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太陽能電動三輪車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電動三輪車。
背景技術:
[0002]電動三輪車不僅是廣大農(nóng)村城鎮(zhèn)實現(xiàn)短途物資運輸?shù)睦硐脒\輸工具,越來越多地 替代高能耗和高污染的機動三輪車,而且電動車輛對于環(huán)境保護和城市交通建設起到了積 極的作用,特別是在解決老、弱、病、殘、婦孺等弱勢人群的交通出行問題上意義重大。隨著 光伏技術的日漸成熟,作為目前世界上最為清潔的能源,人們正在加大力度將太陽能應用 到各個領域,特別是伴隨著輕薄太陽能電池板的問世,在小型電動車輛上使用太陽能技術 已經(jīng)成為科技界的普遍共識,并已經(jīng)設計了各種相關產(chǎn)品。[0003]目前公知的市面上的電動三輪車,只能充滿一次電,跑的里程短,不具備行駛充 電、互相供電的功能,且發(fā)動機蓄電池的壽命短。更為不便的是,當中途沒有電能時,電動三 輪車便無法行駛,為改變這些缺陷,急需一種能及時供電和充電的太陽能電動三輪車。[0004]目前,已有的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的設計方案中,其太陽能電池板一般都水平的固 定設置在車體的上方。由于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太陽能的日照角是有所差異的,而且在同一天 里,從早晨到傍晚的日照角度變化也是很大的,如果太陽能電池板一直水平固定不動,對太 陽能的利用率就會明顯降低,這也是現(xiàn)有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的共同缺陷。[0005]在已知的相關文獻中涉及太陽能電池板角度調(diào)節(jié)的裝置大多采用電機帶動活動 支架來實現(xiàn),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不滿足現(xiàn)有電動三輪車的用戶需求。發(fā)明內(nèi)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太陽能 電池板可調(diào)節(jié)太陽照射角度的太陽能電動三輪車。[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0008]一種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由車體、車廂、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傳動系統(tǒng)、活動式太 陽能電池板、后調(diào)節(jié)裝置、前調(diào)節(jié)裝置和電源控制系統(tǒng)組成。其中,所述的車廂與車體固連, 車廂上設有尾架、前支架、座椅和滑槽;所述的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車廂的兩個外側(cè) 面上;傳動系統(tǒng)安裝在車體上,且傳動系統(tǒng)位于車廂的下方;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與車廂 通過鉸鏈相連接,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前端通過前調(diào)節(jié)裝置與前支架相連接,活動式太 陽能電池板的后端設有一長腰形孔,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后端通過后調(diào)節(jié)裝置與尾架相 連接;電源控制系統(tǒng)位于車廂的座椅的下方。[0009]所述的后調(diào)節(jié)裝置包括鎖緊螺母、鎖緊螺釘、后連桿,且所述的鎖緊螺母與鎖緊螺 釘通過螺紋相連接,鎖緊螺釘置于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長腰形孔內(nèi),后連桿的一端與鎖 緊螺釘鉸接,后連桿的另一端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銷軸相連接;所述的前調(diào)節(jié)裝置 包括偏心鎖緊手柄、滑塊、前連桿,且所述的偏心鎖緊手柄與滑塊通過銷軸相連接,滑塊置 于車廂的滑槽內(nèi),且與前連桿通過銷軸相連接,前連桿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銷軸相連接。將所述的后調(diào)節(jié)裝置和前調(diào)節(jié)裝置同時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脫開,然后將活動式 太陽能電池板向外側(cè)翻轉(zhuǎn)后便可與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相重疊。[0010]所述的電源控制系統(tǒng)包括綜合控制器、第一充電控制器、第二充電控制器、蓄電池 組、第三充電控制器、逆變控制器、主電池和市電輸出接口 ;綜合控制器的輸入端與固定式 太陽能電池板、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導線相連接,綜合控制器的輸出端與第一充電控 制器、第二充電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第一充電控制器的輸出端與主電池相連 接;第二充電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蓄電池組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蓄電池組的輸出端與 第三充電控制器、逆變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第三充電控制器的輸出端與主電 池通過導線相連接,逆變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市電輸出接口通過導線相連接。[0011]本實用新型通過綜合控制器實現(xiàn)對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和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 所產(chǎn)生的電能進行合理分配,實現(xiàn)太陽能綜合利用率最大化。當綜合控制器檢測到有主電 池接入時,先檢測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和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電能輸出狀況,若光照良 好、電能輸出充足,則直接通過第一充電控制器對主電池進行充電,并通過MPPT功能模塊 實現(xiàn)最大充電功率跟蹤;若光照不足、電能輸出不足,則通過第三充電控制器將蓄電池組所 儲存的電能對主電池充電。