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指自行車的傳動機構,具體地說是一種自行車軸傳動組件。
背景技術:
現(xiàn)如今,綠色騎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經(jīng)越來越被人們提倡與踐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重視,自行車已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騎行已成為一種新興的運動形式進入我們的生活。
現(xiàn)有的自行車多采用鏈傳動結構,其主要包括曲柄、輪盤、自行車鏈、飛輪等,即通過踩動腳踏帶動輪盤轉動,再由輪盤帶動連接于輪盤與飛輪之間的自行車鏈,由自行車鏈帶動裝配于后輪的飛輪轉動,從而帶動后輪轉動而實現(xiàn)自行車的前進。鏈傳動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但是自行車使用過程中,偶爾會發(fā)生脫鏈現(xiàn)象(自行車鏈從輪盤、飛輪上脫出);另外,由于自行車鏈暴露在外,時間一長,容易生銹而降低自行車的使用壽命,因此其結構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結構合理,改裝方便,傳動靈活、可靠,具有封閉式結構,使用壽命長的一種自行車軸傳動組件。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自行車軸傳動組件,包括有前段與曲柄連接配合的中軸和后段的車輪花鼓,中軸上裝配有前段大齒輪,車輪花鼓上裝配有后段大齒輪,前段大齒輪與所述后段大齒輪之間偏心設置有傳動軸,前段大齒輪與所述傳動軸的前端齒輪傳動配合,后段大齒輪與所述傳動軸的后端齒輪傳動配合;
前段大齒輪外設置有前段外殼,傳動軸外設置有傳動軸外殼,后段大齒輪外設置有后段外殼,傳動軸外殼的前端與所述前段外殼相接配合,傳動軸外殼的后端與所述后段外殼相接配合;傳動機構能夠整體外掛裝配于自行車車架上。
優(yōu)化的技術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傳動軸包括有第一傳動桿和第二傳動桿,第一傳動桿和第二傳動桿之間設置有萬向節(jié)。
上述的前段外殼內設置有前段齒輪軸,前段齒輪軸上設置有前段小齒輪和前段傘齒輪;后段外殼內設置有后段齒輪軸,后段齒輪軸上設置有后段小齒輪和后段傘齒輪;
前段大齒輪與所述前段小齒輪相嚙合,前段傘齒輪與傳動軸上的前端傘齒輪相嚙合,傳動軸上的后端傘齒輪與后段傘齒輪相嚙合,后段小齒輪與后段大齒輪相嚙合。
上述的后段大齒輪與所述車輪花鼓之間設置有調心裝置。
上述的中軸上設置有連接器,連接器上裝配有相適配的減震墊。
上述的連接器的外周設置有凸塊,減震墊上設置有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凹腔,凸塊嵌置于對應的凹腔內。
上述的前段外殼由第一前段外殼體和第二前段外殼體對合而成。
上述的后段外殼由第一后段外殼體和第二后段外殼體對合而成。
上述的傳動軸外殼由第一傳動軸外殼體和第二傳動軸外殼體對合而成。
上述的傳動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接頭,前端傘齒輪和后端傘齒輪分別與對應的接頭相連接固定。
本發(fā)明的一種自行車軸傳動組件,使用過程中,通過踩動腳踏帶動中軸轉動,由中軸上的前段大齒輪經(jīng)傳動軸帶動后段齒輪軸轉動,從而帶動車輪花鼓轉動,實現(xiàn)自行車的前進,采用齒輪傳動結構,傳動靈活、可靠;另外,整個傳動結構設置于外殼中而形成封閉式結構,能夠避免內部零件的日曬雨淋,從而防止其生銹,能夠有效提高傳動結構的使用壽命。
本傳動機構采用模塊化設計,且傳動軸采用偏心設置,對現(xiàn)有自行車的傳動結構能夠進行整體替換,而無需改變自行車的其他現(xiàn)有結構,適應性強;且利用本傳動機構可以很方便的加裝發(fā)電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變速系統(tǒng)、車鎖系統(tǒng)等,通用性強,功能拓展空間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放大圖;
圖3是圖1中b部放大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傳動關系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應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自行車車架j、曲柄1、中軸2、連接器21、凸塊21a、減震墊22、凹腔22a、車輪花鼓3、調心裝置31、前段大齒輪4、前段小齒輪41、前段傘齒輪42、后段大齒輪5、后段小齒輪51、后段傘齒輪52、傳動軸6、第一傳動桿61、第二傳動桿62、萬向節(jié)63、接頭64、前端傘齒輪65、后端傘齒輪66、前段外殼7、第一前段外殼體71、第二前段外殼體72、傳動軸外殼8、第一傳動軸外殼體81、第二傳動軸外殼體82、后段外殼9、第一后段外殼體91、第二后段外殼體92。
