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主要是經由車把手連結龍頭的T字部位前緣面的結合孔設制,使其得于龍頭內部成型一容置空間,據以可裝附車燈、隨車工具或碼表、手機、衛(wèi)星導航器、副把手及休息把手等各種車用配件,以因應使騎行時的各種不同功能需求。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自行車在車架設制上,主要是于車架后部一體組制有后叉架,用以組裝后輪軸及后輪組,而在車架中間部位則制設有座管,供插組坐桿及組裝坐墊,于座管下端更成型有五通管,藉以組設轉軸、前齒盤及踏板曲柄,且利用鏈條張設連結前齒盤與后輪的后飛輪組,又在車架前立管組設另制的前叉架,利用前叉架組制前輪組,同時在前叉架頂端夾設龍頭,龍頭的前端組制車把手,利用該車把手得掣控前叉架及前輪組的旋動,以因應自行 車騎行時的轉彎動作,而在把手兩端另套組有手把套及剎車壓柄,且剎車壓柄分別以控制纜線連結前、后剎車系統,用以于騎行間得以剎車減速以利停車,依此構成自行車的基本功能架構。而在自行車面臨不同騎行狀況下,經常會衍生出不同的配件需求,如夜間騎行時的照明需求,外出爆胎時的修補需求、長程騎行時的里程計數、外出旅行時的衛(wèi)星導航、長時間騎行時的姿勢變換與休憩等,而針對各種不同需求,開發(fā)出各種相應的配件,諸如車燈、隨車工具、馬表、衛(wèi)星導航器、副把手、休息把手等,而類此的各式車用配件,或許在型態(tài)及功能上互有差異,但在其裝配位置的規(guī)劃上,通常局限在自行車的把手及其周邊部位,在此一情形下,常見自行車把手裝載了各式的車燈、馬表、手機架、副把手等各種功能及式樣的車用配件,不但破壞了其整體的外觀美感與質感外,更可能因配件的裝附不當而影響其車把手的平衡,導致其騎行時的操控性能受到影響,甚至衍生騎行上的安全隱憂,自難稱為理想設計。再者,以自行車的車把手設計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前輪的轉向操控及剎車系統的掣動配置,并無針對各式車用配件裝附需求而作的特別設計,導致其在配件的裝設上,經常需要利用另制的束夾座作為轉介,將束夾座夾束于車把手預定位置后,再利用束夾座預制的結合部供配件結合,或者因其空間不足而必須于車把手另行加裝輔助架或延伸架,再以前述方式將配件組設于輔助架或延伸架上,舉凡此種種,無一不會影響車把手部位的美觀,甚至造成操控上的干擾,對于騎行的安全性而言,可能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而市售的各種車用配件,并非適用于所有騎行者,對于絕大部份而人而言,只需依自己的騎行習慣與需求,選擇其中一或兩樣的基本配件即可因應騎行上的需求與安全性,因此如何通過車把手的設計而提供基本配件的裝附需求,同時可因應騎行不同需求而改變其裝附的配件型式,成為本實用新型致力研發(fā)改良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現有自行車的車把手在結構設計上,并未針對配件的裝附需求作相關的因應設計,發(fā)明人特著手行研發(fā)設計,基于其從事相關行業(yè)的多年經驗與技術,進而研創(chuàng)出本實用新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即其主要目的在于針對自行車的車把手作適當的結構設計,使其得直接將配件整合于車把手的結構體內,據以可增進其外觀視覺的整體性與美觀性,賦予自行車的整體質感具有加分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經由結構的組成設計,使自行車配件在裝附上得以位于車把手的中心位置,除增進其整體美觀外,更得以避免破壞車把手的平衡,從而得以增進其操控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經由結構的組成設計,使其得以搭組各種不同型式配件,以因應騎行者不同配件的組裝需求,達多變的組配裝附功能,以提供最靈活的配件搭載實施。 為達到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指自行車用以操控轉向的車把手,車把手藉龍頭與自行車前叉架的頂端組配結合,其改良在于該車把手與龍頭連結所構成的T字部位制設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貫通龍頭而使龍頭內部成型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內可直接組置自行車配件,將自行車配件整合于車把手前緣面中央位置。所述結合孔外端以一另制的飾蓋加以封組。所述結合孔內徑制設有接合構造,使其直接組設自行車配件。所述結合孔內徑制設有接合構造,使其可以組制結合另制的輔助架,以該輔助架為轉介而可裝附自行車配件。所述車把手與龍頭為一體成型,或者采接組結合成型。所述自行車配件指車燈、電子及3C產品或輔助把手。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自行車的車燈、隨車工具、碼表、衛(wèi)星導航器、副把手、休息把手等各式車用配件的裝附需求,經由于車把手與龍頭連結的T字部位創(chuàng)設的結合孔與容置空間規(guī)劃,使其得以適應騎行者的不同需求而選擇將合適的配件整合裝附于T字部位前緣面,在不影響及干擾車把手的操控性能與外觀的原則下,特能免除其它額外的束夾座的使用,同時可避免各式配件雜亂無章的裝附破壞自行車的整體性與價值感,使其在自行車配件的裝附上,提供了一種可依騎行需求而量身訂作的裝附模式,突破現有自行車配件的裝附習慣。
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關系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結構關系示意圖。