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車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行李車。
背景技術:
行李車是運送行李的手拖車,為長途旅行提供方便。
目前,公開號為CN205098219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行李車,它包括拉手架和載物架;拉手架與載物架的頂端連接且與所述載物架之間形成一定的傾斜角度;在載物架的底端安裝有車輪組件和底部托架;在拉手架上安裝有頭枕,在載物架的上部安裝有電子產品支架。
這種多功能行李車結構簡單,當用戶沿著斜坡向下走的過程中,車輪組件沿著斜坡滾動,行李和多功能行李車的重力作用拉著用戶沿著斜坡向下移動,用戶行走將顯得十分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行李車,通過在手持桿上連接驅動桿和摩擦塊,使摩擦塊和車輪抵觸,達到便于用戶在斜坡上行走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行李車,包括手持桿、載物架以及轉動連接于手持桿的車輪,所述手持桿與載物架連接,所述的手持桿沿軸向滑動連接有驅動桿,所述的手持桿沿徑向滑動連接有摩擦塊,所述驅動桿沿手持桿軸向移動驅動摩擦塊與車輪抵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用戶將行李放置在載物架上,當行走在斜坡上時,用戶帶動驅動桿沿著手持桿的軸向移動,使驅動桿帶動摩擦塊沿著手持桿的徑向移動,使得摩擦塊與車輪發(fā)生抵觸而產生摩擦力,摩擦力抵消了一部分行李車的重力,使得用戶可以輕松的通過手持桿拉著行李車,使行李車不會拉著用戶在斜坡上向下走,從便于用戶在斜坡上行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驅動桿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摩擦塊、手持桿鉸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桿沿著手持桿的軸向帶動而連接桿發(fā)生位移,使得連接桿推動摩擦塊沿著手持桿的徑向發(fā)生位移,使驅動桿、連接桿和摩擦塊三者形成連桿機構,使摩擦塊可以與車輪發(fā)生抵觸,使摩擦塊與車輪之間產生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驅動桿靠近摩擦塊的一端固定有與驅動桿呈傾斜設置的抵觸塊,所述的抵觸塊與摩擦塊抵觸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驅動桿沿著手持桿的軸向發(fā)生位移,抵觸塊隨著驅動桿的移動而發(fā)生抵觸,使得抵觸塊推動摩擦塊沿著手持桿的徑向發(fā)生移動,從而使摩擦塊與車輪發(fā)生抵觸而產生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觸塊朝向摩擦塊的一側開設有用于與摩擦塊抵觸的引導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引導槽的開設,使得摩擦塊在沿著引導槽的內壁發(fā)生移動時,可以移動的更加平滑,便于用戶控制摩擦塊的位置,以及摩擦塊與車輪之間的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摩擦塊上連接有用于摩擦塊復位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摩擦塊、手持桿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用戶在平地上行走時,用戶不再對驅動桿施加作用力,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使摩擦塊沿著手持桿的軸向往遠離車輪的方向發(fā)生移動,摩擦塊和車輪分離,從而使車輪便于旋轉,從而使用戶在平地上行走可以更加省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摩擦塊朝向車輪的一端呈半球形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戶在摩擦塊的過程中,使摩擦塊與手部的接觸更加柔和,不易對用戶的手部造成傷害。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車輪朝向摩擦塊的一側開設有與摩擦塊相匹配的凹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凹槽的設置增加了車輪與摩擦塊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摩擦塊抵觸于凹槽的內壁時,可以增加與車輪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用戶可以通過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讓摩擦塊與車輪之間擁有較大的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驅動桿上套設有鋼珠套,所述鋼珠套與手持桿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鋼珠套的設置使得手持桿與驅動桿之間的滑動摩擦轉變?yōu)闈L動摩擦,減小了手持桿與驅動桿之間的摩擦損耗,增加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驅動桿上連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穿過手持桿與所述驅動桿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把手的設置,便于用戶帶動驅動桿沿手持桿的軸向發(fā)生位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車輪的外圓上固定有緩沖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緩沖層的設置,使得車輪在斜坡或者平地上滾動時,可以減小因地面不平而使車輪產生的振動,使得用戶更加容易把握手持桿和驅動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用戶通過把手帶動驅動桿沿著手持桿的軸向發(fā)生移動,使驅動桿帶動摩擦塊與車輪發(fā)生抵觸,使得摩擦塊與車輪之間產生一定的摩擦力,且在摩擦塊與車輪發(fā)生抵觸