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公共自行車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防護板的自行車雙柱鎖車樁。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自行車鎖車樁的結構較為單薄、穩(wěn)固性能有待提高,對于自行車的防護程度較低,自行車一旦因人為撞擊或其他原因傾斜、將對自行車的性能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損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帶防護板的自行車雙柱鎖車樁,有利于提高自行車鎖車樁的穩(wěn)固程度。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防護板的自行車雙柱鎖車樁,包括:
并排設置的左立柱和右立柱,該左立柱和右立柱均包括一底板和相對設置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對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形成的開口方向垂直于左立柱與右立柱的排列方向,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形成匹配于自行車前車輪的卡位槽;
設置于左立柱和右立柱頂端的安裝座,該安裝座的前端端面設置有鎖車孔;
分別設置于卡位槽兩側的第一側板上的防護機構,該防護機構設置于第一側板背離卡位槽的一面上,該防護機構包括沿第一側板寬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沿垂直方向排列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分別設置于第一側板兩端,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上均設置有可沿第一導軌或第二導軌移動的滑塊,防護機構還包括垂直的防護板,該防護板的一面連接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上的滑塊,該防護板所在平面平行于第一側板所在平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兩端均設置有限制滑塊行程的限位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防護板遠離卡位槽的一面上設置有便于拉動防護板的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將自行車推入卡位槽并上鎖后,可將防護板拉出、形成對自行車的防護,大大提高鎖車樁的穩(wěn)固性能,避免自行車輕易產(chǎn)生傾斜,有利于延長自行車的使用壽命;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兩端均設置有有限位塊,用于限制防護板的拉動行程,保護防護機構,避免過度拉伸損壞防護機構;防護板的外側上設置有把手、便于拉動防滑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部分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01、底板;02、第一側板;03、第二側板;04、卡位槽;1、左立柱;2、右立柱;3、安裝座;4、鎖車孔;5、防護板;51、把手;61、第一導軌;62、第二導軌;7、滑塊;8、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帶防護板的自行車雙柱鎖車樁,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安裝座3和防護機構,左立柱1和右立柱2并排設置,該左立柱1和右立柱2均包括一底板01和相對設置的第一側板02和第二側板03,相對的第一側板02和第二側板03之間形成的開口方向垂直于左立柱1與右立柱2的排列方向,左立柱1和右立柱2之間形成匹配于自行車前車輪的卡位槽04;安裝座3設置于左立柱1和右立柱2的頂端,該安裝座3的前端端面設置有鎖車孔4;防護機構分別設置于卡位槽04兩側的第一側板02上,該防護機構設置于第一側板02背離卡位槽04的一面上,該防護機構包括沿第一側板02寬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導軌61和第二導軌62,沿垂直方向排列的第一導軌61和第二導軌62分別設置于第一側板02兩端,第一導軌61和第二導軌62上均設置有可沿第一導軌61或第二導軌62移動的滑塊7,第一導軌61和第二導軌62兩端均設置有限制滑塊7行程的限位塊8,防護機構還包括垂直的防護板5,該防護板5的一面連接第一導軌61和第二導軌62上的滑塊7,該防護板5所在平面平行于第一側板02所在平面,防護板5遠離卡位槽04的一面上設置有便于拉動防護板5的把手51。
當鎖車樁沒有使用時,防護板5推入第一側板02和第二側板03形成的空間中;當鎖車樁使用時,將自行車前輪推入卡位槽04并上鎖后,通過把手51將防護板5拉出,形成對自行車的防護。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jù)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