[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0車把手20龍頭30 T字部位31結合孔32容置空間33螺紋40飾蓋50車燈51電池座52電池53燈頭54開關60隨車工具70輔助架71碼表72衛(wèi)星導航器73手機 80休息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技術手段及功效達成方面,謹配合附圖再予舉例進一步具體說明于后請參閱圖1、4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5的結構組合示意圖及圖3、6的結構關系示意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上,主要是選擇車把手10與龍頭20組制成一體的產品最佳實施樣態(tài),其可為一體成型或接組結合成型,于該車把手10與龍頭20連結的T字部位30前緣處,制設有一結合孔31,通過該結合孔31的成型而得于龍頭20內部成型一容置空間32,于該結合孔31得塞組結合一另制的飾蓋40,藉以封阻隱飾該容置空間32,并得藉飾蓋40的紋飾作為車把手10的裝飾配件,而在取下該飾蓋40后,則可直接利用該容置空間32供搭制的車燈50組設,使車燈50的電池座51及電池52完全容納隱置于該容置空間32內,而車燈50的燈頭53則顯露于T字部位30前端,并在燈頭53預設有按壓式開關54,以供操作車燈50的亮滅及閃爍型態(tài),如此一來,特能經由該T字部位30的結合孔31與容置空間的規(guī)劃設制,將車燈50整合于車把手10的正中央位置,不但可取得最佳的照明位置,且不需搭組額外的束夾座等配件,更不會破壞其整體的平衡,賦予其外觀更佳的整體性與美觀性,達到車把手空間的精簡與美化,突破習知車燈的裝附模式,堪稱為一大創(chuàng)新設計;請參閱圖7 10所示,除了利用前述于車把手10與龍頭20連結的T字部位30所制設的結合孔31及容置空間32,供組設車燈50以賦予夜間照明功能外,若不需要夜間照明需求時,可以該容置空間32作為簡易型的隨車工具60的藏納,并以飾蓋40塞阻封合于該結合孔31端,藉以為隨車工具60的藏攜提供另一種模式,免除額外收納車袋的使用;或者,也可以進一步于前述的結合孔31內徑車制適當螺紋33或其他型式的結合構造,供以結合適當型式輔助架70,藉以安裝碼表71、衛(wèi)星導航器72或手機73等3C或電子產品;或者,也可以利用該結合孔31供組裝結合副把手或休息把手80等輔助把手,藉以提供騎行時的手部不同抓握姿勢或長途騎行時的休息;而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實用新型經由對車把手10與龍頭20連結的T字部位30前緣所制設的結合孔31與容置空間32規(guī)劃,在不影響車把手10的既有功能與結構強度的原則下,創(chuàng)新地整合了車燈50等車用配件的裝附功能,并得以因應不同騎行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于該結合孔31部位裝附諸如隨車工具60、碼表71、衛(wèi)星導航器72、手機73 (或其他3C及電子產品)或副把手、休息把手80等各種型式的車用配件,而藉其整合式的裝附設計,得以解決現有自行車配件所搭組的各式束夾座需分別夾設于車把手不同部位所衍生的雜亂無章的裝組模式,不但得以提升其整體外觀視覺的美觀與質感外,且不致對其操控性能造成干擾,賦予更佳的實用性與安全;S卩,經由以上說明,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自行車的車燈、隨車工具、碼表、衛(wèi)星導航器、副把手、休息把手等各式車用配件的裝附需求,經由于車把手與龍頭連結的T字部位創(chuàng)設的結合孔與容置空間規(guī)劃,使其得以適應騎行者的不同需求而選擇將合適的配件整合裝附于T字部位前緣面,在不影響及干擾車把手的操控性能與外觀的原則下,特能免除其它額外的束夾座的使用,同時可避免各式配件雜亂無章的裝附破壞自行車的整體性與價值感,使其在自行車配件的裝附上,提供了一種可依騎行需求而量身訂作的裝附模式,突破現有自行車配件的裝附習慣,確堪稱為一實用創(chuàng)新設計;總結以上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車把手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在不影響自行車把手既有的功能架構及操控性能的原則下,通過對車把手與龍頭連結的T字部位的結構規(guī)劃,提供了自行車配件的另一種裝附模式,且可根據騎行者的不同騎行習慣與需求而選擇將不同型式的配件裝附于該部位,達成其配件的預期功能,且在整體的外觀上更具獨創(chuàng)性與質感, 相較于現有自行車配件的裝附方式而言,確堪稱為一優(yōu)異、突出的創(chuàng)新設計,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權利要求1.ー種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指自行車用以操控轉向的車把手,車把手藉龍頭與自行車前叉架的頂端組配結合,其特征在于 該車把手與龍頭連結所構成的T字部位制設有ー結合孔,該結合孔貫通龍頭而使龍頭內部成型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內可直接組置自行車配件,將自行車配件整合于車把手前緣面中央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孔外端以ー另制的飾蓋加以封組。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孔內徑制設有接合構造,使其直接組設自行車配件。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孔內徑制設有接合構造,使其可以組制結合另制的輔助架,以該輔助架為轉介而可裝附自行車配件。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把手與龍頭為一體成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把手與龍頭采接組結合成型。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指車燈。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指電子及3C產品。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指輔助把手。
專利摘要一種車把手的多變配件裝附結構,于自行車把手裝附所需的配件,并根據需求作各種裝附變化;其結構設計上,主要是于車把手與龍頭連結的T字部位前端制設有一結合孔,藉該結合孔而得于龍頭內部成型一容置空間,在該結合孔得塞組一飾蓋以隱飾容置空間,或者在取下飾蓋后,得于容置空間內組設車燈或隨車工具,也可以進一步在結合孔組設另制的輔助架,以供裝設碼表、手機或衛(wèi)星導航器,更得直接改裝接設副把手或休息把手,賦予多功能的實用價值與靈活變化,而其所有配件的裝附,均得于車把手T字部位規(guī)劃的結合孔及容置空間部位進行,不但組裝上更為美觀,且不破壞車把手的平衡,可解決習知自行車配件裝附于車把手兩端位置所可能衍生諸多問題與缺失。
文檔編號B62K21/12GK202641992SQ20122017827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林青華 申請人:詠利達精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