之后,用戶對驅動桿施加的作用力越強,車輪受到的摩擦力越大,使得車輪可以在多種傾斜角度的斜坡上使用;摩擦力減小了行李車因重力作用而沿斜坡傾斜方向產生的沖力,使車輪的轉動速度變慢,從而使用戶把握行李車并在斜坡上行走更為省力;當用戶比較累時,可以通過摩擦塊讓車輪制動,手持桿對用戶具有較好的支撐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為實施例1中驅動桿和摩擦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中驅動桿和摩擦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手持桿;11、橫桿;12、豎桿;13、支撐桿;2、載物架;31、放置孔;32、放置槽;33、矩形孔;41、驅動桿;42、把手;43、摩擦塊;44、彈性件;45、安裝板;51、連接桿;52、抵觸塊;521、引導槽;61、車輪;611、凹槽;62、轉動軸;63、緩沖層;71、鋼珠套;72、定位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行李車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行李車,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手持桿1和載物架2,手持桿1呈倒置的U形設置,由兩根豎桿12和一根橫桿11一體化而成,橫桿11置于兩根豎桿12之間且與兩根豎桿12固定連接,豎桿12遠離橫桿11的一端與載物架2的兩端固定連接,載物架2為一根彎折成U形長管,本實施例中,手持桿1和載物架2呈V形設置。
兩個豎桿12之間設置有一根支撐桿13,支撐桿13的兩端均與豎桿12固定連接;用戶將行李放置在載物架2上時,用戶把握橫桿11,將豎桿12傾斜,即可使行李靠在支撐桿13上,從而將行李能夠穩(wěn)定放置在行李車上。
如圖2和圖3所示,在兩個豎桿12沿軸向均開設有放置孔31,在放置孔31內穿設有一根圓柱形的驅動桿41,驅動桿41和豎桿12同軸設置,驅動桿41和放置孔31的內壁通過鋼珠套71連接,鋼珠套71套設在驅動桿41的外壁上,在放置孔31的內壁上固定有兩個定位環(huán)72,兩個定位環(huán)72置于鋼珠套71的上下兩端且與鋼珠套71抵觸,對鋼珠套71進行限位;使得驅動桿41可以沿著豎桿12的軸向發(fā)生移動。
如圖1和圖2所示,兩個豎桿12靠近橫桿11的一端均開設有矩形的放置槽32,兩個放置槽32左右對稱設置,放置槽32和放置孔31相連通,把手42貫穿兩個放置槽32且把手42的兩端與驅動桿41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把手42呈圓柱形,且把手42的直徑小于或等于放置槽32的寬度。
豎桿12遠離橫桿11的一端連接有一根轉動軸62,轉動軸62沿豎桿12的徑向貫穿兩個豎桿12且與兩個豎桿12均通過軸承(圖中未示出)轉動連接。轉動軸62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圓盤狀的車輪61。
車輪61的外圓上固定有緩沖層63,本實施例中,為了成本考慮,緩沖層63采用橡膠制成。車輪61朝向轉動軸62的一側設置有凹槽611,本實施例中,凹槽611呈圓弧形。
如圖2和圖3所示,在驅動桿41靠近車輪61的一端連接有一根條狀的連接桿51,連接桿51的一端與驅動桿41鉸接,另一端與摩擦塊43遠離車輪61的一端鉸接。摩擦塊43呈四棱柱設置,在摩擦塊43朝向車輪61的一端呈半球形,與凹槽611相匹配。
在每個豎桿12徑向上均開設有一個和摩擦塊43相匹配的矩形孔33,矩形孔33和放置孔31連通,使摩擦塊43置于矩形孔33中沿著矩形孔33滑動。
在豎桿12內設置有一個彈性件44,本實施例中,采用彈簧作為彈性件44,彈簧的一端與放置孔31的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有一塊安裝板45,安裝板45和摩擦塊43背對車輪61的一端固定連接。
如圖1至圖3所示,使用時,用戶將行李放置在載物架2上,當行走在斜坡上時,用戶將把手42向上拉動,使得把手42帶動驅動桿41向上移動,驅動桿41帶動連接桿51向上發(fā)生位移,同時,連接桿51推動摩擦塊43沿著矩形孔33往靠近車輪61的方向移動,使得摩擦塊43頂靠在凹槽611中,同時彈簧發(fā)生形變,使得摩擦塊43與凹槽611的內壁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使車輪61不易在斜坡上發(fā)生滾動,從而便于用戶帶動行李車在斜坡上行走。
當用戶行走在平地上時,用戶停止對把手42施加作用力,通過彈簧因形變產生的彈力,通過安裝板45帶動摩擦塊43往遠離車輪61的方向移動,使得摩擦塊43與車輪61分離,同時摩擦塊43驅動連接桿51向下移動,使連接桿51復位,連接桿51帶動驅動桿41復位,驅動桿41帶動把手42為,從而便于用戶下次使用把手42。
實施例2:行李車,如圖1、圖2和圖4所示,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之處在于免去了連接桿51的設置(見圖3)。通過在驅動桿41靠近車輪61的一段固定有一個長條形的抵觸塊52,抵觸塊52往靠近車輪61的方向呈傾斜設置。在抵觸塊52上開設有一個引導槽521;在摩擦塊43朝向引導槽521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和引導槽521相匹配的凸起,使凸起置于引導槽521中且沿著引導槽521的內壁滑動。
使用時,用戶將行李放置在載物架2上,行進到斜坡上時,通過將把手42沿著豎桿12的軸向往靠近橫桿11的方向移動,使把手42帶動驅動桿41往靠近橫桿11的方向移動,使抵觸塊52往靠近摩擦塊43的方向移動,使得凸起與引導槽521的內壁發(fā)生抵觸,隨著驅動桿41的進一步移動,使得凸起沿著引導槽521推動摩擦塊43往靠近車輪61的方向移動,同時,彈性件44壓縮,摩擦塊43與凹槽611的內壁發(fā)生抵觸,使摩擦塊43與車輪61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通過此摩擦力的作用,使車輪61在斜坡上行進時可以起到減速的作用,從而便于用戶把握行李車,便于在斜坡上行走。
當用戶行走到平地上時,用戶不再對把手42施加作用力,彈性件44壓縮產生的彈力作用推動安裝板45往遠離車輪61的方向移動,安裝板45帶動摩擦塊43往遠離車輪61的方向移動,使車輪61和摩擦塊43分離,同時凸起沿著引導槽521滑動,使凸起推動抵觸塊52和驅動桿41往遠離橫桿11的方向移動,從而使把手42隨著驅動桿41的移動而復位,便于用戶下次使用把手42。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