該前架組32而可被該第二扣板317所扣固定位。該后架組33呈弧形桿狀,該后架組33具有兩端且其一端樞接于該連接組31而另一端樞接于該后叉組23的該后叉座232,使該后架組33得以水平地相對于該連接組31樞轉且相對于該后叉組23樞擺,該后架組33設有一后架軸331、一后架弧槽332、一后定位柱333、一后架限位柱334以及一后架棘爪335,該后架軸331穿設該后架組33以及該連接組31以作為該后架組33相對于該連接組31水平樞轉的軸心,該連接組31的該后限止柱313容置于該后架弧槽332內而可沿該后架弧槽332限位地移動,使得該后架組33僅能朝該車架部30的一側方向相對于該連接組31樞轉,該后定位柱333朝上凸伸于該后架組33而與該前定位柱323同時被該第二扣板317所扣固定位,則使該前架組32與該后架組33沿相同的縱向方向延伸,請配合參看圖3和4,該后架限位柱334固設于該后架組33內且可移動地容置于該后叉座232的該棘齒環(huán)235內,該后架棘爪335樞設于該后架組33且部分凸伸于該后架組33外,該后架棘爪335內設有一扭轉彈簧,使該后架棘爪335得以彈性地相對于該后架組33樞擺而可選擇性地嚙合于該棘齒環(huán)235,借此固定該后叉組23與該后架組33的樞擺相對位置。該驅動機構裝設于該車架部30且連接于該車后部20以驅動該車后輪24,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驅動機構可為電力驅動而設置于車后輪24的后輪轂241或該車前輪14的前輪轂141中,配合該驅動機構的電力驅動。另外,該驅動機構亦可如圖9的第二實施例可為一使用人力驅動的踏板以及鏈輪系統40。請參照圖9所示,該前叉組13的前叉管131與該車前輪14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線之間的夾角為0度至45度,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為30度,而該前架組32的弧形結構是從連接于該前叉組13的豎管組12的該下豎管123至連接于該連接組31,而該前架組32的弧
度為π/4至2π/3,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為π/3。本發(fā)明于折疊時,使該車把手組11兩端的握把朝下樞擺折疊,并將該車把手組11相對于該豎管組12朝逆時針方向樞轉,并使車把手組11以及該豎管組12折疊于該前叉組13的側方,該座墊21朝前方樞轉,并使該座桿組22可相對于該后叉組23朝后方樞轉;請參照圖3以及圖4,通過扳動該后架棘爪335樞轉而釋放該棘齒環(huán)235,并允許該后架限位柱334于該棘齒環(huán)235內位移,借此使該后叉組23可相對該后架組33有限制地樞轉,使得該車后輪24能夠靠近該后架組33 ;再利用扳動并樞擺該連接組31的該第一扣板314,使得該第二扣板317釋放該前架組32的該前定位柱323以及該后架組33的后定位柱333,如圖8以及圖10所示,該前架組32連同該車前部10可相對于該連接組31樞轉,且該后架組33連同該車后部20朝相同于該前架組32樞轉的一側而相對于該連接組31樞轉,并與該前架組32平行并排,而使本發(fā)明的折疊自行車如同圖11以及圖12所示;請參照圖8及圖12,該前架組32以及該后架組33相對折疊后,該車后輪24的該后輪轂241中心與該車前輪14的該前輪轂141中心的距離等于該后架軸331與該前架軸321的距離;且該前叉管131以及該后叉管231分別位于相反的兩外側,該車前輪14以及該車后輪24將該車把手組11以及該豎管組12夾持于其內,而可有效率地縮小體積。請參照圖13及圖14,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是將該前架組32的前定位柱323A以及該后架組33的后定位柱333A設置于相對應的內側,該連接組31另設有一第三扣板318A樞接于該連接座311相反于該第一扣板314的另一側邊,該第三扣板318A設有多個長槽,該第三扣板318A可樞轉并利用該多個長槽卡扣于該前定位柱323A以及該后定位柱333A,該第二扣板317卡扣于該第三扣板318A,該第一扣板314朝下樞擺,并通過該連接扣316可伸縮地插接于該第一扣板314的該連接扣孔315以固定該第一扣板314的樞轉,如此可卡扣于該前定位柱323A以及后定位柱333A以同時固定該前架組32、后架組33相對于該連接組31的位置。