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履帶式工程車輛,特別是涉及一種履帶式工程車輛履帶板。
背景技術:
由于履帶式工程車輛采用了作為支承和推進車輛前進的環(huán)形履帶裝置,履帶裝置包括可更換的著地履帶板,履帶板通常具有各種型式的向外伸出的可切入地面的履齒。履齒用來切入地面和產(chǎn)生牽引力,使車輛能完成其工作任務。但是在某些特殊工作條件下,如冰、煤、石膏、滑石、永久凍土、堅硬結實的地面以及巖層和礦石等,履帶板履齒很難切入地面,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牽引力,在這樣的工作條件下,履帶式工程車輛將打滑,無法完成工作任務。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切入堅硬地面,以此能夠產(chǎn)生所需的牽引力來克服履帶式工程車輛打滑,提供工作效率的履帶式工程車輛履帶板。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包括矩形的板部、截面為圓弧形的導向前端、導向后端以及截面為梯形并帶有半圓形豁口的履齒,履齒高度為35 85mm。所述履齒上面有等間距分布的4 8個半圓形豁口,半圓形豁口的半徑為15 30mm,每兩個半圓形豁口之間的中心距為60 100mm。按照上述方案,所述履齒的高度為72mm。按照上述方案,所述履齒上有等間距的6個半圓形豁口。按照上述方案,所述半圓形豁口的半徑為20mm。按照上述方案,所述每兩個半圓形豁口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履齒上有等間據(jù)分布的多個半圓形豁口,履齒與堅硬地面接觸時,大大減少了接觸面積,履齒對地面的接觸比壓顯著提高,致使履齒容易切入地面,產(chǎn)生足夠的牽引力,增加了履帶板的抓地能力,履帶式工程車輛不再產(chǎn)生打滑現(xiàn)象, 提高工作效率。
圖1為裝有履帶板的履帶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履帶板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履帶板的右視圖。1-鏈軌總成2-履帶板3-履齒4-豁口 5-導向后端6_板部7_導向前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0015]參照圖1,履帶板2被螺栓螺母固定在鏈軌總成1上組成一環(huán)形的履帶裝置。如圖 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履帶板2由板部6、導向前端7、導向后端5和履齒3組成。所述的板部6為矩形,履帶板寬560mm。所述的導向前端7截面為圓弧形狀。所述的履齒3高度為 72mm。相鄰兩件履帶板的導向前端7和導向后端5之間為3 5mm的間隙。導向前端7和導向后端5相互配合,起到阻止沙石和土塊進入鏈軌總成1內(nèi)部。履齒3截面為梯形,上部設置6個間距相等的半圓形豁口 4,半圓形豁口 4的半徑為20mm,每兩個豁口之間的中心距為 80mm。本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板部(6)、截面為圓弧形的導向前端(7)、導向后端(5)、截面為梯形并帶有半圓形豁口(4)的履齒(3),履齒(3)的高度為35 85mm,履齒(3)上面有等間距分布的4 8個半圓形豁口(4),半圓形豁口(4)的半徑為15 30mm,每兩個半圓形豁口之間的中心距為60 100mm。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2),其特征在于履齒(3)的高度為 72mm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2),其特征在于履齒(3)上有等間距分布的6個半圓形豁口(4)。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2),其特征在于履齒(3)上部的每個半圓形豁口(4)的半徑為20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2),其特征在于每兩個半圓形豁口(4) 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履齒帶豁口的履帶板(2),履帶板(2)被螺栓螺母固定在鏈軌總成(1)上,包括矩形的板部(6)、截面為圓弧形的導向前端(7)、導向后端(5)、截面為梯形的履齒(3),其特征在于履齒(3)的高度為35~85mm,履齒(3)上有等間距分布的4~8個半圓形豁口(4),半圓形豁口(4)的半徑為15~30mm,兩個半圓形豁口之間的中心距為60~100mm。履齒(3)與堅硬地面接觸時,由于有4~8個豁口(4),大大減少了履齒(3)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使履齒(3)能切入堅硬地面,產(chǎn)生足夠的牽引力,增加了履帶板(2)的抓地能力,克服履帶式工程車輛打滑現(xiàn)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62D55/26GK202054070SQ20112013112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朱正象, 郝淑敏 申請人: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