如圖1至圖5所示,
一種自行車軸傳動組件,包括有前段與曲柄1連接配合的中軸2和后段的車輪花鼓3,中軸2上裝配有前段大齒輪4,車輪花鼓3上裝配有后段大齒輪5,前段大齒輪4與所述后段大齒輪5之間偏心設置有傳動軸6,前段大齒輪4與所述傳動軸6的前端齒輪傳動配合,后段大齒輪5與所述傳動軸6的后端齒輪傳動配合;
前段大齒輪4外設置有前段外殼7,傳動軸6外設置有傳動軸外殼8,后段大齒輪5外設置有后段外殼9,傳動軸外殼8的前端與所述前段外殼7相接配合,傳動軸外殼8的后端與所述后段外殼9相接配合;傳動機構能夠整體外掛裝配于自行車車架j上。
實施例中,傳動軸6包括有第一傳動桿61和第二傳動桿62,第一傳動桿61和第二傳動桿62之間設置有萬向節(jié)63。
當前段大齒輪4與后段大齒輪5的位置,未處于一個平面上時,通過萬向節(jié)63的設置能夠保證傳動的正常運行;從而使本傳動機構能夠跟好地適應各種安裝狀態(tài),適應性更強。
實施例中,前段外殼7內設置有前段齒輪軸,前段齒輪軸上設置有前段小齒輪41和前段傘齒輪42;后段外殼9內設置有后段齒輪軸,后段齒輪軸上設置有后段小齒輪51和后段傘齒輪52;
前段大齒輪4與所述前段小齒輪41相嚙合,前段傘齒輪42與傳動軸6上的前端傘齒輪65相嚙合,傳動軸6上的后端傘齒輪66與后段傘齒輪52相嚙合,后段小齒輪51與后段大齒輪5相嚙合。
本實施例中,前段大齒輪4與傳動軸6之間采用二級齒輪傳動,后段大齒輪5與傳動軸6之間也采用二級齒輪傳動;采用二級齒輪傳動,能夠使傳動更加平穩(wěn)。當然,采用一級齒輪傳動或者多級齒輪傳動,也同樣能夠實現(xiàn)傳動的目的。
前段大齒輪4與前段外殼7之間設置有大軸承,后段大齒輪5與后段外殼9之間也設置有大軸承;前段齒輪軸的兩端與前段外殼7之間設置有小軸承,后段齒輪軸的兩端與后段外殼9之間也設置有小軸承;設置軸承能夠提高部件轉動的靈活性,使自行車更加省力。
后段大齒輪5與所述車輪花鼓3之間設置有調心裝置31。本實施例中,調心裝置31采用一個調心軸承,通過調心軸承的設置使后段大齒輪5能夠自動調心,從而保證后段大齒輪5與車輪花鼓3之間保持垂直狀態(tài),進而使整個傳動機構運行更加順暢。
實施例中,中軸2上設置有連接器21,連接器21上裝配有相適配的減震墊22。
實施例中,連接器21的外周設置有凸塊21a,減震墊22上設置有與所述凸塊21a相適配的凹腔22a,凸塊21a嵌置于對應的凹腔22a內。
設置減震墊22,能夠吸收掉一部分震動能夠,從而起到減震目的,避免震動而造成各個部件之間的裝配偏差,能夠有效提高傳動機構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
實施例中,前段外殼7由第一前段外殼體71和第二前段外殼體72對合而成。
實施例中,后段外殼9由第一后段外殼體91和第二后段外殼體92對合而成。
實施例中,傳動軸外殼8由第一傳動軸外殼體81和第二傳動軸外殼體82對合而成。
前段外殼7、傳動軸外殼8、后段外殼9三者相貼連接,保證了殼體內空間的封閉性,避免內部的零件因日曬雨淋而生銹;本傳動機構采用齒輪傳動,封閉結構也避免了外界的雜質進入而導致齒輪之間的卡死,保證傳動機構能夠穩(wěn)定運行。外殼均采用對合結構,加工、裝配方便。
實施例中,傳動軸6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接頭64,前端傘齒輪65和后端傘齒輪66分別與對應的接頭64相連接固定。
工作原理:
本傳動機構采用模塊化設置,其能夠整體外掛裝配于自行車車架j上,由于傳動軸6偏心設置,使傳動軸6避開了自行車車架j下部的連接桿(如圖5所示),因此,無需對現(xiàn)有的自行車車架以及其他結構進行改變,便可以用本傳動機構整體替換現(xiàn)有自行車的鏈傳動結構,改裝十分方便。
本傳動機構采用齒輪傳動結構,中軸端為動力輸入端,車輪花鼓端為動力輸出端。使用時,當使用者腳踩曲柄1端部的自行車腳踏使中軸2轉動時,裝配于中軸2上的前段大齒輪4將隨之轉動,由于前段大齒輪4與前段齒輪軸上的前段小齒輪41相嚙合,前段大齒輪4的轉動將帶動前段齒輪軸轉動,再通過前段齒輪軸上的前段傘齒輪42與傳動軸6上的前端傘齒輪65的嚙合,帶動傳動軸6轉動;然后通過傳動軸6上的后端傘齒輪66與后端齒輪軸上的后段傘齒輪52的嚙合,帶動后端齒輪軸轉動,接著通過后端齒輪軸上的后段小齒輪51與車輪花鼓3的后段大齒輪5的嚙合,帶動后段大齒輪5轉動,最終使車輪花鼓3轉動而實現(xiàn)自行車的前進。
上述的各個齒輪件,均安裝于殼體內,既避免了日曬雨淋,也能夠有效防止外界物質的影響,能夠大大提高本傳動機構的使用壽命,降低其故障率。本傳動機構采用模塊化設置,能夠整體代替現(xiàn)有自行車的傳動結構,其適用于任何常規(guī)車架上,適應性強。另外,利用本傳動結構可以很方便的加裝發(fā)電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變速系統(tǒng)、車鎖系統(tǒng)等等,其具有通用性強,組裝方便,功能拓展空間大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已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都不會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