請參照圖15以及圖16,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該車后部20的該后叉組23與該車架部30的該后架組33間的棘齒環(huán)235替換為一限位環(huán)235A,該后叉組23設有一后叉限位柱236A及一后叉固定部237A,該后叉限位柱236A固設于該后叉組23內且可移動地容置于該限位環(huán)235A內,該后叉固定部237A固定于該后叉組23上;該后架組33固設有一后架限位柱334A以及一后架鎖固件335A,該后架限位柱334A位于該后架組33內且可移動地位于該限位環(huán)235A內,該后架鎖固件335A為一,決拆裝置包含一后架樞板336A樞接于該后架組33上以及一后架樞扣337A樞接于該后架樞板336A上以卡扣于該后叉固定部237A,通過扳動該后架鎖固件335A脫離該后叉固定部237A,以允許該后架限位柱334A以及該后叉限位柱236A于該限位環(huán)235A內位移,借此使該后叉組23可相對該后架組33有限制地樞轉。
請參照圖17至圖18,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近似于該二實施例,該前架組32的前定位柱323B以及該后架組33的后定位柱333B設置于相對應的內側,該連接組31的該連接座311B與該前架組32以及該后架組33連接的兩端朝上彎曲呈弧形,該連接組31的該第三扣板318B具有一弧形的扣合面以貼合于該連接座31IB且該扣合面兩端卡扣該前定位柱323B以及該后定位柱333B,該第二扣板317B卡扣于該第三扣板318B,該第二扣板317B扣合該第三扣板318B的部分為弧形以貼合該第三扣板318B,該第一扣板314B朝下樞擺,并通過該連接扣316可伸縮地插接于該第一扣板314B以固定該第一扣板314B的樞轉,如此可卡扣于該前定位柱323B以及后定位柱333B以同時固定該前架組32、后架組33相對于該連接組31的位置。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該折疊自行車包括 一車前部,其包括 一前叉組;以及 一車前輪,其設有一前輪轂,該前輪轂能旋轉地連接于該前叉組,該車前輪的一垂直于地面的法線與該前叉組之間的夾角為O度至45度; 一車后部,其包括 一后叉組;以及 一車后輪,其設有一后輪轂,該后輪轂能旋轉地連接于該后叉組; 一車架部,其連接于該車前部以及該車后部之間且包括 一連接組,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 一前架組,其樞接于該連接組的第一端且設有一前架軸穿設該前架組與該連接組以作為該前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的軸心,該前架組連接于該車前部的該前叉組、呈弧形朝 Ji 2 Ji該連接組延伸且其弧度為7至y,該前架組連同該車前部能朝該車架部的一側方向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以及 一后架組,其樞接于該連接組的第二端且設有一后架軸穿設該后架組與該連接組以作為該后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的軸心,該后架組連接于該車后部,該后架組連同該車后部能朝相同于該前架組樞轉的一側而相對于該連接組樞轉并與該前架組并排,該車后輪的該后輪轂中心與該車前輪的該前輪轂中心在該前、后架組樞轉后的距離等于該后架軸與該前架軸的距離;以及 一驅動機構,其裝設于該車架部且連接于該車后部以驅動該車后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架組設有一前架弧槽,該連接組凸設有一前限止柱容置于該前架弧槽;該后架組設有一后架弧槽,該連接組凸設有一后限止柱容置于該后架弧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組設有一前叉管樞接于該車前輪的該前輪轂一側,該后叉組設有一后叉管樞接于該車后輪的該后輪轂一側,該前、后叉管于該前架組與該后架組樞轉并排時分別位于相反的兩外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組設有一前叉管樞接于該車前輪的該前輪轂一側,該后叉組設有一后叉管樞接于該車后輪的該后輪轂一側,該前、后叉管于該前架組與該后架組樞轉并排時分別位于相反的兩外側。