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變換受力位置的自行車鞍座。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自行車鞍座多為固定結構,騎行者在長時間騎行過程中,臀部的重心處承受長時間的壓力,會產生酸麻感,騎行者自行扭動軀干,以變換臀部的受力位置,其缺陷是由于鞍座的固定結構,使更換受力位置必然導致臀部與鞍座接觸面積的減少,不能長時間保持變換的姿勢,酸麻感無法徹底緩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變換受力位置的自行車鞍座,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能變換受力位置的自行車鞍座,包括底板、支撐板和座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具有貫穿所述底板的前、后端的滾槽,所述支撐板的下部位于所述滾槽內,所述支撐板的底部為弧形面,所述支撐板的上部伸出所述滾槽之上,所述座板固定于所述支撐板的頂面上;
所述支撐板的前、后端均具有限位擋塊,所述滾槽內的底面具有與所述限位擋塊一一對應的減震彈簧,當所述支撐板發(fā)生傾斜時,位于低點處的所述限位擋塊能與對應的所述減震彈簧抵觸。
進一步,還包括支撐板固定單元,所述支撐板固定單元包括軸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分別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其兩側處,所述軸桿固定于所述支撐板上,所述軸桿與所述支撐板的中軸線垂直,所述軸桿的一端可轉動的與所述第二側板連接,所述第一側板上具有轉孔,所述軸桿的另一端穿過所述轉孔,所述軸桿的另一端處具有與所述第一側板平行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所述第一側板上均具有定位孔,通過一穿過所述定位孔的軸銷可將所述定位板與所述第一側板之間固定。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改變騎行者臀部重心的位置,有效緩解在長途騎行過程中騎行者臀部的疲勞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2是圖1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座板;3-滾槽;4-支撐板;5-限位擋塊;6-減震彈簧;7-軸桿;8-第一側板;9-定位板;10-定位孔;11-第二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變換受力位置的自行車鞍座,包括底板1、支撐板4和座板2,底板1的上表面具有貫穿底板1的前、后端的滾槽3,支撐板4的下部位于滾槽3內,支撐板4的底部為弧形面,支撐板4的上部伸出滾槽3之上,座板2固定于支撐板4的頂面上;
支撐板4的前、后端均具有限位擋塊5,滾槽3內的底面具有與限位擋塊5一一對應的減震彈簧6,當支撐板4發(fā)生傾斜時,位于低點處的限位擋塊5能與對應的減震彈簧6抵觸。
使用時,騎行者利用身體的重力使座板2在支撐板4的帶動下向前或向后傾斜,此時騎行者臀部能將重心位置轉移,同時座板2始終與騎行者臀部完全接觸,利于騎行者保持更換重心后的姿勢,對緩解酸麻感有益。減震彈簧6和限位擋塊5相互作用,可減少座板2在發(fā)生傾斜時的振動。
還包括支撐板固定單元,支撐板固定單元包括軸桿7、第一側板8和第二側板11,第一側板8和第二側板11分別固定于底板1上表面靠近其兩側處,軸桿7固定于支撐板4上,軸桿7與支撐板4的中軸線垂直,軸桿7的一端可轉動的與第二側板11連接,第一側板8上具有轉孔,軸桿7的另一端穿過轉孔,軸桿7的另一端處具有與第一側板8平行的定位板9,定位板9和第一側板8上均具有定位孔10,通過一穿過定位孔10的軸銷(圖中未示)可將定位板9與第一側板8之間固定。當定位孔10內插入軸銷時,座板2不能發(fā)生擺動,整個鞍座結構與普通鞍座一樣為固定結構,當拔掉軸銷時,可啟動擺動功能,便于使用者根據需要進行模式的選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