若無主電池接入或者對主電池充電時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和活 動式太陽能電池板有富余電能,則通過第二充電控制器對蓄電池組進行充電,以備在光照 不足時提供電能。通過逆變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可將蓄電池組的電能以交流220V/50HZ的 方式輸出到市電輸出接口,為其它車載設備提供交流電源。[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太陽能電動三輪車, 用于解決現(xiàn)有電動三輪車依賴市電充電和在行駛過程中不能充電等技術難題,所設計的太 陽能電池板包括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和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都安裝在車廂的兩側(cè),且其 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可調(diào)節(jié)太陽照射角度。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調(diào)節(ji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調(diào)節(ji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框圖。[0017]圖中:1.車體;2.車廂;3.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4.傳動系統(tǒng);5.活動式太陽能 電池板;6.后調(diào)節(jié)裝置;7.前調(diào)節(jié)裝置;8.電源控制系統(tǒng);201.尾架;202.前支架;203.座 椅;204.滑槽;501.長腰形孔;601.鎖緊螺母;602.鎖緊螺釘;603.后連桿;701.偏心鎖緊 手柄;702.滑塊;703.前連桿;801.綜合控制器;802.第一充電控制器;803.第二充電控 制器;804.蓄電池組;805.第三充電控制器;806.逆變控制器;807.主電池;808.市電輸 出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0019]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由車體1、車廂2、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傳動系統(tǒng)4、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后調(diào)節(jié)裝置6、前調(diào)節(jié)裝置7和電源控制系統(tǒng) 8組成。其中,所述的車廂2與車體I固連,車廂2上設有尾架201、前支架202、座椅203和 滑槽204 ;所述的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安裝在車廂2的兩個外側(cè)面上;傳動系統(tǒng)4安裝在 車體I上,且傳動系統(tǒng)4位于車廂2的下方;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與車廂2通過鉸鏈相連 接,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的前端通過前調(diào)節(jié)裝置與前支架相連接,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 的后端設有一長腰形孔501,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的后端通過后調(diào)節(jié)裝置6與尾架201相 連接;電源控制系統(tǒng)8位于車廂2的座椅203的下方。[0020]如圖2所示,所述的后調(diào)節(jié)裝置6包括鎖緊螺母601、鎖緊螺釘602、后連桿603,且 所述的鎖緊螺母601與鎖緊螺釘602通過螺紋相連接,鎖緊螺釘602置于活動式太陽能電 池板5的長腰形孔501內(nèi),后連桿603的一端與鎖緊螺釘602鉸接,后連桿603的另一端與 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通過銷軸相連接。[0021]如圖3所示,所述的前調(diào)節(jié)裝置7包括偏心鎖緊手柄701、滑塊702、前連桿703,且 所述的偏心鎖緊手柄701與滑塊702通過銷軸相連接,滑塊702置于車廂2的滑槽204內(nèi), 且與前連桿703通過銷軸相連接,前連桿703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通過銷軸相連接。[0022]將所述的后調(diào)節(jié)裝置6和前調(diào)節(jié)裝置7同時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脫開,然后 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向外側(cè)翻轉(zhuǎn)后便可與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相重疊。[0023]如圖4所示,所述的電源控制系統(tǒng)8包括綜合控制器801、第一充電控制器802、第 二充電控制器803、蓄電池組804、第三充電控制器805、逆變控制器806、主電池807和市電 輸出接口 808 ;綜合控制器801的輸入端與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 通過導線相連接,綜合控制器801的輸出端與第一充電控制器802、第二充電控制器803的 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第一充電控制器802的輸出端與主電池807相連接;第二充電控 制器803的輸出端與蓄電池組804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蓄電池組804的輸出端與第 三充電控制器805、逆變控制器806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第三充電控制器805的輸出 端與主電池807通過導線相連接,逆變控制器806的輸出端與市電輸出接口 807通過導線 相連接。[0024]本實用新型通過綜合控制器801實現(xiàn)對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和活動式太陽能電 池板5所產(chǎn)生的電能進行合理分配,實現(xiàn)太陽能綜合利用率最大化。當綜合控制器801檢 測到有主電池807接入時,先檢測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和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的電能 輸出狀況,若光照良好、電能輸出充足,則直接通過第一充電控制器802對主電池807進行 充電,并通過MPPT功能模塊實現(xiàn)最大充電功率跟蹤;若光照不足、電能輸出不足,則通過第 三充電控制器805將蓄電池組804所儲存的電能對主電池807充電。