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叉組與該后架組樞接,該后叉組固設有一棘齒環(huán)并延伸入該后架組內,該后架組設有一后架限位柱以及一后架棘爪,該后架限位柱位于該后架組內且能移動地容置于該棘齒環(huán)內,該后架棘爪樞設于該后架組且選擇性地嚙合于該棘齒環(huán)以固定該后叉組與該后架組的相對位置; 通過扳動該后架棘爪樞轉而釋放該棘齒環(huán),并允許該后架限位柱于該棘齒環(huán)內位移,借此使該后叉組能相對該后架組有限制地樞轉。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叉組與該后架組樞接,該后叉組與該后架組間設有一限位環(huán),該后叉組設有一后叉限位柱及一后叉固定部,該后叉限位柱固設于該后叉組內且能移動地容置于該限位環(huán)內,該后叉固定部固定于該后叉組上; 該后架組固設有一后架限位柱以及一后架鎖固件,該后架限位柱位于該后架組內且能移動地容置于該限位環(huán)內,該后架鎖固件樞接于該后架組上而能卡扣于該后叉固定部; 通過扳動該后架鎖固件脫離該后叉固定部,以允許該后架限位柱以及該后叉限位柱于該限位環(huán)內位移,借此使該后叉組能相對該后架組有限制地樞轉。
7.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架組凸設有一前定位柱且該后架組凸設有一后定位柱,該連接組設有一連接座、一第一扣板、一連接扣以及一第二扣板,該連接座與該前、后架組樞接,該第一扣板樞接于該連接座,該連接扣裝設于該連接座且能伸縮地插接于該第一扣板的一連接扣孔以固定該第一扣板相對于該連接座的位置,該第二扣板樞接于該第一扣板而能卡扣于該前、后定位柱以同時固定該前、后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的位置。
8.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架組凸設有一前定位柱且該后架組凸設有一后定位柱,該連接組設有一連接座、一第一扣板、一連接扣、一第二扣板以及一第三扣板,該連接座與該前、后架組樞接,該第一扣板樞接于該連接座,該連接扣裝設于該連接座且能伸縮地插接于該第一扣板的一連接扣孔以固定該第一扣板的樞轉,該第二扣板樞接于該第一扣板而卡扣于該第三扣板,該第三扣板樞接于該連接座且能卡扣于該前、后定位柱以同時固定該前、后架組相對于該連接組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一車前部、一車后部、車架部及一驅動機構,該車前部其包括一車把手組、一豎管組、一前叉組及一車前輪,該車后部包括一座墊、一座桿組、一后叉組及一車后輪,該車架部連接于該車前部以及車后部之間且包括一連接組、一前架組及一后架組,該前架組樞接于該連接組且設有一前架軸,該前架組連接于該車前部且可朝該車架部的一側方向樞轉,該后架組樞接于該連接組且設有一后架軸,該后架組連接于該車后部且可朝相同一側方向樞轉并與該前架組并排,該后輪轂中心與該前輪轂中心在該前、后架組樞轉后的距離等于該后架軸與該前架軸的距離;借此能夠折疊自行車且能夠在操作中避免觸碰該車前、后輪。
文檔編號B62K15/00GK103043159SQ2011103085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12日
發(fā)明者王耀欽, 王碩鋒, 廖志騰, 王超暉 申請人:王耀欽, 王碩鋒, 廖志騰, 王超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日喀则市| 光泽县| 宁化县| 桂阳县| 巴林左旗| 广宗县| 曲松县| 土默特右旗| 明光市| 平罗县| 嘉定区| 扎兰屯市| 通辽市| 大理市| 晋江市| 同心县| 皮山县| 嘉善县| 大邑县| 永安市| 兖州市| 岳普湖县| 马关县| 闽清县| 克东县| 资兴市| 东宁县| 广丰县| 临沧市| 论坛| 阿拉善左旗| 偏关县| 湘阴县| 大兴区| 织金县| 胶州市| 二连浩特市| 于都县| 玛曲县| 荣昌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