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轉把,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或電動車轉把。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摩托車或電動車轉把包括把座和把芯,所述把座與把芯連接,所述把芯外部包裹著把套,從外表看,所述把座與把芯分體設置,不僅不美觀,而且結構不緊湊,體積較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或電動車轉把,把套和把套前圈銜接將把座與把芯包住,外觀上實現(xiàn)一體化,更加美觀,結構更加緊湊。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摩托車或電動車轉把,包括把芯、把座和用于復位把芯的彈性復位件,所述把芯與把座連接,所述把芯外部套有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前端銜接有把套前圈,所述把套前圈由把套前端向把座前端延伸,所述把座與把套前圈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把套前端設有向下的臺階,所述把套前圈后端設于臺階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把套的前端銜接有把套前圈,并且把套前圈由把套前端向把座前端延伸,把套前圈將把座包住,把套將把芯包住,從外觀上看,把套前圈和把套是一個整體,使得轉把的整體性大大提高,而且更加美觀;所述把座與把套前圈之間留有間隙,是為了避免把套前圈與把座接觸,妨礙把芯靈活轉動;所述把套前圈設于把套的臺階上,是為了讓把套與把套前圈之間銜接地更加緊密,防止兩者之間產生縫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摩托車或電動車轉把,包括把芯2、把座1和用于復位把芯的彈性復位件,所述把芯2與把座1連接,所述把座1通過金屬固定圈3安裝在車把上,所述把芯2可以轉動,所述彈性復位件設于把芯2與把座1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復位件采用復位彈簧,當把芯轉動進行加速后需要停止加速時,復位彈簧則驅動把芯回轉進行復位。為了提高把芯表面的手握感,所述把芯外部套有把套,把套4上可以印有紋路,增加摩擦力。所述把芯2上設有磁鋼5,所述把座1上設有霍爾元件6,所述磁鋼5和霍爾元件6相對設置進行相互感應,即磁鋼5和霍爾元件6分別設置在把芯2和把座1連接處的相對面上,把芯2帶動磁鋼5轉動,霍爾元件6感應到后傳遞信號給速度控制器,進行時速的控制。
由于把座和把芯是分體設置的,所以為了從外觀上看把座和把芯是一個整體,所述把套4前端銜接有把套前圈7,所述把套前圈7由把套4前端向把座1前端延伸,使得把套前圈7將把座1覆蓋住,從外表看,把套前圈7將把座1和把芯2一起包裹住,把套與把套前圈合二為一,提高轉把的整體性,更加美觀。
為了避免把套前圈7與把座1接觸,妨礙把芯靈活轉動,所述把座1與把套前圈7之間留有間隙,即把套前圈7的直徑要比把座1稍大些,把套前圈7僅僅是設置在把座1外層將其包裹住,但是并不與把座1接觸。把芯2轉動時會帶動把套4與把套前圈7一起轉動,但是把座1并不轉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把套4前端設有向下的臺階8,所述把套前圈7后端設于臺階8上,使得把套4與把套前圈7之間銜接地更加緊密,防止兩者之間產生縫隙,起到了很好地銜接作用。
所述把座1前部設有用于將把座安裝在車把上的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可以設置在把座1前部,把座前套7將固定圈3一起包住,也可以設置在把座1前部向外延伸出的型腔11內,露在把座前套7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