若無主電池807接入 或者對主電池807充電時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3和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5有富余電能,則 通過第二充電控制器803對蓄電池組804進行充電,以備在光照不足時提供電能。通過逆 變控制器806,本實用新型可將蓄電池組804的電能以交流220V/50HZ的方式輸出到市電輸 出接口 808,為其它車載設備提供交流電源。[002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 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 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 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動三輪車,其特征在于:由車體、車廂、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傳動系統(tǒng)、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后調(diào)節(jié)裝置、前調(diào)節(jié)裝置和電源控制系統(tǒng)組成;所述的車廂與車體固連,車廂上設有尾架、前支架、座椅和滑槽;所述的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車廂的兩個外側(cè)面上;傳動系統(tǒng)安裝在車體上,且傳動系統(tǒng)位于車廂的下方;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與車廂通過鉸鏈相連接,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前端通過前調(diào)節(jié)裝置與前支架相連接, 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后端設有一長腰形孔,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后端通過后調(diào)節(jié)裝置與尾架相連接;電源控制系統(tǒng)位于車廂的座椅的下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動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調(diào)節(jié)裝置包括鎖緊螺母、鎖緊螺釘、后連桿,且所述的鎖緊螺母與鎖緊螺釘通過螺紋相連接,鎖緊螺釘置于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長腰形孔內(nèi),后連桿的一端與鎖緊螺釘鉸接,后連桿的另一端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銷軸相連接;所述的前調(diào)節(jié)裝置包括偏心鎖緊手柄、滑塊、前連桿, 且所述的偏心鎖緊手柄與滑塊通過銷軸相連接,滑塊置于車廂的滑槽內(nèi),且與前連桿通過銷軸相連接,前連桿與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銷軸相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動三輪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控制系統(tǒng)包括綜合控制器、第一充電控制器、第二充電控制器、蓄電池組、第三充電控制器、逆變控制器、 主電池和市電輸出接口 ;綜合控制器的輸入端與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導線相連接,綜合控制器的輸出端與第一充電控制器、第二充電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第一充電控制器的輸出端與主電池相連接;第二充電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蓄電池組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蓄電池組的輸出端與第三充電控制器、逆變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導線相連接,第三充電控制器的輸出端與主電池通過導線相連接,逆變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市電輸出接口通過導線 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由車體、車廂、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傳動系統(tǒng)、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后調(diào)節(jié)裝置、前調(diào)節(jié)裝置和電源控制系統(tǒng)組成。所述的車廂與車體固連,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車廂的兩個外側(cè)面上;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與車廂通過鉸鏈相連接,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前端通過前調(diào)節(jié)裝置與車廂的前支架相連接,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的后端通過后調(diào)節(jié)裝置與車廂的尾架相連接;電源控制系統(tǒng)中的主電池和蓄電池組可分別為電動三輪車供電,且電源控制系統(tǒng)的市電輸出接口可為其它車載設備提供交流電源。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xiàn)有電動三輪車行駛過程中不能充電的難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活動式太陽能電池板可調(diào)節(jié)太陽照射角度。
文檔編號B62K5/027GK203157747SQ20132019296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7日
發(fā)明者王成軍, 許文超, 韓董董, 章天雨, 黨麗峰 申請人: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