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行車、電動車等通行工具日益增多,成為大多數(shù)人的日常通行工具。這些通行工具在不使用時通常沒有遮蓋,或經(jīng)歷強光照射,或經(jīng)歷風吹雨打,不便于人們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
為實現(xiàn)前述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其包括用于覆蓋車座的套面、設置在所述套面一端的掛鉤和設置在所述掛鉤兩側的復數(shù)根可伸縮固定帶,所述可伸縮固定帶的一端與套面連接,另一端通過設置在端部的卡勾與設置在車座上的卡扣配合使用,所述的套面包括防水層和固定在防水層下方的隔熱層,所述的防水層和隔熱層都為弧形,且隔熱層的周邊通過固定裝置與防水層連接,所述的防水層與隔熱層之間填充有彈性隔熱材料。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防水層的邊緣處設有延伸部,該延伸部向下彎曲包覆所述的隔熱層。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防水層的材料選自PTFE膜。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隔熱層的材料選自氣凝膠氈。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彈性隔熱材料選自石棉和/或巖棉。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掛鉤通過彈性帶與所述的套面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多功能座套包括對稱設置在掛鉤兩側的兩根可伸縮固定帶。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隔熱層上的固定栓和開設在防水層底部并與固定栓配合使用的盲孔。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隔熱層的邊緣處開設有復數(shù)個散熱孔。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包括:
1.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不僅能夠有效避免下雨淋濕影響使用,還可有效避免車座溫度較高對人體造成的不適。本實用新型使用后,只需將座套從后取下折好,插入邊上防水袋即可,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使用。
2.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典型實施方案之中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典型實施方案之中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中套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典型實施方案之中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中防水檐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套面,101—防水層,102—隔熱層,103—散熱孔,2—掛鉤,3—可伸縮固定帶, 4—防水檐。
具體實施方式
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案發(fā)明人經(jīng)長期研究和大量實踐,得以提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將對該技術方案、其實施過程及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實施例1
如圖所示:一種便于攜帶的多功能座套,其包括用于覆蓋車座的套面1、設置在所述套面1一端的掛鉤2和設置在所述掛鉤2兩側的復數(shù)根可伸縮固定帶3,所述可伸縮固定帶3的一端與套面1連接,另一端通過設置在端部的卡勾與設置在車座上的卡扣配合使用,所述的套面1包括防水層101和固定在防水層101下方的隔熱層102,所述的防水層101和隔熱層102都為弧形,且隔熱層102的周邊通過固定裝置與防水層101連接,所述的防水層101與隔熱層102之間填充有彈性隔熱材料。所述防水層101的邊緣處設有延伸部,該延伸部向下彎曲包覆所述的隔熱層102。
進一步的,所述防水層101的材料選自PTFE膜。
進一步的,所述隔熱層102的材料選自氣凝膠氈。
進一步的,所述的彈性隔熱材料選自石棉和/或巖棉。
進一步的,所述掛鉤2通過彈性帶與所述的套面1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多功能座套包括對稱設置在掛鉤2兩側的兩根可伸縮固定帶3。
進一步的,所述的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隔熱層102上的固定栓和開設在防水層101底部并與固定栓配合使用的盲孔。
進一步的,所述隔熱層102的邊緣處開設有復數(shù)個散熱孔103。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將掛鉤2掛在車座的前端,伸展套面1使套面1覆蓋整個車座,之后將可伸縮固定帶3端部的卡勾與設置在車座上的卡扣相固定,使所述的多功能座套固定在車座上即可。使用后,只需將座套從后取下折好,插入邊上防水袋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于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